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獵犬隊探險記:勇闖非洲喀麥隆草原王國【杜瑞爾野生動植物保育信託60週年紀念版】 | 拾書所

小獵犬隊探險記:勇闖非洲喀麥隆草原王國【杜瑞爾野生動植物保育信託60週年紀念版】

$ 284 元 原價 360

內容簡介

★全球最受歡迎動物作家的真人實境叢林探險
★40幅非洲喀麥隆寫生插畫精美收錄
★遠征西非珍貴歷史照首度曝光

什麼是「先令」?什麼又是「牛肉」?
讓部落民族畏懼不已的「鬼風高」又是什麼?
一場遠征西非草原王國的驚人旅程就此展開

「從一名盜獵者蛻變為自然界的守衛者,
在本書中,人們所熟知的傑洛德・杜瑞爾終於誕生。」———本書譯者 唐嘉慧

暢銷全球數千萬冊的《希臘狂想曲》男孩傑瑞快樂度過了科孚島童年時光,全家返回英國,戰後20歲即前往夢寐以求的惠普斯奈動物園實習,在歷經數度生死交關,逐漸熟稔如何與大型動物相處的他,此時接到了一份天上掉下來的遺產!

興奮不已的傑瑞決定使用這筆錢組織一個遠征隊,深入叢林蒐集大型動物。於是他買船、申請執照、與官僚體制奮鬥、邀請鳥類學家同行……四處奔波後終於踏上夢想航程,遠征非洲喀麥隆草原王國!

*樹蛙、蟒蛇、貓頭鷹……杜瑞爾每天要照顧數十隻動物以上,還有1/5是初生嬰兒!他帳篷底下的小型蒐集室和育嬰房究竟是什麼模樣?
*看起來總是高傲、一副睥睨全世界的眉葉蟾蜍,為何被在市場上跳舞的赤猴帕芙洛娃視為小寶寶般的寵愛?
*許多英國獵人渴望已久、低地民族口中傳頌的「神話野獸」,竟是一隻長了許多毛的青蛙?

在黑暗大陸上,他的感官和心靈都深受震撼,在孕育富饒生命原始森林中探險的同時,目睹部落生活的真相,還染上嚴重的瘧疾。不過最終他的航行成果豐碩,就此奠定了他身為職業動物蒐集家與野地專家的地位。

然而一舉成名的傑瑞卻招忌樹敵,加上他一直以來對同領域當權者的批判,導致他與該幫人的關係水火不容。但這絲毫未影響他對遠征的熱情,本書記錄的即是傑瑞的第二場浩蕩遠征,他這次的遠征規模和花費都比以往更加龐大,並找來惠普斯奈的上司作為得力助手。

傑瑞在二度遠航中結識了當地的部落皇族密友,並合作捕獲到倫敦動物園五十年以來的第一頭珍貴金貓。但他在一次生擒小河馬的行動當中,意外造成小河馬媽媽之死,並導致小河馬命喪鱷魚之口。這是傑瑞一生的轉捩點,自此之後,他再也沒有舉起獵槍。從自然界的「盜獵者」到一生「守衛者」的蛻變至此完成。

本書特色:

1 青年杜瑞爾在本書依舊馬不停蹄,以彷彿青春即將用罄的速度,火速整頓好資金與遠征船隊,浩蕩上路。讀者可在本書中感受到這名青年無與倫比的熱情,並同時感受到他在無所畏懼的夢想下,一路碰撞走來的深層思索。光只有夢想成就不了一個人,唯有在身處逆境或對自己的錯誤真正頓悟之後,才可能真正成就自己。本書為杜瑞爾人生中十分精采的蛻變過程,有驚險故事、令人捧腹的對話,以及跟隨作者體悟的懺悔與悲傷,推薦給各位讀者。

2 本書首度收錄杜瑞爾童年、遠征、創辦澤西等人生珍貴紀錄照,以及遠征期間40幅精美動植物和部落寫生插畫。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唐嘉慧

政治大學西洋語文學系畢業,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戲劇研究所肄業,資深翻譯人。

喜好自然、動物。著有《漂流途中》;譯有《小獵犬隊探險記》、《我鐘樓上的野獸》、《希臘狂想曲》、《玉米田裡的先知》、《雀喙之謎》、《稀世之珍》、《畢卡索的生命與藝術》等。

目錄

各界名家好評推薦
譯者序
前言 我們來了
作者聲明
第一章 癩蝦蟆與跳舞猴
第二章 小獵犬隊成軍
第三章 轟隆隆叫的松鼠
第四章 國王與康加舞
第五章 獵毛蛙
第六章 蛇與先令
第七章 鬼風高
第八章 真假盲蛇
第九章 國王與金貓
第十章 帆布底下的動物園
第十一章 飛鼠森林
第十二章 猴山猴海
後記 我們平安走了
來自杜瑞爾野生動植物保育信託的訊息

各界推薦/推薦序

毛奇(作家、「深夜女子公寓的料理習作」版主)
許增巧(前種籽實小老師、繪本作家)
張東君(科普作家、青蛙巫婆)
陳姵穎(《聯合報》副刊家庭版主編、文字工作者)
黃美秀(國立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臺灣黑熊保育協會榮譽理事長)
黃奕寧(「阿鏘的動物日常」版主、動物插畫家)
曾文宣(臺師大生態演化所碩士 / 泛科學、《國語日報》專欄作家)——各界名家好評推薦

喜歡動物的人,不可能不愛上杜瑞爾筆下生動迷人的動物世界。從一個不曾上過一天學、在希臘科孚島用火柴盒養動物的小男孩,成年後如願進入動物園實習,到創立世界重要動物保育機構的澤西動物園(Jersey Park),杜瑞爾的一生猶如傳奇。
本書記述了他24歲赴非洲喀麥隆蒐集野生動物的種種,包含他與部落國王跨越種族與年齡的動人友情,我特別喜歡杜瑞爾在〈蛇與先令〉裡與國王靜靜蹲踞山谷,等待、欣賞嬰猴出現的美麗段落;他對動物的細膩描述早已為人稱道,但對國王與族人的刻畫,不啻為人類學家的妙筆。我們也可在閱讀過程中觀察到屬於上一世紀對不同種族及動物福祉的樣態,並生出省思;然而其中最重要且不變的是────這位「多髮的南丁格爾」對動物的赤誠,從不曾因現實的各種磨難而有所削減。────陳姵穎(《聯合報》副刊家庭版主編、文字工作者)

在盛夏的冷氣房中展讀本書是種享受,傑洛德・杜瑞爾帶領我們前往非洲叢林和住民一起探險神遊。他善於描述眼前所見的光景、各種動物的樣貌與習性,在野外收集「牛肉」的危險、艱困,抓到之後要如何飼養牠們?讓牠們能夠在人造的環境中健康活著,這無一不是既嚴肅又具挑戰性的課題。辛苦蒐集到的小鱗尾鼯鼠最後還是在舟車勞頓中一一死去使人悲傷,雖然譯文中還是有些許艱難的詞語需要我去查字典,但相較於作者在野外的精采故事來說,只是小菜一碟。────許增巧(前種籽實小老師、繪本作家)

杜瑞爾的《希臘狂想曲》是啟發我大學時期對野生動物和行為研究興趣的關鍵著作。作者透過年少時與各種動物和自然相處的經驗,妙筆生花地引領我們領略動物的喜怒哀樂,以及人與動物的美好關係。 動物豐盈了人類的生活,但隨著社會變遷,人與自然的關係卻日漸疏遠,自然環境日漸崩解惡化,許多物種存續飽受威脅甚或滅絕。因為了解和關愛,故以行動保護,說明了作者畢生致力於動物救傷和保育的初衷。因此,我相信透過作者諧趣而深情的文筆,必能再度激發讀者對動物的讚嘆和對生命的尊重,從而願意關心生態,重建人與自然共榮共生的理想境界。——黃美秀(國立屏科大學野保所副教授、臺灣黑熊保育協會榮譽理事長)

暫時告別英國動物園的實習生涯,22歲的杜瑞爾自組了遠征隊,展開每位自然愛好者都夢寐以求、卻又沒有勇氣踏出的冒險篇章。就像當年同樣22歲、也自英國啟航的達爾文,這些改變自然史的大前輩們,憑藉著除了學識、觀察力之外,還少不了那一點瘋癲的膽識。本書即是記載杜瑞爾第二次來到喀麥隆採集的豐富見聞,其膽大心細的各種決定,在生動的筆觸下,不禁讓人捏把冷汗,卻也著實令人佩服。同樣曾身處野地、為研究而採集目標物種的我,那種與時間賽跑的緊迫感,完全能感同身受。就算動物到手了,欸等等,要如何安全運輸、妥善圈養?要怎麼降低動物的緊迫感、怎麼讓牠開口吃飯?都是種種考驗。在書中的末幾章節,除了和50來種「牛肉」共處一室,還得餵食與清潔,各種把屎把尿的煉獄日常,絕非一般人能夠體會。在巴福特的日子裡,有歡笑、有驚喜,有危機、也有遺憾,就讓我們...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