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否認:恐懼死亡與對英雄的追尋,如何形塑過去與現在的我們? | 拾書所

死亡否認:恐懼死亡與對英雄的追尋,如何形塑過去與現在的我們?

$ 411 元 原價 520

內容簡介

普立茲獎「文化人類學」獲獎作品

 

當宗教已然衰落,而取代宗教的科學

又無法提供令人滿意的生命意義

作者為現代人碎片化的心靈找出重新整合之道──

練習直面死亡,在畏懼死亡的陣痛中

讓生命不斷更新

 

◇◇ 一部跨時代的經典 ◇◇

 

對生的渴求,以及對死的恐懼,乃人性之必然。可以說,人類從古至今的宗教與哲學,都是奠基於對死亡的恐懼與否認之上──我們逃避死亡,企求不朽,為此發展出各式各樣的英雄主義,只盼望能戰勝人類「身體╱自我」二元性的矛盾。因為身體是有限的,終將在此世化為蛆蟲的食物;自我的延伸卻是無限的,可能永遠存在於不可見的維度。這份無法協調的矛盾與拉扯,是人類作為一種動物所獨有的受造意識,是一種極為特殊而痛苦的宿命性意識,凡是身而為人者,皆不可能逃開。而所謂的英雄,從統治天下的王者,到藝術領域的天才,從邪教領袖,到發動世界大戰、屠殺數百萬人的獨裁者,都是在這種受造意識之下努力實現他們的英雄主義,以此獲得不朽;即使是最平凡的愛侶,也是把自身對英雄主義的渴望投注在愛戀客體上。伴侶成了彼此神聖的理想,在方寸之間盡可能發揮自己所能企及的英雄主義,但是最終,伴侶仍舊只能成為另一個人的倒映。

 

對死亡的恐懼深刻地影響了人類的歷史、文明與文化,人們若無法彰顯出英雄主義,便容易感到被存在的虛無所吞沒,難以確認自己生命的價值。然而到頭來,英雄主義往往通往幻滅一途,徒然為人類帶來更大的虛無。

 

大部分的人藉由遵從文化建立的規則為自己找到英雄主義的實踐方式,只要不假思索地跟隨集體行動,以文化施予的幻覺作為生命的解答,便能找到存在的意義,心靈也得以安居。然而,這樣的幻覺是一層盔甲,是生存的防衛機制,妥貼而嚴實地包覆在每個人的生命外層。有人終其一生都未曾見過盔甲之外的真實生命樣貌;也有人缺乏防衛機制,在他眼中,生命是巨大的荒謬,而他為此終日悚慄不安,雖生猶死。以作者的話來說,前者是適應良好的正常人,而後者則是當代所謂的精神官能症患者,甚至是精神病患。

 

在本書中,貝克爾以極為細膩的筆觸層層剖開人類的意識與無意識,從孩童到成人的畏懼與戀物,從所謂的正常到失常,他以精神疾患作為一種人格,讓我們看到精神分析理論與哲學下的瘋狂及正常,以及生命若無幻覺,人類只有發瘋一途──最後,他提出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社會演變至今,人類還有什麼方法能夠不致邁向瘋狂,卻又能獲得存在的意義?而我們尤其要追問:在連後現代主義都已成過去的二十一世紀,人類若要活出一個不虛妄的人生,契機會在哪裡?

 

    本書在探討人類存在問題的各家學說中自成一格,是一部歷久彌新,極富洞見的重要作品,出版隔年即獲美國普立茲獎。作者在心理學家蘭克、哲學家齊克果,以及佛洛伊德、佛洛姆等人的論述間來回耙梳,層層剝開人類的存在困境,指出「自我╱身體」的二元性如何為我們帶來巨大的矛盾與失落,並提出可能的解方。

 

得獎紀錄

 

☆★☆本書獲美國普立茲獎「文化人類學」獎☆★☆

 

☆唐.德里羅的《白噪音》以本書的心理學理論為基礎寫出☆

☆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將生平最愛的21本書之一☆

☆馬克.曼森將本書列為「將會改變你世界觀的7本書」☆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歐內斯特.貝克爾(Ernest Becker, 1924-1974)

 

美國文化人類學者,影響領域遍及生物學、心理、社會科學,以及人文教育、政治與宗教研究。二次大戰期間服役於美國陸軍,赴歐作戰,協助解放納粹集中營。二戰結束後,返回美國,於1960年取得雪城大學文化人類學博士學位,在上州醫療中心精神醫學部教授文化人類學。後執教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舊金山大學心理學系及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

 

貝克爾的教學反映了他的思考方式:廣泛的跨學科、創新,隨時將理論公式應用於當前人們關注的議題。創新的教學風格總能吸引數百名學生湧入他的教室。他因教學方式不為柏克萊所喜而未獲續聘時,有兩千名學生發起請願要求留下貝克爾。請願未果後,學生甚至以投票決定由學生基金支付貝克爾薪水。

 

著有多本書,《死亡否認》為其代表作,於1973年出版,翌年獲得普立茲獎「文化人類學」獎。該書影響力廣泛,遠遠超越心理學及哲學領域。唐.德里羅的《白噪音》便是以貝克爾的心理學理論為基礎寫出。馬克.曼森的暢銷書The Subtle Art of Not Giving a F*ck也深切受《死亡否認》影響,他並將該書列為「將會改變你世界觀的7本書」。本書也獲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列入生平最愛的21本書。

 

譯者簡介

 

林和生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精神分析、藝術創造心理學、科學哲學、美學、詩學、西方哲學史、西方思想史等領域。譯有《死亡否認》、《分裂的自我》...

目錄

【推薦序】透視死亡:直面作為一種存在(林耀盛)
【前言】 山姆.金恩
【作者序】

第一章|導言:人性和英雄主義

【第一部 英雄主義的深度心理學】
第二章|死亡恐懼
第三章|重建精神分析若干基本觀念
第四章|人格:生死攸關的謊言
第五章|精神分析學家:齊克果
第六章|佛洛伊德人格問題再探

【第二部 英雄主義的失敗】
第七章|人施展的魔咒:不自由的連結之網
第八章|奧托.蘭克及對齊克果的精神分析總結
第九章|精神分析目前的成果
第十章|精神疾病概論

【第三部 回顧與總結:英雄主義的困境】
第十一章|心理學與宗教:什麼是英雄主義的個體? 

參考書目

自序/導讀

 

齊克果則對不同學科的混淆深表憂慮。他提及「在我們的時代,任何事都被混淆了:審美的被當作了倫理的,信仰也被理智化」。他認為感覺是關於現實的,而倫理學是起源於理想性。人類是無限與有限的綜合體,也是暫時的與永恆的綜合體。人類的現狀因此是反思與感覺的組合。事實上,傳統的學科分類方式,會阻礙我們瞭解人類經驗的形式,如何同時既是集體的又是個別的、既是無限性又是有限性、既是永恆性又是短暫性、既是在地的,也是全球的。齊克果的思路是難以歸類,他是一個深刻的宗教哲學家;但處理到真正的宗教問題時,主要關於如何應對現實生活,他又強調了神學的缺陷。就此而言,他認為心理學是可以告訴我們一些現實生活的學科。他提出信仰騎士的說法,這種人生活於信仰之中,把生命的意義交給他的創造者,以創造者的力量為中心來開展自己的生活。信仰騎士代表了一種健康心智者,展向生命的持續開放,在畏懼死去的陣痛中,不斷地自我更新。

 

回到本書論述軸心之一佛洛伊德的晚年之作《文明及其不豫》一書所指稱,所謂的文明的進化基石,其實是建構在否定個人的基礎之上。因為文化對人類的禁制,製造個人內疚感,在欲望的規訓馴服過程中,開顯了文明。從精神分析來看,死亡本能不是簡單的驅力作用,也不是以本能為名而不討論焦慮的概念。精神分析的欲望的功能,必須是與「死亡」的一種根本關係。由此,進行精神分析的理想終結,難道不是在最後讓接受分析的人能夠去面對人性處境的現實性?這個人性處境正是佛洛伊德所稱,造成人類焦慮訊號來源的「無助狀態」,亦即人在與自身的「死亡」關係中所處的徹底無助狀態。在那裡,人真正地超越他在象徵中的生與死,見到自己的存在。

 

近年來,臺灣社會越來越重視緩和醫療與臨終照顧。依我們的臨床田野經驗,進入安寧病房,是跟著病人時間流動,聽乎被時間所動的「受動性」(passivity),而不是人去支使時間的「主動性」。這是「以止步作為踏前的一步」,意味著隨現場流動的前進,而非設定一定的步伐。陪伴之中,是存在的揭露,儘管,朝向臨終之途,也是向死而生的掛慮與陪伴。病人後來和世界可以勾連上的語言,變得相當有限。從病人語言的破碎,以及和世界不相續的碎片溝通,在照顧上更需回應瀕臨死亡面容的召喚。面對如此處境,照顧者與相關臨床心理工作者,有時處在「不知其所可以」的階段,不同的學術知識與深度思想的引入,得以重新面對回應全球處境下的當代死亡議題。這本書的切時翻譯出版,有其當代性。

 

死亡是一種複雜的心身經驗現象,但我們卻經常在語言上、思考上與概念習慣上受制於二元極端分類。死亡印記不僅是記得的或遺忘的議題,它比這樣的二元分類還要複雜纏繞。死亡印記有時會言說,有時會沉默,但無法被消音或全然壓抑。我們習以為常的二元論陷阱,使我們錯過幽微的死亡意象浮現,其實就在於騷動我們意圖存封的死亡課題。閱讀本書,無非提醒著人們,將死亡意象從生活秩序裡驅離,其實,並未成功地建立一個有秩序的、寧靜與和諧的伊甸園。死亡的影像,仿若暗影的存在反而給出地景的景深,顯透了生命視野和人生景致。死亡開啟了永遠無法切握的、永遠充滿謎面的未來的一種關係,我們只有以謙卑的態度尊重生命選擇面對的方式。

 

本書繁體中文版的出版,以目前臺灣躁動的處境,尤其置身所謂的「後疫情」時代仍無所不在的病毒威脅陰影,一本指向生命深處的書籍,閱讀上需更費心力。超越時空的作品,不再是認知上的證據,而是指向一種耐心無限的知識與意義。畢竟,死...

各界推薦/推薦序

聯袂推薦

 

林耀盛|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專文推薦

余安邦|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退休副研究員◎名詞審訂

宋文里|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輔仁大學兼任教授

李維倫|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周仁宇|精神分析師、人類學博士、兒童精神科醫師

劉時寧|精神科專科醫師,哲學碩士

鐘  穎|愛智者書窩版主、心理學作家

(按姓氏筆畫排序)

 

《死亡否認》在我的書架上顯眼的位置,發光了超過三十年。──宋文里(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輔仁大學兼任教授)

 

此書的導引,或許,是暗黑長路中的光。──林耀盛(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內容太棒了,太喜歡了!齊克果、佛洛伊德、蘭克都是心理學講座很常提到的人物,很高興看到以英雄主義與死亡的議題讓他們彼此交鋒的書,很期待!──鐘穎(愛智者書窩版主、心理學作家)

 

「一本精彩的集成之作,更是如今迫切需要的作品,講述人類生命中最重要的學問。本書將原本支離破碎的論述拼湊成了整體,更使其他人的理論變得毫無用武之地。這是一本罕見的傑作,將激發你的思想、你的求知慾,還有你的靈魂……」──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論死亡與臨終》作者

 

「一本偉大的心理哲學集成之作,本年度真正重要的書籍之一。貝克爾教授以強而有力、富含出色洞見的文筆書寫……堅定不移地持續探索精神分析與理性本身的局限,直至能以精確方式加以闡述,為的就是幫助人們超越死、生這兩種相互衝突的恐懼……他的書必將成為公認的重要作品。」──《出版者周刊》

 

「一本勇氣十足的作品,充滿驚人的睿智與熱情,以及樂觀與求變的思維,注定將雋永流芳……」──《紐約時報》書評

 

「這十年間最具挑戰性的書之一。」──阿納托爾.布羅德,《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充滿魅力、光彩奪目之作……探討死亡觀點的研究中,這是最有趣的一本,當然也是最有創意的一本……」──《明尼蘇達日報》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