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人類興亡的推手:改變世界的微生物與傳染病 | 拾書所

主宰人類興亡的推手:改變世界的微生物與傳染病

$ 315 元 原價 350

內容簡介

推動歷史的不是偉人名將,而是看不見的微生物?!


中世紀的黑死病造成西歐崛起,
西班牙流感促進公共衛生進步,
新冠病毒則重組了全球供應鏈。
人類史可說是不斷受到傳染病威脅的歷史,
致勝關鍵就在於充分認識這群隱形的敵人,
並與其和平共處!

2019年底開始大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轉眼之間就改變了全世界人的生活。遠距教學、居家上班、線上娛樂、外送服務……,這些以往大家認為的非日常都已逐漸成為新常態,而造成這一切改變的,正是我們周遭無所不在的微生物(菌類、細菌類)。

人類自遠古以來便遭受無數傳染病的威脅。在原因不明,治療法也未被確立的時代,大流行病造成的影響幾乎每每改變世界歷史。13世紀的漢生病、14世紀的鼠疫、16世紀的梅毒、17世紀的流感、18世紀的天花、19世紀的霍亂和結核病,不勝枚舉。一直要到19世紀中葉以後,人類才總算漸漸搞清楚引發傳染病的病原體真面目,以及對付傳染病的方法。那之後,傳染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數便大幅銳減。

傳染病具有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改變世界的力量,而理解傳染病是讓我們放心生活在這世界上的第一步。在地球的生態系中,人類要生存下去,微生物的存在非常重要。它既是我們的朋友也是敵人。事實上,多數的微生物和病毒並不會讓我們生病,幾乎都是無害的。然而我們卻害怕微生物,視它為可恨的東西。那是因為我們對微生物的世界幾乎一無所知。

本書從引發傳染病的病毒,到對健康、生活有益的微生物,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逐一說明,即使是國中自然科程度的讀者也能全部看懂。唯有掌握正確的知識,我們才能沉著應對這些看不見的敵人,打贏往後的每一場「戰疫」!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前言

 

第1章   令人匪夷所思的微生物致病機轉

1 傳染病到底是什麼?

2 人類靠疫苗成功戰勝許多疾病?

3 人類能戰勝傳染病全拜抗生素之賜?

4 我們頻頻感冒的原因

5 何謂對抗傳染病的免疫機制?

6 位居日本人死因前幾名的傳染病――肺炎

7 讓甘迺迪當上總統的馬鈴薯晚疫黴

8 最切身的黴菌疾病――香港腳

9 滅菌、殺菌、消毒、除菌、抗菌……有何不同?

 

第2章   竟有這麼多!人類對抗傳染病的歷史

10 新型冠狀病毒的大流行       

11 SARS、MERS就是這一點可怕

12 流感病毒會繼續成為「人類的強敵」

13 世界三大傳染病之一――瘧疾

14 霍亂現正在世界第七次大流行

15 伊波拉病毒等新興傳染病    094

16 轉眼間便成為世界三大傳染病之一――人類免疫缺乏病毒

17 曾經人人害怕的「亡國病」結核病,至今仍是重大傳染病?

18 死於黃熱病毒的野口英世的研究       

19 史上最令人害怕的疾病――天花的撲滅

20 我們身邊充斥會引起食物中毒的微生物

 

第3章   對我們生活有益的微生物

21 發酵和腐敗的差異為何?

22 葡萄酒、啤酒、日本酒和酵母菌

23 日本人的飲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發酵食品

24 人體的常在菌

25 腸道菌叢的作用

26 優酪乳有益健康嗎?

27 利用肉毒桿菌毒素來美容?

28 微生物對我們的生活極為有用

 

第4章   世界到處都充滿著微生物

29 微生物是怎樣的生物?       

30 何謂細菌類?

31 何謂菌類(黴菌、酵母茵的同類)?

32 何謂病毒?

33 何謂原生生物(變形蟲和藻類的同類)?

34 微生物在生態系中的功用是?

35 生物自然發生論被推翻       

36 追溯人類的過去竟是單細胞生物?

37 P...

內容試閱

3 人類能戰勝傳染病
全拜抗生素之賜?

盤尼西林的發現
我們常說「失敗為成功之母」,而實際體現這句話的是發現「盤尼西林」的亞歷山大.弗萊明(Alexander Fleming,一八八一〜一九九五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弗萊明以醫師的身分從軍,目睹傷兵一個接一個因傳染病倒下,於是埋首研究抑制傳染病的藥劑。不過他似乎不太擅長整理內務,研究室十分凌亂,研究環境也很難算得上是乾淨。
細菌的培養很怕混入其他細菌,因此會使用無菌室或經過滅菌處理的器材,而操作中未免唾液噴濺則會戴上口罩,盡量避免對話、聊天。
然而,弗萊明卻對著細菌培養皿打了噴嚏。幾天後,他注意到只有噴嚏濺到的地方細菌減少了。顯然是唾液裡的某種成分讓細菌的數量減少。

一九一九年,弗萊明發現那種成分就是「溶解酶」。溶解酶是一種酵素,除了唾液之外,人的淚液、鼻水、母乳等也含有這種成分,屬於天然的抗菌物質。它會溶解細菌的細胞壁,現在也被廣泛用來治療感冒等疾病。
那之後過了將近十年,一九二八年弗萊明進行葡萄球菌的培養,過程中不慎讓培養基長出青黴菌。弗萊明觀察該培養基,發現青黴菌周圍的葡萄球菌已經溶解。青黴汁中所含的物質便以青黴菌的屬名Penicillium來命名,即「盤尼西林」。這是全世界第一個抗生素。

熱門電視劇也描繪過提煉盤尼西林的困難
曾被拍成電視劇的漫畫《仁醫》(村上紀香、集英社,中譯《仁者俠醫》、東立出版)裡,穿越時空來到江戶時代的醫師提煉出盤尼西林後大展長才,然而現實中,盤尼西林的提煉非常困難。弗萊明本身並未能精製出高純度的盤尼西林,他的發現被原封不動地擱置了十年以上。
到了一九四○年,霍華德.弗洛里(Howard Walter Florey)和恩斯特.伯利斯.柴恩(Ernst Boris Chain)發現了精製的方法(被稱為盤尼西林的再發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量生產的盤尼西林挽救了許多士兵的性命。

英國首相邱吉爾也因磺胺劑撿回一命
抗生素來自生物界,但人類慢慢發現,人工合成的物質中有些也具有抗菌作用。有時我們會把這樣的物質稱為抗菌劑,與抗生素作區別。「磺胺劑」即是其中的代表。
以《搶救雷恩大兵》為代表、描寫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片中,便有出現醫護兵將大量粉末撒在受傷士兵的傷口上的場景,那就是磺胺劑。對於愛看漫畫的人,若說是《Dr. STONE》(原作:稻垣理一郎、作畫:Boichi、集英社,中譯《Dr. STONE 新石紀》、東立出版)的主角合成的藥物,也許更容易理解。
磺胺劑會抑制葉酸這種胺基酸的合成,阻礙細菌合成DNA。它相對較容易合成,又具有顯著功效,挽救了許多的人命。英國首相邱吉爾也是因磺胺劑而得救的其中一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罹患肺炎的邱吉爾多虧了磺胺劑才能活下來。假使沒有磺胺劑,大戰恐怕會迎來不同的結局,也許現在英國這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已不存在。
現在,我們使用的抗生素種類繁多。在前述的盤尼西林之後被開發出的頭孢子菌素(Cephalosporins)類藥物,隨著抗藥性菌的出現和對象病原菌的變化,已開發出第一代到第四代。各位是否有注意到,最近幾年醫院愈來愈少開抗生素給病人了?

二○五○年將超過癌症?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資料,二○一三年全世界因抗藥性菌而致死的人數,保守估計至少七十萬人。如果不採取任何對策,任由抗藥性菌增加,二○五○年...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