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革命的結構【50週年紀念 修訂版】 | 拾書所

科學革命的結構【50週年紀念 修訂版】

$ 379 元 原價 480

內容簡介

1962年,《科學革命的結構》出版,成為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的里程碑。五十年之後,本書仍有許多發人深省的論點。作者孔恩以本書質疑我們一向居之不疑的線性進步史觀,主張革命性的點子並不出自「常態科學」,即例行性、累進式的研究活動,如做實驗與積累事實。而科學革命——破壞傳統思路、提出新奇點子的突破時刻——發生於常態科學之外。孔恩寫作本書時,科學以物理學唯我獨尊,現在則由生物科技領一時風騷,但是他的點子歷久彌新,例如常態科學製造異例,再由科學革命撥亂反正、消解異例。
這本五十週年紀念版,科學哲學家哈金(IanHacking)撰寫的〈導讀〉頗有洞見。他對因孔恩而流行的詞彙做了澄清,包括「典範」、「不可共量」,也討論了孔恩的理論與當今科學的關係。

孔恩的傑出貢獻,在改變我們對於科學實踐的理解。
——劍橋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系講座教授李普頓(PeterLipton)

「典範轉移」這個詞不是孔恩發明的,但是孔恩使它成了流行語彙,給了它流行意義。《科學革命的結構》在1962年出版,也觸發了一次典範轉移……孔恩之後,我們再也無法忽視這個事實:科學的力量無論有多大,仍有缺陷,與科學家一樣。
——郭斯曼(LevGrossman),《時代雜誌》非文學類百大經典

「思想史的里程碑,引起的注意遠超過本行範圍……要是掀起革命是優越典範的特徵,《科學革命的結構》已經大獲全勝。」
——偉德(NicholasWade),《科學》

「對科學發現的過程,本書可能是最佳的說明。」
——湯普森(WilliamIrwinThompson),《紐約時報書評》

「偶爾會有一本書,影響遠超過它原先設定的讀者群……孔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顯然是這樣的書。」
——強士敦(RonJohnston),《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50週年紀念版】導讀/哈金(IanHacking)
〈導論〉孔恩在科學的人文社會研究中/傅大為

1.導言—歷史的角色
2.常態科學之道
3.常態科學的本質
4.「常態科學」是解謎活動
5.典範的優先性
6.異常現象與科學發現的出現
7.危機與科學理論的出現
8.對危機的反應
9.科學革命的本質及其必要性
10.革命即世界觀的改變
11.革命無形
12.解決革命
13.通過革命的進步
後記—1969
譯名索引

自序/導讀

導讀
哈金(IanHacking)

巨作很罕見。本書是巨作,讀了就知道。


跳過這篇導讀。讀過書之後,如果你想知道這本書在半個世紀以前是怎麼形成的,它的影響,以及針對它的論點而發生的爭論,再來讀本文。如果你想知道一位過來人現在對這本書的評斷,再來讀本文。


本文是本書的導言,而不是孔恩其人與其事功。孔恩提到這本書的時候,通常只寫《結構》二字;口語,他會直言「那本書」。我遵從這個用法。《必要的張力》是一本精彩的論文集,收集了孔恩在《結構》出版前後不久發表的哲學論文(而不是歷史論文)。它可以視為對《結構》的一系列評論與擴充,因此當作指南讀物,再適合不過了。


由於本文是為了介紹《結構》而作,討論的範圍以《必要的張力》為限。不過,我想提醒大家,孔恩在交談時,往往會說《黑體理論與量子不連續性》正是應用《結構》的實例。這書研究的是十九世紀末普朗克(MaxPlanck,1858-1947)發動的第一次量子革命。


正因為《結構》是巨作,我們可以用各種方式讀它,運用它。本文表達的只是許多可能看法中的一種。《結構》導致一批關於孔恩其人其事的書。《史丹佛哲學百科》有一篇短文介紹孔恩一生的研究貢獻,非常精彩,不過觀點與本文不同。孔恩對於自己一生與學思的回顧,可參閱一篇1995年的訪問稿,收在《結構之後》一書。討論孔恩的書,他最欣賞的是《重建科學革命》。孔恩的著作清單可以在《結構之後》找到。


關於《結構》,有件事怎麼強調都不為過,那就是:像所有的巨作一樣,它是充滿熱情的作品,亟欲撥亂反正。甚至從它毫不起眼的開篇第一句就可以看出:「要是我們不把歷史看成只是軼事或年表的堆棧,歷史便能對我們所深信不疑的科學形象,造成決定性的變化。」孔恩想改變我們對於科學的理解—科學
正是令人成為萬物之靈的那些活動,無論是福是禍。他成功了。

1962
本版是《結構》五十週年紀念版。《結構》出版於1962年,很久以前的事了。科學已經起了根本變化,當年科學的女王是物理,孔恩是受過專業訓練的物理學家。懂物理的人不多,但是每個人都知道物理是行動重地。冷戰正在進行,因此大家都知道核子彈的事。美國的學童必須演習在空襲時蜷縮到課桌底下;每個城鎮一年至少做一次空襲警報演習,每個人都得就地尋求掩蔽。反對核武的人拒絕尋求掩蔽以示抗議,警察會逮捕,有些人真的遭到拘捕下獄。1962年9月,民歌手狄倫(BobDylan,1941-)首次表演〈滂沱大雨將落〉;每個人都以為那是指核彈落塵。那一年10月,古巴飛彈危機爆發,那是1945年以來世界最接近核子戰爭的一刻。物理與核子威脅在每個人的心頭。


俱往矣。冷戰事過境遷,物理不再是行動重地。1962年的另一件大事是:諾貝爾生醫獎頒給克里克(FrancisCrick,1916-2004)與華生(JamesWatson,1928-),表彰他們的DNA分子生物學研究;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佩魯茲(MaxF.Perutz,1914-2002)與肯德魯(JohnC.Kendrew,1917-1997),表彰他們的血紅素分子生物學研究,那是變化的先聲。今天生物技術當道,孔恩以物理科學與物理學史做為科學的模型。讀完本書後,你必須決定他對物理科學的觀察,有多少在現在生機蓬勃的生物技術世界中...

各界推薦/推薦序

專文推薦:

 

孔恩的心路歷程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榮譽教授傅大為

孔恩是哈佛大學1949年的物理學博士。他在當研究生的時候,偶然得到了一個機會,要講授十七世紀力學的起源。年輕的孔恩於是讀了一些亞里斯多德與中世紀的物理學。但是孔恩很快就發現十七世紀以前的物理學絕大部分都是錯誤的。他的結論是:十七世紀以前的物理學對十七世紀的力學毫無幫助;十七世紀的科學革命幾乎純粹是無中生有的創造。


雖然這是個極為通俗的結論,孔恩卻從這個結論提出了一些極重要的問題。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孔恩由物理學轉向科學史、科學哲學,並在科學的人文社會研究領域界投下一顆強力炸彈。這顆炸彈的化身─—《結構》一書,依筆者的估計,可能是二十世紀下半葉在美國的人文、社會科學界流傳最廣的幾本學術論著之一。孔恩當年所提出的問題是:在物理現象之外,亞里斯多德對自然、社會的觀察非常敏銳,這在他生物學、政治學的著作中表現得十分清楚;為什麼他的才智一碰到物體運動問題就發揮不出來了呢?他怎麼可能對物體的運動現象說了那麼多明明是荒謬的話呢?最後,為什麼他的觀點可以支配人心兩千年?


對於最後一個問題,啟蒙時代的答案是:因為迷信與權威崇拜;維也納集團的答案是:因為形上學語意的混亂、沒有驗證標準等等;科學史外在論派的答案是:因為特殊的經濟、社會條件以及利益結構。但是,孔恩能在這些常見的答案之外另求出路。結果他能上接侉黑以來科學史的一些傳統,以及二十世紀上半葉歐洲新康德主義的另一些傳統,自成一家之言。


孔恩解答這個問題的線索,得自於一次戲劇性的經驗:1947年的一個極熱的夏天,孔恩在反覆翻閱那本他認為幾乎是全錯的亞里斯多德物理學,突然他似乎開始能夠讀懂這本物理學了。許多過去認為是大錯特錯的陳述,突然間幾乎都消失了。他能夠了解亞里斯多德為什麼這樣寫,他甚至還能預測下幾頁他要說的會是什麼。他仍然能看到這本書中的一些困難,但那已不是當初孔恩所感到的對或錯的問題了。孔恩學會從亞里斯多德典範來看物體運動現象之後,許多荒謬、全錯的語句立刻變成合理的了。


這個戲劇性的「啟蒙」經驗,使得二十世紀物理學家孔恩進入了兩千三百年前的一個極不同的物理世界中。這個經驗可能使孔恩感到:即使在最嚴密、客觀的物理學中,仍然可以有彼此衝突的物理世界供人居住。這應當也是使他後來一直堅持「不可共量性」這一概念,以及反對一些科學實在論的主要原因。也是這段經歷,使孔恩從物理學者變成科學史家。在科學史的研究中,孔恩的主要著眼點在於:「在科學史上的原典中,尋找出一個使這部原典像是出自一個理智清明的人的手筆之讀法。」另一方面,孔恩的個人啟蒙經驗也不斷地促使他對哲學一直保持高度的興趣。從1947年至1960年,孔恩十三年的思慮,具體地凝聚為《結構》一經典。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