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克萊恩 | 拾書所

閱讀克萊恩

$ 588 元 原價 600

內容簡介

精要導覽、精闢解析克萊恩經典原著
兒童精神分析與客體關係理論的最佳入門書


梅蘭妮‧克萊恩(Melanie Klein)是佛洛伊德最重要的後繼者之一。她承襲佛洛伊德思想,聚焦兒童心智發展,發現嬰兒的內心世界並非一張白紙,而是打出生起便在與他人(客體)的互動中經歷著愛恨交織的內心劇場。她顛覆了人們對兒童心智的想像,開拓「客體關係」理論,堪稱兒童精神分析的先驅。

本書藉由粹選克萊恩的原著篇章,深入淺出地呈現並解析克萊恩的思想理路。作者為兩位傑出的英國精神分析學者,全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聚焦克萊恩的理論與臨床貢獻,讀者可以在字裡行間感受身為臨床工作者的克萊恩對個案的敏銳與關懷,並從中理解她的思路發展過程,進而發現她直指了人在與他人互動上最原初的情感天性。

臨床案例顯明,生命早期的客體經驗影響一生人格,因此克萊恩思想的價值遠遠超越診療室,對人性與社會領域深具啟發性。作者將這部分的洞見收錄於本書第二部分,透過與克萊恩學派後繼者的文獻對話,帶領讀者領略克萊恩學說在倫理道德思辨、社會制度設計以及美感創意經驗等領域所蘊含的深刻寓意。不管是相關領域的學子、學者,或是實務工作者,本書都極具參考價值。

如果我們能以開放的心胸去進行兒童分析,
自然就會發現探究其底層的方法與媒介。
──梅蘭妮‧克萊恩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魏宏晉

北京大學哲學博士。曾任記者、編輯、大學通識課程講師。目前熱心投入榮格學派相關書籍的譯介工作。已出版的作品有《共時性》、《英雄之旅》等(共同翻譯)。

連芯

台北教育大學諮商與心理研究所、英國艾賽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精神分析研究所畢業,曾任文案、採訪編輯,目前是諮商心理師。譯有《佛洛伊德:幽微的心靈世界》、《瘋狂與存在:反精神醫學的傳奇名醫R.D. Laing》。

校訂者
彭玲嫻

台大外文系畢業,輔大翻譯學研究所肄業,曾任前新聞局《光華畫報雜誌》(今外交部《台灣光華雜誌》)英文編輯、《解讀時代》雜誌主筆、多家影視公司字幕編譯,譯有《盲目》等書。

目錄

致謝
中文版序

第一章  本書與主角──克萊恩

第一部分
第二章  早期作品:兒童教養、教育及兒童分析
第三章  求知慾:熱好理解及其抑制
第四章  兒童分析技術
第五章  哀悼,憂鬱心理位置的發掘及與伊底帕斯發展理論的關聯
第六章  分裂、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及投射性認同
第七章  《兒童分析的故事》的獨到價值
第八章  嫉羨與感恩

第二部分
第九章  簡介第二部分:倫理觀、美學論、社會與克萊恩的工作
第十章  克萊恩學派的倫理觀:愛與恨的道德寓意
第十一章  克萊恩學派的美學
第十二章  克萊恩與社會
第十三章  結語

名詞對照
延伸閱讀

內容試閱

第一章

本書與主角──克萊恩


梅蘭妮‧克萊恩(Melanie Klein)已被視為佛洛伊德最具原創性、最重要的後繼者之一。她最初的貢獻來自於她專業生涯早期與情緒障礙兒童工作的經驗,這些孩子有的年紀非常小,狀況相當棘手,她在著作中記下如何透過遊戲情境讓孩子表達自己,並藉此發展出分析兒童的方法。身為一位兒童分析師,克萊恩能夠直接接觸到兒童心智發展的本質,也有機會修正精神分析理論中某些關鍵概念。她相信嬰兒從生命之初就會主動與母親發展關係,然而在最開始的時候,嬰兒用的是一種片斷碎裂的方式來感知母親,無法覺知母親是個完整的人,這種片斷碎裂的感覺,源自嬰兒早期在身體上接受母親照顧的種種不同層面。這種觀點挑戰了過往精神分析理論的觀點,不再同意嬰兒與外在世界發展關係之前是處於「原初自戀」(primary narcissism)階段。克萊恩在與幼兒工作時,也發現證據支持早年型態的超我已然存在。超我是佛洛伊德提出的心智批判的功能,且被佛洛伊德認為在兒童約莫五歲時成形,與度過伊底帕斯階段密切相關。克萊恩則生動描繪出幼童已經受早年型態的暴虐良知折磨,引發嚴重的焦慮與罪疚感,與此相連的是,她也發現更早期的伊底帕斯情結。對於精神分析理論中的生理基礎,她其實有深切體認,包括同意佛洛伊德的重要發現,認為在幼年時期,「性」已經存在。

克萊恩以開放的態度去探索心智更原始的根源,因此認識到幼兒種種強烈的愛恨情仇。她的論點震驚不少當代同行,也的確,她描繪的嬰幼兒內心之景,至今仍能令讀者震懾不已。

在較晚期的作品中,她以史上首位幼兒分析師的身分,修正精神分析對心智發展的見解。在臨床工作中,她特別關注焦慮反應,繼而提出心智中有兩大類焦慮與防衛機轉,根據發展順序,第一類稱作「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第二類是「憂鬱心理位置」(depressive position)。 頁數 2/4

選用「位置」一詞,旨在強調這些結構是涵蓋整個心智生活且持續不斷的。偏執─類分裂心智狀態的核心是為自己感到焦慮,擔憂自身的生存與快樂,至於在憂鬱心智狀態下,個體也開始關切與他情緒連結的對象會有什麼命運,尤其憂心他的家庭成員會被自己的敵意傷害。克萊恩相信,人格是根據個體和其主要客體不斷交互變化形成,而所謂「客體」,在精神分析理論中指的是個體情緒世界裡的重要他人。這種交互變化主要涉及「投射」(projection)──指將自己的部分經驗推給他人,以及「內攝」(introjection)──將他人的情緒經驗攝入自身。克萊恩在與幼兒的實務工作中,詳實地瞭解投射歷程,因此提出「投射性認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成為當代精神分析的重要概念。

其他重大的理論貢獻,則包括她在許多主題上的見解,像是哀悼與憂鬱、狂躁狀態、求知慾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將嫉羨與感恩視為人類互動關係中的重要特色。

從克萊恩在理解人類心智上發展的敘述中可明顯看出,她非僅在實務生涯中不斷做出重大發現,更持續根據新的臨床經驗修正早年推論。其中最重要的例子是,她晚期強調在嬰兒對母親的關係中,「愛」從最初一開始就是絕對必要的元素。如果閱讀她早年的文章,會因她鉅細靡遺地描繪嬰兒暴烈的潛意識幻想而感到錯愕,但這種充滿憤恨與施虐的圖像,若同時有和對母親的愛和渴望併進,嬰兒整體的情緒生活就會呈現出另一番景緻。在...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