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人體的原始記憶與演化 | 拾書所

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人體的原始記憶與演化

$ 332 元 原價 420

內容簡介

腹瀉、絞痛竟然可以靠吃蟲來解救?
盲腸裡因為有細菌,免疫功能才能增強?
沒有獵豹、老虎的追趕,才讓我們容易心悸與焦慮?
進入農業社會後,人類的壽命反而縮短了?

原來,我們的身體想念著原始的自然;我們的身體不能沒有蟲?!

書單線上Booklist Online評選2011十大健康類書籍
科普線上PopScienceBooks評選2011 五大最佳生物類書籍

我們不再認為自己是自然裡的一分子了。我們早已習慣明亮的光線、乾淨的角落、美味的食物,還有冷氣。我們從未像現在這樣與自然嚴重脫鉤。從自然脫離,讓我們感受到一些好處;當然,更有一些壞處。我們行動自如,但跑得沒那麼快了;我們得以直立行走,但背也開始痛了。
我們的身體思念著過去的同伴,也就是那些千萬年來與身體交纏、互助、共生的物種──線蟲、絛蟲、鞭蟲等寄生蟲。牠們當然能夠傷害做為宿主的人類,但是,牠們卻也同時發揮著幫助人類的作用。
鐮狀細胞貧血症、糖尿病、亞斯伯格症、過敏、焦慮症狀、自體免疫疾病,還有牙齒、下頦、視力等問題,甚至包括心臟病,這些現代社會日益普遍的疾病症狀,非常可能與我們的身體失去這些「蟲蟲」有關。
一如掠食者的消失,導致原本用來對抗牠們而發展的大腦迴路,轉而使我們喪失心智;腸道蠕蟲的消失,也讓許多身體陷入病痛。我們的身體有兩大免疫勢力,一個對抗細菌與病毒,另一個對抗線蟲與其他寄生蟲,兩萬年來一直是如此。但是,當身體開始打擊不再存在的寄生蟲,它們也就短路了,就像叉角羚羊沒有了獵豹,牠們的跳躍與短跑,便不再那麼具有意義。
所有物種均有與其他物種互動的特徵與基因,倘若互動物種消失了,那些特徵與基因就會變得混亂,甚至出問題。免疫學家看到腸道無菌可擊,演化生物學家看到闌尾漸漸無用,靈長類動物學家看到腦中神經元的錯亂迴路,心理學家看到我們對陌生人的恐懼與戰爭行為……
作者要帶領我們看看,從原始生活到今日社會,人類的身體歷經了哪些改變,那讓我們付出了什麼代價;而以消滅體內微生物為基礎的傳統醫療思維,忽略了哪些問題?當我們愈來愈像無菌室裡培養的白老鼠時,我們又該如何回返自然(rewilded)?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出版緣起〉開創科學新視野何飛鵬
〈推薦序〉人體就像一座野生動物園黃生
〈譯者序〉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楊仕音

引言
第一部 我們曾經是……
第一章 人類的起源與掌控自然
最早的人類祖先:雅蒂/工具使用的能力,掌控自然的慾望/沒有回頭路的自然改造之途/糾纏現代人的生態幽靈

第二部 人類為什麼需要寄生蟲?該復育「野生消化道」嗎?
第二章 我們何時失去健康的身體?
病因眾說紛紜的克隆氏症/寄生蟲的絕跡才是元凶?/從生態圈中找線索:叉角羚為何而跑?/被天敵的鬼魂追逐/叉角羚通則
第三章 叉角羚通則與腸道的鬼魂
想念寄生蟲的腸道/拯救叉角羚!再野化棲地/人體野化實驗:復育腸道寄生蟲/寄生蟲是敵?是友?/調停腸道免疫戰爭
第四章 骯髒的現實!萬一生病的是你……
醫療體制外的配方/非洲找尋寄生蟲之旅/寄生蟲療法/寄生蟲真能治病?

第三部 闌尾的原始角色及轉變
第五章 被大腦遺忘的「消化道記憶」
殺光細菌真能帶來健康?/打造無菌世界/打破「無菌神話」的迷思/白蟻實驗和無菌鼠/殺光細菌的代價/宛如巴別塔般的學術世界/從螞蟻看物種與細菌的互助合作
第六章 我需要闌尾,我的細菌也需要
最常被手術切除的器官:闌尾/找出闌尾的機能/人體的細菌庇護所/充滿微生物的小型生態圈/失去「生態平衡」的闌尾

第四部 我們試圖馴養乳牛與穀物,但最終他們卻馴化了我們
第七章 被馴養的人類
開始定居及務農/生存危機下展開的農業文明/被農業馴養的牛和人類/牛乳改變人體基因
第八章 你的祖先是否喝牛奶,重要嗎?
祖先的生活決定我們的代謝基因/狩獵採集族群的後代,較易罹患糖尿病?/忽略族群演化差異的醫學研究

第五部 掠食者如何嚇得我們驚慌失措、戒慎恐懼,渾身起雞皮疙瘩?
第九章 我們曾是獵物,難怪會無來由的恐懼害怕
恐懼感如何在身體運作?/被獵殺的人類/躲避掠食者而發展出的生存模式/掠食者觸發的恐懼反應
第十章 從逃跑到反抗
人類開始狩獵/反擊掠食者,擺脫恐懼制約/消失的掠食者,被錯置的原始恐懼
第十一章 韋梅耶的演化因果論和蛇塑造的世界
比眼睛先「看」到蛇/靈長類的演化與蛇/用觸覺觀察的科學家/韋梅耶法則:物種因應掠食者弱點而演化/猴子的好視力全是為了蛇?/掠食者與感官演化
第十二章 感官的選擇
如何感覺酸甜苦辣?/無法抗拒的甜味/慾求不滿的味蕾/感官的好惡和生存相關?/天生就怕蛇/感官偏好支配我們的選擇

第六部 讓我們掉毛和產生排外心理的病原體
第十三章 是誰弄得我們一身赤裸,還容易罹患皮膚癌?
為何人類變得全身赤裸?/都是蝨子和蜱的錯/毛髮是寄生蟲的天堂/寄生蟲帶來的疾病才是關鍵問題/全身赤裸必須付出的代價/對抗疾病的基因演化
第十四章 為何我們會排外、尚群和產生厭惡感?
一切都是為了防止傳染病/文化風俗中的行為免疫/為何部落崇尚集體主義?/排外是恐懼疾病的心理?/「厭惡感」來自行為免疫/肥胖、年老及殘...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