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 拾書所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 435 元 原價 550

內容簡介

「創傷使我們不斷面對自己的脆弱,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冷酷,
但也使我們面對自己卓越的韌性。」


我們會如何描述受到創傷的人,「神經過敏」「想不開」「自怨自艾」「沉迷往事」?彷彿只要學會正向思考、彷彿只要有意志及勇氣、彷彿有了愛及陪伴,人就應該要能戰勝創傷,而被困在創傷中的人,若不是性格太軟弱,就是意在博取同情。

然而,創傷後壓力症(PTSD)不但存在,而且還是一連串真實的生理變化,不受理性及意志控制。創傷會刻在我們的大腦迴路上、警報系統裡、身體感覺中,身心俱裂的那一刻結束了,卻在記憶和神經系統中不受控制地反覆播放,不但壓垮我們正常生活的能力,更撕裂我們對於外界以及自己的信任。

事實是,把受創者困在受苦深淵的,不僅是創傷本身,還有人類演化出來原本應用來自保的種種本能、防衛機制。

本身作者貝塞爾‧范德寇為精神科醫生,也是研究創傷的先驅。他結合了最近幾十年心理創傷領域的驚人進展及三十多年治療創傷患者的臨床經驗,提出對於創傷的全新理解。我們得以從神經科學的角度,看清創傷是如何重塑我們的大腦——正常的記憶處理歷程因過大的威脅而崩解,時間凍結了,危險彷彿永遠不會結束。於是杏仁核隨時發出警報,壓力荷爾蒙因而大量分泌,睡眠節奏、免疫系統不停受到衝擊。即使受創者想要擺脫創傷向前走,努力忽略排山倒海的情緒,但腦中負責保命的部分,卻日復一日拖著身體回到千瘡百孔的過去。

面對外人所加諸的痛苦已經夠艱難了,但受創者的內心深處還躲著更暴虐的魔鬼,那就是羞愧自責。受創者會為了自己在受創當下的無能、恐懼、依賴或暴怒而鄙視自己。為了關閉種種無法承受的感受,有人選擇酗酒、暴力、自殘,有人變得解離、麻木,毀了自己完整活著的能力。結果是,受創者失去跟自己的連結,也失去跟當下的連結——他們不是活著,也不是死去,而是介於活著跟死去之間。

從家暴到校園霸凌,從童年長期受忽視到大型災難,從強暴到車禍,從喪親到失戀,衝突、意外、背叛、孤立,創傷在生命中無所不在,而且是現代社會最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我們的一切,大腦、心靈與身體,都是為了在社會系統中合作而設計,這是人類最強大的生存策略,是人類這個物種成功的關鍵,但也正是多數精神問題中崩潰瓦解的部分。受創者需要專業協助,一般人也有大量負面經驗要處理,但要了解人類的痛苦,就要了解人類身體和大腦的神經連結。

本書出版不過幾年,便已成為創傷領域的經典,也被視為「最近三十年的精神衛生領域最重大的一系列突破」。作者在書中檢討了過往的創傷療法如藥物、談話治療為何效果有限,並一一深入剖析他這三十多年以自身為實驗並用在病患身上的各式新療法,包括以瑜伽來調節身體過度喚起、以正念幫助自我覺察、以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療法來重整記憶、以神經回饋來重設大腦迴路,還有以自我領導、建構、劇場等方式來重建跟自己以及跟別人的連結。

作者提出,在處理創傷時,處理的其實是創傷在身體、大腦留下的印痕,而復原的關鍵,是運用腦部本身的神經可塑性,讓倖存者感受到自己活在當下,並在最終重建對自己的所有權。

作者本人即出身受創家庭。他在不安的童年中長大,成為執業醫師後致力於解開人類受苦的難解之謎,從早年熱烈擁抱藥學革命,到理解病患才是他唯一真正的教科書,「許多歸類為精神疾病的表現,例如強迫性思考、強迫症和恐慌症等,以及大部分的自毀行為,一開始都是自我保護的策略,是面對創傷的適應性行為。」「我之所以能夠長年投入這份工作,是因為它帶著我探索自己的快樂、創意、意義和連結的來源──是這些東西使人生變得更有價值。我絲毫無法想像自己要如何面對我的許多病患所承受的痛苦,而我把他們的症狀視為他們力量的一部分──他們學著讓自己活下去的方法。」最終他發現——

「只有一件事能使治療創傷的工作成為可能,那就是以敬畏對待患者為了求生存所做的一切努力。」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劉思潔

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碩士,曾任大專教師及出版社編輯,現為自由譯者,譯有《原諒就是力量》《回應生命的邀約》《巾幗領導學》《金齡教會的願景》《泰澤傳奇:和好、自由、信仰之旅》等書。

目錄

【推薦序】 以身為度,心腦互補:閱讀創傷及其時代(林耀盛)
【前言|面對創傷】

【第一部|重新發現創傷】
第一章 越戰退伍軍人的啟示
第二章 心智與腦的知識革命
第三章  透視大腦:神經科學的革命

【第二部|受創者的大腦】
第四章 逃命:生存的解剖學
第五章 身體與腦的連結
第六章 失去身體,失去自我

【第三部|兒童的心靈】
第七章 相互理解:依附與同調
第八章 困於關係之中:虐待和忽視的代價
第九章 與愛何干?
第十章 發展性創傷:隱袐的流行病

【第四部】創傷的印痕】
第十一章 揭開祕密:創傷記憶的影響
第十二章 記憶的不可承受之重

【第五部|復原幽徑】
第十三章 創傷的痊癒:擁有自我
第十四章 語言:奇蹟和暴虐
第十五章 放下往事: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療法
第十六章 學習安住在自己的身體裡:瑜伽
第十七章 拼湊碎片:自我領導
第十八章 填補空洞:創造結構
第十九章 重設大腦迴路:神經回饋
第二十章 找到自己的聲音:共同的節律和劇場

【結語|有待我們做出的選擇】
【謝辭】
【附錄】
【資源】
【延伸閱讀】
【注釋】
【翻譯名詞對照】

各界推薦/推薦序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吳佳璇/精神科醫師、作家

吳英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名譽教授

易之新/神經內科醫師、費登奎斯國際認證教師GCFP

林耿立/松德精神科診所院長

林耀盛/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胡海國/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台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

陳潔晧/《不再沉默》作者、藝術家

廖士程/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心身醫學科主任、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

趙儀珊/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蘇冠賓/台灣營養精神研究學會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身心介面實驗中心主持人、神經及認知科學研究所教授兼任所長

蘇逸人/長庚大學行為科學所助理教授、臨床心理師

——專業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得獎記錄
 

○ 《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美國Amazon精神病學銷售Top1

 

○ 「本書中譯版的出版,提供了一個深度性、廣面性、系統性和多樣性的創傷思索成果。這本書在國外出版,迴響深遠,也引發相當程度的討論與評論。中譯版的發行,不斷讓我們跟上研究思潮與成果分享,更具臺灣社會與全球處境的意義……臺灣社會向前行,對於創傷文化,需要更多元細膩的論辯反思。在所有受創存活者作證的過程中,重要的不只是資訊、事實的建立,而是經歷過證詞、提出證詞的經驗。如此經驗的見證,需以實徵基礎、哲學反思、生命倫理等多層次,予以重新銘寫。本書的中譯出版,適得其時,拒絕廉價的消費型態販售創傷,使我們得以深入心腦身體與人際間之關連,進而深刻生產出閱讀、認識創傷及其時代的新意義。」

──林耀盛,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 「在我剛回憶起童年的創傷時,實在有點不知所措。有幸讀到《The Body Keeps the Score》(中文版《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一書,讓我認識到創傷對我的長遠影響以及復原的方向。這書是我自我療癒歷程中非常重要的支持。在我迷茫時,書中很多内容給予我力量與方向,讓我漸漸穩定走上復原的路。這書仍放在我的床頭,因爲在復原的不同階段中,再次閲讀往往為我帶來更多啓發和洞察。」

——陳潔晧,《不再沉默》作者、藝術家

 

○ 「心理創傷的痛楚難以言傳,本書作者從神經生理學角度出發,以心身醫學的觀點,透過許多鮮明實例的探討,為深陷漫漫復原之路的個案與治療師灌注希望。」

——...

內容試閱

【第六章|失去身體,失去自我】

雪莉垮著肩膀走進我的辦公室,下巴都快抵到胸口,我們還沒開始談話,她的肢體語言就告訴我,她很怕面對世界。我注意到她的長袖衫幾乎遮掩不住前臂上的結痂。她坐下之後,用尖銳又單調的聲音告訴我,她無法不去抓自己的手臂和胸前的皮膚,直到皮破血流。

從雪莉有記憶起,她的母親就在家提供寄養服務,家裡經常擠滿陌生、混亂、受到驚嚇也令人害怕的孩子,最多會有十五人。這些人總是突然到來,又突然消失。雪莉從小就幫忙照顧這些流動的孩子,覺得家中沒有房間是屬於她、能滿足她的需要的。她說:「我知道沒人想要我,我不確定自己什麼時候發現這一點,但我想起母親告訴我的一些事,她的話裡面充滿這類意思。她說:『妳知道的,我認為妳並不屬於這個家,我想他們給錯嬰兒了。』她笑著這樣說,但當然,人們在講正經事的時候常假裝自己在開玩笑。」

這些年來,我們的研究團隊不斷發現,長期的情緒虐待與忽視所造成的傷害並不亞於身體虐待和性猥褻。雪莉就是這類發現的活生生案例:不被留意、不被了解、沒有任何地方讓她覺得安心,這在各種年齡層都會造成傷害,但由於幼童還在努力找尋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因此受創尤其深。

雪莉已經大學畢業,目前從事枯燥無趣的文書工作。她獨居,養了幾隻貓,沒有親近的朋友。當我問到她是否有男朋友,她回答只有大學在佛羅里達度假時跟一個男人發生過關係,這個男人綁架她、囚禁她,連續強暴她五天。她記得那時大部分時間她都怕得縮成一團,動彈不得,後來才想到可以伺機離開,於是趁歹徒在浴室時走了出去,就這樣脫身了。雪莉打了對方付費電話向母親求助,但母親拒絕接聽,最後她在家暴庇護中心的協助下設法回到家。

雪莉說她開始抓自己的皮膚,以消解自己的麻木感。身體的痛讓她感覺自己活著,但也令她深感羞恥──她知道自己對這些動作上了癮,卻停不下來。她在來找我之前,已經諮詢過許多專業的精神醫療人員,不斷被問及她的「自殺行為」。也曾有精神科醫師逼她住院,說除非她能保證不再抓傷自己,否則不幫她治療。但在我的經驗裡,病患拿刀割自己,或是像雪莉這樣抓傷自己的皮膚,其實很少是想要自殺,而只是用他們唯一知道的方法來努力讓自己好過一點。許多人很難理解這個概念。我在前一章曾經提過,人們面對痛苦時最常見的反應,就是向喜愛和信任的人求助,請對方給我們勇氣走下去。我們可能也會做一些活動來讓自己平靜下來,例如騎單車、上健身房。在我們生命的初期,肚子餓時有人餵養我們、天氣冷時有人給我們加衣服、受傷或受到驚嚇時有人給我們輕搖安撫,一開始我們學到的,就是用這類方式來調控情緒。

但如果不曾有人以疼愛的眼神望著你、不曾有人一看到你就露出微笑、不曾有人急忙跑過來幫助你(反而對你說:「不准哭!否則我會讓你哭個夠!」),你就必須找到其他方法來照顧自己。你可能會試盡一切方法,藥物、酒精、暴食或自殘,只要能讓你獲得某種解脫就好。

雪莉認真地出席每次治療會談,也很誠懇地回答我的問題,但我卻依然感到無法跟她建立必要、關鍵的連結,好讓治療產生效用。她實在太過僵硬緊張,於是我建議她去找我合作過的按摩治療師麗姿。第一次治療時,麗姿讓雪莉閉上眼睛躺在按摩床上,然後她走到床尾,溫柔地握住雪莉的腳,雪莉卻忽然倉皇大叫:「妳在哪裡?」即使麗姿就在她身旁,雙手正握著她的腳,她卻突然感覺不到麗姿。

雪莉是最早教導我認識人跟自己身體的聯繫是如何被徹底阻斷的病患之一,許...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