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來破案Ⅲ | 拾書所

大家來破案Ⅲ

$ 187 元 原價 220

內容簡介

明雪的仔細觀察、建立假說、尋找資料、提出證據等推理過程,因而找到結論,道出孩童在科學活動中可以、也應該培養此種探究能力。

本書特色

本書將生活中的科學知識透過問題解決的方式呈現出來。

本書啟示

瓶子晒到太陽就爆炸?
銅板竟能變黃金?
「藍色的天空」有毒?
一暝大一尺,到底是什麼神奇增高藥?

明雪和明安兩個小偵探這次又會遇到什麼事情呢?他們又如何運用科學知識漂亮破案呢?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復仇之光
不可磨滅
待價而鈷
身如漂萍
酒不醉人
鍊金夢
雨後春筍
海上驚魂
怒氣沖天
血染口琴
蝴蝶夫人
紙上的魔術

自序/導讀

推薦序
科學好好玩
邱美虹(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費曼說,為了覺得好玩而做物理。
居里夫人說,男女在智力上沒有差異。
既然如此,那何不讓大家都為了好玩而學科學呢!

很榮幸有這個機會為陳偉民老師的《大家來破案Ⅲ》寫序。認識陳老師多年,常在不同的場合上遇到陳老師,有時是在國立編譯館的教科書編輯會議上,有時是在教師專業成長研討會中,總是看到他神采飛揚的侃侃而談其教學經驗以及設計實驗的巧思,並對教材提出具體的建議。我也在辦理國內、外會議時,特別邀請他主持創意實驗工作坊,讓與會者能享受他創意無限的實驗活動。這些年來我對於陳老師在科學實驗設計上的創意深感佩服,對於他曾為求證夜市賣的飲水機的品質與說法,而親至夜市觀察並設計實驗來驗證其可信度的印象深刻。這樣的態度對陳老師而言並非特例,猶記得他翻譯《打造化學力》時,為求證書中所引的詩詞正確性,特別去信到美國與原作者商討內容。可知其為學求真、求實的態度。陳老師出版的書一向深受師生與家長歡迎,同時他著作的書也是國中小學優良讀物,他對於化學的熱情與執著可見一斑。這次陳老師的《大家來破案Ⅲ》,再度將科學知識透過問題解決的方式呈現出來。書中主角明雪的表現一再說明仔細觀察、建立假說、尋找相關資料、提出證據等的推理過程,終可獲得合理的結論,這也是孩童們在科學活動中可以、也應該培養的一種探究能力。譬如在〈復仇之光〉中,明雪提出自己觀察影帶的心得:「監視錄影帶裡,警衛搖了幾下包裹也沒引爆,為什麼奇錚一打開包裹就引爆?」(仔細觀察,提出問題)。她停頓了一下繼續說:「當時歹徒並未驚恐後退,顯示有兩種可能,一是,他知道搖晃不會引爆,或者,他只是被人利用送包裹,根本不知道會爆炸。」(建立假說)。接著是明雪在化學科段考中,有一題考的是「光反應」,明雪對這類題目不是很熟,所以她先到圖書館借了一本相關書籍(聯想到尋找相關資料)。明雪指出書中提及:「氫氣和氯氣混合在一起時,若照射到紫外光會引發爆炸,產生氯化氫氣體。」(科學知識)。於是明雪想到它可能是歹徒引爆的方法(聯想)。明雪指出:「他在包裹裡放置玻璃瓶,瓶中填充氫氣及氯氣的混合物,在黑暗中不會發生反應,就算搖晃也不會引爆 (科學知識的應用)。但是當奇錚打開包裝紙盒的瞬間,陽光照射到瓶子裡的混合氣體,立即引發劇烈的放熱反應,把玻璃瓶炸得粉碎(推理、科學知識的應用、並提出證據),奇錚就是這樣受傷的。而氫與氯反應後生成氯化氫,和空氣中的溼氣相遇就變成鹽酸,所以爆炸的碎屑中找不到火藥,卻驗出鹽酸 (解釋現象與下結論)。」這樣的故事可以培養學生推理、運用既有知識、尋找資源、提出證據、到下結論的推理歷程的能力。另外,這一則故事也告訴我們科學知識可以製造問題,但也可以造福人群,端賴使用者的用心,所以善用知識才是王道。

偉大的科學家都有不同於一般人的敏銳的觀察力和推理能力。鮑林(美國著名科學家)在冬天時,與母親和妹妹在車站候車,只見他在寒冷的空氣中踱步,但妹妹和母親則緊緊的靠在一起。鮑林的妹妹回憶說,鮑林對他的母親說:「媽媽,如果你動一動,你就不會覺得那麼冷,因為你的腳在移動間接觸地面的時間只有站著不動時的一半。」小小年紀卻能從日常生活觀察中,做出一個合理的推論,顯見科學就在日常生活中,科學素養也就是如此慢慢養成的。

台灣學生參加「國際科學與數學趨勢研究(TIMSS)」,在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數學的表現一向都相當傲人。然而我們學生的科學興趣卻是低於國際平均值,甚至在參賽國中敬陪末座。這樣的結果反映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