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低調是一種優雅的人生態度,它代表著豁達,代表著成熟和理性,
它是一種博大的胸懷、超然灑脫的態度。
低調做人才能保持一顆平凡的心,才不至於被外界所左右,
才能夠冷靜,才能夠務實,這是一個人成就大事最起碼的前提。
學會低調做人,就要不喧鬧、不矯揉造作、不故作呻吟、不假惺惺、不捲進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即使你認為自己滿腹才華,能力比別人強,也要學會不露聲色。
低調做人是為人處世的一門藝術,是看似弱者的風範,卻是強者示弱以求成功的典範。
本書從心態、姿態要低,以及藏、讓、活、柔、忍、慎幾個方面,講述了低調做人的策略。旁徵博引,以新穎、富有哲理的典型事例,講述了一系列成功的故事。或寓言,或名人逸事,或幽默小故事……給我們以啟發,讓讀者在閱讀中受益匪淺,在學習中體會低調做人的哲理。
學會低調做人,就要不喧鬧、不矯揉造作、不故作呻吟、不假惺惺、不捲進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即使你認為自己滿腹才華,能力比別人強,也要學會不露聲色。抱怨自己懷才不遇,那只是膚淺的行為。
為什麼有的人順風順水、平安一生,而有的人步步受阻、鬱鬱而終?為什麼有的人功成名就、令人眼羨,而有的人碌碌無為、遭人唾棄?為什麼有的人光彩四射、風光體面;而有的人跌盡跟頭、無以自保?失敗與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調」不同也。
「低處納百川」,做人的格調放得越低,越是能夠接納更多的人,也越是能夠承載更多的元素。低調,是為人處世的至高境界,在這個浮雕的現世,低調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美德。
作者簡介
李津
中國知名管理實戰專家,先後從事近十種職業。近年來為多家報紙、雜誌做管理類專欄評論,曾為海內外數十家媒體撰寫長篇追蹤報導。在管理實戰中,與各行業處於原始累積期的創業者,共同策劃過多項產品推廣項目。同期,為各種企業提供過多項諮詢服務。
譯者介紹
目錄
第一章:低調做人的成功智慧
低調是一種優雅的人生態度,它代表著豁達,代表著成熟和理性,它是和含蓄聯繫在一起的,它是一種博大的胸懷、超然灑脫的態度,也是人類個性最高的境界之一。曲高者,和必寡;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人浮於眾,眾必毀之。低調做人才能保持一顆平凡的心,才不至於被外界所左右,才能夠冷靜,才能夠務實,這是一個人成就大事最起碼的前提。
1. 識時務者為俊傑
避敵鋒芒,以保己存 014
人在屋簷下,不可不低頭 016
「妥協」是一種保全自己的生存策略 019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021
2. 有容方為大
容人之長,以補己短 024
容人之過,方顯大家本色 026
不要把自己太當回事 029
做人要懂得謙遜 030
3. 藏鋒斂跡不會輕易遭遇敵手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033
示弱才是真正的強者 036
小事著手,大事易成 038
做人要留有餘地 041
第二章:低調做人的身段智慧
低調的人不會把自己看得太高、太重,他們在別人面前,始終保持著一份謙和的身段。因為他們知道,那些抱著「高高在上、專橫跋扈、頤指氣使。」身段為人處世的人,必定會失敗。所以,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常常比別人活得更真實、更坦蕩,既不傲人,也不卑己。
1. 謙卑處世人常在
寧取謙卑,勿取傲慢 046
韜光養晦,有所取捨 051
2.欲成事先做人
在低調中修煉自己 055
平和待人留餘地 058
大智若愚,方能左右逢源 060
胸襟寬廣,大度為懷 061
3. 以和為貴,化敵為友
以寬容之心度他人之過 065
寬宏大量會使你達到新的境界 068
得理饒人更易征服人 070
擁抱你的「敵人」 071
第三章:低調做人的行為智慧
槍打出頭鳥,在行為上保持低調,才能真正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在社會上,那些才華橫溢、鋒芒畢露的人,雖然易出風頭、惹人注目,也是也容易遭人暗算。因此說,人們在努力表現好的一面的同時,也要想到...
內容試閱
所謂「識時務」,就是要認清形勢,適時而動,順勢而行,與時俱進。它是一種生存技能,也是做事的一項修煉。它既需要敏銳的洞察力,也需要靈活的判斷力,能夠透過表面現象看透事物本質。
避敵鋒芒,以保己存
「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意思就是說:當與敵人力量相當時,要迎擊敵人;當力量弱於敵人時,要能躲避敵人,要善於退卻,而如果在力量弱小的情況下,勉強應戰,就會被強敵活捉。所以為了保存實力,就必須懂得後退的道理。
漢高祖劉邦去世後,呂后臨朝稱制。匈奴單于冒頓曾把劉邦和三十萬漢軍,圍困在平城達七日之久,對大漢也很輕視,但是對劉邦還多少有些忌憚。
劉邦一死,冒頓單于便心驕氣傲,想挑起戰端,於是派使者給呂后送去一封信,上面說:
「我這孤獨苦悶的君王,生於荒野大澤之中,長於曠野牛馬繁育的區域,曾多次到達邊境,故希望能遊覽國內。陛下獨立,卻孤獨苦悶孀居,兩位君主都不高興,也沒辦法讓自己快樂起來,所以希望以我的所有,換妳的所無。」
竟然是一封言辭褻慢的求婚書!其實冒頓單于妻妾成群,自然不會對呂后這位老太婆有何興趣,不過是借戲侮她,來戲侮大漢國內。
呂后見信後大怒,便招集群臣商議,要大舉討伐匈奴以雪此辱。
曾為西漢立下赫赫戰功的樊噲率先高喊道:「我願帶十萬人馬,橫行匈奴之中。」
呂后大喜,季布卻怒聲叱道:「樊噲理應斬首。」
朝堂上的人都嚇了一跳,不知季布在哪兒偷吃了熊心豹膽,竟要斬元勳國戚?
季布接著說:「當年高祖率三十萬精兵討伐匈奴,卻被圍困在平城七日七夜,那時樊噲也在軍中,卻束手無策,今日為何就能以十萬人馬橫行匈奴之中?這只不過是當面阿諛陛下,其實犯欺君之罪,按律當斬。」
樊噲被質問得啞口無言,其他眾將也紛紛附和說,以高皇帝之英武,尚且被困於平城,匈奴勢力強盛,委實不宜擅起戰端。
呂后見眾將意思一致,回頭細想也確實如此,便忍下這口惡氣,退朝回到宮內,不再提討伐匈奴的事。
過後呂后為安撫冒頓單于,居然卑詞婉約地寫了一封拒絕信,上面說:
「單于不忘我國內,賜給書信,我等國人都很恐懼,我自思自忖:身體老邁,氣息也衰弱,牙齒也脫落得差不多了,走路的步子都不均勻,單于您誤聽信了傳言,我實在不足以使您自汙。我國無罪,應在您赦免之列。且我有自己坐的車兩輛,馬八匹,就送給您平時乘坐。」
然後派宦官張澤送去。
單于冒頓原以為,漢朝一定會傾竭國力攻擊自己,嚴加戒備,沒想到等來的不過是一介漢使,讀信後反倒覺得羞愧,便又派使者送給呂后好馬,回信說:「我生長荒野,沒聽過國內的禮義,多虧陛下赦免了我。」便又和漢朝和親。
呂后性格剛毅,心狠手辣,漢初功臣韓信和彭越,都直接死在她手上。但是面對匈奴單于的侮辱和挑釁,她不但採納眾將的意思忍耐住了,而且還以謙卑的身段回了一封信,倒使得冒頓心生慚愧,回信謝罪,並達成了和親,使呂后時邊塞得以平安無事,民眾得以休養生息,後來的文景之治,其實就因此奠定基礎。
呂后將來自蠻夷的污辱視為一種磨練,以忍耐作為一種與敵人爭鬥和周旋的策略,透過奇恥大辱刺激群臣意識到:「保存己力」的道理,鼓勵群臣和百姓臥薪嚐膽、發憤圖﹙編按:尋求﹚強,先壯大自己,然後再與敵人作戰,找回丟失的臉面。如果呂后當時採納了樊噲的狂言,只是一昧的意氣用事,與強敵匈奴發生戰爭,這從當時弱小的實力看來,很可能會全軍覆沒,大漢的政權從此被推翻。所以她的抉擇不能不說是一種「避敵鋒芒,以保己存。」的大智慧。
所以,無論是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