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者的成功密碼:首創「內向基因測驗」,找出自己的內向特質,用「靜」爭力改變世界! | 拾書所

內向者的成功密碼:首創「內向基因測驗」,找出自己的內向特質,用「靜」爭力改變世界!

$ 255 元 原價 300

內容簡介

用靜爭力改變世界!

 
德國《商業日報》評選為2014年法蘭克福書展最佳商業書籍!
Amazon書店讀者★★★★★極力推薦!
 
安安靜靜地做自己,
你會發現,「內向」是成功者最大的秘密武器!
 
美國總統歐巴馬、德國總理梅克爾、世界首富比爾‧蓋茲、蘋果電腦創辦人史提夫‧賈伯斯、暢銷作家J. K.羅琳、村上春樹……這些人的共通點是「內向」,並且將內向者的天賦發揮得淋漓盡致。

世界上有超過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人都是內向者,內向者一直在默默地改變這個世界。內向者擁有許多寶貴的特質,是外向者所缺乏的,德國溝通權威朵麗絲‧梅爾丁博士便首創「內向基因測驗」,將內向者的人格特質分成「雄才大略型」、「書呆子型」、「超級敏感型」和「繭居族」等四大類型,讓我們可以透過簡單的測驗,找出自己究竟是屬於哪一種類型的內向者,而即使是外向者,也可能具備某種隱藏的內向特質。

書中並針對每種類型的內向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上經常遭遇的問題,從如何經營親密關係和維繫友誼、如何在聊天對話中表現自我,如何拒絕邀約、上臺簡報……到如何當主管,展現內向者的領導風格,均提供了最實用的指南,幫助你善用自己的優點,徹底發揮「靜」其在我的影響力!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黃秀如

中國文化大學德文系畢業,自1992年至2003年,就讀於德國馬堡菲力普大學。目前專事翻譯,譯有《寫給非哲學家的21封信》、《你管柏拉圖怎麼想──哲學思考自己來》、《藍海上的風》、《辣椒成功哲學》、《哪有經濟學不會?》、《時間的精算師》、《我當了主管怎麼辦?》。

目錄

前言:沉靜的奢華:為何大嗓門在尋找安靜的你已經有的東西?
 
序章、內向性格解碼
「內向」概念的誕生
我們都是內向的人
四大內向類型
測試你是哪一型的內向者
雄才大略型:冷靜的領導者
超級敏感型:有同理心的唯美主義者
書呆子:孤僻的天才
繭居族:經常被人忽略的好心人
 
第一章、喚醒外向的那一面
01探索性格的另一面
02穿上外向的戲服
03擴展舒適圈
04在內外向間轉換自如
 
第二章、內向者的身體密碼
05大腦的秘密
06預防身體的「能源危機」
07強化脆弱的神經
08運動
09不要忍,與痛苦好好相處
 
第三章、磨亮你的天賦
10大聲沒那麼了不起
11讓寧靜散發光芒
12思考的好習慣
13比外表看起來更有料
14默默逆流而上
15細緻的感知
16以紀律追逐目標
 
第四章、別讓你的蝸牛殼成為孤島
17消除居家環境的噪音
18打造「自己的房間」
19帶上隱形蝸牛殼,就能享受旅行
20精神補給站,補滿血再上場

第五章、細水長流的親密關係
21給彼此空間
22說「我愛你」的方法
23內向外向超速配,但小心這些陷阱
24家庭生活:不勉強也能闔家歡喜
25和家人一起成長
26維繫友誼
 
第六章、在對話中展現自我
27內向語言v.s.外向語言
28解讀話語背後的真義
29開始閒聊吧
30加入對話沒那麼難
31勇敢說不
32冷靜派談判法
 
第七章、逢年過節輕鬆過
33當一個受歡迎的東道主
34接受重要的邀請
35拒絕邀約的藝術
36聚會上的短暫逃亡
37登場與退場
 
第八章、發展你的外在影響力
38培養你的吸引力
39善用服裝語言
40偶爾這樣曝光能提升個人形象
41說出自己的工作成果
42忍受熱鬧
 
第九章、卸除上班的壓力
43找到你的主場
44撐過上班的一天
45和外向的人...

自序/導讀

沉靜的奢華:為何大嗓門在尋找安靜的你已經有的東西?

我們常在文學和電影中見到典型的內向者:歌德作品中讓人印象深刻的主角維特、《傲慢與偏見》中寡言的達西先生、《哈利‧波特》中的妙麗‧格蘭傑,以及小說《飢餓遊戲》中思緒縝密、考慮周延的女英雄凱妮絲‧艾佛丁。除了書中世界,我們也經常在現實生活中遇見這類人,例如演員艾瑪‧華森、高爾夫球選手馬丁‧凱梅爾、服裝設計師加布里勒‧史特瑞勒、《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德國總理安格拉‧梅克爾等人。這些人都不愛聲張,默默達成目標;對於隱私極為慎重,絕不公開私生活;他們予人純樸的印象,並不會將自己包裝成重要人物;他們事業有成,即使置身人海,也很難忽略他們的存在,都是一些有趣的人物。儘管如此,被人群包圍時,他們的反應極為敏感,往往十分不自在,甚至到了害羞的地步。也就是說,所謂的性格內向者,就是與自己的內在主觀世界強烈連結的人,而「內向」這個詞,便是由拉丁文的「intro」(往內)和「vertere」(轉向)組成。

性格內向的人,其實到處都是:

‧公司有位女同事,她往往比其他人更早到辦公室,因為在不受干擾、沒人盯著的情況下,她最能專注的構思自己的企劃案,完成一系列的工作。

‧因為抓住了突如其來的靈感,使得公司成為業界冠軍,這樣的資訊專家卻為了在公司慶祝會上必須站起來說幾句話,羞得兩隻耳朵都紅了。

‧放學後,小孩不願意參加同學的生日派對,也不想出門和朋友踢足球,反而寧願待在自己的房間作白日夢或思考一些事情。

‧一位受歡迎的演講人覺得,和走進坐滿了聽眾的大廳、在眾目睽睽之下站上講台相比,置身於氣氛輕鬆的閒聊環境中,反而更令她感到害怕。

‧陪著孩子來到公園兒童遊戲區玩耍的媽媽,寧願坐在一旁看報紙,也不願意和其他的家長閒話家常。

‧專注聆聽下屬報告的主管,聽完當下不置一詞,只是沉默地思索會議內容。隔天,他卻寫了封電子郵件給下屬:「你的建議說服了我,請按照你的想法繼續往下做!」

‧你有位朋友,在朋友聚會時,通常不怎麼愛說話,但只要一跨上腳踏車,朝著阿爾卑斯山口奔馳而去時,就顯得神采奕奕,整個人都活了過來。

像你們這樣回歸自我的人,處事態度趨向於保留或退卻,與大多數人截然不同。在我們這個時代,受人歡迎的理想人格特質不外乎:樂於與人接觸、個性平易近人、擅長與人溝通等,上述標準卻和你們的特質背道而馳。你們很難裝出熱情的樣子主動問候別人,或者和不熟悉的人聊天。這種與眾不同的表現,常讓外向的人摸不著頭緒,甚至將你們的做法視為缺陷,或看作對他人的侮辱。外向者認為和其他人相處、參與群眾活動都是理所當然的,於是冷淡的內向行為模式,很容易被解讀成不合群、拘謹、放不開的行為。擁有容易令人誤會的內向人格,再搭配上引人注目的事業成就、特別細膩的心思、或讓人詬病的傲慢感,讓一切雪上加霜。

實際上,不管是內向、羞怯或敏感的人,都並不沉悶無趣,也不畏懼與人來往,他們的表現只是和外向的人極端不同罷了。從生理上來看也是如此,內向者從一出生開始,腦部活動力就比外向的人高,對刺激的反應比較強烈,對多巴胺這種提高感知能力的神經傳導物質也更加敏感。於是在日常生活中:

外向的人可...

內容試閱

第27章、內向語言VS.外向語言

*本章適用於所有類型的內向者

  
內外向者的說話風格,雖然還不到天差地別,但一些基本的差異,卻讓內向者在和外向者對話時經常覺得居於劣勢或受到冷落。而外向者心中也經常懷有不為人知的恐懼,擔心內向者親切友好的態度,使他們有過於容易達到目標的不真實感。下面的小辭典中,列舉了「兩種語言」之間的最主要差異,以及最容易出現的誤解:

內向者:傾聽時視線接觸

內向者說話時精神高度集中,因此在說話時,他們會垂下眼睛。相反地,傾聽對方說話時,他們的視線則會固定在對話者身上,避免遺漏任何細節。

給內向者的提示:說話時,增加視線接觸的機會;對方說話時,則略微降低視線接觸的頻率,盡量避免眼睛死盯著對方不放──否則會讓外向者有不舒服的被觀察感。

外向者:說話時視線接觸
  
外向者說話的時候,會特意看著對方,傾聽時視線卻會迴避──這代表他心不在焉。

給內向者的提示:為拉回對方的注意力,你可以提高音量,在談話時叫對方的名字或提問。

內向者:依序思考和說話
  
內向者通常思考過後,才會說出自己的看法。他們沒辦法像外向者那樣善於應對,或不假思索地說出未經深思熟慮的觀點。因此在二者對話的時候,內向者能提供更多的實質內容。

給內向者的提示:並不是每次談話,都必須嚴謹到能直接印刷出版。即使未臻成熟的想法也可能帶來晉升的機會。及早在討論時表達看法,就能提高自己的能見度。

外向者:邊說邊想
  
外向者大多在說話時發展自己的想法。因此,他們所說的話有時比較雜亂無章,不僅說話的時間比內向者長,發言頻率也比較高,讓人有「他很負責」的感覺。

給內向者的提示:讓外向者盡情發言,因為這是他們思考的方式。請不要吝惜讚美他們的思考成果。當外向者察覺到自己的發言偏離重點時,他們會非常不安。

內向者:拉開距離
  
內向者需要許多獨處的私人空間,不希望有人逼近。他們樂於站在一旁,避免擁擠或身體接觸。

給內向者的提示:請你留心觀察,自己和其他人來往的時候,是否和對方拉開了很大的距離,比方說和人握手或電子郵件往來時的問候方式。以致於外向者可能因而誤會,將之視為不自信或拒絕他人接近的表現。 外向者:拉近距離
  
外向者喜歡成為焦點,對於熙攘雜亂或擁擠的人群無感。擁抱、拍拍肩膀或擊掌,都是他們普通的打招呼方式,就像電子郵件中所寫的「誠摯的問候」,只是不具特別意義的習慣,有時在工作場合也一樣。

給內向者的提示:當一個外向者對你表現熱絡,遠超越你對他的程度,那是一種友善的表現,是社交慣例的一部分,八九不離十。

內向者:被動
  
內向的人期待,有人可以把他拉入談話或至少給他發言機會。

給內向者的提示:請定期練習說出自己的觀點,說話不必字字小心。

外向者:主動
  
外向的人習慣主動找陌生人談話,他們會找個空檔,自然而然地加入,...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