Fountain新活水 7月號/2023 復刊37期:好吃到捨不得送人的台灣伴手禮 第二彈! 99 Tastes of Taiwan | 拾書所

Fountain新活水 7月號/2023 復刊37期:好吃到捨不得送人的台灣伴手禮 第二彈! 99 Tastes of Taiwan

$ 207 元 原價 230

封面故事

好吃到捨不得送人的台灣伴手禮 第二彈! 99 Tastes of Taiwan

俗話說麵店還是巷口那家好,去年新活水推出「101樣好吃到捨不得送人的台灣伴手禮」後,陸續收到四海八方的踴躍意見,最常出現的居然不是「超級好吃,謝謝你們」或「照著送禮很成功,有買這本太好了」,而是「為什麼沒有推薦我從小吃到大的〇〇〇!」

大家的心聲我們聽到了,好吃的不容錯過,好玩的題目當然可以重來一回!新活水再次以伴手禮為題,特邀港日韓知台家真心不騙熱情推薦,還有主題選品挑戰、伴手禮的私房故事,也巡禮台灣茶與咖啡、搜羅讀者們的心頭好,更探訪全台認識各地風土,細細品味台灣文化的底蘊。

然而,好吃好玩好故事的伴手禮,豈是101+99就能道盡?雜誌篇幅有限、好物遺珠眾多,在這個主題再次復活之前,就請各位先想盡辦法吃遍全品項吧!

※封面插畫/卞思綺 vivibien

官方網站:www.fountain.org.tw
臉書專頁:www.facebook.com/fountainofcreativity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fountain.tw


開場白:我們又做伴手禮專題了

然而關於伴手禮跟專題的心情,在上一回「一〇一樣好吃到捨不得送人的台灣伴手禮」(二〇二二年七月號)的編輯室報告裡,已經表達得很徹底,所以這次,就說個跟伴手禮好像有點關係的故事吧。七八年前,我跟幾個朋友結伴到歐洲自駕旅行,一路走去,除了我在石板路上扭到腳、以雨傘當拐杖度過最後三天(回台就醫才發現小指側邊骨裂)之外,沒有人被扒、沒有人被騙,也沒有人弄丟東西,可以算是非常平安。(等等,仔細想想這真的算平安嗎?⋯⋯)

不管怎麼說,大家最後到了米蘭機場,辦完登機、掛出行李、驗照進關,我們開始巡邏最後一輪的伴手禮,朋友拉著手提行李在免稅店買了好多小東西,其中包括一大瓶二十歐元的檸檬甜酒(limoncello),我則在最後的北義空氣裡優哉游哉吃了一大捲巧克力冰淇淋──是否有點太優哉游哉了?為什麼地勤遲遲不開放大家登機?

至今也不知到底為什麼, 我們從米蘭到杜拜的這段飛行遭到取消,解方是:已掛入的行李不拉出直回台灣,人員則全部搭乘下一班,這表示杜拜回台灣的這段飛行也不得不順延一班,於是產生一段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滯留杜拜的空檔,航空公司只好安排我們在杜拜出境、到附近的過境旅館暫時休整。八小時後,再回機場,問題出現了:朋友手提行李裡來自米蘭免稅店那一大瓶檸檬甜酒,在原先的轉機行程裡因為始終沒有離開管制區,是毫無問題的─但是我們中途被安排出境了,又普通地入境了,此時超量的液體就成了違禁品。五官濃烈剛肅相當高大的安全人員搖搖手指,將它取出,朋友試圖解釋這瓶酒的來歷,安全人員看著我們手上的各種證明打斷了申訴:「正因為我知道原因,」他指指登機箱裡那些貌似在許與不許之間的小東西:「我才只抓出這瓶酒。如果你希望我把其他東西一起沒收,就繼續跟我爭論好了。」

他以平緩安詳甚至可說是柔和的語調,說著這樣油鹽不進的狠話,簡直像個電影人物似的⋯⋯而在電影裡,我們就是識時務不囉唆的雜魚。你沒收吧。回到台灣後某日,朋友收到航空公司的信件,居然是針對此次訂位行程的滿意度調查⋯⋯朋友可能那天真的很想喝酒吧(還是已經喝多了?),竟推心置腹寫給客服一封信,說,飛行經驗舒適,服務沒有問題,唯一遺憾只有在米蘭免稅店買的酒因為這個hiccup而被杜拜的安檢沒收了。

幾天後收到了回信。大意是:非常遺憾取消班機造成您的不便與損失,我們將贈送該訂位紀錄裡每位人員(意思是也包括我)四萬點哩程點數表示歉意,哩程將在幾個工作天後進入您的帳戶⋯⋯四萬點哩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換一張飛行聯盟成員的日航台北東京來回機票其實只要三萬八千點的意思。

因為臨行買伴手,所以順便買了一瓶檸檬酒;因為買了這瓶檸檬酒,所以被杜拜機場沒收;因為被沒收,所以跟航空公司客服談了心;因為跟客服談了心,所以二十歐元的檸檬酒換了三張東京來回機票,大家後來又拿這十二萬點一起去日本玩了一趟⋯⋯該怎麼說呢?由於這已是一個太典型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若在最後,我還持續拉伸什麼啟示或深思之語做結論,就很煩人了,所以先停在這裡,祝福每位讀到最後的你像這個故事一樣:信伴手得好運。

作者簡介:

鬆文化的土,在紙本開花,澆點新活水,一本不過期的精品雜誌。
我們挖掘歷史、表現當代、開創未來。生活即文化,《Fountain新活水》深刻與時代對話、和台灣社會並進,探討當前重要的文化議題、現象及趨勢,佐以編輯和設計技藝,豐富當代的文化想像;搭配網站上線,以深度主題和專欄,持續深化拓寬台灣的文化個性與風貌。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