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貓頭鷹夜晚的無聲飛行需要它,
珍奧斯汀創作需要它,
紅磨坊裡的妮可基嫚也需要它,
中國人說:二足而羽謂之禽,
艾米莉・狄金森 (Emily Dickinson):「那希望披覆羽翼/在靈魂深處幽棲」
二十世紀初,從中國遼寧出土的化石轟動了科學界,改變了十九世紀以來的演化知識。猶如一場博弈競賽,這場生物考古讓中國科學界成為熱潮中心。原來恐龍有羽毛!這不僅動搖了鳥類是從爬蟲類演化而來的常識(新的看法是溫血恐龍才是鳥類的祖先),還宛如一股活水,替科學界注入研究的新動力,科學家開始探尋更基本的問題:羽毛的起源是什麼?羽毛是為了飛翔嗎?(蚊子比鳥類更早就會唧唧飛啊!)第一隻會飛行的鳥是從地面升起,或是從樹上躍下?
作者還揭示羽毛本身的奇蹟。例如:毛囊在鳥類身上並不是平均分佈,而是一區一區,這表示鳥類可以用肌肉控制羽毛。這就好像孫悟空可以控制耳毛一樣,是不是很神奇?如同飛機起飛降落時,改變機翼角度,鳥類也能微調自己的飛羽角度。
一般所知,拜自身體脂之賜,鳥羽能展現防水的好效能,但是新的研究發現真正的關鍵,在於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的物理結構:羽毛表面的無數突起形成空氣支撐力,使得水滴能停留表面,不會滲濕。這對於戶外運動品牌的廠商來說,不啻是一項新靈感。
除了防水,羽毛還有保暖功能。為此,作者參訪羽毛處理廠,還分析了羽絨製品市場與禽肉市場的關係。
但是,從另個角度來看,羽毛過分保暖會使新陳代謝率已經很高的鳥類體溫過熱,何況振翅飛行時穿著一身羽絨裝?這就如同穿著保暖大衣跳鄭多燕減肥操。這時,鳥類生理學便能為我們解開生物的奧秘。
除了生物學、演化論,「羽毛」還是跨領域的。在人類還不知道羽毛的起源時,便懂得欣賞羽毛的多彩多姿。作者走訪燈紅酒綠,研究歌舞秀的服飾;他還親自學習毛鉤釣的訣竅,並翻查歷史文獻,研究十九世紀大英帝國從各地蒐集而來的珍奇異羽,如何形成上流社會的豪奢嗜好。(毛鉤釣是種手工藝,用各式羽毛為材料,綁成各式擬昆蟲的樣態,做成魚鉤,欺騙魚兒。)
讓我們開始一場驚奇之旅吧!
作者簡介
索爾.漢森(Thor Hanson)
生物學家。任職於古根漢研究中心。
譯者介紹
吳建龍
台灣大學畢業,曾任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鳥類研究助理、明尼蘇達大學猛禽中心(The Raptor Center)志工,在台灣、紐西蘭、美國等地參與過多項鳥類監測調查計畫。台灣猛禽研究會、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會員。譯稿賜教:[email protected]
目錄
作者的話
致謝
序
引言大自然的奇蹟
演化
第一章羅塞塔石碑(The Rosetta Stone)
第二章隔熱層、滑翔機,與捕蟲網
第三章義縣層(The Yixian Formation)
第四章怎麼抓「羊肉鳥」
一團蓬鬆
第五章保暖
第六章維持涼爽
飛行
第七章地面升起?樹上躍下?
第八章長羽毛的榔頭
第九章完美的翼剖面
迷戀
第十章天堂鳥
第十一章女士帽上的那根羽毛
第十二章我要那種絢麗的色彩
功能
第十三章海鴉與攪拌棒
第十四章強大的Penna
第十五章沒有羽毛的頭
結語自然奇蹟的恩澤
附錄A羽毛圖解
附錄B保育團體
自序/導讀
序言(節錄)
脊椎動物(也就是具有脊椎骨的動物)[從外表來看]有四種基本類型:光滑的(兩棲類)、長毛髮的(哺乳類)、披覆鱗片的(爬行類和魚類)以及有羽毛的(鳥類)。雖說前三種體表類型各有優點,但跟羽毛變化多端的形式和功能相比,全都不是對手。羽毛可以極為輕柔,也可以硬挺如木片;型態有倒鉤狀、樹枝狀、流蘇狀、接連狀、扁平狀,或是僅僅一根沒有分枝的軸管。其長短可以從小於鉛筆尖的剛毛,到觀賞用的日本長尾雞(Ongadori)那超過十公尺長的繁殖[尾]羽。羽毛可以讓鳥融入背景裡,也可以用來引起注意;它們能不靠色素就展現出奪目色彩;能儲水,也能防水;能發出啪擦聲、哨笛聲、嗡嗡聲、顫動聲、隆隆聲與刺耳尖銳聲;羽毛還有近乎完美的翼剖面,也是至今人們所知最輕、效能最佳的隔熱材質。
站在那兒看著那隻旅鶇,我想我應該不是第一個被羽毛吸引的生物學家。從亞里斯多德到恩斯特邁爾 (Ernst Mayr),自然學者們無不驚訝於羽毛樣式與功用之複雜,因而研究起羽毛的種種-從生長模式、空氣動力學到羽毛蛋白質的基因密碼,不一而足。
在現代[人造]顏料出現之前,有哪種介質可以表現出如此千變萬化的顏色-從雉雞的米黃、土棕,到太陽鳥 、翠鴗 、鸚鵡身上的絢爛七彩-呢?自此以降,羽毛孕育了一項全球產業;從君主到名妓都取之為服飾;從巴黎到紐約皆以之為時尚標竿。利用羽毛作箭翎,也代表著一種類似的觀念躍進:原先不過是看著箭矢飛行,爾後則意欲控制飛行。當然了,其耐用度以及空氣動力結構,更是從達文西到萊特兄弟等一代又一代的工程師與發明家都深受啟發。然而羽毛不約而同地出現在各地神話與祭典儀式裡,這肯定意味著其中還包含更深層的奧祕。
當艾米莉狄金森 (Emily Dickinson)寫出「那希望披覆羽翼/在靈魂深處幽棲」
希臘神話裡,荷米斯(Hermes)靠著那雙羽翼涼鞋快速往來奧林帕斯山,然而凡人之子伊卡洛斯(Icarus)卻因為飛得太高,[飛行翼上的蠟被太陽融化,]導致墜落身亡。在印度教裡,信使之神迦樓羅(Garuda)是從蛋裡孵出的,有著人身鷹翅,因其飛行能力而有幸成為毗濕奴(Vishnu)的座騎,且毗濕奴賜給他永生超越其狡猾世仇-蛇靈那伽(Naga)-的優勢。迦樓羅同受印度教徒及佛教徒的尊崇,到今天,泰國、印尼的國徽以及烏蘭巴托 (Ulaanbaatar)的市徽上,都還可見到他滿布羽毛的形象。
羽毛跟神聖莊嚴之間的連結,並非僅見於薩滿信仰或古代神話,我們也可發現該信念同樣根深柢固地存在於泛一神論的信仰體系中。舉凡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猶太教,甚至祆教 ,全都相信世上有天使;而所謂「天使」,是超越凡人的靈體,是通往與天主合一之道的中介。幾個世紀以來,人們對於天使的描寫竟是出奇地一致,他們都有著明顯的人型,加上一些特徵強化其形象。要加上什麼,才能進一步象徵崇高與屬靈的國度呢?濃毛粗髮?渾身鱗甲?還是像兩棲類的濕黏體表?都不是。打從沃胡馬納 (Vohu Manah)、米迦勒 (Michael)、吉卜利里 (Gabriel)分別在瑣羅亞斯德(Zoroaster)、摩西(Moses)、穆罕默德(Muhammad)等人面前首次現身開始,這些天使們便擁有一對巨大的羽翼。天使翅膀上的羽毛是極為重要的特徵,跟惡魔邪靈那皮革般的蝠翼型翅膀有著天壤之別。
羽毛不僅讓我
各界推薦/推薦序
黃貞祥(泛科學專欄作者、Sky of Gene版主、Sciscape科景網站總編輯)
媒體好評
自然、紐約時報、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