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辭典 | 拾書所

孔子辭典

$ 293 元 原價 390

內容簡介

第一本完整、翔實的關於孔子生平、學說、思想的辭典

《孔子辭典》是孔子權威傅佩榮教授歷時多年主編‧審訂而成,以《論語》為主要文本,將《論語》及與孔子相關的重要辭條全部收錄,清楚展現孔子思想的每一個側面。

《孔子辭典》架構分為:
1.歷史背景
2.人物
3.典章制度
4.哲學思想
5.成語
 
其中哲學思想部分又分為
1.邏輯與知識理論
2.人性論與倫理學
3.形上學與宗教哲學
4.政治哲學和教育與藝術哲學

孔子權威傅佩榮教授主編‧審訂的這部《孔子辭典》,以白話文為主,《論語》原文則以數字編碼注於其後,並附上相關重要文獻的出處。

《孔子辭典》特色是附錄《論語》全文、孔子年表、孔子周遊列國地圖。《論語》全文皆按編碼排列,便於查索對照。書末另附索引,便於搜尋。

《孔子辭典》全書辭條總計628條,包括:
1、歷史背景64條:國家地域37條、事件27條。
2、人物138條:孔子、孟子、荀子、孔子弟子共35條、政治及知名人物103條。
3、典章制度43條
4、哲學思想183條:邏輯與知識理論13條、人性論與倫理學95條、形上學與宗教哲學23條、政治哲學21條、教育與藝術哲學31條。
5、成語200條。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傅佩榮

民國三十九年生,上海市人。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 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

傅佩榮教授的教學深受學生歡迎,曾獲頒教育部教學 特優獎、大學生社團推薦最優通識課程、《民生報》評選校園熱門教授等獎項,另外在學術研究、寫作、演講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作品深入淺出,擅長說理,曾 獲國家文藝獎與中正文化獎。

著作甚豐,範圍涵蓋哲學研究與入門、人生哲理、心理勵志等。

著有:《釐清自我的真相》、《管理自我的 潛能》、《探索生命的價值》、《走向智慧的高峰》(以上四書為「傅佩榮談身、心、靈整合」專書)、《哲學與人生》、《轉進人生頂峰》、《活出自己的智 慧》、《那一年我在萊頓》、《珍惜情緣》、《宇宙的舞者》、《向孔子學做人》等數十本。

並重新解讀中國經典,著有《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人性向 善:傅佩榮談孟子》、《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樂天知命:傅佩榮談易經》、《逍遙之樂:傅佩榮談莊子》、《止於至善:傅佩榮談大學‧中庸》等書(以 上皆由天下文化出版)。
譯者介紹

目錄

全書辭條

一、歷史背景(64條)
1.國家地域(37條)
九夷、互鄉、匡、曲阜、吳、宋、杞、周、東山、武城、洙泗、負函、夏、晉、泰山、秦、商、曹、莒父、郯、陳、費邑、楚、葉、達巷黨、蒲、趙、齊、滕、蔡、衛、鄭、魯、薛、鄹、顓臾、魏
2.事件(27條)
三家以雍徹、孔子之死、孔子仕途、孔子去魯、孔子作春秋、孔子困於陳蔡、孔子見南子、孔子拘匡、孔子為魯司寇、孔子要盟於蒲、孔子問學郯子、孔子問禮於老子、孔子葬母、孔子誅少正卯、孔子墮三都、孔子適陳、孔子適衛、孔子適鄭、孔子學琴師襄、孔子斷獄、孔子釋穿井獲羊、冉求仕魯、季氏八佾舞於庭、項橐為孔子師、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獲麟絕筆

二、人物(共138條)
1.孔子、孟子、荀子(3條)
2.孔子弟子(32條)
子夏、子貢、子張、子游、子路、公西赤、公冶長、公良孺、孔鯉、冉伯牛、冉求、司馬牛、申棖、仲弓、有若、巫馬期、宓不齊、南宮适、原憲、宰我、高柴、商瞿、陳亢、曾參、曾點、琴牢、閔子騫、漆雕開、樊遲、澹臺滅明、顏回、顏路
3.政治人物(103條)
子文、子羽、子西、子服景伯、子桑伯子、子產、公山弗擾、公伯寮、公叔文子、公明賈、公孫朝、比干、孔子後代、孔子祖先、卞莊子、少連、王孫賈、世叔、史魚、左丘明、伊尹、仲叔圉、夷逸、朱張、老彭、伯氏、伯夷、佛肸、伯禽、宋朝、叔氏、叔孫武叔、叔齊、周公、周文王、周任、周武王、孟之反、孟公綽、孟氏、孟武伯、孟敬子、孟懿子、季子然、季氏、季文子、季平子、季桓子、季康子、季歷、長沮、南子、柳下惠、禹、紂、羿、原壤、師冕、師摯、師襄、晉文公、晏平仲、泰伯、殷高宗、桓魋、祝鮀、崔子、接輿、陳文子、陳司敗、陳成子、堯、奡、棘子成、湯、甯武子、舜、陽貨、微子、微生畝、微生高、楚昭王、葉公、虞仲、僎、箕子、管仲、臧文仲、臧武仲、裨諶、齊桓公、齊莊公、齊景公、齊簡公、稷、衛公子荊、衛出公、衛靈公、魯定公、魯哀公、魯昭公、孺悲、蘧伯玉

三、典章制度(43條)
士、女子、大夫、三年之喪、三軍、大師、夫人、天子、匹夫、大廟、木鐸、令尹、司空、司徒、司馬、司寇、民、有司、行人、告朔、俎豆、冠禮、宰、旅、庶人、章甫、祭禮、野人、喪、椁、觚、逸民、瑟、瑚璉、禘、舞雩、齊衰、諸侯、磬、黻冕、殯、鐘鼓、儺

四、哲學思想(共183條)
1.邏輯與知識理論(13條)
導論、中人、切磋琢磨、正名、言、兩端、明、知、思、問、聞一知十、學、舉一反三
2.人性論與倫理學(95條)
導論、一以貫之、子絕四、仁、切切偲偲、中行、仁者、中庸、友、心、立、先生後生、好、安、成人、有恆者、色、行、佞、利、君子、君子三戒、孝、弟、志、狂、侗、和、固、忠、怍、性、忠告、怡怡、直、知者、信、勇、勇者、哀、威、怒、怨、畏、矜、貞、剛、哭、孫、恕、恥、恭、悔、泰、狷、疾、病、訒、辱、患、情、悾悾、敏、欲、羞、善、喜、善人、惑、惠、惡、鄉原、愛、慍、敬、溫、義、聖、賊、過、道、達、說、儉、德、憂、樂、諒、賢、質、隱、禮之本、黨、禮、懼
3.形上學與宗教哲學(23條)
導論、天、天命、天道、占、北辰、死、君子三畏、命、怪力亂神、松柏、河圖、苗、唐棣之華、神、鬼、匏瓜、祭、雉、鳳、齊、禱、驥
4.政治哲學(21條)
導論、才、大臣、干祿、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五美四惡、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刑、事君、具臣、社稷、食、庶富教、莊、順、損益、寬、德治、穀、聽訟、讓
5.教育與藝術哲學(31條...

內容試閱

【大夫】
古代諸侯有國,大夫有家。由於接受禮的教育,孔子在朝廷上的態度是以爵位為依歸。他在朝廷上,與下大夫說話,表現得溫和而愉快,與上大夫說話,表現得正直而坦誠(10.2)。孔子認為大夫為臣子,不能把持朝政。同時指出,只要天下政治上軌道,國家政權就不會落入大夫手上(16.2)。

【大師】
古代樂官名。大師為大樂官,又稱太師,也是魯國的樂官之長。孔子認為音樂是可以了解的,並告訴魯國大樂官師摯有關音樂的原理(3.23)。古代天子與諸侯用飯時要奏樂,所以用亞飯等為樂師之名稱。諸侯有三飯,卿大夫有再飯。春秋時樂官四散,《論語》
記載,魯哀公之時魯國樂師流散各地,太師師摯前往齊國,亞飯干前往楚國,三飯繚前往蔡國,四飯缺前往秦國,打鼓的方叔移居黃河邊,搖小鼓的武移居漢水邊,少師陽與擊磬的襄移居海邊(18.9)。

【太廟】
古代開國之君稱為太祖,祭祀太祖之廟即為太廟。周公為魯國的開國之君,所以,魯國的太廟就是周公廟。由於周公曾輔佐成王而享有天子之實權,所以魯國太廟享有最高的規格。《左傳‧昭公二年》記載,晉侯派韓宣子出使聘問魯國,韓宣子於掌管國家藏書的太史氏處,見到《易象》與《魯春秋》,因而發出「周禮盡在魯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的讚嘆。魯國太廟的特殊意義又由此可見一斑。《論語》記載,孔子知禮守禮,進入周公廟,對每一項禮器與擺設,以及行禮的細節都要發問,因而引來不知情者的質疑(3‧15)。

【俎豆】
兩種祭器的合稱。俎,青銅或木製的容器,用來裝盛牲品。豆,一般為木製,但也有以青銅或陶製成,頂頭附蓋,用來裝有湯汁的肉食。俎豆合稱,泛指所有的禮器。衛靈公曾向孔子詢問有關作戰布陣的方法,孔子認為禮樂才是治國的根本,因此回答自己只懂得關於禮儀方面的「俎豆之事」,而不曾學習過軍隊作戰的事,並於第二天離開衛國。此事發生於魯哀公元年,孔子五十八歲時(15.1)。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