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講記第十輯 | 拾書所

楞嚴經講記第十輯

$ 255 元 原價 300

內容簡介

楞嚴經係密教部之重要經典,亦是顯教中普受重視之經典;經中宣說明心與見性之內涵極為詳細,將一切法都會歸如來藏,亦闡釋佛菩提道修學過程中之種種魔境,以及外道誤會涅槃之狀況。然因言句深澀難解,法義亦復深妙寬廣,學人讀之普難通達,是故讀者大多誤會,不能如實理解佛所說之明心與見性內涵,亦因是故多有悟錯之人引為開悟之證言,成就大妄語罪。今由平實導師詳細講解之後,整理成文,以易讀易懂之語體文刊行天下,以利學人。全書共十五輯。——正智出版社——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六(上承第九輯)001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七227

自序/導讀

自序

  《楞嚴經講記》是依據公元二○○一年夏初開講《楞嚴經》時的錄音,陸續整理為文字編輯所成,呈獻給讀者。期望經由此經的講經記錄,利益更多學佛人,藉以生起對大乘法教的仰信,願意景行景從而發起菩薩性;亦藉此書熏習大乘法義,漸次建立正知正見,遠離常見外道意識境界,得斷我見。同時可由深入此書中所述法義的如實理解,了知常住真心之義,得離斷見外道邪見;進而可以明心證真,親見萬法都由如來藏中出生,成為位不退之實義菩薩,親自觀察所證如來藏阿賴耶識心體,絕非常見外道所墮之神我。並能現觀外道所墮神我,實由其如來藏所出生之識陰所含攝,不外於識陰範疇。乃至緣熟之時可以眼見佛性,得階十住位中,頓時圓成身心世界如幻之現觀,不由漸修而成,一時圓滿十住位功德,或能得階初行位中,頓超第一大阿僧祇劫三分有一。如是利益讀者,誠乃平實深願。

  然而此經之講述與整理出版,時隔九年,歲月淹久,時空早已轉易;當時為令學人速斷我見及速解經中如來藏妙義而作簡略快講,導致極多佛性義理略而未說,亦未對部分如來藏深妙法義加以闡釋,已不符今時印書梓行及流傳後世之考量,不符大乘法中菩薩廣教無類及顯示勝妙真如佛性義理之原則。是故應當加以深入補述,將前人所未曾言之如來藏深妙法義中,可以梓之於文者,以語體文作了大幅度增刪,令讀者(特別是已悟如來藏者)得以前後再三閱讀思惟而深入理解經義。由此緣故,整理成文之後,於潤色之時特地作了補述及大輻度增刪,令讀者得以一再閱讀深思而理解之,藉以早日轉入菩薩位中,遠離聲聞種性;並能棄捨聲聞法義之侷限,成真菩薩。此外,本講記是正覺同修會搬遷到承德路新講堂時所講,當時新購講堂之錄音設備尚未完善,更無錄影設備,是故錄音時亦有數次漏錄情況,只能在出版前另以語體文補寫,一併呈獻給讀者。

  大乘經中所說法義,單說如來藏心體者,已經極難理解,是故每令歷代名聞諸方之大師難以理解,更何況《楞嚴經》中非唯單說如來藏心,實亦兼涉佛性之實證與內涵。如來藏心體對六塵離見聞覺知,而如來藏的妙真如性─佛性─則對六塵不離見聞覺知,卻不起分別,亦非識陰覺知心之見聞覺知;欲證如來藏心體及眼見佛性者,修學方向與實證條件差異極大,苟非一一實證者,縱使讀懂此經文義,亦無法實證之。何況此經文句極為精鍊簡略,今時人之文言文造詣亦低,何能真實理解此經真義?而欲證知經中所說如來藏心與佛性義,欲求不起矛盾想者,極難、極難矣!特以佛性之實證、內涵、名義,古今佛教界中所述紛紜,類多未知佛性、或未實證眼見佛性現量之凡夫所說者;如斯等人或讀此經,必然錯會而誤認六識之見聞知覺性為常住之佛性;以是緣故,亦應講解此經而令佛教界廣為修正舊有之錯誤知見。

  然而此經中有時亦敘述如來藏具足令人成佛之體性,如同世親菩薩所造《佛性論》之意涵,並非《大般涅槃經》中 世尊所說十住菩薩眼見佛性,亦非此經中所說佛性─妙真如性─現量境界之實證真義;由是緣故,凡未親證如來藏又未眼見佛性者,往往誤會此經中所說十八界六入等境界相即是佛性境界,墜入六識之見聞知覺性中。是故九年前講述此經時,已依此經所說佛性真義而略述之,並依此經所說第二月真義,略加旁述佛性之理;然未盡說,預留讀者將來眼見佛性之因緣,故已隱覆佛性密意而略述佛性之義。藉此覆護佛性密意之宣演佛性方式,促使讀者將來明心之後更有眼見佛性之因緣,得以漸次成熟;或於此世、或於他世,得以一念相應而於山河大地之上,親見自己的佛性,頓時成就世界身心如幻之肉眼所見現量境界,不由漸修而得,一念之間頓時圓成第十住滿心位之身心世界如幻現觀。

  又,地上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