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擁群像:栽進體內的微米宇宙,看生物如何與看不見的微生物互相算計、威脅、合作、保護,塑造大自然的全貌 | 拾書所

我擁群像:栽進體內的微米宇宙,看生物如何與看不見的微生物互相算計、威脅、合作、保護,塑造大自然的全貌

$ 379 元 原價 480

內容簡介

你,從來不只是你,
而是你,加上一大群微生物。

一本讓祖克柏放床頭、比爾.蓋茲撰文推薦
大開你我眼界的微生物解謎之書


《紐約時報》暢銷書、年度百大注目好書
●一推出旋即與《自私的基因》共列科普經典
●《經濟學人》、《史密森尼》雜誌、《科學大眾》、《科學》期刊、《衛報》、《泰晤士報》等二十餘家國際媒體推薦及年度科普最佳選書
●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科普作家陳俊堯審訂暨導讀


李家維 國立清華大學 侯金堆講座教授
邵廣昭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榮退研究員
高文媛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
徐堉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張東君 科普作家
陳俊堯 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科普作家
黃貞祥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楊倍昌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微生物暨免疫學研究所名譽教授
潘彥宏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老師
鄭國威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薛靜瑩 臺中市立臺中女子高級中等學校生物老師 
──齊聲推薦

「長久以來,我們對微生物的想法都太過偏頗,甚至與它為敵,但其實我們需要它。」──艾徳.楊

你知道嗎?當你伸手觸摸桌子,微生物會從你的手飄到桌面上;當你開口說話,它們會像吐出的霧氣一樣從嘴裡噴出來。這些看不見的小居民以難以想像的數量住在我們的皮膚、腸道、口腔等各個身體部位裡,既能幫助我們建立免疫系統,但也可能讓我們生病。微生物與動物的互動關係其實就像八點檔,充滿愛恨情仇。自然界中有一種微生物會讓雄性鼠婦漸漸變得「女性化」,而它卻是蚊子重要的營養補充來源;也有一些昆蟲會假借保護之名,把密密麻麻的共生菌囚禁在細胞裡,需要用的時候將它們鬆綁,一旦沒用了就「全數殺光!」;至於人類,母乳中的寡糖是給寶寶腸道共生菌的飼料,乳汁裡的脂肪球更可以打包許多會吃細菌的病毒,讓嬰兒當作第一套共生病毒新手包。

除此之外,微生物也會形塑生物的飲食習慣、身體構造,甚至個性。沙漠的林鼠啃食毒葉子後,竟然意外獲得解毒的能力;當管蟲幼蟲想「轉大人」時,必須倚賴一大群特定的細菌才能順利成年;如果不小心將副鏈渦蟲從中間切成兩半,沒關係,微生物給牠的超能力會讓牠變成兩隻完整的個體。還有,你今天晚餐究竟會選擇漢堡薯條還是健康減脂餐,或許有一部分是因為微生物「操控」了你的腦呢!

幸好,我們也可以反過來利用微生物。或許有一天,從診所看病拿回家的「藥包」,將不再裝著一顆顆藥丸,而是由許多種微生物組合而成的個人化處方;消滅登革熱的利器再也不是化學藥劑,而是一群載著共生菌的蚊子自己;添加益生菌的抗屑洗髮精因為效果顯著而大賣;整座建築物,乃至於整座城市都被塑造成充滿對我們有益的微生物,人類因此更加健康……。

這是一個以微生物為中心的未來,這是一本縱橫微生物學研究的著作。作者整理了數百篇的學術論文,為我們徹底打開通往新世界的大門,探索體內不可思議的宇宙,了解我們與微生物相依為命的起源,它們如何用超乎意料的方法改變我們的身體、形塑我們的日常生活,以及我們為了確保能與它們保持不越界的夥伴關係所使用的各種手段。這本有趣迷人的微生物群落入門書,不僅翻轉我們的認知,明白自己不再只是自己,還能瘋狂想像微生物主演的未來。

國內外推薦

有一些學門,是假如沒有人領進門,你一定不會知道它有趣在哪裡、為什麼會讓人深陷於那個領域而無法自拔。由細菌人陳俊堯審訂的這本《我擁群像》就像一本旅遊導覽書,帶領我們走入微生物的世界,認識微生物的好處與壞處、貢獻或破壞、過去和未來,以及現在的進展。
──張東君 科普作家

我很喜歡這本書。人類全身內外布滿細菌,細菌多到數量比我們自己的細胞還多。不只人類,其他動物、植物也全被細菌占滿。而且這個星球上的許多生物還被細菌控制生理、思考和行為。更可怕的是,我們每個細胞裡都有古早古早以前就入住共生的細菌,我們甚至還算是細菌的後人。……書裡每句話背後可能就有篇重量級學術論文支持,內容是禁得起考驗的,觀點全面完整,是本讓人捨不得放下的有趣小書。
──陳俊堯 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科普作家

一般人是害怕細菌的,基本上這也沒什麼不對,因為大家覺得細菌這個詞直接和髒亂、疾病等連結,總之就是充滿貶義。也因此約莫二十年前,優格、優酪乳在國內的乳製品市場上正要大展身手時,廣告行銷花了好大的力氣告訴大家,細菌也是有好的,你一口一口喝下成千萬上億的細菌,非但不會生病,還能維護你的身體健康。時至今日我們應該都能相信細菌有壞有好,卻沒能意識到細菌跟我們生活的關聯性竟然這...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艾德.楊Ed Yong


畢業於劍橋大學動物系,並在英國倫敦帝國大學得到碩士學位,現為《大西洋》雜誌撰寫報導,也是一位獲獎無數的知名科普作家。二○一○年,他的部落格「Not Exactly Rocket Science」獲得美國國家科學院凱克科學傳播獎(National Academies Keck Science Communication Award ),如今是《國家地理》雜誌的重要科普網站。二○一六年則榮獲麥可迪貝克生物醫學類報導新聞獎(Michael E. DeBakey Journalism Award for Biomedical Reporting)與沃克斯曼生命科學領域最佳公共傳播獎(Byron H. Waksman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the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Life Sciences)。在COVID-19期間對於疫情的報導,也讓他獲得了二○二一年普立茲釋義報導獎等諸多重要科學報導獎項。

他的文章散見於《國家地理》雜誌、《連線》雜誌、《紐約時報》、《自然》期刊、BBC、《新科學人》、《科學人》、《衛報》、《時代》雜誌等刊物;二○一四年的 TED 演講影片觀賞人次也逾一百四十萬。本書是他的第一本著作。現居美國華盛頓特區。

相關著作:《我擁群像:栽進體內的微米宇宙,看生物如何與看不見的微生物互相算計、威脅、合作、保護,塑造大自然的全貌》《我擁群像:栽進體內的微米宇宙,看生物如何與看不見的微生物互相算計、威脅、合作、保護,塑造大自然的全貌(作者限量簽名版)》

譯者簡介

田菡...

目錄

導讀 最該推薦你讀的一本微生物群落入門書/陳俊堯

序 動物園之旅
第一章 生命是座島嶼
第二章 只求親眼看見的人
第三章 身體的建造者
第四章 請嚴格遵守合約條款
第五章 不論疾病或健康
第六章 漫漫華爾滋
第七章 共同創造的雙贏
第八章 暢行在E大調的快板中
第九章 任君挑選的微生物
第十章 明天,進軍全世界
謝辭
註解
參考書目

內容試閱

序 動物園之旅

被一群興奮且激動的孩子包圍的巴巴,並沒有感到畏懼或受擾。牠對加州夏季炎熱的氣候已經習以為常。牠不介意有棉花棒刷過自己的臉、身體和爪子。巴巴的淡定其來有自,因為牠目前的生活既安全又舒適。住在聖地牙哥動物園裡的牠,一身堅固盔甲,蜷曲地盤掛在動物園管理員的腰上。巴巴是隻白腹穿山甲(whitebellied pangolin) ,一種非常可愛的動物,外觀看起來像是食蟻獸和松毬的綜合體,體形跟小貓差不多。牠的黑眼睛流露出一股悶悶不樂的氣息,臉頰上的毛髮彷若沒整理好的落腮鬍。粉紅色的臉龐前端是錐形無牙的鼻頭,非常適合湊近享用螞蟻或白蟻,粗壯的前腿前端長而彎曲的爪子,便於緊貼樹幹,直搗昆蟲巢穴將其四分五裂。白腹穿山甲長長的尾巴則是懸掛在樹枝上的利器(當然也可以懸掛在動物園管理員身上)。

但巴巴最顯著的特徵其實是牠覆滿全身的鱗片──從頭部、四肢、身體到尾巴。這些相互交疊的淡橙色板狀物構成極為堅韌的防禦外套。鱗片的成分是角蛋白(keratin)和我們人類的指甲相同。不僅如此,這些鱗片的外觀也與手指甲幾乎一模一樣:大片,充滿光澤,而且參差不齊像被咬過一樣。每一片白腹穿山甲的鱗片都充滿彈性,但同時又緊密地附著在其身上,這也是為什麼當我撫摸牠的背時,鱗片會先被壓進去、再回彈。而如果我「逆鱗」摸牠,很可能會因為邊緣鋒利的形狀割傷自己的手。巴巴全身上下只有少數幾處不受鱗片保護:臉、腹部、爪子,所以牠可以蜷縮成一顆球的姿態自我防禦。這個能力正是白腹穿山甲名字的由來:「pangolin」來自馬來文的「pangguling」,意思是「捲起來的東西」。

身為動物園親善大使之一的巴巴參與公眾活動時,非常溫順且訓練有素。動物園管理員經常帶牠去養老院和兒童醫院,一方面可以鼓舞病人,另一方面還可以讓他們更認識不常見的動物。今天巴巴不用出勤,牠坐在動物園管理員的肚子上,彷彿一條世上最奇特的寬腰帶,而生物學家羅伯.奈特(Rob Knight)則拿著棉花棒輕輕碰觸牠的臉。他說:「這是我從小就為之著迷的物種──只因為竟然有這樣的生物存在。」

奈特是位身形瘦高,留著一頭刺刺平頭的紐西蘭人,是一名微生物學家,也就是「隱形生物」的鑑賞家。他專門研究細菌及其他各式各樣的微生物,尤其熱愛那些生活在動物體內或動物身上的微生物。但要研究微生物,奈特得先採集它們。蝴蝶收藏家的工具是網子和罐子,奈特選擇的工具則是棉花棒。他拿著小棉花棒末端在巴巴的鼻子上沾滾一會兒,以採集足夠的穿山甲細菌。現在,成千上萬的微小細胞被棉花棒白色的絨毛纏住了。為了避免打擾巴巴,奈特輕輕地移動位置。巴巴看起來平靜安穩,我甚至覺得如果炸彈在牠身旁爆炸,牠可能只會稍稍坐立不安。

巴巴不僅是隻穿山甲,也是微生物遍布全身的集合體。某些微生物生活在巴巴體內,多數位於腸道;某些生活在牠的臉、腹部、腳掌、爪子和鱗片上。奈特依序拂過這些部位。奈特也曾多次這樣擦拭自己身體的各部位,因為他也有自己的微生物群落。當然,我也有。動物園裡的每一隻動物皆然。不僅如此,地球上的每個生物都是如此,唯一的例外是科學家刻意培育的無菌實驗動物。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座豐富的迷你動物園,統稱為微生物相(microbiota)或微生物體(microbiome)。它們居住在身體內外,甚至住在我們的細胞裡。微生物群落中的成員絕大多數是細菌,還有一些微小的生物,包括真菌 (如酵母) 和古菌(archaea)──這個神祕的群體在往後的章節中會再進一步討論。此外...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