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不沉:陳纂地與二戰末期台灣人醫生 | 拾書所

此心不沉:陳纂地與二戰末期台灣人醫生

$ 300 元 原價 380

內容簡介


陳纂地,一位來自台南州斗六經營「建安醫院」的年輕醫師,在一九四四年九月二十五日,隨著日本在戰爭中逐漸失利,與另外四十八名台灣醫生、八十名醫務助理員,和八百名軍伕工員接到徵召令,搭乘三千噸的老舊貨輪「神靖丸」,航向未知的前線。



一九四五年一月十二日,神靖丸被美軍擊沉於西貢灣。死裡逃生的陳纂地歷經投入越共地下組織、在越南迎接戰爭結束。但他的心中,最掛念的還是家鄉台灣。但就在歷經千辛萬苦返回台灣後,卻發現一切都已改觀。前來接收的中國官員成了「劫收」大員,到處搜刮民脂民膏。



隨著民怨的累積,最後導致了二二八的爆發。對時局相當憂心的陳纂地,也組織地方民軍,與台中二七部隊等共同抵抗外來暴政。無奈起義最終以失敗收場,陳纂地也在家鄉自囚四年後投降,在國民黨特務的監視下行醫度日。



陳纂地的故事是戰後台灣歷史的縮影,雖然面對的是強大的政治與軍事壓迫,卻仍然義無反顧,為的就是追求本屬於這塊土地的正義與尊嚴。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推薦序/為台灣人留下奮鬥的足跡  盧千惠

推薦序/把生命交給台灣的鍾大人 張良澤

推薦序/壯哉,鍾先生!         周婉窈



第 一 章/戰劫台灣 醫生赴戰

第 二 章/生離死別 一張紅單

第 三 章/纂地行程 異國風光

第 四 章/神靖沉沒 尊嚴不沉

第 五 章/瘋狂戰犯 歌聲震撼

第 六 章/河內行醫 游擊英雄

第 七 章/台灣降服 越南獨立

第 八 章/戰術降溫 纂地返台

第 九 章/終戰初期 人情世情

第 十 章/戰後中國 台灣滄桑

第十一章/越南經驗 中國經驗

第十二章/二二八難 陳鍾反應

第十三章/鬼影幢幢 痛失諸羅

第十四章/台中二八 謝鍾散記

第十五章/纂地上山 玉露人質

第十六章/纂地下山 條件返鄉

第十七章/化裝表演 吞聲忍淚

第十八章/兩惡相謗 纂地勘悟

終    章/愛台之心 始終未渝

後 記


各界推薦/推薦序


特別推薦



◎這本書資料特別豐富,又有不少珍貴的相片。我們都要感謝鍾老的努力與犧牲,才能把那一段殘缺的台灣歷史補足留給後代。——張富美(凱達格蘭學校校長)



◎他們在無法拒絕的屈辱中沒有墮落,這是一本被他們代表的台灣人前一輩,為了保有台灣人的尊嚴而戰鬥的珍貴歷史記錄。——盧千惠(兒童文學家)



◎每讀鍾大人的作品,就彷彿親聆他大吼那些不公不義的人與事。也難怪他如此激動,因為他已把生命交給了台灣大地。——張良澤(私立真理大學台灣文學資料館名譽館長)



◎本書採用了類似歷史小說的筆法,很多地方也帶入了歷史學「神入」(empathy)的想像。這是本書引人入勝的地方。——周婉窈(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內容試閱

一九四四年初,蘇軍向德軍開始全面反攻,六月六日聯軍登陸諾曼第(Normandy)成功,接著收復巴黎。德軍腹背受敵,顧此失彼。納粹敗亡,已見徵兆。太平洋戰區也隨著麥克阿瑟(Douglas Mac Arthur)以跳島戰術「班師回朝」坐鎮馬尼拉。
硫磺島、塞班島前後傳聞「玉碎」(部隊全滅)失守。整個太平洋戰區制空權幾乎改由美軍掌控。台灣已暴露在美國空軍窺視下,時遭空襲轟炸,我們的生命安全危在旦夕。
「皇軍」的輝煌戰果和「神風特攻隊的英勇」,及「大本營」的誇張不實報導,已成為麻醉民心、欺騙社會的工具。敵機一次數百架編隊來襲,我們只聽到敵機急降低飛掠過頭上時的隆隆爆音,和機槍掃射的答答答……震耳欲聾轟隆巨響,幾乎沒有聽到「皇軍」高射砲的反擊,也未見「皇軍」飛機升空迎戰。
日本軍國主義,已走到窮途末路、臨死掙扎苦境,卻還想繼續欺騙人民。東條英幾(首相兼陸相)一干飛揚跋扈的軍頭,犯下「不知己、不知彼」的兵法大忌。無視美國科技進步,豐厚國家潛力,妄自尊大,自以為一八九五年「日清(甲午)戰爭」以來和抽鴉片的支那兵之任何戰役,每戰必勝,所向無敵,乃因「皇軍」擁有「大和魂」(ヤマトタマシイ,日本人獨有勇猛不怕死的精神)之故。
於是陶醉於「討伐不義、教訓海賊、流刑囚餘孽的『美利堅』乃是日本人的使命,是代天行道聖戰」的義和團式心態下,蠢蠢欲動。儘管熟悉美國軍情,素有「美國通」之稱,對美國國家潛力、科技進步深入研判的山本五十六元帥,曾經力諫指出:「未來戰爭端視國力,後勤支援如何及科技開發能力,卻仍冒然向美國開戰,等於以卵擊石。」
東條一干人,執拗如故,不聽善勸,不計後果,自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突襲美國珍珠港基地,向美、英、法、荷等國不宣而戰。盟軍分散太平洋區域所有殖民地,都遭到日軍偷襲,損傷慘重,幾乎無法招架。
食髓知味的日軍,隨即馬不停蹄,乘勝追擊,擴大戰區,卻未加考慮拉長戰線以後,後勤補給會愈來愈困難的問題。
即使想就地取材,兵員補充,能一蹴可幾?武器彈藥的補給,在遼闊太平洋海域,美潛艦出沒,雷艇到處巡狩,敵機動輒數百編隊來襲……。總而言之,這種自不量力,盲目的擴大戰區,等於自掘墳墓。
到了一九四四年初,「雷伊挺島」前哨戰已開始。美軍遠程轟炸機已出沒日本本土上空。東條首相一干誤國殃民的軍頭,也開始自亂陣腳,不顧後方人民死活,加強榨取民脂民膏,恣意亂發「紅單」——徵召令。
從十二〜十三歲民族幼苗至四十五歲的阿公級都不放過。不是被拉去當「神風特攻隊」(自殺機)砲灰,便是被派去建機場,挖「章魚壕」(註:章魚壕〔タコッボ〕是僅供潛伏一個人,待敵軍車隊經過時,爬出來擲手榴彈用的小洞)。
就在這時候,一九四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台灣五州——台北州、新竹州、台中州、台南州及高雄州四十九名台灣人醫師、三名藥劑師、八十名不具醫師資格的醫務助手,和八百名軍伕工員,都接到徵召令,指定九月二十八日下午三點前到左營「海仁會舘」報到。
凡接到徵召令的家庭,俄頃之間,熱鬧滾滾:頭一個出現的是保正(里長)、接著是「皇民奉公會」、「壯丁團」、「在鄉軍人會」、「愛國婦人會」的代表。甚至連管區派出所的日人巡查部長,也裝模作樣穿梭賀客之間,大聲喊「武運長久」萬歲!萬萬歲!並帶動大家唱起軍歌。
可是在這時候,一直躲在房間裡的受徵召者妻子和家屬,不但未感受到任何光榮和祝福,外面的喧嘩,不對調的歌聲,反而像「輓歌」、「安魂曲」,勾起她們的哀傷。她們悵然迷惘!情不自禁痛哭流涕……,與外面的虛偽慶祝狂歡,成一幅諷刺的對照。
人非木石,面對將與親人...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