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第七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人間禪詩及人間佛教散文類得獎作品集。
共收錄首獎、貳獎、叁獎及佳作,每篇都是評審精心挑選出來的作品,字字珠璣,值得品味。每篇另附評審者的話,以及作者的得獎感言。
禪詩本古典詩長河中一鮮明支脈,才人輩出,佳作多有。
本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新設「人間禪詩」,邁出令人欣喜的第一步,假以時日,必漸入佳境。獲獎七篇,形質俱佳:首獎〈寺蟻日誌〉,想像詼詭、妥貼,復充滿慈藹輝光。貳獎〈桑葚〉,以落下的桑葚為主體,不斷揭示生滅對照、生滅循環之「常」。叁獎〈林間枯身〉,傷悼宇宙間生死灑落之餘,顛倒解放為般若的智慧。其餘佳作四篇,或寫實相無相之理(〈撈沙〉),或寫無盡奉獻之恆(〈一個老師〉),或寫不朽來於必朽之悟(〈致,親愛的人身〉),或寫無名煩惱之逝(〈春光乍現〉),形貌不一,理趣各異,而率皆耐詠,有可觀之處。
本屆「人間佛教散文」獎,進入決選的作品,多的是貼近宗教情懷的自然展現。描寫父母親情、家族血脈者,仍為大宗,亦含人文地景、農村風光、人生百態、婚姻愛情等。
首獎〈只有海水的靜默抵達岸邊〉描述蚵農的艱辛血淚,婦人的煎熬與堅毅,用詞凝鍊。貳獎〈畫糖〉是一種近乎消失的行業,但在許多年歲稍長者的童年記憶中,仍然留存那色、那香、那味。叁獎〈洗〉用「洗」來象徵重複勞動對自我的淘洗消耗、精神挖空,相當動人。
至於五篇佳作,〈迴音〉一文,自音相世界探索色相世界之種種,作者取境別具一格。〈無常中的日常〉寫尋常人物生涯中所經不尋常之變,從常與變之中,產生大衝激大覺悟。〈水印般若〉在農村生活的掙扎和激情裡,展現一種近乎原始宗教的情懷。〈眾生得滅度者〉對比光明與黑暗、善與惡、修行與沉淪。〈勇者試煉〉,記一群先天或後天有所缺陷的聾者、瞎者勇敢攀登玉山,有啟發和勵志。
這樣的「人間佛教散文」,滋潤人心,淨化人間。
作者簡介
目錄
總序/李瑞騰
「人間禪詩」序/何寄澎
讓更多好文,滋潤人心,淨化人間/封德屏
人間禪詩
首獎/于 成/寺蟻日誌
評審意見──許悔之
獲獎感言
貳獎/房靖荃/桑葚
評審意見──渡也
獲獎感言
叁獎/解昆樺/林間枯身
評審意見──何寄澎
獲獎感言
佳作/葉琮銘/撈沙
評審意見──渡也
獲獎感言
佳作/陳倚芬/一個老師
評審意見──許悔之
獲獎感言
佳作/張耀心/致,親愛的人身
評審意見──渡也
獲獎感言
佳作/孫志滔/春光乍現
評審意見──何寄澎
獲獎感言
人間佛教散文
首獎/蔡其祥/只有海水的靜默抵達岸邊
評審意見──蕭蕭
獲獎感言
貳獎/梁評貴/畫糖
評審意見──蕭蕭
獲獎感言
叁獎/莊明珊/洗
評審意見──封德屏
獲獎感言
佳作/賴俊儒/迴音
評審意見──亮軒
獲獎感言
佳作/陳倚芬/無常中的日常
評審意見──亮軒
獲獎感言
佳作/侯向陽/水印般若
評審意見──封德屏
獲獎感言
佳作/呂政達/眾生得滅度者
評審意見──封德屏
獲獎感言
佳作/陳芸英/勇者試煉
評審意見──蕭蕭
獲獎感言
自序/導讀
讓更多好文,滋潤人心,淨化人間
封德屏
雖然第一次參與「人間佛教散文獎」的決選,但是從未遺漏閱讀過去六屆的得獎作品集。長期以來關注散文發展,更以台灣散文的多元併發,質量俱佳為榮。因此更關心「人間佛教散文」系列,如何能在保有特色下同時佳作不斷。這一次進入決選的二十篇「人間佛教散文」,給了我正面肯定的回答,這是歷年評審專業的堅持,以及創作者不斷努力試煉,共同締造的成果。
此次進入決選的作品,特意的信仰設計幾乎不見,多的是貼近宗教情懷的自然展現。其中描寫父母親情、家族血脈仍為大宗,人文地景,農村風光,人生百態,婚姻愛情,也隨著深刻反省的思緒,自然融入。
首獎〈只有海水的靜默抵達岸邊〉,題目具有詩的歧義,哲理上的象徵。內文描述蚵農的艱辛血淚,婦人的煎熬與堅毅,用詞凝鍊,一如蚵殼的堅硬銳利,且不規則。全文寫海邊蚵農或頂著凜冽的東北季風,或頂著熾熱的烈日,藉著蚵殼的尖銳刮起蚵肉,也不免刮傷自己的辛苦,寫出母親的堅強。前半時時出現「父親未返家」,設置懸疑,後半則以父親的金黃小麥田,襯托母親的湛藍大海,都是精準的設計,最後以魚湯暗喻海浪,以母親靜立在時間的遠方,去呼應題目〈只有海水的靜默抵達岸邊〉,彷彿還有許多隱藏的涵義,令人沉思。
貳獎〈畫糖〉是一種近乎消失的行業,但在許多年歲稍長者的童年記憶中,仍然留存那色(糖水在鐵板上畫出的童趣圖)、那香(糖水因鐵板的熱所燒出來的焦香)、那味(糖水乾煎後的焦糖味),在這篇文章中一一呈現,但這色、這香、這味,卻又是作者個人的糖焦記憶,有些甜,有些苦,作者畫糖的父親擁有一手好手藝,作者將畫糖的技藝與懷念父親的記憶,完整疊合,誠如作者所說:「吹涼固化的糖枝,暈開的每一道味覺,都是混著眼淚的甜。」文字平淡有味,內中懷藏著巨大的傷痛,真情與手藝同臻佳境。
參獎〈洗〉不同於許多文學作品中截取清洗的意象,常是淨化人類精神與原罪淨化、重生的儀式,本文的洗是用來象徵重複勞動對自我的淘洗消耗、精神挖空,強調洗碗工作為疲憊、底層、取代性高而社會觀感低、重複而時光如熱水和洗潔劑不停流去的勞動,最明顯的情感連結則是憤滿,做為女兒女友女工,對於父母親的重男輕女、男友的輕忽嫌棄、男性廚房的騷擾,對自我的厭棄,如同《我在底層的生活》的人類學視野,這些思索都和週而復始的勞動描述互相纏繞、痛苦的形式與意象相符,因此相當動人。
至於五篇佳作,〈迴音〉一文,自音相世界探索色相世界之種種,作者取境別具一格。從無聲處潛入有聲,深刻細膩,引領讀者不僅重新體會經驗世界之種種,並能返照心靈,是以本文題為迴音,更有深意。
〈無常中的日常〉此文分作四節,每節各有其主題,俱為尋常人物生涯中所經不尋常之變,因而自常與變之中,產生大衝激大覺悟。守常並非永遠之幸,無常亦非僅屬禍端,作者立意於此,涵蓋全文。四段文字,若即若離,刻意經營,用心甚深。
〈水印般若〉結合了中國風格的鄉土魔幻寫實、與一點佛教辭彙和概念,兩種要素作為魔幻寫實「混搭」的基礎,在充滿噴發的動詞,泥土味名詞的鄉土中,在農村生活生存的掙扎和激情裡,展現一種近乎原始宗教的情懷,以職業賽車手般的操作能力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