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十講:從儒、墨、道至宋明理學,回顧中西古典哲學的演變 | 拾書所

中國哲學十講:從儒、墨、道至宋明理學,回顧中西古典哲學的演變

$ 537 元 原價 680

內容簡介

從中西哲學比較到各流派的社會背景和核心思想,
不只重現歷史,更詮釋了中國哲學的流變與當代意義!


中國哲學和西洋哲學的比較研究
本章融合了兩大哲學傳統的發展脈絡,並從發展過程和思想實質兩方面進行比較,為讀者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角度,從而更好地理解中西哲學的異同與交錯。

儒家的倫理觀
從儒家思想的社會背景開始,本章深入挖掘了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特質,並在最後部分探討了儒家與新儒家的關聯,展現了儒學思想的延續和發展。

墨家的尚同說及其實踐精神
墨家,以其獨特的尚同說和實踐精神聞名,本章不僅探究墨家的起源和社會背景,還深入分析了墨子的主要思想和形式論理。同時,也指出墨家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的深厚影響。

道家的宇宙觀
本章從《老子》的產生背景開始,解讀了道家的自然主義、辯證法等核心思想。此外,也從社會背景的角度,評價了道家思想對中國哲學的貢獻。

名家之觀念論的辯證法與形式論理
名家與墨家的差異、其辯證法的特點以及觀念論的核心概念都在此章中進行了詳細探討。透過對惠施、公孫龍等人的分析,更能深入理解名家的觀念論。

《中庸》的哲理
《中庸》作為儒家經典的代表,本章從與《孟子》的關聯入手,探討了《中庸》的基礎理論、修養法等核心思想,並分析了其在中國哲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禪家的哲理
禪宗作為佛教的一個重要分支,本章首先澄清了佛法與禪的關係,然後進一步研究了《參同契》、《五位頌》等重要文獻,並探討了禪家對後世思想界的深遠影響。

什麼是理學
探究宋代思想的背景,本章重點介紹了理學的發展和晦庵的思想體系,同時也對晦庵思想進行了深入的批判。

體用一源論
船山思想是清代哲學的代表,本章從船山的哲學體系出發,深入分析了他的性論、對理和欲的看法,以及其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

生的哲學
本章結合清代的社會變革,著重於戴東原的「生的哲學」思想,並從王顏兩氏對戴東原的影響中提煉出該思想的精髓。

本書特色

本書是全面概述中國哲學發展與特色的著作,深入探討中國哲學與西洋哲學的比較、儒、墨、道、名等各家的核心思想,以及其在中國歷史與社會背景中的演變和影響,是一部集結了中國哲學精髓、學術深度和廣泛視角的重要著作。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譯者介紹

目錄

第一講 中國哲學和西洋哲學的比較研究
一 從發展過程觀察中國哲學和西洋哲學    
二 從思想實質觀察中國哲學和西洋哲學    

第二講 儒家的倫理觀
一 儒家思想的社會背景    
二 儒家倫理思想的特質    
三 儒家和新儒家    

第三講 墨家的尚同說及其實踐精神
一 墨家思想的社會背景及「墨」字的含義    
二 墨家思想產生的旁因    
三 墨子的根本思想──尚同說    
四 墨子的形式論理    
五 墨家的實踐精神    
六 墨家思想在中國社會的潛勢力  
 
第四講 道家的宇宙觀
一 《老子》的產生年代及其思想的來源    
二 道家的自然主義    
三 道家的辯證法    
四 道家思想的社會背景及略評    

第五講 名家之觀念論的辯證法與形式論理
一 名家和別墨的不同    
二 兩種辯證法    
三 觀念論的辯證法與形式論理    
四 惠施、公孫龍及其他辯者的觀念論的    

第六講 《中庸》的哲理
一 《中庸》和《孟子》二書的關係    
二 《中庸》的基礎理論    
三 《中庸》的修養法    
四 《中庸》的影響    

第七講 禪家的哲理
一 佛法與禪    
二 《參同契》    
三 《五位頌》與《四料簡》    
四 禪家對唐宋以後思想界的影響    

第八講 什麼是理學
一 宋代思想發生的背景    
二 晦庵思想體系的概說    
三 晦庵思想的批判    

第九講 體用一源論
一 船山思想的體系   &...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