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風醫生與巨變中國:後帝國實驗下的疾病隱喻與防疫歷史 | 拾書所

麻風醫生與巨變中國:後帝國實驗下的疾病隱喻與防疫歷史

$ 411 元 原價 520

內容簡介

人類學家劉紹華再度推出「十年磨一劍」之作。

這次她要說的故事,是關於社會主義中國的麻風防疫運動。

 

麻風,一個高度汙名化的古老疾病,常令人聞之色變。二○○三年,劉紹華在四川涼山首度踏入麻風村,一趟漫長的探索旅程就此展開;之後,她持續造訪中國各地的麻風聚落和防治機構,並陸續正式訪問了四十五位資深麻風醫生。一磚一瓦,她在田野中重建中國共產時期的麻風防疫史,這個浩大工程,歷經十多年終於完工。

 

這段歷史為何值得關注?

 

一九五○至八○年代,從毛澤東展開極權統治到鄧小平宣布改革開放這三十年間,是現代中國成為社會主義實驗場、政治運動狂飆的巨變時代。一九五○年以前原為麻風流行之地的中國,卻在連年動盪、民生凋敝的三十年間,成功地將麻風盛行率降到萬分之一以下,達成聯合國的防疫標準。新中國強力介入麻風防治,積極管制公共衛生,而獲致這舉世矚目的不易成就。對此,劉紹華提出兩個大哉問:

 

中國究竟是如何辦到的?中國的成就帶給世人什麼意義?

 

本書深入社會主義中國的「後帝國實驗」,探究麻風防治背後國家政治、公共衛生與個人身體之間的互動糾纏。作者的用意不止在填補醫療衛生史的空缺,更有透視中國社會主義革命複雜內在的強烈企圖。而書中肩負治療重任、夾處於政治動員和患者苦痛之間的麻風醫生,在這段高度政治化的歲月裡穿梭中介,自是作者的最佳透鏡。

 

作者另創「後帝國實驗」一詞來指稱本書主要時間維度的歷史脈絡,以突顯共產中國的麻風療法及防疫實作變遷,實深受政權自身反帝制中國、反西方殖民帝國等「後帝國」論述的影響。在此政治趨力下,當歐美已開始逐步推行廢除隔離政策,並致力於消除麻風汙名與麻風隱喻,中國革命卻反其道而行,在巨大的國土中廣建孤立的麻風村。然而,這浩浩蕩蕩的防疫運動,卻在公共領域中無聲無息似地低調進行。「後帝國」政治隱喻同時將麻風看作「國恥」、「敵人」、「底層社會」與「人道主義」,麻風所牽動的疾病、社會與政治的階級和汙名,是為關鍵。麻風隱喻,充分彰顯此疫所經歷的的時代軌跡。

 

作者自言,原本「沒有寫歷史的志願」,但因眼見受訪的高齡麻風醫生逐漸凋零,而決心為這群恐被歷史遺忘的人振筆。她以數十位不同世代麻風醫生的集體生命史,來編織貫穿全書論述,人類學家當行本色展現無遺,並輔以豐富的歷史情懷與材料,為我們揭開那個至今仍壓在當代中國歷史底層的動盪時代,打開我們的情感通道,感受那一個個人、一個個不可被時代化約的曲折人生。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自序/導讀

本書導論

 

同學會

四川省涼山州府西昌市,二○○七年十月一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這一天,海拔一千五百公尺西南山城的一間庭園餐廳,像在辦喜事一樣,大清早便熱鬧烘烘,湧入五十三位中老年人。他們大多來自涼山各縣,有的則從四川其他地區前來,甚至還有外省遠道搭機飛來的,同赴「美姑皮防班三十年同學會慶典」。

 

這是一九七五年開辦、為期兩屆的涼山麻風病培訓班學員的首次重聚。我與這群大多已退休的麻風醫生相處了一整天。

 

生平第一次,我瞧見了麻風醫生的世界,引發我對這個「皮膚病防治」專業的長年研究關注。那天,在與諸位對我友善且好奇的醫師聊天訪談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他們之間有種「同仇敵愾」的惺惺相惜。

 

別人瞧不起我們,其他衛生人員也看不起我們的工作,我們不能看不起自己!

諸如此類的話語和笑聲,不斷交錯浮現。當天大家還聘請專業攝影師記錄重聚時光,我也受邀加入了同學會的大合照。

 

在長年的研究過程中,我見識過不少類似的時刻。麻風醫生相聚時非常熱絡,回憶往事則情緒五味雜陳。甚至,說起當年的艱辛,就像有所投射似的,還可能反過來問候我說:「你做這個研究辛苦了。」

 

不論辛苦與否,這個研究在方法與分析的格局上,確實帶給我不少挑戰與收穫。二○○三年我首度踏入涼山的麻風村,二○○五年首次記錄一位涼山麻風醫生的生命史。二○○七年參加涼山麻風培訓班的同學會後,我開始積極尋找曾經參與麻風防疫的醫療衛生人員、拜訪麻風村落與防疫機構、蒐集檔案文獻。所有這些投入都有助於我研究這個一九五○年代才逐漸成型的醫療專業,而其中最為關鍵之處,便是尋找老麻風醫生。

 

從我最熟悉的涼山開始,逐漸擴展,以央人介紹的滾雪球方式,經歷了歡迎、猶豫、拒訪等各種反應。在沒有太多預期和假設的情況下,我的訪問軌跡依序在中國的地圖上展開:成都、南京、北京、雲南、廣東、上海、浙江、陜西,還有一些去過但研究未深或訪問不成的省分縣市。偌大的中國就在漫長的研究過程中,成為我的「田野」。

 

至今,我已正式訪問過三十四位男醫師、十一位女醫師,他們都在一九五○至七○年代末之間開始參與麻風防疫。二○一七年底,年紀最長者已九十六歲,最年輕的也六十多歲了。幾位於一九二○年代出生的受訪者,在研究的過程中辭世。我與受訪者的緣份,有些僅只一回,有深有淺;有些我數度回訪,每每交談許久;有些我與之保持通訊往來,珍視他們的書信筆跡。無論緣分深淺,他們都以自身眼光和經歷,向我訴說了一個未曾面世的政治與防疫後臺。

 

一九五○年起,中國逐步實施全國的麻風隔離政策。一九八一年改革開放之初,以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標準而言,中國已達成了消滅麻風的初步成果。

 

中國是如何辦到的?

本書的目的,便是釐清這段隱晦莫名的歷史,並將歷史的公共性還諸於勞苦沉默的眾人。這些麻風醫生的口述訪問,對於我研究中國在一九五○至八○年代政治動盪下雷厲風行的麻風防疫,至關重要,呈現出文獻檔案未能記錄的歷史。他們的敘述所展現的個人與集體情緒,...

各界推薦/推薦序

黃樹民(中央研究院院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候金堆講座教授兼人社院院長)

梁其姿(中央研究院院士,現任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所長)

錢永祥(現任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思想》總編輯)

 

這是一本超越時代的跨界之作。一本學術經典,從構思、研究到草擬大綱、下筆完稿與不斷修訂,非得十年以上的專心投入,才可能盡其工。紹華的這本書,最足以代表「十年磨一劍」的艱辛、毅力與功力。

紹華開始醞育這本麻風病專書,始自她在涼山進行愛滋研究。但是,她的眼界與格局超越時空,透視社會主義中國時期的麻風防治動員,直指當代中國政治與歷史的核心。透過鉅觀與微觀、理性與知性兼具的流暢文筆,紹華讓我們看到中國曾經如何傾力對抗這個流行風土病,更揭露了埋在當代中國歷史底層的珍貴故事。此書一付梓,便成瞭解現代與當代中國的必讀經典。

─黃樹民(中央研究院院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候金堆講座教授兼人社院院長)

 

 

本書討論中國在一九五○─八○年間的麻風防治政策,強調這個過程不但延續著歷史遺留的道德隠喻,同時糾纏著不同時期的政治意識形態,包括國族主義、階級政治、科學主義與戰後的全球主流衛生論述。作者結合了歷史學與人類學的方法,參考了大量的檔案與文獻,做了詳實的實地觀察與參與。她對幾個現已離世的麻風老醫生的訪談更成為珍貴的中國麻風史資料。作者的筆鋒常帶感情,細膩地描述麻風病患與醫生在風雨飄搖的三十多年間的共同命運。本書從嶄新的角度探討中共建國初期衛生政策在政治體制建構過程中的關鍵性, 發人深省。

─梁其姿(中央研究院院士,現任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所長)

 

 

麻風是一種古老的傳染病。雖然它的傳染力並不特別高,也不會直接致人於死,但是由於患者的容貌肢體潰爛變形,甚至於顯得猙獰恐怖,它一向令人聞之色變。自古開始,幾乎每個社會都採用嚴厲的驅逐、隔離,甚至於撲殺等手段,將麻風病人清除出社會。

這本書講述的故事,就是社會主義中國的麻風醫療史。不要忘記,中國革命高舉人道主義,在公共衛生方面的成就一向為人稱頌,掃除結核病、性病、血吸蟲之外,著重群眾路線所建立的基層醫療體系深入民間,對國民健康的貢獻也很可觀。在麻風領域,面對遭受社會排斥的幾十萬病患,它用四分之一個世紀,便達成了初步的防治成果,同樣稱得上成績斐然。中共的成功之道,靠的是革命所建立的集體化社會。藉著集體化隔離麻風患者,而將處於邊緣底層的麻風病患納入了醫療體系。

但是這種「強制的人道主義」,固然造就了舉世矚目的防治麻風成績,卻沒有改變麻風病所受到的汙名與歧視,反而令眾多的麻風醫生在專業以及政治兩方面,都陷在汙名的泥沼之中。在劉紹華博士的筆下,這些醫師的滄桑經歷構成了主線,拉出一篇沉重、感人而又需要省思的故事。

但本書不只是醫療史,也是從醫療史瞭解中共「後帝國」政治的一種倫理探索。革命所追求的從來都是長遠、宏大的公共利益、人類利益。革命的邏輯,經常是「炒蛋不能不先把蛋打破」,這與現代國家公共衛生的邏輯一致:公共衛生的著眼點同樣是集體的治理,個人的利益居於從屬的地位。不過革命政治的弔詭也在於,所謂「集體」,其實從來都難找到明確的指涉。

劉紹華先前寫《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在西方學界,在兩岸,都廣受矚目...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