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 拾書所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 237 元 原價 300

內容簡介

讓人生為之一變的全新經典,終於誕生!
日本亞馬遜年度冠軍書,連續300天長踞暢銷榜,街頭巷尾人手一冊!
榮獲日本2014年商業書大賞第三名,作者古賀史健榮獲評審特別獎!
獲選《經理人》雜誌2014年4月商管選書。
戴爾.卡內基:「阿德勒是畢生研究人類及其潛力的偉大心理學家!」
與佛洛依德、榮格齊名,並稱「心理學三巨頭」。阿德勒除了是心理學發展承先啟後之人,更堪稱自我啟發之父!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


為什麼人們一直無法改變?
為什麼自卑感總是揮之不去?
為什麼我們總是活在別人的期待之下?
為什麼現在無法真實感受到幸福?
或許是因為,我們缺少了被別人討厭的勇氣!

一名憤世嫉俗的年輕人來到哲學家的小屋。
當他聽聞哲學家主張「世界無比單純,人人都能幸福」,便決心前來推翻這種謬論。
這個世界明明複雜混亂,哪裡單純了?
如果幸福真的這麼容易,為什麼他還會過得這麼痛苦?

他們開始了你來我往的思考與論辯。
年輕人原以為哲學家不過是昧於現實的昏庸老頭,
但是一夜又一夜過去後,年輕人反而陷入沉思:這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哲學家說。
怎麼會這樣?怎麼會有人想被別人討厭?
想得到真正的自由,又為什麼非得被別人討厭不可呢?
這個世界,究竟是單純,還是複雜?人,到底能不能得到幸福?……

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而在於「你」是什麼樣子。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1870-1937)

出生於維也納,是一位醫師、心理學家、兒童教育家,也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他相信人的一切行為都有目的,並認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研究過程也應該以個人的特殊心理經驗為對象。阿德勒的學說讓心理學從「生物性」轉向「社會性」,對心理學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許多治療學派也都引用他的學說,他更被奉為家族治療的鼻祖。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葉小燕

日語教學與翻譯工作是我快樂的泉源。目前為兼職譯者、日語教師、臺灣高等法院特約通譯。
 

目錄

楔子

第一夜 否定心理創傷
不為人知的「第三巨頭」/為什麼「人是可以改變的」?/心理創傷並不存在/人,會捏造憤怒的情緒/不受過去支配的生活方式/蘇格拉底與阿德勒/你「甘於現狀」嗎?/你的不幸,是自己「選」的/人,常常決定「不要改變」/你的人生決定於「當下」

第二夜 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為什麼討厭自己?/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自卑感,是一種主觀的認定/當成藉口的自卑情結/自傲的人,同時也感到自卑/人生並不是與他人的競賽/「會在意你長相的只有你自己」/從權力鬥爭到復仇/認錯不等於「承認失敗」/如何跨越迎面而來的「人生任務」/紅線與頑強的鎖鏈/不要漠視「人生的謊言」/從擁有的心理學到使用的心理學

第三夜 割捨別人的課題
否定「認同的需求」/不要為了滿足「那個人」的期望而活/什麼是「課題的分離」?/割捨別人的課題/一舉解決人際關係的煩惱/斬斷難題/認同的需求讓你不自由/真正的自由是什麼?/人際關係的王牌由「我」掌握

第四夜 世界的中心在哪裡?
個體心理學與整體論/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在於「社會意識」/為什麼只關心「我」?/你並不是世界的中心/傾聽更大的共同體之聲/不能責罵,也不能稱讚/「鼓勵」的方式/為了讓自己感覺有價值/只要存在,就有價值/人無法靈活運用「我」

第五夜 認真活在「當下」
過多的自我意識,反而牽制自我/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納自我/信用和信任有什麼不同?/工作的本質在於對他人的貢獻/年輕人要超越成年人/工作狂是人生的謊言/由這一瞬間開始變得幸福/想成為「特別的存在」的人有兩條路/甘於平凡的勇氣/人生是一連串的剎那/舞動的人生/為「此時、此刻」點上最閃亮的聚光燈吧/人生中最大的謊言/為無意義的人生增添「意義」

後記 跨出那一步的勇氣                古賀史健
後記 從這個瞬間開始變得幸福吧!        岸見一郎
 

各界推薦/推薦序

各界好評

來自各界的勇氣推薦!

知名作家|蔡康永 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黑幼龍 作家、精神科醫師|王浩威
心理諮商師|蘇絢慧 心理諮商師|許皓宜 心理諮商師|黃錦敦 諮商輔導博士|黃士鈞(哈克)
身心靈作家|張德芬 逗點文創負責人|陳夏民 影評人|膝關節 資深譯者|陳系美 勇氣推薦

這本書寫出許多我在小說創作中,至今仍不斷思考、想要了解的事。書中許多字句讓我眼睛一亮,不斷點頭稱是,或是感到驚愕。更重要的是,作品本身趣味十足,讓我不知不覺中以為在讀一本小說,最後更不知為何,竟然哭了出來。──伊坂幸太郎

   每個人內心都住著一個哲學家,同時也住著一個年輕人。或許我們都走過了年輕歲月對人生的疑惑與追尋,最終,我們終於成為我們生命的哲學家。我喜愛這本 書,不只在它的書名所帶來的一種睿智及平靜,還有在於它的內容正是每個人都曾探問過的「人生是什麼?人活著而感受到的痛苦是為什麼?我們的人生究竟在追尋 什麼?」等等這些人生問題的智慧對話。讀著讀著,心必有所感,那是你反覆經歷生活之後,你知道的,這些話語就是你生命走過的路。──心理諮商師、心靈療癒 叢書作家 蘇絢慧

如果佛洛伊德教導我們定位潛伏記憶深處的傷害,將之築成終身居住的小屋,反芻創傷帶來的宿命掙扎(要不是xxx,我 早就xxx了),那麼阿德勒便是將我們逐出傷痛之屋、逼我們勇於面對當下每一決定的嚴師(原來是我把自己害得那麼慘)。讀完《被討厭的勇氣》,身為佛洛伊 德忠實信徒的我也不得不承認,阿德勒的理論,讓人燃起想好好活在當下、不為宿命捆綁束縛的信念與熱情。「只有自己能夠改變自己」,我會永遠這樣勉勵自己, 不再逃避了。──逗點文創負責人 陳夏民

在自我價值的一千零一夜中,有位智慧長者陪伴我們一起探索……《被討厭的勇氣》就是一個這樣的存在。那些潛藏於青年時期,在那個知識毫不留情地灌注腦袋的年代,我們心裡其實早浮現許多疑問,只是還來不及尋求解答:

什麼是自由?什麼是我們想要的自由?
什麼是現狀?什麼是讓我們不滿的現狀?
什麼是當下?怎樣才叫活在當下?
什麼叫分離?不再滿足別人的期待算不算分離?
什麼叫勇氣?被討厭為什麼是一種奔向自由的勇氣?……

   這些生命議題,只要我們曾經想過,就像打開心靈之眼,將纏繞於腦海而不願離去。本書大量談論這些議題,卻不用「給你解答」的方式,而是透過哲學家和年輕 人的心理對話,輕輕柔柔、卻又精準不已地,打動我們正在思考的困惑。就像聆聽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般,如此誠懇地帶我們巡迴過,這些存在於生命裡頭如此重要的 思考。
我很希望在我年輕時,就看過這本書,那麼也許我會更懂得,什麼叫做:不用辛苦地活在別人的期待裡。我又十分慶幸,在已經經歷一陣工作的 洗練後,看了這本書,它啟發我:如何選擇與決定自己的未來。我想在更年長時,我還會再翻閱這本書,也許那時更能理解:原來接受「被討厭」,也是一種人生的 豁達。──心理諮商師 許皓宜

生命裡,我們雖然會受到過去經驗的影響,例...

內容試閱

〈楔子〉

年輕人 「世界很單純,人生也一樣。」如果這種命題有幾分道理的話,那說的應該是孩子們的世界。小孩子不用工作,也沒有納稅之類的義務,而且在父母和社會的守護下,每天都過得自由自在。他們一定覺得未來有無限可能、自己什麼都做得到;他們的雙眼被遮住了,不必去看醜惡的現實。

但是隨著年齡增長,世界漸漸露出本性,等待在人生道路上的種種可能,也因此翻轉為不可能。於是「幸福快樂的日子」結束,迎面而檢的盡是殘酷的現實。不只是這樣。長大後還會涉入複雜的人際關係,被迫背負許多責任。當然,許多小時候無法理解的歧視、戰爭或差別待遇等社會問題也會一一浮上檯面,讓人無法忽視。不是嗎?

如果在一個宗教力量強大的時代,或許還能得到救贖;因為神的教誨就是真理、就是世界,就是一切,只要跟隨祂的指引,就不用想那麼多。可是現在宗教式微,信仰只剩下空殼子,大家失去依靠,心裡不安、彼此猜忌。其實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都自利自利地活著。

老師,請您回答我。即使面對這些現實,您還是覺得這個世界很單純嗎?

哲學家 我的回答不會改變。世界很單純,人生也一樣單純。

年輕人 為什麼?任誰來看,應該都會覺得它充滿矛盾、一片混沌吧!

哲學家 不是「世界」複雜,而是「你」把世界變複雜了。

※  ※  ※

哲學家 對當下的「你」來說,井水的冰涼或溫熱是不可動搖的事實。這就是所謂「居住在主觀的世界」。「我們如何看待事物」的這種主觀就是一切,而且是讓人無從逃避的。

現在,你眼中的世界是光怪陸離、複雜而混沌的。可是當你有了改變之後,世界就會回復到單純的樣子。所以,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在於你是什麼樣子。

年輕人 在於我?

哲學家 沒錯。好像你正透過太陽眼鏡在看這個世界,當然會覺得看到的一切都很昏暗。既然如此,你可以不用感嘆這個世界有多黑暗,只要摘下太陽眼鏡就行了。

一開始,你可能會因為世界太過刺眼,忍不住想閉上眼睛,甚至想再戴上眼鏡。這時候,就看你有沒有堅持摘下它、直視這個世界的「勇氣」了。
常常決定「不要改變」〉

哲學家 當然,沒有人可以選擇自己的出身,包括生在這個國家、這個時代、這個家庭等等,這都不是自己選的,可是這些東西卻有非常大的影響力。你可能會覺得不滿,有時看著別人,心中甚至會想:「如果也能生在那種環境就好了。」

可是事情不能在這裡結束。問題不在過去,而在現在,就在「這裡」。

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定決心「不要改變」。

年輕人 什麼?

哲學家 你說自己是不幸的、希望立刻就能改變,甚至祈求可以重生變成其他人,可是到最後還是無法改變。為什麼?那是因為你自己不斷決定不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

年輕人 不不不,這完全說不通嘛!我想改變,而且是發自內心、毫無虛假的。我怎麼可能下決心不要改變?!

哲學家 大概是因為對你而言,現在的生活型態即使有點不方便或不順心,但相對來說,維持現狀還是比較容易控制、比較輕鬆吧。

如果繼續保持「現在的我」,該怎麼應付眼前發生的事,結果又會導致什麼狀況,這些大概都可以靠經驗推測出來。簡單來說,就像開一輛很習慣、很順手的老車,就算偶爾有點小狀況,也都在意料之中,可以輕鬆處理。...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