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者的初心 | 拾書所

禪者的初心

$ 221 元 原價 280

內容簡介


「永遠當個新手。對修行者來說,這是非常、非常要緊的一點。

如果你開始禪修的話,你就會開始欣賞你的初心。這正是禪修的秘密所在……」

──鈴木俊隆禪師



本書暢銷英語世界30年,提攜對佛法、禪感興趣的西方讀者不計其數

渴望親近禪的你也將必然受惠……



鈴木俊隆曾說:「我們必須抱著初學者的心,放開一切執著,了解萬物莫不處於生滅流轉之中。除剎那生滅的顯現於目前的色相以外,別無一物存在,一物會流轉為另一物,讓人無法抓住……」



禪修的心應該始終是一顆初心、初學者的心。那個質樸無知的第一探問──「我是誰?」,有必要貫徹整個禪修的歷程。



初學者的心是空空如也的,不像老手的心那樣飽受各種習性的羈絆。他們隨時準備好去接受、去懷疑、去對所有的可能性敞開,只有這樣的心能如實看待萬物的本然面貌,一步接著一步前進,然後在一閃念中證悟到萬物的原初本性。這種禪心的修行全書遍處可見。



這本書的每一章節都直接或間接地碰觸到這個問題──如何才能在修行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保持初心?這是一種古老的教學法,利用的中介是最簡單的語言和日常生活的情境。它的精神是,學禪的人應該自己教育自己。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鈴木俊隆(Shunryu Suzuki)
生於1904年,因父親也是一位禪師,自幼即接受禪修訓練。1959年,離開他位在在日本燒津市(Yaizu)的寺院,遷移至美國舊金山,以「老舊的僧袍及光亮(新剃)的頭顱」,建立了禪中心,短短幾年內,即吸引了無數西方弟子,成為六○年代,將禪佛教傳到歐美西方的重要先驅之一。1967年,更在加州卡梅爾谷地的塔撒加拉(Tassajara)建立了北美的第一所禪院禪心寺(Zenshinji)。1971年12月,因癌症而辭世。本書即鈴木禪師圓寂前一年半左右,根據石頭希遷的〈參同契〉所開示的教法
譯者介紹


梁永安



專職譯者,台灣大學哲學碩士。譯有《牛的印跡》、《來自深淵的吶喊:王爾德獄中書》、《小天使艾絲梅拉達:唐.德里羅短篇精選集》、《沒有神的宗教》等。


目錄


【序】他就在我們之中/休士頓.史密斯

【出版緣起】一個完全自由的人/理查.貝克

【前言】初心



第一部 身與心的修行

1坐禪的姿勢

2我呼吸,所以我存在

3獲得完全的自由

4漣漪就是你的修行

5拔除心中的野草

6一錯再錯也是禪

7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8叩頭、叩頭,再叩頭

9開悟沒啥特別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1千里長軌人生路

2日復一日打坐

3遠離興奮

4要努力,不要驕傲

5不留一絲痕跡

6布施就是無所執著

7避開修行中的錯誤

8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

9研究佛法,研究自己

10靜坐於煩惱之中

11空性使你理解一切

12說你想說的話

13一切作為都算是修行

14對死亡的新體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1坐禪不是為了開悟

2接受無常

3那一下電閃

4順應自然

5專注於「無」

6當下的一念又一念

7相信「無中生有」

8守一之道

9安靜地坐禪

10佛法是一種體驗

11真正的佛教徒

12心也需要休息

13人人都可以是佛



【後記】 禪心


自序/導讀




他就在我們之中



兩位鈴木禪師。半世紀以前,鈴木大拙隻手將禪帶了到西方,這個移植的歷史重要性,被認為可媲美亞里斯多德和柏拉圖這兩位的作品分別在十三和十五世紀被翻成拉丁文。五十年後,鈴木俊隆做出了幾乎不遑多讓的貢獻。在他唯一留下的這本書中,那些對「禪」感興趣的美國人所找到的,正好是他們所需要的最佳補充。



鈴木大拙的禪是風風火火的,反觀鈴木俊隆的禪則顯得平實無奇。「開悟」是鈴木大拙禪道的核心,而他的作品會引人入勝,這個眩目的觀念居功不少。但在鈴木俊隆的這本書裡,「開悟」或是其近義詞「見性」卻從沒出現過。



鈴木俊隆禪師入寂前四個月,我找到個機會問他:「這本書為什麼沒有談到開悟?」禪師還未開口,他太太就湊過來,調皮地輕聲說︰「因為他還沒開悟嘛!」禪師裝出一臉驚恐的樣子,用扇子拍拍太太,一根手指豎在嘴邊說︰「噓,千萬別說出去!」大家都笑翻了。等到笑聲沉寂下來,禪師說出了真正的原因︰「開悟不是不重要,只是它並非禪需要強調的部分。」



鈴木禪師在美國弘法僅僅十二年(十二年在東亞是一個週期),然而成果豐碩。經過這位文靜且個子小小的人的努力,一個曹洞宗的組織如今在美國已然欣欣向榮。他的人與曹洞宗的禪道水乳交融,是這種禪道活生生的表現。「他的無我態度極為徹底,不留下任何我們可以渲染的奇言怪行。而儘管他沒有留下任何世俗意義下的豐功偉績,但他的腳印卻帶領著看不見的世界歷史向前邁進。」(語出瑪莉法爾拉斯, Mary Farlas)他遺下的功蹟包括了美國塔撒加拉山(Tassajara Moutain)的禪山禪修中心(西方的第一家曹洞宗禪寺)以及舊金山的禪修中心;而對一般大眾而言,他留下的,則是這本書。



不抱任何僥倖心理,他早就為弟子們做好心理建設,讓他們可以面對最艱難的時刻──也就是目睹他形體從這世界消失、歸於虛空的那個時刻︰



我臨終時若受著痛苦,那不打緊,不要在意;那就是受苦的佛祖。你們可別因此產生混淆。或許每個人都要為肉體的痛苦與精神的痛苦而努力掙扎,但那並不打緊,不是什麼問題。我們應該深深感激自己擁有的是一個有限的身體……像是我的身體、你們的身體。要是人擁有無限的生命,那才是真正的大問題。



他也事先安排好傳法事宜。在一九七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舉行的「山座儀式」(Mountain Seat ceremony)上,他立理查.貝克(Richard Baker)為其法嗣。當時,他的癌症已惡化到必須由兒子摻扶才能行走的地步。然而,每走一步,他的禪仗都叩地有聲,透露出這個人雖然外表然溫文,內心卻有著鋼鐵般的禪意志。貝克接過袈裟時,以一首詩作為答禮︰



這炷香

我執持良久

現在要以「無手」

奉給我的師父、我的朋友

也是這寺廟的創立者

鈴木俊隆大師

你有過的貢獻,無可衡量



與你走在佛祖的微雨中

我們衣袍濕透

但蓮花瓣上

卻無滴雨停駐



兩星期後,禪師入寂了。在十二月四日舉行的喪禮上,貝克禪師向出席者朗誦了以下的讚辭︰當師父或弟子都是不容易的事,儘管那必然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