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易經的奧祕,卷四:易經的中道思維 | 拾書所

解讀易經的奧祕,卷四:易經的中道思維

$ 323 元 原價 380

內容簡介

《易經》主張「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陰極成陽、陽極成陰」,說明了陰陽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也顯示出自然現象是相對的:有正即有反、有上就有下、有熱便有冷、有物質就有反物質……宇宙萬物看似錯綜複雜,實則亂中有序,而其間最重要的維繫關鍵即在於「中道」。

然而什麼是「中道」?只要瞭解易理就會明白,「中」並不是正好位於中間,而是指差不多位於中間,合理就好。簡而言之,就是無過之、無不及,以恰到好處為標準。炎黃子孫追求「時中」的境界,冀望能夠時時刻刻,都尋得此時此地最恰當的合理點。凡事不可走極端,因為物極而必反,一但事物發展到了極致,最後必然朝反方向前進,最終目標仍是回歸中道。物極必反的概念,也啟發了中國人特有的智慧──「滿招損、謙受益」;「損有餘、益不足」;「泰中有否、否中有泰」;「持盈保泰、否極泰來」……這些都是古聖先賢留給我們的明訓,從中也再次彰顯出了中道精神的可貴。

本書中,曾教授藉由「泰、否、損、益」這四卦,剖析「泰吉否來,否極泰來,損益盈虛,與時偕行」的道理,使我們能夠明白:泰的時候,其實已經潛伏了否的因子;否的時候,其實也隱含有泰的轉機。泰中有否,否中也有泰,顯然是自然天道的法則。而損卦由泰卦變化而來,表示泰的時候,很容易損下益上,損到最後,就轉變成否卦了;益卦由否卦變化而來,象徵否的時候,比較容易損上益下,反而可以進入泰順的良好局面。泰否損益這四卦,彼此互為因果,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讀者若能深入研究,細心體會,從賞玩爻辭、觀象明理當中,推演出中道思維的精神所在,相信必能走出一條趨吉避凶、允執厥中的人生大道,感受到無入不自得的喜悅之情。

本書特色

本書是解讀《易經的奧祕》同系列之叢書。書中以深入淺出的言語,將易經做最現代化的詮釋。國寶級大師曾仕強教授以深入簡出的文字,對易經六十四卦進行剖析,能幫助現代人瞭解易理,深度學習。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曾仕強

英國萊斯特大學哲學博士,台灣交通大學教授、台灣師範大學博碩班教授、興國管理學院首任校長、人類自救協會理事長、新人類文明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著有大易管理、總裁魅力學、透視靈魂看人生……多項著作。

2008年大陸中央電視台特邀講授胡雪巖的啟示,收視率全國之冠,風靡了大陸十億人口,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國學大師,被評定為影響中國的十大推手,是央視第一位境外講師,2009央視特邀至百家講壇講述易經,這更是史無前例,是台灣的光榮。

譯者介紹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