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心理學就是「科學的成功學」,能讓我們不斷突破自我侷限,
打破看待事物的刻板思維,擁有高人一籌的眼界和格局。
與其相信星座或算命,不如懂點心理學,更能有效掌握自己的人生與命運。
你的想法就是你的人生。正確的思維方式,比努力更重要。心理學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對自以為了然於胸的事情有截然不同的見解。換句話說,同樣的問題,當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去思考時,可能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答案,這才是心理學真正了不起的地方。
本書作者張昕是北大名師,研究心理學近二十年,擅長把晦澀難懂的心理學知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舉例說明。書中深度拆解五十四個常見的人生難題,讓人在認識自己、洞悉人心、人際關係、自我發展等各方面,都能找到高效率的解決辦法。
探究底層思維,從心理學發現人生的答案
u為什麼我們總是會自欺欺人?
當我們擁有兩個相互矛盾的想法時,會產生不安的感覺。想改善這種不適是人的本能,所以我們會想辦法為自己的行為尋找合理的理由。
u如何避免人多誤事的「責任分散效應」?
遇到困難時,直接向特定的人求救(例如說:「穿紅色衣服的那位女士,我需要你的幫助。」)。不要讓周遭的人認為:「一定會有人幫忙,我就不要多管閒事了。」
u做決定時要不要相信直覺?
複雜的決定,如買車、買房這種需要慎重看待、又不牽扯到其他人的選擇,為了讓自己在購買後更加滿意,應該要相信直覺。相反地,若是簡單的日用品,經過思考後的選擇會讓人的滿意度更高。
u苦難會使人成為更好的自己嗎?
一般人會有這種感覺,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名人傳記。但故事中主角只記得童年的磨難,並將其放大到誇張的程度,而忽略了成長過程中其他因素對他們的促進作用。
作者簡介
張昕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業於北京大學心理系,在香港中文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學習和研究心理學近二十年。曾擔任江蘇衛視《我們仨》心理專家,在壹心理發佈熱門線上課程《人人都用得上的心理學課》,深受廣大讀者喜愛。
活躍於知乎平臺,為讀者解答心理學方面的疑惑,是知乎心理學話題優秀答主、二〇一八年度榮譽答主。於二〇一七年和太太共同創辦心理學科普公眾號「Dr昕理學」。目前知乎和公眾號粉絲累計達四十多萬。
譯者介紹
目錄
作者序 每個人都該學點心理學
第一章 性格心理學:認識自己,洞悉他人
1.你以為的「你」,是真正的自己嗎?【自我圖式】
2.我們該如何看重自己,提高自尊?【自尊自信】
3.如何透過別人瞭解自己?【自我投射】
4.如何控制自己,抵抗誘惑?【自我調節 】
5.如何找到你的內在潛能?【人格動力】
6.如何更科學地洞察人心?【看人識人】
7.為什麼我們會被洗腦?【探究意識】
8.為何臉部表情會出賣內心真正的想法?【觀察微表情】
9.我們為了什麼而行動?【推測動機】
10.如何提高情商?【情緒智力】
11.你為什麼會不快樂?【情緒產生】
12.如何讀懂他人的情緒?【情緒識別】
13.如何控制情緒開關?【情緒調節】
14.為什麼我們容易有刻板印象?【刻板印象理論】
15.為什麼我們總是會自欺欺人?【認知失調】
16.為什麼我們總是嚴以律人,寬以待己?【歸因理論】
第二章 人際心理學:在團體與職場中的生存技能
17.你是如何失去個性的?【去個人化】
18.為何好人會變成惡魔?【權威服從】
19.你的判斷是如何被別人左右的?【信息從眾】
20.你的行為是如何被別人控制的?【規範從眾】
21.如何識別身邊的危險分子?【攻擊行為】
22.如何讓別人更願意幫助自己?【利他行為】
23.如何獲得別人的好感?【人際吸引】
24.為何人多反而容易誤事??【責任分散】
25.如何避免成為偏激的大多數?【群體極化】
26.如何讓圍觀者成為助力而非阻力?【社會助長】
27.為什麼這個社會存在各種歧視?【社會認同】
28.與金錢相比,為何員工更希望受到重視?【霍桑效應】
29.如何讓部屬...
各界推薦/推薦序
實用推薦
臨床心理師 蘇益賢、諮商心理師、作家 黃之盈、臨床心理師、作家 洪培芸、諮商心理師 盧美妏
好評讚譽
經濟學讓你懂事,心理學讓你懂人。如果讓我選擇必須學習的兩門學科,我認為一個是經濟學,另一個就是心理學,因為這兩門學科與我們的生活最相關。
——知名財經作家 吳曉波
心理學對我們理解自己、理解他人和理解社會都很重要,也應該是學校教育的必修課,能讓我們少被現實世界「修理」。可惜現在盜用心理學名號的內容又多又雜,可信賴的科普知識也太少。張昕老師擅長用幽默易懂的方式,把心理學原理講得生動有趣,我相信你也能從他的書中讀出感悟和智慧。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最強大腦》科學評審 魏坤琳
很多人以為心理學是為了幫助那些心理有問題的人,其實這是種誤解。心理學是為任何關心自己身心健康、身心發展,希望邁向卓越優秀的人準備的。
——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後 毛利華
在這個時代,我認為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心理學,因為很多問題都可以在心理學中找到最接近本質的答案。
——百度前副總裁、知名行銷專家 李叫獸
內容試閱
【心理學效應】觀察微表情
人類在試圖隱藏某種情感時無意識做出短暫的臉部表情,稱為微表情。
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著名的美劇,叫《別對我說謊》(Lie to Me)? 這部影集主角的原型是一位著名的情緒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他把自己在微表情識別的相關研究改編成電視劇,塑造了一個叫作萊特曼的形象。萊特曼主要的工作就是透過辨識別人的微表情進行測謊,進而幫助警察破案。
其中有一集很有趣,萊特曼發現有個人在撒謊之前會下意識地摸一摸鼻子,他就利用這個動作判斷這個人是不是在撒謊,而他研究後得出的結論是:男人的鼻子有海綿體,當他們想要掩飾什麼的時候,鼻子就會癢。
人類的六種基本情緒
在心理學的領域,表情是情緒或情感的一種外在表現。研究發現,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的表情,都是高度一致的。達爾文認為,臉部表情是天生的、固有的,並且會被所有人類理解,也就是說,世界上的人都有相同的臉部表情。
達爾文的觀點也被心理學家艾克曼驗證了。艾克曼最著名的一項研究是在太平洋的一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上做的,他在小島上和當地的原住民一起生活了一年多,觀察當地的人如何表達情緒。
你可能會好奇,觀察原住民的情緒有什麼用處?美國有那麼多大城市,那麼多人口,為什麼不觀察城市中的人,而要去觀察一個島國上的原住民?其實,這牽涉到一個很有趣的心理學問題:人一共有多少種基本情緒?
所謂基本情緒,就是達爾文研究天生的、與生俱來的情緒,和基本情緒相對應的稱為後天習得的情緒。因為後天習得的情緒是高度社會化的,大部分只有在社會情境下才可能出現,不屬於基本情緒。
比如,嫉妒這種情緒只有在有其他人在的情境,尤其是牽涉到社會比較的情況才會表現出來。艾克曼的目的是研究人到底有多少種基本情緒,城市中的人受到太多社會化的影響,觀察結果可能不準確。而他在太平洋小島上進行觀察,能更準確地達到目的,因為那些原住民的社會化程度相對來說比較低。
經過一年多的觀察,艾克曼發現,人類的基本情緒大概有六種。
第一種:愉快。對應的臉部表情是嘴角會向上翹,臉頰會上揚並且皺起,眼瞼收縮。
第二種:恐懼。臉色會蒼白,眉毛上揚,嘴巴和眼睛張開,鼻孔張大。
第三種:生氣。臉部表情通常是前額緊皺,眉毛下垂併攏,嘴唇緊鎖,臉部漲紅。
第四種:悲傷。臉部表情通常是眼眉拱起,嘴角往下垂,會流淚。
第五種:驚訝。嘴唇和嘴巴張開,眼睛張大,眼瞼和眉毛上抬。
第六種:厭惡。臉部表情是額眉往內皺,嘴巴微張,牙齒緊閉,嘴角上揚。
在發現這六種基本情緒後,艾克曼便找來居住在城市裡的人,讓他們表達這六種基本情緒。之後他在全世界的各個國家和地區,讓受試者辨識這些情緒,結果所有的受試者都能準確分辨出這六種基本情緒,顯示這些情緒有高度的一致性。
微表情心理學
艾克曼的貢獻遠不止研究這六種基本情緒,他另一個很重要的成就就是微表情。
艾克曼和他的同事弗里森(Wallace Friesen)曾受一位精神病學家的委託,對一位憂鬱症患者進行測謊。那位精神病學家說,這位憂鬱症患者一直聲稱自己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