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手勢是每個語言和文化都存在的行為。
很多聾啞人士甚至在沒有學過手語的情況下,天生就會一定的手勢來協助他們與外界溝通。
本書作者想要告訴讀者手勢是溝通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很多時候我們甚至在講話的過程中一直手舞足蹈、揮手舉足。
手勢甚至在我們找不到語言表達時,給予我們另一種表達的方式,更具象了我們內心的想法。
瞭解手勢心理學可以讓我們知曉手勢原來是個很強大的工具。
在幼童學習過程中,老師除了會用語言教學外,也會透過手勢幫助小朋友的理解。
另外在法院的時候,我們也得小心留意律師與被告人的手勢是否會誤導判決,書中也會討論在手機上使用視訊通話是否可以取代真實面對面的溝通。
《手勢心理學》是認知心理學明日之星-蘇珊.戈爾丁-梅多所撰寫的最新書籍,揭曉我們的手勢是怎麼幫助人類溝通與思考,我們將以全新的觀點來看待語言。
本書特色
★這本書推薦給想要增加溝通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讀者。
1.對於家長,小孩不懂說話或者表達能力不足,但你可以由他們的手勢理解他們的想法。
2.對於老師、演講者等,手勢可以令別人更易於理解你授課、教育和演講的重點。
3.對於上班族,可以透過手勢去理解同事真正的想法和沒講出來的感受。
★本書主要論述在手勢裡表現的想法,不一定會表現在你的語言裡,以及教你如何用想法去支配你的手勢。
★手勢是與生俱來的能力,是連接你的大腦,連接你的表達。作者以多年的研究和不同的例子作論述,揭示手勢對人類思考與溝通的重要性。
★人類通常誤以為語言是唯一的溝通工具,但其實手勢也是其中一種。手勢更會告知你一些沒有講出來的想法。
作者簡介
蘇珊.戈爾丁-梅多 (Susan Goldin-Meadow)
芝加哥大學心理學系和人類發展委員會的Beardsley Ruml傑出貢獻教授。她對語言發展和認知研究作出開創性的貢獻,尤其是手勢如何促進兒童學習和交流的研究。
同時也是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美國藝術與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和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院士。她獲得古根海姆獎學金(Guggenheim Fellowship),詹姆斯.麥基恩.卡特爾獎學金(James McKeen Cattell Fellowship)和魯梅爾哈特獎(Rumelhart Prize)。
李姿瑩
熱愛口筆譯、也熱愛美食與旅行。不管多忙,也堅持每天都要看書。
譯有《多發性硬化症的心靈地圖》、《終結你的沒效率》、《女孩的性教育指南》、《約會絕不能做的傻事清單》、《0垃圾》、《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地表最強人氣美食地圖》(合譯)。
高梓侑
中英譯者,畢業於文藻外語大學,喜歡探索城市、體驗不同文化及品嚐各種食物。
譯作有 《新生機文化:全食營養家莎拉布里頓的創意養生食譜》、 《學霸筆記:科學》等書。
目錄
導論:我研究手勢的旅程
第一部分:用手思考
第一章 我們說話時為什麼會比手勢?
第二章 雙手會反映我們的思想
第三章 雙手可以改變我們的思想
第二部分:用手說話
第四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語言
第五章 觀察語言的自然成長以及實驗室中的語言
第三部分:應該關心雙手的理由
第六章 用手養育
第七章 用手診斷與治療
第八章 用手教學
第九章 假如手勢和語言一樣重要?
謝辭
註釋
內容試閱
導論:我研究手勢的旅程
在影集《皇冠》第四季中,即將成為黛安娜王妃的黛安娜女勳爵上了一堂皇室禮儀的速成課,課程中教到在對談時,要如何使用(或不要使用)自己的手勢。黛安娜的老師居然把她的手用繩子綁起來,告訴她「手勢會曝露我們的想法,包括我們是不是很焦慮、不安或生氣,所以最好不要露出破綻,我們絕對不能洩漏自己的情緒。」黛安娜的老師跟大多數的人一樣,相信手勢會透露出情緒。
我同意這位老師的說法。有很多針對非語言行為進行的研究顯示,手勢會洩漏你的情緒,但手勢傳達的訊息可不僅如此。手勢還可以透露你的想法,不僅可以告訴所有人你在生氣,還可以透露出讓你生氣的事情跟理由是什麼。而且就像下面這個例子一樣,手勢透露出來的想法,不一定會在你的話語中出現。
有一天,澳洲昆士蘭一位母語為辜古依密舍語(Guugu Yimithirr)的人出海釣魚,但他的船往西邊翻覆過去。他回到岸上後,跟一群旁觀者講述這個可怕的經驗,說自己的船翻了;一邊講,卻一邊比出從自己身體往前的翻滾動作。那時候,他剛好面向西方,所以翻覆的手勢就變成由東往西翻。兩年後,在另一個場合,大家叫他再把這個故事講一遍,但這一次,他人是面向北方而不是西方。這一次,他又做了翻過去的動作,不過他比的方向變成是由右往左。換句話說,雖然動作有點不自然,但他手勢比的方向仍然是由東往西。這個講者從來都沒有明確的說自己的船是由東朝西翻覆,但其實也不用特別說出口—他的手已經替他講出來了。
我在書中要強調的重點是隱藏在雙手中的想法。你可能有這些想法,卻沒有意識到。會讓你很驚訝(或很擔心)的是你的這些想法會從你的雙手透露出來,所以大家都會看到—每個人都有辦法讀出你雙手想傳達的想法。這也表示我們說話時,檯面下其實還進行著另一場我們沒有意識到的對話。如果我們想要好好的與他人溝通,或甚至是和自己溝通,就要了解雙手的種種舉措。
我也認為,只把語言當作溝通的基礎是錯誤的想法,這樣的想法對心智的運作不夠了解,也因此阻礙我們可以完整了解其他人和自己的能力。五十多年來,我都在研究大家的手勢,以及為什麼會比手勢。我得到的結論是手勢不僅會透露我們對自己、聽眾及彼此間對話的態度與感受,手勢本身也會成為對話的一部分。黛安娜的老師把她的手綁起來,不只阻止黛安娜洩漏自己的情感,也讓她沒有辦法傳達自己的想法。
我們來看一個美國全國大學體育協會(NCAA)一級籃球錦標賽「瘋狂三月」的例子吧。2022年3月20號,岡薩加大學(Gonzaga)對上孟菲斯(Memphis)大學。上半場比賽尾聲,岡薩加大學分數落後,隊上球員德魯.蒂姆(Drew Timme)被判投籃犯規。德魯的教練馬克.費(Mark Few)眉頭深鎖,讓人看出他的不悅,這個臉部動作洩漏了他的情緒。不過他的手勢—他伸手指著計分板上,正在重播先前犯規動作的大螢幕—讓他真正陷入大麻煩。或許大家都看得出他在生氣,但教練指著大螢幕的動作,加上他對被叫犯規的不滿情緒,讓體育館內每個人都知道,他覺得犯規判決有誤。這個手勢導致他被判技術犯規,讓孟菲斯大學獲得額外的罰球機會,也讓岡薩加大學的比數落後更多。規則分析師兼退休裁判吉恩.斯特拉托雷(Gene Steratore)就說:「你本來就預期會有口頭抗議……可是你如果開始指東指西,開始出現手勢、身體上的動作,呈現出來的景象絕對不會對比賽有幫助。」你的手勢會說出你的想法—就算你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