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以印度哲學為師,找回內心的自由權 | 拾書所

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以印度哲學為師,找回內心的自由權

$ 198 元 原價 250

內容簡介

不懂死亡,曲解存在,驅使我們無明而盲從,不斷做出錯誤選擇。

用一套不一樣的思維,爬梳內在的恐懼與得失心,

就能以寬闊從容,迎接生命厚實的一切。

 

九○後、熟悉漢藏梵英四種語言、周遊各國的佛教學者及「快樂大學」創辦人,

邀請你一起思辨生命本質,驅散消費主義下的成功迷思和生存焦慮,

以印度哲學重新認識自己,回應複雜世界!

 

十二歲時,我看過的屍體不下三、四百具。

跟死亡的近距離接觸,是件令人非常有收穫的事情,因為在死亡的面前,原先既有的形象或心防,都會崩解。

我發現:

活著很複雜,但死亡很單純。

死亡存在的最大意涵是,讓我們放過自己。面對死亡,才能真正開始活著。

面對死亡(最終極的失敗),就可以面對人生的不完美!

 

現代消費主義不斷鼓勵我們「追求」,但也使我們難以面對生命中的無能為力。

印度哲學與此有個截然不同的起點,認為:有起必有落、有求必有失。

追求、激情與行動,其實都是一種扭曲的存在,必然會終結──

「生」是意外,「死」才是必然。

印度哲學從追尋內在自由的角度出發,與外在物質主義劃下明顯的分野。

讓我們不只在忙碌漩渦中找到一口喘息的機會,還能徹底找回自己內心的自由權

至少,這是我的經驗、也是過去數千年來無數人們的經驗。

 

生是意外,死是必然

與消費主義鼓勵行動、鼓勵積極地「Do something」大相徑庭,印度哲學更重視「知」,也就是「了解」「看清楚」。

當我們了解到,某些恐懼是怎麼努力都改變不了的時候,那些恐懼就沒辦法再擺布我們了。

就算它在,我還是要做我要做的事情。

當我們接受這種一切終將化為烏有的全面瓦解,才是無懼與「自在」的開始,我們才有辦法開始真正地為自己活著。

在那之前,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逃避,或是因恐懼而做決定。

 

情感的力量

如何遇見可以與我真誠以對、真心相待的人?

相對於等待一個人的到來,積極創造關係裡的厚實豐富,才是關鍵。

期待一段珍貴的關係,並不會有這樣的關係來到我們手中,而是透過自己的付出,才因此感受到它是珍貴的。正是這樣的付出,才構成了珍貴的情誼。

這也一再印證印度哲學所強調的──

人只會對自己付出的事物,感到珍惜。

 

真正的快樂

印度哲學談的快樂,是梵文「shanti」,也就是寂靜的意思。

印度思想家認為快樂是某種寧靜。

而這個寧靜又來自於「yoga」,意思是「融合」:個人與群體的融合、大自然與人類的融合,也就是和諧。

沒有和諧,就無法得到真正的快樂,只能在倏忽即逝的快樂與失落中無限循環。

快樂來自於寧靜,而寧靜則來自於和諧。只有在真正的和諧產生之後,人才會是健康、快樂的。

刺激必然會破壞和諧,因為刺激的本質是「製造對立」——

當我們追求外在的刺激時,其實就是在放棄和諧、放棄快樂的可能性。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推薦序      直視最深處的恐懼,真正認識自己      田定豐

推薦序      醍醐灌頂般看見教育的真諦      蘇仰志

自序      讓人生,回歸人生該有的樣子

 

PART 1    生是意外,死是必然

 

第一章    沒思考過死亡,怎麼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活著」?

 

我們真的好好想過「死亡」嗎?

缺乏死亡教育的社會

在科學提出死亡的解答之前,宗教便有其存在的必要

 

第二章    對抗終極的失敗是不可行的,你只能接受它

 

生與死,是對立的嗎?

一場不會贏的戰爭

「失敗為成功之母」不過是個「好接受」的故事

「多一隻羊,就會有多一隻羊的煩惱」

 

第三章    恐懼吞噬我們的理性

 

直視恐懼最深處

得與失是同時發生的

以恐懼為動機的行動

面對一無所有的恐懼

 

第四章    放過自己,畫下完美的句點

 

你的快樂,站在懸崖上

所有付出終究會走向失去,但我們能決定句點的樣貌

培養拒絕的能力

讓我們放過自己

 

第五章    包容,來自看見人的恐懼沒有分別

 

「被討厭」的那些自私的人

溝通,始於了解對方與我一樣怕

害怕不被理解,加深了我們的恐懼

 

|印度哲學的智慧|接受有生必有死,才能脫離痛苦的循環

 

PART 2    情感的力量

 

第一章    ...

各界推薦/推薦序

【名人推薦】

田定豐(種子音樂、豐文創創辦人)

蘇仰志(雜學校創辦人)

囧星人(說書人)

鍾子偉(關鍵評論網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

──誠摯推薦!

 

 

繁雜世間中,大多數人聚焦於名利、成功、夢想等課題,很少人去面對死亡、失敗、懊悔、恐懼等「負面」事物做探討,一向倡導「正面勵志」精神的我,雖不認為那是忌諱的,卻不經意合理化地忽略。翻閱熊仁謙的書後,驚訝他如此年輕就擁有的思想厚度之餘,也感慨他剖析事物的文筆是如此精準和雋永。身為知識創作者同業,我願以100%的誠意推薦此書。

──囧星人(說書人)

 

推薦序:直視最深處的恐懼,真正認識自己

──田定豐種子音樂豐文創創辦人

 

現代人大多長期處在壓力下,往往靠著物質滿足欲望,來作為暫時舒緩的方法。

然而,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式,有時卻帶來更多身心的不協調,成為「厭世」的心理狀態。

其實,連我自己也無法置身於外。

三年前,為了尋找生命到底為何的答案,我自助旅遊到了印度。從德里到瓦那納西,再到菩提迦耶的一路上,所遇到的種種人事物,都在我內心成了人性美醜之間的一場拔河。

尤其,在瓦那納西的恆河前,我的右手邊是一群天真男孩,雀躍地跳入恆河比賽,那都是青春生命的飽滿姿態;而我的左手邊卻是焚燒屍體的焚化爐,一具具送入人生終點,化為了一縷青煙。

我當時想,在這麼短的距離之間,竟是「人生」最誠實也最無情的示現。

那麼,之後的每一天甚至每一刻,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態度看待自己的生命?

讀完熊仁謙的這本《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我才如夢初醒地質問內心的自己,從最深處的恐懼和各種關係中,去認識我從來不認識的自己。

原來,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像是別人眼中看起來的那樣堅強,總是堆疊許多外在的成就,來掩飾生命裡不敢直視的恐懼。

而這些恐懼的前因後果,熊仁謙都能很有智慧地拆解,讓我們在書中一目了然,置身各種問題的核心,找到各自的答案!

假如有一種良藥,可以對治內心的痛苦和疑惑,我相信這本書將是療癒的最佳指引。

 

推薦序:醍醐灌頂般看見教育的真諦

──蘇仰志雜學校創辦人...

內容試閱

PART 1 生是意外,死是必然
第三章 恐懼吞噬我們的理性


直視恐懼最深處

天葬是西藏地區一種普及的喪葬方式:將屍體搬到天葬臺上面,由天葬師把屍體肢解,讓禿鷹來分食。為了讓這些禿鷹方便啄食,天葬師必須把屍體像切豬肉一樣剁爛。禿鷹專門吃腐敗的肉,如果是整具屍體,牠們會不知道該怎麼吃,所以必須把花花的肉翻出來。

有時候,禿鷹一直不來,天葬師就會吹一種用人的大腿骨做成的號角來呼喚禿鷹,這種號角聲聽起來像貓的慘叫。而這號角聲一響起,在天葬現場的人就會開始哭泣,但不是出於感動,而是因為這個聲音——象徵死亡的聲音——喚起了我們本能的恐懼。

對死亡的恐懼是寫在我們基因裡面的,所有生物都是,這是一種深知死亡不可逆的、純粹的恐懼。

在印度修行人的修煉之中,便有面對屍體、看著屍體進行的鍛鍊,也就是直接面對人最深處的恐懼。

對於生活在臺灣、並非修行人的我們來說,這種方式可能過於極端,但是,這種直視恐懼的方法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涵義,就是「認知」,也就是看清楚恐懼。為什麼要看清楚呢?跟現代消費主義鼓勵行動、鼓勵消費、鼓勵積極地「Do something」大相徑庭,印度哲學更重視「知」,也就是「了解」或是「看清楚」。

正因為我們往往在面臨現況的窘境、自我的困頓,或者特別是恐懼時,消費主義都會鼓吹我們透過某些行動,例如購買些什麼、去哪裡旅遊,來改變這個困境與恐懼,但事實證明,這種方式並沒有讓我們擺脫那份對自我匱乏不滿的恐懼,反而會在每次付諸行動後,又發現新的匱乏存在。
這就是印度哲學開始介入的地方──

會不會,我們不是缺少什麼,而是誤會了什麼?

會不會,是因為這個誤會,才讓我們產生恐懼?

所以,更進一步來說,印度哲學不但強調要看清楚我們的恐懼,更要看清楚那個誤會。前面提到,在華人社會中,往往會採用二元對立的方式來處理我們面臨的議題:生與死、得與失、好與壞。而相對於這種思維模式,印度哲學認為這是同一件事情的兩種不同表現。

我們平常談及得失的時候,往往會說你得到A,可能就會失去B,彷彿得歸得、失歸失,上帝關了這扇門,就開了那扇窗,像兩個對立的點。

在印度哲學中則認為,從得到的那天起,你就注定會失去。
印度神話相信人類分成很多種生命體,有人、有神、有鬼。而其中最有趣的一個概念,便是印度文化認為很多事物都是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