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勇敢帶著質疑的好奇心並持續的探索,才會在佛法中找到真正的解脫!
如何以「智者的方式」開發一種無可撼動的信仰?
為了達到「解脫輪迴」與「成佛的圓滿覺悟」,
達賴喇嘛透過印度龍樹大師的中觀之道,
在深奧的空性見地中,去質疑探實相的真正本質,
當我們將這些教法回歸到自己個人的經驗時,
就能獲得佛教獨一無二的真正解脫。
在《從懷疑中覺醒》一書中,達賴喇嘛尊者把西藏佛教與它在古代那爛陀大學的學術傳統根源,以及具有極大影響力的印度龍樹大師的深觀教法,作了連結。他闡明《中觀根本論》(Fundamental Stanzas on the Middle Way)當中三個重要的篇章,如「我和無我的本質」、「十二緣起」及「世俗諦和勝義諦」等,同時也涵蓋格魯派的創始者傑.宗喀巴大師《聖道三要》(Three Principal Aspects of the Path)的豐富探索,引導讀者不斷地質疑探究佛陀的教法,並以「智者的方式」開發一種無可撼動的信仰。
達賴喇嘛尊者先對龍樹有關十二緣起支的篇章(《中論》第26品)給予注釋,詳述根本無明如何把我們自己本身和環繞在周圍的世界執為自性真實;接著陳述《中論》第18品,龍樹對於佛陀有關「我和無我」的分析,說明空性就是一切事物的究竟存在模式。最後,《中論》中最重要的一品第24品,解釋龍樹關於一切現象的自性存在是空性的論證。達賴喇嘛說,透過一種客觀、帶有好奇的批判心,從事謹慎的分析,才真的成為佛教徒精神活動那層意義的「法」。
《從懷疑中覺醒》教導《中觀根本論》批判性的思考空性、四聖諦和十二緣起支的教法,而對佛道培養出一種確實的理解時,接著進入本書的第二個部分:宗喀巴《聖道三要》,作為日常觀修的方法。結合這兩部重要的經典,要從輪迴三有中證得涅槃或解脫的可能性,以及證得這個目標的方法,將更實際、更能觸及。
如何以「智者的方式」開發一種無可撼動的信仰?
★沒有人想要痛苦,因此,我們必須斷除它的「因」。我們無法透過祈禱,或甚至透過結束自己的生命來去除痛苦。要消除痛苦的根本原因──認為事物是真實存在的虛妄執著,我們必須證得徹見空性的洞見。
★好奇、質疑的態度非常重要。因為只要存有這樣的質疑,便會持續地追究下去。科學進步的其中一個理由,是因為它持續不斷地質疑探究,並且基於「它為什麼會像這樣」的真正客觀態度,帶著嘗試各種可能性的好奇心而進行實驗。透過這種方式,真理會變得愈來愈清晰,人們才能正確地理解它。
★假如我們基於深刻思惟有關十二緣起支和空性見的教法,而增長對於佛法意義的深度理解的話,那麼我們將在內心當中種下解脫的種子。
★當我們更清楚並瞭解典籍當中所提出的論理時,必須把這些回歸到自己個人的經驗上。而最究竟的證明,則是直接有效的經驗(現量的經驗)。
作者簡介
【英譯者簡介】圖登.錦巴(Thupten Jinpa)
圖登.錦巴過去二十餘年來,一直是達賴喇嘛主要的英語口譯者,他同時也是西藏古典著作學院(the Institute of Tibetan Classics)的院長與全面翻譯(sweeping translation)的倡議者。他的目標是要讓重要的古典西藏文本取得其應有的地位,以作為世界文學與智識遺產的一部分。他從印度甘丹僧伽大學(Ganden monastic university)取得最高榮譽的格西學位,並從英國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目前和家人定居在加拿大蒙特婁。
【中譯者簡介】廖本聖
淡江大學化學碩士,中華佛研所畢業。
現任法鼓佛教學院西藏佛學組專任副教授。
著有《實用西藏語文法》。譯有《藏傳佛教的第一堂課》、《當光亮照破黑暗》、《西藏佛教認知理論》等書。合譯有《禪修地圖》、《生起與圓滿》、《慈悲與智見》等。
目錄
前言
吉祥那爛陀寺十七位大班智達祈願文
第一部 探索龍樹的《中觀根本論》
《中觀根本論》第26品〈觀察十二有支品〉 龍樹菩薩 撰
《中觀根本論》第18品〈觀察我與法品〉龍樹菩薩 撰
《中觀根本論》第24品〈觀察聖諦品〉龍樹菩薩 撰
第一章 趨向甚深
基於真正理解的信心
分析的順序
解脫道的根本:四聖諦
見解的層次
二諦
第二章 十二緣起支
第一支:根本無明
留在我們認知上的印記
無始以來的心
推論的四個原則
事物為何改變?
第二支:業
第三、四支:識和名色
第五、六、七支:六入、觸和受
第八、九支:愛和取
第十、十一、十二支:有、生和老死
逆序中的十二緣起支
十二緣起支如何完成?
息滅的順序
第三章 「我」和「無我」的分析
「無我」的類型
相對的「我」
時間和「我」
「我」的尋找
斷除輪迴三有的因
說明第四聖諦
既非「我」,也非「無我」
純粹的否定
對治誤解
煩惱及其習氣
第四章 建立世俗諦
提出反駁
空性的目的
空性的性質
空性的意義
依賴而命名
正確地辨識
實在論者的缺失
唯有空性才會合情合理
第二部 探索宗喀巴的《聖道三要》
《聖道三要》 傑.宗喀巴 撰
第一章 修習甚深
堅實的基礎
有系統的進路
出離心
具格的老師
超越現世的利益
輪迴之苦
判斷真正出離心的基準
菩提心:覺悟之心
觀修空性
培養理解
修習甚深
附錄 注釋
參考書目
自序/導讀
本書以達賴喇嘛尊者2004年在多倫多(Toronto)所給予的一系列重要佛教教法為基礎,對於大乘佛教的基本教法,如它們在西藏傳統所理解般,提出一個全面的解釋。本書當中的這個教法,可以分為兩個範圍較大的章節。第一個章節(編按:即本書第一部)是基於二世紀印度祖師龍樹(Nagarjuna)的《中觀根本論》(Fundamental Stanzas on the Middle Way;梵Mulamadhyamakakarika,即《中論》)當中三個重要篇章的解釋,提出佛教的覺悟之道。第二個章節(編按:即本書第二部)則是說明將佛道關鍵要素的理解付諸修行的方法,此章節是基於《聖道三要》(Three Principal Aspects of the Path),這是一部由偈頌寫成的清晰易懂的著作,原本是傑.宗喀巴(J. Tsongkhapa, 1357-1419)寫給遠地一位學生的教誡信。這兩部重要的經典之作,雖然相隔大約一個千禧年又一半的時間(即將近1500年),卻完美地彼此互相補充。對於處在第三個千禧年初葉的精神追求者而言,敘述的內容甚至仍顯深奧的這兩本書,展示了它們所體現之洞察的普遍性和永久性。
就像在過去的許多場合一樣,我有幸擔任達賴喇嘛尊者在宣講這些教法時的口譯人員。從第一天開始,我便注意到這個特殊系列教法的獨一無二之處,不像其他許多場合,尊者在這裡是以特別有系統的方式來進行這些典籍。他這樣做,在某種程度上,是為了證實他經常重覆的「西藏佛教直接延續了印度佛教傳統當中那爛陀寺的學院傳承」這段敘述是有根據的。在佛教從中印度消失之前,那爛陀是那裡最重要的佛教寺院,興盛時期從西元初直到十二世紀末為止。達賴喇嘛在多倫多的這一系列演講,是透過引用他自己所撰寫的〈吉祥那爛陀寺十七位大班智達祈願文〉(Praise to Seventeen Nalanda Masters)作為開始。這是一篇向那些重要的那爛陀諸大師表達敬意的祈願文,他們的教法是西藏佛教傳統的核心。
今天,處在科技已達突飛猛進的階段,我們的內心不斷地被關注世俗的想法所盤據。在這樣的時代裡,追隨佛陀的我們,基於對其教法真正的理解而獲得信心,這點非常重要。我們應該以一種客觀、帶有好奇的批判心,從事謹慎的分析,並且尋找〔我們信仰背後的〕理由。然後,基於我們所見的這些理由,我們產生一個為伴隨著智慧的信仰。
達賴喇嘛尊者所說的那爛陀傳統的中心面向,就是在強調趨入佛法不只是透過信仰和虔誠,還必須透過批判性的探究(質疑)。在許多那爛陀大師們的著作中,都強調這個以「智者的方式」(way of the intelligent person)而為人所知的進路。以這樣的方式所引生的對於佛陀和其教法或佛法的信仰,是無可撼動的,而且是等級最高的信仰。因此,我們要如何著手去開發像這樣的一種無可撼動的信仰呢?達賴喇嘛尊者寫道:
通達事物本質二諦義,
四諦確定輪轉與還滅,
由量所引堅信三皈依,
奠定解脫道本祈加持!
透過理解二諦(事物的存在方式),
我將確定我們如何經由四諦而於輪迴中流轉與還滅,
我將更堅定由理解(量,有效認知)所引生的對於三寶的敬信,
惟願加持解脫道的根本能深植我心!
引自達賴喇嘛尊者的〈吉祥那爛陀寺十七位大班智達祈願文〉的這首偈頌,就某個意義而言,提供了本書第一個部分的架構,亦即透過注釋龍樹的《中論》來解釋佛道的關鍵...
內容試閱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時、此地,人類在物質發展和各種領域的知識方面已經達到高度發展的階段,而且我們仍在這些領域持續地進步中。但是,需要我們關注的事物卻永無止盡,而在這樣的氛圍下,對於佛教徒而言,以理解(understanding)和論理(reason)為基礎,而對佛法獲得真正的信心,這是很重要的。
基於真正理解的信心
我們要如何獲得一個基於「理解」的信心呢?就像我在〈吉祥那爛陀寺十七位大班智達祈願文〉的後記中所寫的:我們應該以帶有好奇、懷疑的客觀心態,去從事謹慎的分析並尋找理由。然後,基於所見的這些理由而引生由智慧所伴隨的信心。
現在,無論什麼時候,當我們進行任何分析時,例如關於心的本質或實相,假如我們從進行的一開始,就已經說服自己「這一定是如此這般」的話,由於這個偏見,我們將無法看見真正的真理,反而只會看到自己內心幼稚的投射。因此,在進行分析時,試圖讓心態保持客觀且不受成見所左右,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所需要的是一顆帶有懷疑的好奇心,我們的心在各種可能性之間游移,真誠地去追問它是否如此,或者還有其他可能。我們必須盡可能客觀地進行分析。
然而,即使我們保持一個不受偏見所動搖的客觀態度,但是對於分析卻沒有感受或興趣,這也不對。我們應該培養探索所有可能性的好奇心,而當著手去做時,想要深入探究的欲望自然便會產生。假如缺乏這種想要嘗試各種可能性的心,我們便會放棄探索,並且只會輕蔑地說「我不知道」這樣的話,而這不會帶來實質的利益,因為我們並沒有用開放的心態去接受新的洞見。
因此,好奇、質疑的態度非常重要。因為只要存有這樣的質疑,便會持續地追究下去。科學進步的其中一個理由,是因為它持續不斷地質疑探究,並且基於「它為什麼會像這樣」的真正客觀態度,帶著嘗試各種可能性的好奇心而進行實驗。透過這種方式,真理會變得愈來愈清晰,人們才能正確地理解它。
「謹慎的分析」指出了粗略或不全面的分析是不夠的。例如在佛教邏輯[2]與認識論典籍所提出的分析方法中,憑著「僅僅基於事實的片面觀察」、「於同類事物中額外觀察到這個事實」,或基於「在任何異類事物中僅僅沒觀察到這個事實」等論證,這是不夠的。基於片面的理由,並不足以推出你的結論。佛教邏輯和認識論典籍強調,要論證一個主張為真理,必須建立在植基於直接觀察的健全論理。透過謹慎的分析,我們的結論才會更穩固且更周延。
當我們更清楚並瞭解典籍當中所提出的論理時,必須把這些回歸到自己個人的經驗上。而最究竟的證明,則是直接有效的經驗(現量的經驗)。
佛教典籍提到「理智」分為四種類型或特性: 卓越理智(great intelligence)、迅捷理智(swift intelligence)、清明理智(clear intelligence)與洞察理智(penetrating intelligence)。因為我們必須謹慎地分析對象事件,因此需要「卓越理智」。除非基於精密地分析,否則我們不能輕易地遽下「某事就是如此」的這種結論,因此我們需要「清明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