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榮格最後的作品~
大師最後歲月對同代以及下一代人的呼求
《未知的自我》與《象徵與夢的詮釋》
這兩篇論文是榮格晚年所寫,
用以回應二戰時期破碎的經驗以及大眾社會的興起。
《未知的自我》是他對同代以及下一代人的呼求──
他請求人們繼續自我發現的個人工作,並對方便且短暫的大眾文化進行心理學的反思。
榮格告訴我們,只有同時對個人心靈的意識與無意識面向進行覺察,
才能使人類文化持續地繁榮發展。
在本篇中,榮格對人類的心靈探索、時代的精神潮流、
文學藝術與宗教等方面都進行了深入的思考,
並對東西方的文化做出了許多精彩的論斷。
榮格對自我瞭解的反思以及對無意識的探索帶來了第二篇論文。
《象徵與夢的詮釋》完成於1961年他去世前不久。
榮格認為夢是無意識的溝通,他在文中解釋,
發生在夢裡的象徵是如何補償被壓抑的情緒與直覺。
這篇論文包含了他關於解夢最成熟的思想、以及如何療癒意識與無意識之間的裂口。
而這些觀念都是榮格心理學的核心,
也因此使本書成為榮格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之一。
本書特色
◎瑞士心理學家、分析心理學創始人卡爾.古斯塔夫.榮格本人親著。
◎榮格最後的作品,闡述其解夢最成熟的思想,以及療癒意識與無意識之間的裂口。
◎收錄倫敦大學學院教授榮格史教授,索努‧山達薩尼序言。
專業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
呂旭亞|榮格心理分析師
洪素珍|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鄧惠文|作家、精神科醫師
詹美涓|IAAP榮格分析師
榮格認為人比自己想像的要缺乏理性,尤其在群體之中,群眾會把個別的見解與反思碾誶。使得國家變得軟弱,成為獨裁與教條主義的溫床。而認識深層自我,是使個體得以從群體的催眠中脫身,並且幫助集體心靈進化的不二法門。——詹美涓|IAAP榮格分析師
作者簡介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 Jung)
瑞士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分析心理學(Analytische Psychologie)始祖。一八七五年生於瑞士凱斯韋爾(Kesswil),二十歲開始在巴塞爾大學(Universität Basel)學醫,並旁聽法律和哲學課程,一九○○至○九年,於蘇黎世大學(Universität Zürich)的附設醫院繼續其學業和研究工作,一九○五至一九一三年,擔任蘇黎世大學的講師,一九三三至一九四三年,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ürich)與巴塞爾大學授課,一九四八年,榮格於蘇黎世邦的庫斯納赫特(Küsnacht)創立榮格學院(C. G. Jung-Institut Zürich),作為分析心理學的人才培育與研究中心,一九六一年逝於當地。
榮格和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與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同為現代深層心理學(Tiefenpsychologie)的三大先驅。一九一三年,他與亦師亦父且為工作伙伴的佛洛伊德決裂之後,開創了自己的學說「分析心理學」,其對意識、集體無意識等提出的深刻洞見,至今仍極具影響力與啟發。
譯者簡介
鐘穎(愛智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輔所諮商碩士、諮商心理師。雙寶爸。困頓於生死,未脫於輪迴。沉浸在書本與思考裡,以追求真知與開悟為目標。對世上的學問都...
目錄
.譯者序
.2010 年版英文序言 在《紅書》之後閱讀榮格
未知的自我(當下與未來)
.1.個人在當代社會的困境
.2.平衡群眾心理的宗教
.3.西方在宗教問題的立場
.4.個體對自身的理解
.5.生命的哲學與心理學方法
.6.自我瞭解
.7.自我瞭解的意義
象徵與夢的詮釋
.1.夢的意義
.2.無意識的功能
.3.夢的語言
.4.釋夢時的問題類型
.5.夢的象徵之原型
.6.宗教象徵的功能
.7.療癒分裂
.附錄 榮格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