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對了,人生就對了 | 拾書所

心念對了,人生就對了

$ 221 元 原價 280

內容簡介

心念對了,人生就對了-跟孔子學拿得起、跟佛陀學放得下、跟老莊學想得開
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
帶著佛家的出世心態,憑著道家的超世眼界,去做儒家入世的事業
始是達到人生最高境界!

當你擁有更多時,請別忘記你最初那顆簡單純潔的心
幸福就是堅守這顆簡單的心
簡單,人生因而開闊

心若改變,態度就跟著改變;態度改變,習慣就跟著改變;
習慣改變,性格就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人生就跟著改變。
人生境界,因此更上一層樓!
怎樣才能「拿得起」?

本書是關於人生境界的哲理勵志感悟,分析中國傳統國學最著名的儒家、佛家、道家的人生境界的區別,跟孔子學拿得起,跟佛陀學放得下,跟老莊學想得開!

所謂「道不遠人、大道至簡」,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釋、道,其實並不高高在上,而是與我們的人生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簡單來說,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開」;儒釋道的最高境界,就是這三句話、九個字。

怎樣才能「拿得起」?
看這個「儒」字——左邊一個「人」,右邊一個「需」,合起來就是「人之所需」。人活世上,有各種精神或生存的需要,滿足這些需要就要去獲取,去拿,並且拿到了、拿對了,就是拿得起。

什麼是「放得下」?
且看這個「佛」字——左邊一個「人」,右邊一個「弗」,弗的意思是「不」,合起來就是「不人」和「人不」。不人就是無人,也就是放下自我,擺脫私心的困縛;人不就是懂得拒絕,也就是放下欲望,超脫對外物的追逐。這兩點能做到,就是放得下。

如何才能「想得開」?
且看這個「道」字——一個「走」字旁加一個「首」字,也就是腦袋走或者走腦袋。腦袋走就是動腦子,儘量想透;走腦袋就是依胸中透徹而行,儘量順應規律。合起來,就是要明道,並依道而行。這種智慧,就是想得開。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唐代詩人王維將磨煉心性描寫得甚有意境:

沿著山溪尋去,一路千辛萬苦,終於到達源頭,山已窮,水已盡,但當你靜下心來,打量四下,卻發現早已有氤氤氳氳的雲霧在山腰冉冉升起,這是一種境界,一種在攀越險峰時才能看到的美麗景象。

鍛煉自己的心性,也是需要經歷險峰的。

在磨煉心性的過程中,我們會體驗各種煩躁和無法忍耐的感覺,但當我們跨越這一道道艱難險阻,來到山腰觀賞到渺渺雲霧時,心靈上的超然便會油然而生。

當生命的祥瑞之雲在心間升起時,心靈也將隨之清澈靈明起來,整個人也會感到前所未有的自信。這一切感覺都來自內心深處,這種感覺讓人不論在何時何地,都能獲得「本心」的力量,讓自己經受身體上的各種苦難,與此同時,心靈也變得更加強大。

量變產生質變,只有心靈經歷了千錘百煉的考驗,才會產生一個質的飛躍,讓自己的心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上篇:跟孔子學拿得起】
第一章   抱負——「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登上高樓,遠眺天際,正是躊躇滿志,志存高遠,高瞻遠矚,一腔抱負。人生,志向決定方向,格局決定高度;小溪只能入湖,大河則能入海。做事,要先立心中志向;成事,要先拓胸中格局。

1.帥可奪,而志不可奪
2.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決定你會過什麼樣的生活
3.面對質疑,自己的路要自己走
4.從身邊做起,不要好高騖遠
5.正確的世界觀,是確立目標的前提
6.怨天尤人,不如接納現狀
7.只有自己才是靠得住的

第二章   磨礪——「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事情是需要去做才能成的,成就大的事業,需要大的努力和付出,甚至要經受大的磨難和困苦。這個世間,從來都是「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所以無論如何,都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1.挺住,就意味著一切
2.能忍能讓,化阻力為動力
3.把工作完成在昨天
4.樂業是職場修煉的最高境界
5.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6.認識和鍛煉自己的「本心」
7.暢達時不張狂,挫折時不消沉
8.接納苦難,與快樂交織並行

第三章   豁然——「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歷經磨難,我們逐漸成熟、成長,最終豁然貫通、水到渠成。這其中蘊含一個重要道理,就是蘇東坡所說的「厚積而薄發」。只有厚積才能薄發,人要做的,就是不斷厚積,等待薄發。

1.最忌自欺欺人,不懂裝懂
2.不顯山露水,不賣弄聰明
3.欲速則不達
4.行動在先,說話在後
5.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6.學無止境,保持一顆進取心
7.心性專一,有始有終

【中篇:跟佛陀學放得下】
第四章   涉世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人之最初,比如年少之時,心思是簡單的,看到什麼就是什麼,別人說什麼就相信什麼。這樣看待世界當然是簡單而粗糙的,所看到的往往只是表面。但同時,正是因為簡單而不放在心上,於是不受其困擾,這就是放下的心境。只是還太脆弱,容易被現實擊碎。

1.真誠心是菩提心的體
2.請不要吝惜你的讚美
3.把美的形象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
4.不完滿才是人生
5.留三分餘地與人,留些肚量與己
6.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7.樂道人善,欣賞別人的長處
8.眾生都是我們的榜樣

第五章   行經幽谷——「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人隨著年齡漸長,經歷的世事漸多,就發現這個世界的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於是不願意再輕易地相信什麼,容易變得爭強好勝、與人比較、絞盡腦汁、機關算盡,永無滿足。大多數人都困在這一階段,雖然糾結、掙扎、...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