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韓國網路書店讀者9.7星評,蟬聯家庭類書TOP 100 四週
知名兒童精神健康醫學科教授,以發展理論結合諮商經驗,
全面解答父母關於幼兒&兒童的情緒、心理、社會性、行為等問題,
紓解育兒困境,讓孩子在安穩的家庭關係中健康成長!
・面對「孩子還不會說話」的情況,應該觀察到什麼時候?
・孩子總是黏著媽媽,正常嗎?
・面對固執與耍賴的孩子,我應該要等多久?
・一說去幼兒園,孩子就大哭大鬧,我該不該堅持送他上學呢?
・要如何減少自己發脾氣的情況?也讓孩子學會情緒調節?
◎運用發展理論×教養原則,掌握孩子的成長節奏,在教養光譜中尋找專屬育兒解答!
「為什麼我的孩子會這樣?」、「我能成為好父母嗎?」⋯⋯在教養這趟漫長的旅程中,憂心的家長總是不停地叩問,質疑自己的同時,也對孩子失去信心。首爾大學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科專家崔治鉉教授,為了幫助有心理、情緒和行為問題的兒童與青少年,在本書中指出,讓父母感到棘手、親子間發生矛盾的問題,大多是因為缺乏對孩子成長過程的理解所致。崔教授以長年的諮商經驗,結合科學客觀的「發展理論」框架,將依附、心理社會發展、認知發展、分離與個體化⋯⋯等理論化繁為簡,圖解各階段的語言、運動等行為特徵與發展里程碑,協助父母掌握成長訊號,多角度理解幼兒的經驗與發展課題,培養孩子的信任感、自律、想像力與人際關係!
・發展不只有前進,也可能有倒退的情形?
・針對各成長階段,父母要怎麼掌握相應的態度與行動,才能讓孩子好好成長?
・育兒不是非黑即白!如何考量孩子不配合的原因、父母的反應,找到最適合的解答?
◎教養三核心:給予×調整×管理,培養「教養效能感」,養出獨特的孩子
教養不是考試,不能死背習題,而是必須按照原則、階段找出解決方法,才能採取適當對策,提高教養效能感!崔治鉉教授在書中列舉許多諮商實例,提出父母需要根據孩子的發展階段與情況危急程度,謹慎地平衡「給予」與「調整」,並反思、管理自身、家庭關係與對孩子的期待,站在親子雙方的立場思考,克服教養過程中可能面對的困境,良性調整親子關係!
・從嬰兒期、學步期至青春期,什麼情況應該介入、說明?何時應該勸導、靜觀?
・如何給予孩子適當的挫折,讓他們養成延遲欲望與滿足的能力?
・不同階段的語言晚熟、拒學、聽不懂指令⋯⋯等情況,應該採取什麼對應方式?
・父母可以對孩子發脾氣嗎?是誤解孩子,還是內心有所不安呢?
不想老是對孩子怒吼、憂心忡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確實理解孩子。本書以科學根據為基礎,結合多樣化情境,幫助父母熟悉孩子的成長過程──最重要的是,讓父母在遇到問題時,能夠不憂鬱、不疲憊地理解孩子的情況,自主思考、找到「自家」適用的各種情況、時機的解決方法。
本書特色
1.以心理角度佐以艾利克森、皮亞傑、馬勒等發展理論,並針對兒童心理、行為及情緒討論,讓父母從發展的角度理解孩子的問題。
2.因應不同發展階段,列出不同的重點調整方法,確認&思考孩子的發展課題。
作者簡介
崔治鉉
首爾特別市獵鷹醫院精神健康醫學科、兒童精神科教授。畢業於首爾大學醫學系後,於首爾大學附屬醫院的精神健康醫學科擔任實習醫師與專任醫師。目前任職於首爾特別市獵鷹醫院精神健康醫學科,診治心理、行為、情緒出現問題的兒童與青少年。自二○一八年起,擔任首爾消防心理支援團副團長,除了為消防員提供心理治療外,也在精神健康中心、教育廳等政府機關為父母們舉辦主題多樣的教養演講。共著有《事實核查:孩子精神健康》、《專為青少年設計的控制攻擊性與憤怒方案》,以及共譯《噗通噗通,不安不安》。本書藉由簡單、輕鬆的方式,說明「父母須知的發展過程」,與如何實際應用的三種教養方法:給予、調整、管理,幫助初次為人父母者也能自信實踐的「健康教養」。
譯者簡介
王品涵
專職翻譯,相信文字有改變世界的力量;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現居台北。譯有《走路的人,河正宇》、《善良的歧視主義者》、《從此好好過生活》等。
譯者介紹
目錄
各界推薦/推薦序
誠摯推薦
李崇建老師/親子教育家
李佳燕/家庭醫師
何翩翩/牧村親子共學教室負責人
金在元/首爾大學兒童醫院兒童精神科教授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黃暐恬(恬兒)/職能治療師、KidPro醫學級兒童發展教育團隊創辦人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依姓氏筆畫排列)
「世上沒有簡單的教養。原本以為照顧過第一個孩子後,照顧第二個孩子會變得輕鬆許多,事實卻不然,因為每個孩子都非常獨特。即便如此,兒童精神科醫師依然能為大家提供育兒指南,原因就像作者所言般,在於醫師從培訓過程中學習了發展理論與教養原則。為什麼父母就不能學習醫師學過的東西呢?為了配合父母,本書將艾利克森、皮亞傑、馬勒的發展理論化繁為簡;同時,除了理論之外,也搭配了運用於實戰的方法,是一本完全呈現作者聰慧與熱情的書籍。推薦下定決心成為好父母的每個人,將這本書放在身邊並時常拿起來翻閱、細讀。」──金在元/首爾大學兒童醫院兒童精神科教授
內容試閱
育兒前輩們總說:「無論你預想中的教養孩子是什麼模樣,結果絕對都會超乎想像。」
世上沒有一出生就知道如何當父母的人,而且對大部分的父母而言,與孩子的初次見面,都滿載陌生與無可避免的手足無措。為了那些身為父母必須完成、承受的一切而感到沉重壓力,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最重要的是,置身在一再強調「孩子能否好好長大,百分之百取決於父母的能力」,以及「孩子被視為父母努力的結晶」一事的社會氛圍中,感受到的責任感與負擔也越發龐大。儘管在人類的歷史上,早已經歷數萬年的時間將「團體」視作「育兒的主體」,卻在近來的數十年間,將這個角色完全寄託在父母身上,父母理所當然會覺得育兒是件難事。
實際育兒後,無條件愛孩子的決心與務必要成為好父母的醒悟,經常出現動搖。過去模模糊糊描繪過的育兒理想圖,開始與自己漸行漸遠,而父母們也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重複經歷一天又一天喜怒哀樂的高潮迭起。因為孩子露出燦爛微笑說的一句「我愛你」而成為世上最幸福的人;卻也在孩子大哭耍賴、任性行動時大發雷霆,甚至怨恨孩子。諸如此類的憤怒與怨恨,不停衍生成自己無法成為好父母的自責。這一切,即是教養孩子時最該警惕的惡性循環。
「我能成為好父母嗎?」
「我們家的孩子到底為什麼會這樣?」
在這些煩惱中,父母往往會將自己感受到的無力、挫敗、恐懼,表達成對孩子的「憤怒」情緒。其實,每個人都會發脾氣,只是程度與頻率有所不同罷了。父母也可以對孩子生氣,問題在於向孩子表達的是「未經過濾的憤怒」。生氣和發脾氣是截然不同的事,既然如此,有沒有即使生氣也不會發脾氣的方法?不對,應該是有沒有可以從根本減少生氣的方法?
多數父母在誤會孩子或心有餘而力不足時,被瞬間襲捲而來的無助、恐懼、焦急吞噬後,便不由自主地發脾氣,事後又感到後悔。如果能理解孩子的處境,如果心理能從容些,是否就能減少對孩子發脾氣的情況呢?舉個例子好了,有對父母帶著24個月大的孩子,參加文化中心的嬰幼兒課程。父母認為這項課程有助於孩子的認知與情緒發展,想必對孩子會是個很好的經驗。再加上,這又是育兒前輩的推薦,家長自然是興致勃勃。面對這場名額先搶先贏的人氣演講,好不容易贏過無數競爭者等各種不利條件後,終於順利報名成功。
然而,實際到了課程現場後,孩子僅是遠遠地窺看教室內的情況,完全不打算入內。即便父母對眼前始料未及的情況感到慌張,卻依然先耐心安撫著孩子,嘗試理解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只是,內心也同時為了孩子似乎不懂自己的苦心而鬱悶,一想到過去投入的努力與時間、金錢都白費了,最終大發雷霆。
一旦父母認為這一切是「孩子不知道在鬧什麼」、「都是為了吸引注意」時,自然就會對此感到厭煩;另一方面也會因為覺得「是不是自己做錯些什麼?」、「孩子以後長大還是這副德性怎麼辦?」而產生不安感。在融合了厭煩與不安的狀態下,父母往往會不自主地對孩子發脾氣,最後使孩子滿腹委屈。明明是為了幫助孩子才抽空參加課程,結果父母卻只能心情沉重地帶著又哭又累的孩子回家。
如果父母能以稍微不同的視角看孩子,結果又會是如何呢?就算無法完全理解孩子,至少也不要誤會孩子的行為,自然能減少父母發脾氣的頻率。如果能用「是不是遇上什麼困難才會這樣」取代「不知道在鬧什麼」的想法,會減少孩子感受父母那些源於誤會的負面情緒。此外,若能理解「孩子此刻的模樣會繼續在成長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