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很難得有一本書
教我們如何真正關懷他人
並且,找到人生的意義
父母關心孩子,愛之深責之切,但如何真正幫助他成長?
老師關心學生,但是要如何教導,引領他找到自己的路?
對於公司裡的同事,我們視為理所當然,常常忘了關懷……
一般人忙碌了大半輩子,才幡然醒悟,我這一生為何而來?人生有沒有意義?
本書的作者米爾頓‧梅洛夫,是美國的哲學教授、作家。
他的這本小書《關懷的力量》,於1971年首度出版,是極少數專門討論「關懷」這個概念的一本書。四十年來,本書深深影響了教育、醫療護理等領域,甚至一些企業人士也很推崇它。而本書的文字之美,也創造出一種讓人安心、反思的情境。
從近年來傳出許多 教育問題、校園霸凌的問題,不管是為人父母,當老師,或在家庭、公司裏,我們常常會忽略了關心他人的細微之處,而人又是最敏感的。或許這本充滿啟發的小書,可以讓我們靜下心來,好好想想如何關心別人。
作者認為:關心一個人,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幫助對方成長和實現自我。比如說,一位父親關心他的小孩,他會尊重這個孩子是個獨立的存在,而且有成長的需求。他感覺到孩子需要他,並回應他的需求而去幫助他成長。但是,關懷並不是利用他人以滿足自己的需要,關懷不是一種手段。
關懷是一個過程,在此過程中,人會與他人產生聯繫,關係得以發展,而透過彼此信任,關係的品質會改善而且深化,友誼也會隨之出現。不論是父母關心他們的小孩、老師關心學生、心理治療師關心他的病人、或先生關心妻子,都具有同樣的模式。
然而,我們也會關心一個想法(idea)、一個理想(ideal)、或是我們所在的社區(community),就如同作家會關心他的著作、音樂家關心他的作品,這些也是關懷的行為,而具有同樣的模式。
關懷的行為落實在生活裏,可以為他的價值觀和日常活動建立起秩序,因而他的生活會有一種穩定性出來,他能夠在這個世界上「就定位」(in place),不會四處漂泊、沒有歸宿。他能夠活出自己人生的意義。
一個人能在這世界上找到歸宿,不是靠著征服、解釋、欣賞,而是透過關心別人,以及接受別人的關心。
教我們如何真正關懷他人
並且,找到人生的意義
父母關心孩子,愛之深責之切,但如何真正幫助他成長?
老師關心學生,但是要如何教導,引領他找到自己的路?
對於公司裡的同事,我們視為理所當然,常常忘了關懷……
一般人忙碌了大半輩子,才幡然醒悟,我這一生為何而來?人生有沒有意義?
本書的作者米爾頓‧梅洛夫,是美國的哲學教授、作家。
他的這本小書《關懷的力量》,於1971年首度出版,是極少數專門討論「關懷」這個概念的一本書。四十年來,本書深深影響了教育、醫療護理等領域,甚至一些企業人士也很推崇它。而本書的文字之美,也創造出一種讓人安心、反思的情境。
從近年來傳出許多 教育問題、校園霸凌的問題,不管是為人父母,當老師,或在家庭、公司裏,我們常常會忽略了關心他人的細微之處,而人又是最敏感的。或許這本充滿啟發的小書,可以讓我們靜下心來,好好想想如何關心別人。
作者認為:關心一個人,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幫助對方成長和實現自我。比如說,一位父親關心他的小孩,他會尊重這個孩子是個獨立的存在,而且有成長的需求。他感覺到孩子需要他,並回應他的需求而去幫助他成長。但是,關懷並不是利用他人以滿足自己的需要,關懷不是一種手段。
關懷是一個過程,在此過程中,人會與他人產生聯繫,關係得以發展,而透過彼此信任,關係的品質會改善而且深化,友誼也會隨之出現。不論是父母關心他們的小孩、老師關心學生、心理治療師關心他的病人、或先生關心妻子,都具有同樣的模式。
然而,我們也會關心一個想法(idea)、一個理想(ideal)、或是我們所在的社區(community),就如同作家會關心他的著作、音樂家關心他的作品,這些也是關懷的行為,而具有同樣的模式。
關懷的行為落實在生活裏,可以為他的價值觀和日常活動建立起秩序,因而他的生活會有一種穩定性出來,他能夠在這個世界上「就定位」(in place),不會四處漂泊、沒有歸宿。他能夠活出自己人生的意義。
一個人能在這世界上找到歸宿,不是靠著征服、解釋、欣賞,而是透過關心別人,以及接受別人的關心。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陳正芬
專職譯者,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會計碩士。譯有《QBQ!問題背後的問題》、《奢華,正在流行》、《C型人生》、《假如你明天當上主管》、《用心飲食》、《一座小行星的新飲食方式》、《葛林斯班的騙局》、《你的錢,為什麼變薄了》、《定價思考術》、《發現你的經濟天才》、《達蜜經濟學》等。
陳正芬
專職譯者,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會計碩士。譯有《QBQ!問題背後的問題》、《奢華,正在流行》、《C型人生》、《假如你明天當上主管》、《用心飲食》、《一座小行星的新飲食方式》、《葛林斯班的騙局》、《你的錢,為什麼變薄了》、《定價思考術》、《發現你的經濟天才》、《達蜜經濟學》等。
目錄
致謝
對於關懷的種種說法
推薦序 懂得.關懷.安身立命/方志華
推薦序 幫助他人成長?愛說笑!/余德慧
1 前言
Part I 關懷是為了幫助對方成長
2 基本模式
3 人的成長 vs.概念的成長
Part II 關懷的主要元素
4 了解
5 調整你的步調
6 耐心
7 誠實
8 信任
9 謙卑
10 希望
11 勇氣
Part III 關懷的各種面向
12 透過關懷而實現自我
13 過程最重要
14 關懷與被關懷的能力
15 關懷的對象要固定
16 關懷時產生的罪惡感
17 禮尚往來
18 關懷不是漫無邊際的
Part IV 關懷人的一些特定情況
19 關懷其他人
20 關懷我自己
Part V 關懷如何為生命排序,並賦予人生意義
21 關懷是一切價值的核心
22 關懷使我在世界上「就定位」
23 關懷「適當的」對象
24 活出我生命的意義
Part VI 以關懷為核心的生命,有哪些主要特徵
25 基本的確定性
26 活著的過程便已足夠
27 可理解性與深不可測
28 獨立自主
29 信心
30 感恩
對於關懷的種種說法
推薦序 懂得.關懷.安身立命/方志華
推薦序 幫助他人成長?愛說笑!/余德慧
1 前言
Part I 關懷是為了幫助對方成長
2 基本模式
3 人的成長 vs.概念的成長
Part II 關懷的主要元素
4 了解
5 調整你的步調
6 耐心
7 誠實
8 信任
9 謙卑
10 希望
11 勇氣
Part III 關懷的各種面向
12 透過關懷而實現自我
13 過程最重要
14 關懷與被關懷的能力
15 關懷的對象要固定
16 關懷時產生的罪惡感
17 禮尚往來
18 關懷不是漫無邊際的
Part IV 關懷人的一些特定情況
19 關懷其他人
20 關懷我自己
Part V 關懷如何為生命排序,並賦予人生意義
21 關懷是一切價值的核心
22 關懷使我在世界上「就定位」
23 關懷「適當的」對象
24 活出我生命的意義
Part VI 以關懷為核心的生命,有哪些主要特徵
25 基本的確定性
26 活著的過程便已足夠
27 可理解性與深不可測
28 獨立自主
29 信心
30 感恩
自序/導讀
〔推薦序〕
幫助他人成長?愛說笑!
余德慧/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
這本小書從出版到現在已經三十多年,作者的聲名早被遺忘,但從今天世界的情況反過頭來回顧這部前現代的作品,不能說是徒然無益。當然我們的後現代處境受到各種虛擬環境的控制,可是在人文思維到底我們離前現代有多遠,在局中的人無論如何也看不出來,只有把參考點放在己身事外的一個點上,我們才從差異反身自我瞭解。
我們當然無法贊同返古主義者,以外在的參考點為基準來批判自身,但也無意以現代的觀點批判舊時代的思維。有個對我們有益的方式是視域的融合:雖然視域融合經常被濫用,但閱讀本書卻是極為適切的。視域不是你看到內容的what,而是何以如此思維的how。只要你願意沉靜觀讀,視域融合會自動發生。
首先你會注意到,本書以一股安定的氣息談關懷的內在種種,這對於不斷承受地震海嘯、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的我們,可說是失去的烏托邦。尤其一打開書頁第一章就說,「關懷就是幫助對方成長」,我突然有點暈眩,待回神過來,仔細反思我的生命經驗,我知道當台灣還在貧困的農業時期,我的學校到處都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標語。人們之間關懷互助是生活所必須的,例如家裏沒米,缺油缺蔥,向鄰居「暫借不還」是常有的事,老人家生病需要村裏的壯漢來背,喜喪黑白事鄰居要幫忙,農忙割稻相互代工,所以,幫助他人不是難事,但是若要深化「幫助他人成長」就有疑慮:幫你成長,你會幫我嗎?這裏就碰到自我的界線,所以作者說,如果利用他人來圖謀自己的成長,就不是關懷,當年的農村生活其實就是遊走在這兩端。在現實裏,我們可以幫忙,但不要幫到「要能使對方成長」,但是碰到關係深厚的人,就得另當別論。
時至今日,由農轉商,加上E化,「交換」的無限上綱,使得關懷成了被掩埋在地下只露半截的東西。多數所謂的「關懷」是屬於短線操作,我捐款、慰問可以,但別讓我花時間。但是不肯施捨時間,所謂關懷的DNA,如信任、耐心、誠實、謙虛、勇氣、感恩大概都丟失了。
最近我更發現,「關懷」有更便利的短線:人們利用社交網站書面關懷,問候、祝福、慰問都以文字為唯一的意指,人們已經不把問候話語的內容以真材實料加以充實,許多真實的聚會、促膝長談大多已是昨日黃花。
這是否意味著我們這世代教關懷空洞化了?如果看到父母重新定位自己與子女的關係為朋友時,他們是否也用臉書溝通?就如一位父親感慨說,沒想到管教小女兒是用臉書,言下不知其可也。
問題當然不見得是表達形式的問題,而是我們已經忘卻了真材實料的滋味,只剩下語言符號做為虛擬的真實。就本質來說,無論語言如何甜美,表意如何精彩,最終還是等待能與真實一致,可是我們卻過著兩種平行的生活,一為虛擬網路的活著,一是實質的活著,彷彿是兩種人。尤其在真實裏我們寧可孤獨對著電腦,即使在網路上充滿了人情味。
本書在出版時還沒有網路,所以作者以真實面做為論述的主旨,卻教我們突然對自身當代的處境有些悲切,生活寬裕並不能帶來幸福,反而連關懷的基本面都快丟失了。如果世界經濟結構繼續惡化,這世界只剩窮人與富人,關懷的意義會變成什麼樣子?富人為了避免窮人反撲而做的施捨行為,就叫做「幫助他(窮)人成長」?窮人為了自身的生存向富人抗爭,也叫富人學習歛貪,是不是也是「幫助他(富)人成長」?
我們很清楚,我們似乎已經回不去古典時代,但我們還是相信,關懷做為人性的複合感情,依舊存在於人們的質樸之心,而對後現代的造作所造成關懷的扭曲,必須時時加以批判,我們寧可
幫助他人成長?愛說笑!
余德慧/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
這本小書從出版到現在已經三十多年,作者的聲名早被遺忘,但從今天世界的情況反過頭來回顧這部前現代的作品,不能說是徒然無益。當然我們的後現代處境受到各種虛擬環境的控制,可是在人文思維到底我們離前現代有多遠,在局中的人無論如何也看不出來,只有把參考點放在己身事外的一個點上,我們才從差異反身自我瞭解。
我們當然無法贊同返古主義者,以外在的參考點為基準來批判自身,但也無意以現代的觀點批判舊時代的思維。有個對我們有益的方式是視域的融合:雖然視域融合經常被濫用,但閱讀本書卻是極為適切的。視域不是你看到內容的what,而是何以如此思維的how。只要你願意沉靜觀讀,視域融合會自動發生。
首先你會注意到,本書以一股安定的氣息談關懷的內在種種,這對於不斷承受地震海嘯、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的我們,可說是失去的烏托邦。尤其一打開書頁第一章就說,「關懷就是幫助對方成長」,我突然有點暈眩,待回神過來,仔細反思我的生命經驗,我知道當台灣還在貧困的農業時期,我的學校到處都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標語。人們之間關懷互助是生活所必須的,例如家裏沒米,缺油缺蔥,向鄰居「暫借不還」是常有的事,老人家生病需要村裏的壯漢來背,喜喪黑白事鄰居要幫忙,農忙割稻相互代工,所以,幫助他人不是難事,但是若要深化「幫助他人成長」就有疑慮:幫你成長,你會幫我嗎?這裏就碰到自我的界線,所以作者說,如果利用他人來圖謀自己的成長,就不是關懷,當年的農村生活其實就是遊走在這兩端。在現實裏,我們可以幫忙,但不要幫到「要能使對方成長」,但是碰到關係深厚的人,就得另當別論。
時至今日,由農轉商,加上E化,「交換」的無限上綱,使得關懷成了被掩埋在地下只露半截的東西。多數所謂的「關懷」是屬於短線操作,我捐款、慰問可以,但別讓我花時間。但是不肯施捨時間,所謂關懷的DNA,如信任、耐心、誠實、謙虛、勇氣、感恩大概都丟失了。
最近我更發現,「關懷」有更便利的短線:人們利用社交網站書面關懷,問候、祝福、慰問都以文字為唯一的意指,人們已經不把問候話語的內容以真材實料加以充實,許多真實的聚會、促膝長談大多已是昨日黃花。
這是否意味著我們這世代教關懷空洞化了?如果看到父母重新定位自己與子女的關係為朋友時,他們是否也用臉書溝通?就如一位父親感慨說,沒想到管教小女兒是用臉書,言下不知其可也。
問題當然不見得是表達形式的問題,而是我們已經忘卻了真材實料的滋味,只剩下語言符號做為虛擬的真實。就本質來說,無論語言如何甜美,表意如何精彩,最終還是等待能與真實一致,可是我們卻過著兩種平行的生活,一為虛擬網路的活著,一是實質的活著,彷彿是兩種人。尤其在真實裏我們寧可孤獨對著電腦,即使在網路上充滿了人情味。
本書在出版時還沒有網路,所以作者以真實面做為論述的主旨,卻教我們突然對自身當代的處境有些悲切,生活寬裕並不能帶來幸福,反而連關懷的基本面都快丟失了。如果世界經濟結構繼續惡化,這世界只剩窮人與富人,關懷的意義會變成什麼樣子?富人為了避免窮人反撲而做的施捨行為,就叫做「幫助他(窮)人成長」?窮人為了自身的生存向富人抗爭,也叫富人學習歛貪,是不是也是「幫助他(富)人成長」?
我們很清楚,我們似乎已經回不去古典時代,但我們還是相信,關懷做為人性的複合感情,依舊存在於人們的質樸之心,而對後現代的造作所造成關懷的扭曲,必須時時加以批判,我們寧可
各界推薦/推薦序
王浩威作家、心理醫師
方志華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
余德慧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
李偉文親子教養作家、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誠摯推薦
專家好評……
應該當作指定讀物……這本人生哲理的小書,探討人類所有活動中最實用、最核心、最合情理的面向。
——《今日心理學》期刊(Psychology Today)
這本書是哲學寫作的重要里程碑。它不僅率先探討道德哲學的基本課題,明確指出對集體思維與宗教的意涵,並闡明人們嚴肅思考的所有領域,唯有關切並深深關心某個課題的人,才能對它做出寶貴貢獻。梅洛夫教授用清晰、引人入勝的方式,讓讀者覺察跟這個重要事實相關的種種。
——伯特(E. A. Burtt),美國科學史家、宗教哲學家
不論是什麼年紀,只要是心智自由奔放的讀者,都會有所收穫。
——《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這本書簡潔而且文字優美,它以最清晰的方式,探討所有學校必須處理的兩個問題:一是成年人在這樣的學校中所處地位的本質,以及他和學生的關係;還有,學生們想在學校教育中追求甚麼,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幫助他們。在我讀過的所有探討幸福美滿和諧人生的意義,以及如何幫助別人過這樣的生活的書當中,這本書是上上之作。我強烈推薦給成年人和學生。
——約翰‧霍特(John Holt),美國知名教育家、作家,在家自學運動提倡者
對於關懷的種種說法
……評量自我成長的標準,在於我能創造、成就對方以獨立的人格成長的程度。
——卡爾‧羅傑斯(Carl R. Rogers),美國心理學家、人本心理學大師
一位真正的父親必須是一個創造者,他要能創造出一個不依賴他便能成長茁壯,而不是用他的形象塑造出來的孩子。一位真正的父親必須是個藝術家,如果他試圖將孩子塑造成跟他一模一樣,就違背了人類的創造精神……。
——齊爾布哥(Gregory Zilboorg),烏克蘭裔美國心理分析學家
一本書的生命就在字裏行間。一本書有它的律則,一段時間之後將成為你的創造物。你就像是個飼養馴服動物的主人。我經常為我對待小說的方式感到羞愧,我必須說,壞的不是小說,而是我。就像小說其實並不屬於我,而像是我養大的孩子。您瞧,我知道在我的小說中有哪些地方是很美的,然而當我完成一部小說之後我常會領悟到,這些美好之處不會獲得讀者共鳴,換言之,我沒有成功地將它帶出來。說來奇怪,就好像我讓小說失望了,沒有盡到我應盡的義務。
——諾曼‧梅勒(Norman Mailer),美國小說家、劇作家
我不想說得一副形而上的樣子,但是在繪畫時會有一段時期,那幅畫會自己提出一些要求,如果你不是對這點超級敏感的話,你知道,你可能就會毀了那幅畫。畫作顯然是有了生命一樣。
——班‧夏恩(Ben Shahn),美國畫家
我們都想要被別人需要。我們不光是有需要,當我們被別人需要時,也會備受激勵。……當我們不被需要時,會感到惶惶不可終日,因為我們感覺「未完成」、「不完整」,而唯有透過互相需要的關係,才得以完成。我們不僅會想要去尋找自己欠缺而且需要的,也會想要去找到那些需要我們的事物。
——安德拉斯‧安吉亞爾(Andras Angyal),匈牙利裔美國心理學家
一個人唯有實現了他個人存在的具體意義,他才能實現他自己……一個人必須實現的意義乃是在他之上的...
方志華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
余德慧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
李偉文親子教養作家、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誠摯推薦
專家好評……
應該當作指定讀物……這本人生哲理的小書,探討人類所有活動中最實用、最核心、最合情理的面向。
——《今日心理學》期刊(Psychology Today)
這本書是哲學寫作的重要里程碑。它不僅率先探討道德哲學的基本課題,明確指出對集體思維與宗教的意涵,並闡明人們嚴肅思考的所有領域,唯有關切並深深關心某個課題的人,才能對它做出寶貴貢獻。梅洛夫教授用清晰、引人入勝的方式,讓讀者覺察跟這個重要事實相關的種種。
——伯特(E. A. Burtt),美國科學史家、宗教哲學家
不論是什麼年紀,只要是心智自由奔放的讀者,都會有所收穫。
——《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這本書簡潔而且文字優美,它以最清晰的方式,探討所有學校必須處理的兩個問題:一是成年人在這樣的學校中所處地位的本質,以及他和學生的關係;還有,學生們想在學校教育中追求甚麼,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幫助他們。在我讀過的所有探討幸福美滿和諧人生的意義,以及如何幫助別人過這樣的生活的書當中,這本書是上上之作。我強烈推薦給成年人和學生。
——約翰‧霍特(John Holt),美國知名教育家、作家,在家自學運動提倡者
對於關懷的種種說法
……評量自我成長的標準,在於我能創造、成就對方以獨立的人格成長的程度。
——卡爾‧羅傑斯(Carl R. Rogers),美國心理學家、人本心理學大師
一位真正的父親必須是一個創造者,他要能創造出一個不依賴他便能成長茁壯,而不是用他的形象塑造出來的孩子。一位真正的父親必須是個藝術家,如果他試圖將孩子塑造成跟他一模一樣,就違背了人類的創造精神……。
——齊爾布哥(Gregory Zilboorg),烏克蘭裔美國心理分析學家
一本書的生命就在字裏行間。一本書有它的律則,一段時間之後將成為你的創造物。你就像是個飼養馴服動物的主人。我經常為我對待小說的方式感到羞愧,我必須說,壞的不是小說,而是我。就像小說其實並不屬於我,而像是我養大的孩子。您瞧,我知道在我的小說中有哪些地方是很美的,然而當我完成一部小說之後我常會領悟到,這些美好之處不會獲得讀者共鳴,換言之,我沒有成功地將它帶出來。說來奇怪,就好像我讓小說失望了,沒有盡到我應盡的義務。
——諾曼‧梅勒(Norman Mailer),美國小說家、劇作家
我不想說得一副形而上的樣子,但是在繪畫時會有一段時期,那幅畫會自己提出一些要求,如果你不是對這點超級敏感的話,你知道,你可能就會毀了那幅畫。畫作顯然是有了生命一樣。
——班‧夏恩(Ben Shahn),美國畫家
我們都想要被別人需要。我們不光是有需要,當我們被別人需要時,也會備受激勵。……當我們不被需要時,會感到惶惶不可終日,因為我們感覺「未完成」、「不完整」,而唯有透過互相需要的關係,才得以完成。我們不僅會想要去尋找自己欠缺而且需要的,也會想要去找到那些需要我們的事物。
——安德拉斯‧安吉亞爾(Andras Angyal),匈牙利裔美國心理學家
一個人唯有實現了他個人存在的具體意義,他才能實現他自己……一個人必須實現的意義乃是在他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