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毒物:那些原本滋養我們的,是如何變質成了傷害 | 拾書所

心靈毒物:那些原本滋養我們的,是如何變質成了傷害

$ 284 元 原價 360

內容簡介

發掘內在困頓,減少內耗,找到安心的生存狀態

因網路的發達,現今無疑是全世界最緊密連結的一刻,人們的身心,理當因為緊密的連結而過得更加健康,但事實卻是相反。
在台灣,有8.9%的人罹患憂鬱症狀,大約200萬人,其中重度憂鬱者,約佔5.2%,約125萬人。憂鬱症也是造成人類社會整體疾病負擔前十名疾病中的第二名。由此可知,人們的身心健康並沒有因為外在的物質生活進步而提升。看似多樣選擇,卻成了過量刺激,讓人身心疲憊。

在追求愉悅的過程中,我們常常不自覺地追求更多的刺激和滿足。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我們對刺激的耐受性增加,渴望更高強度和新鮮感的刺激來獲得相同的愉悅。使我們陷入無法滿足的循環,有時甚至導致極端的行為和失衡的狀態。

這種追求「越多越好」的心態,不僅體現在個人層面,也反映在社會和全球層面上。人們為了追求個人的愉悅和優越感,不惜犧他人的利益,導致了各種衝突和問題的產生。

觀察周遭,是否發現身邊有這類型的人:
▶聰明、優秀學生為何突然變得暴力相向?
因總是在討好他人,無法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覺得自己很無能,而無能會使人發狂。

▶胖虎型人的困境是什麼?
暴力與「狂喜」的經驗密不可分,藉由暴力追尋自我價值與愉悅感。
唯有理解內在破壞的慾望,誠實面對內心,才能拿取回自身的掌控權,不被暴力所驅策。

▶想當好好先生、小姐
這類人的自我價值,建立在照顧與成就別人上。過度在意他人、自我犧牲的心態其實是自我價值感低落。唯有面對自己的傷,才能跳脫困境。

本書特色

書中各篇章以一般生活常見的事件為主題,除校園及職場的主題外,還包含了老後心靈照護及現代常見的3C成癮問題。搭配專業心理師的分析,帶領讀者深入探討那些常見卻不知道如何解決的心理困擾。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郭彥余

諮商心理師、輔導教師。

投入諮商實務工作多年,也長年於教育現場服務。喜歡閱讀與思考,並從中反覆沉澱與更新自己。

著有《隱喻治療:自發性隱喻的存在療癒》《同學,你只是不想太累-那些最快最簡單的方法,為什麼救不了你的學習痛苦?》以及《關係物化:那些假愛之名的需索與控制,是否真是我們想要的愛?》。
[email protected]

譯者介紹

目錄

前言

那些原本滋養我們的,是如何變質成傷害

•是滋養也是傷害

•變質的日常生活

•「穩定型」與「改變型」

•維持「穩定型」與「改變型」的平衡

 

第一章 質變後的憎恨、暴力

從不生氣的好脾氣,為何成了充滿憤怒的地獄入口?

•「溫良恭儉讓」生活運作模式的原型─沙林的故事前篇

‧從不生氣

•暴力是無能的展現

•無法成為自己的絕望

•借鏡故事的思考練習

•面對「內心憤怒」的思考練習

•面對被壓抑的內心憤怒─沙林的故事後篇

 

追尋自我價值的動力,為何成了惡意肆虐的源頭?

•「孩子王」的生活運作模式原型—約翰的故事前篇

•追尋自我價值

•暴力中自有歡愉

•面對內在的龍怪

•借鏡故事的思考練習

•面對「內在龍怪」的思考練習

•面對「內在龍怪」—約翰的故事後篇

 

第二章 質變後的善意、惡意

 

那些想照顧別人的善意,為何成了傷害自己的心靈毒物?

•「助人為樂」的生活運作模式原型─愛麗絲的故事前篇

‧過度善意與過度匱乏

•那些自我犧牲的傷

•面對自己的傷

•借鏡故事的思考練習

•面對「過度善意」的思考練習

•面對「過度善意」的自我—愛麗絲的故事後篇

 

那些為了過得更好的意念,為何成了害人害己的心靈毒物?

•「高自尊」的生活運作模式原型—坎蒂的故事前篇

•侵略與攻擊能延展自我與減輕焦慮

•權力帶來多巴胺愉悅

•他人即地獄

•借鏡故事的思考練習

•面對「高自尊」的思考練習

•面對「高自尊」的自我—坎蒂的故事後篇

 

第三章 質變後的影音、社群

提供娛樂享受的電動遊戲,為何卻成了使人放棄現實生活的心靈毒物?

•「電動人生」的生活運作模式原型—凱文的故事前篇

•緩解不如意的美好救贖

•過量的惡魔

•借鏡故事的思考練習

•面對「電玩人生」的思考練習

•面對被電動綁架的自我—凱文的故事後篇

 

推動人們緊密連結的渴望,為何卻成了束縛自己的心靈毒物?

•「社群人生」的生活運作模式原型—麗恩的故事前篇

...

各界推薦/推薦序

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作家

內容試閱

付出努力後,都渴望能被看見、重視與鼓勵。
當渴望落空,付出與努力一再換來輕忽、無視、冷漠,甚至是苛責時,就會慢慢產生質變,成為毀天滅地的武器⋯⋯
如果不能及時踩住煞車,中斷惡性循環,這些原有的美好付出與努力,
最終都將可能成為吞噬自己與他人的地獄⋯⋯

從好脾氣變成充滿憤怒的地獄入口?

「溫良恭儉讓」生活運作模式的原型—沙林的故事前篇

「我是沙林,因為隨機傷人被捕。」

高中以前,我各項表現都名列前茅,是個品學兼優的學生。
同學眼中的我,是個開朗、搞笑、脾氣好的樂天派。也是班上的領導者、意見領袖。家人也以我為榮。

家人事業繁忙,因此我從小就自律,從不任性發脾氣,不讓他們擔心。

家人期待我繼承家業,希望我未來就讀相關科系,但我對家族事業一點興趣都沒有,完全不想繼承家業。想要靠自己的力量,開創自己的天地。

不過家人很堅持,我也不想讓他們失望,畢竟他們提供了我優渥的生長環境,工作也很辛苦。因此勉強選了家人期待的大學科系就讀。

進到大學後,因為對該科系所學內容完全沒有興趣,排名墊底,讀得非常辛苦。

看著同學們熱切地討論所學專業,對未來高談闊論,只有我感到迷惘。

我再也不是過去同學眼中開朗樂觀的領袖了,反而成了常常翹課、窩在宿舍睡覺、打電動的邊緣人。課堂上分組時,同學都很害怕跟我分到同組,因為我從不出席分組討論,大家都對我敬而遠之。

「沒差啦!無所謂!」我笑著對自己說。

當不及格的成績單寄到家裡,家人看著成績單不發一語。但我從他們眼裡看到了滿滿的失望。隔了一陣子,我因為太多科目不及格而被退學了。

退學後,家人拿了幾分大學考試報名資訊給我,讓我重考。
於是,我又考進了跟家業相關但完全不感興趣的科系。然後,再次成為班上的邊緣人。依然翹課、窩在宿舍睡覺、打電動。

除此之外,我也會寫些犯罪殺人小說並發表在網路上,排遣鬱悶的心情。

有天,我在社群網站看到高中好友們即將畢業的消息。他們非常開心大學即將畢業,對未來滿是憧憬與期待。

當天,我夢到高中時期的自己,那個受人歡迎、是眾人意見領袖的自己。可醒來後我看著鏡中的自己,長髮、滿臉鬍渣又邋遢不堪。

我對鏡中的人,感到好陌生。

腦中浮現了高中時期的自己,也讓我覺得好陌生。
我在想,究竟哪一個是真正的自己?還是其實我什麼都不是?

我的心中始終隱隱藏著一股不平、憤怒,此刻突然強烈地炸裂了開來。
為什麼別人可以過得那麼幸福?為什麼只有我一事無成?你們這些人有什麼了不起的?憑什麼看不起我?

於是我決定,將計畫著醞釀已久,讓眾人關注、且難以忘懷的大事,付諸實行。

從不生氣

從小乖巧又成績表現優異的沙林,鮮少表達出自己的情緒,他從不讓家人擔心,在同儕中更是圓融的領導者與開心果。別人眼中的沙林,就是個能力強、待人處事隨和、好相處,幾乎沒有缺點的人。

沙林也希望自己可以盡可能達成他人的期待,尤其是滿足父母的期待,畢竟父母辛苦工作,提供了自己優渥的生活品質。而且...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