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生活科學大揭密 | 拾書所

國家地理:生活科學大揭密

$ 509 元 原價 599

內容簡介


恍然大悟的驚喜!

突破艱澀、枯燥的理論科學,體驗日常科學的奧妙



信用卡跟磁場有關係?

小提琴跟泳衣是一樣的原理?

蟲膠是用昆蟲的背部製造而成?

冷氣機並不是增加房間裡的「涼度」,而是把熱移走?

增豔作用的洗潔劑,其實是在衣服上留下一層螢光劑?



包羅萬象的主題,信手拈來的生活科學



全書共分為四領域,共16章節,內容涵蓋科學、技術、生物、化學到飲食及健康醫藥等,國家地理學會信手捻來生活周遭隨手可見的現象,從生活現象來探討與相關的科學法則,讓科學不再只是教科書上枯燥乏味的文字,而是深入自己周遭環境的有趣知識,適合全年齡閱讀的科普書籍。



易懂的文字,精彩的圖片,將生活與科學接軌



本書由紐約時報科技專欄作家大衛.波哥撰寫前言,使用淺白的文字、由簡入深,循序漸進的編輯方式,搭配精彩的攝影圖像及示意圖,每一章節都有科學「原理描述」、「實際應用」、「背景知識」及「更進一步」,為讀者說明日常中常見的科學原理,本書融會貫通的敘述方式,讓讀者可以完整理解,書中更收錄有趣的科學新知,讓讀者們可以輕鬆地將科學與生活接軌,讀通本書,你也可以成為「生活中的科學家」。



重新體會科學的魔力,每天生活充滿驚喜



不論你是從頭讀到尾,還是只針對有興趣的部分跳著看,讀完這本書,一定會覺得自己更聰明,更能體會日常事物的神奇之處,或者更言之有物,最重要的是,你將重新體會科學的魔力,從翻開本書的那一天開始,生活將充滿驚喜!



本書重點



.四大領域,16章節,突破艱澀、枯燥的科學理論,重新領略科學的魔力

.紐約時報科技專欄作家推薦,分列主題各點說明,抓住科學核心重點。

.詳細的解說,搭配精彩的圖像,讓人身歷其境的閱讀感受。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國家地理學會

國家地理學會是世界上最大的非營利科學與教育組織之一。

成立於1888 年,以「增進與普及地理知識」為宗旨,致力於啟發人們對地球的關心,國家地理學會透過雜誌、電視節目、影片、音樂、電台、圖書、DVD、地圖、展覽、活動、學校出版計劃、互動式媒體與商品來呈現世界。國家地理學會的會刊《國家地理》雜誌,以英文及其他 33 種語言發行,每月有3,800萬讀者閱讀。國家地理頻道在166 個國家以 34種語言播放,有3.2 億個家庭收看。國家地理學會資助超過 9,400 項科學研究、環境保護與探索計劃,並支持一項掃除「地理文盲」的計劃。 譯者介紹

目錄


6前言  大衛‧波哥

8閱讀指南



第一部力學

18第1章運動與能量定律

38第2章機械利益與摩擦力

56第3章    波與亂流

66第4章    液體與壓力

96第5章    熱力學



第二部自然力

120第6章重力

134第7章  磁力

162第8章能源與電力

202第9章光

238第10章 輻射



第三部   材料與化學

260第11章化學元素

274第12章聚合物與樹脂

296第13章奈米科技



第四部   生物學與醫學

312第14章飲食

336第15章分子生物學

354第16章健康與醫藥

380關於作者

381圖片出處

383索引

自序/導讀


前言



我們的宇宙,說起來還滿酷的,裡頭充滿了各式各樣令人嘆為觀止的奇蹟,如彩虹、火山、音樂、烏賊、潮汐、電力、重力、煙火、地震、大提琴等,但這些還只是肉眼可見的而已。更何況,還不只有這些自然界的事物。想想看,人類至今發明了多少厲害的科技,像微波爐、防曬乳、三秒膠、夾鍊袋、消噪耳機、益生菌優格等。要是古人看到了這些現代發明,一定會跪倒在地,把我們當神膜拜。



當然,人類會培養出發明能力,是因為我們是個好奇的物種。自有人類以來,我們就不斷試圖挖掘出周遭種種奇觀背後的奧祕。我們想知道,這些東西是如何運作的?這些現象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種奇蹟又該怎麼解釋?為了找出答案,古希臘人幻想出了一大群神祇,中世紀科學家則認為,人體血管裡存在了會改變情緒的液體。時至今日,仍有許多人把難以解釋的現象歸因於特殊的超能力,如巫醫、信仰療法治療師,或深夜電視節目裡的靈媒。我無意冒犯古人和那些容易受欺騙的人,但我必須說一句,這一切都不外乎科學。



其實,光憑「不外乎科學」這幾個字,並不能適當說明這一點。知道科學能解釋宇宙的許多驚人現象,並不會讓這些現象變得較不神奇。相反的,知道大自然的魔法不過奠基在幾條科學原理上,只會讓人更覺吃驚......



《紐約時報》科技專欄作家大衛.波格

 

各界推薦/推薦序


★「400頁的精裝書籍,雖然尺寸重量簡直跟原文書相同,但寫作風格及書中圖片卻十分淺顯易懂!」─〈華盛頓郵報〉



★「所有我們周遭的事物都有一個故事可以述說,本書充滿豐富插圖及現代知識讓學習科學變得更加有趣。」─WebWire.com

內容試閱

前言
大衛‧波格(David Pogue)

我們的宇宙,說起來還滿酷的,裡頭充滿各式各樣令人嘆為觀止的奇蹟,如彩虹、火山、音樂、烏賊、潮汐、電力、重力、煙火、地震、大提琴等,但這些還只是肉眼可見的而已。

更何況,自然界僅僅是宇宙這部大書的開端。想想看,人類至今發明了多少厲害的科技,像是微波爐、防晒乳、三秒膠、夾鍊袋、抗噪耳機、益生菌優格。要是古人看到了這些現代發明,一定會跪倒在地,把我們當神膜拜。

當然,人類會發展出發明能力,只因為我們是個好奇的物種。自古以來,人類就試圖要挖掘出周遭奇觀背後的奧祕。我們想知道這些東西是如何運作的?這些現象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種奇蹟又該怎麼解釋?

古希臘人幻想出一大群神祇。中世紀科學家則想像人體血管裡存在著會改變情緒的液體。時至今日,仍有許多人把難以解釋的現象歸因於特殊的超能力,如巫醫、信仰療法治療師,或是深夜電視節目裡的靈媒。

我無意冒犯古人和那些容易受欺騙的人,但我必須說,這一切的背後都是科學。

其實,光憑「都是科學」這幾個字,並不足以完整表達我的意思。知道科學能解釋宇宙間很多令人吃驚現象,並不會讓這些現象變得較不神奇。事實上,知道大自然的魔法不可歸結為幾條科學原理上,只會更讓人驚嘆不已。

近幾年,美國社會似乎進入了一種莫名其妙的反科學階段。當教育體系的預算縮減時,自然科學課程往往首當其衝。無論看到了多少證據,懷疑論者依舊不相信某些已經確立無疑的科學理論(如全球暖化或演化論)。每當涉及資金問題時,國會議員還是把科學的優先順序排在後面。除非你希望心情變差,否則最好不要去注意美國學生科學成績的世界排名。在全世界,美國排名第25,還落後拉脫維亞一名。

但真正的情況是,人類未來幾項最嚴峻的挑戰,例如永續能源、全球暖化、潔淨水、醫療保健和食物供給等,都需要從科學和科技上尋求解決之道。而接下來五年,與科學和科技相關的工作機會將是其他工作的兩倍。

總之,人類實在不該在這個節骨眼走上反科學的道路。更何況,宗教情懷與科學並不衝突。許多科學家對於大自然自行發展出來的種種極端複雜卻又無比有效的系統,都深感敬畏。

但這些是題外話。各位會拿起這本書來看,絕不是想聽我說教或自討苦吃的。我要說的重點是,科學不一定艱澀、可怕、枯燥;只要以適當的方式呈現,科學的故事其實非常有趣,尤其當這些故事能一一破解日常事物的運作機制時

而這正是閱讀本書的一大樂趣。書中的每一頁,都藏著令人恍然大悟的驚喜。例如蟲膠是用昆蟲的背部製造而成;冷氣機並不是增加房間裡的「涼度」,而是把熱移走;有增豔作用的洗潔劑,其實是在衣服上留下一層螢光劑;從古至今開採出來的所有黃金,可以塞得進一個邊長18公尺的立方體裡。

此外你會發現,書中對於人類的未來科技也著墨甚多,像是永續性的核融合反應、油電混合車、地熱能源、防震建築、磁浮船、生物複製與基因療法、不用宰殺動物也能在實驗室裡培養出來的人造肉。

即使你對周遭世界背後的科學原理並不特別感興趣,但去發掘萬事萬物如何運作的奧秘是一件讓人興奮的事。這個世界充斥有如魔法一般的科技,只是我們把這些視為理所當然了。雷射是如何運作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手機、無線網路傳輸和藍牙的原理為何?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TSA)在機場所設置的人體掃瞄儀又是怎樣運作的?那全...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