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療癒的身心復健科學:解讀身體緊繃和疼痛的情緒原貌,找出創傷源頭的身心掃描 | 拾書所

瑜伽療癒的身心復健科學:解讀身體緊繃和疼痛的情緒原貌,找出創傷源頭的身心掃描

$ 300 元 原價 380

內容簡介

結合瑜伽伸展、正念心理、神經科學,
讓瑜伽的伸展動作,成為直擊問題根源的「身心掃描」。

了解「無法放鬆」的真相,
解讀身體緊繃.疼痛之下的情緒原貌。


舊傷難癒、反覆疼痛的身體;有時莫名不安、憤怒與無力情緒。究竟是什麼問題?
你該做的,不是「舒服的伸展」,而是「感受不舒服的動作」。從伸展動作界線,找出身心壓力負荷邊緣,直擊恐慌根源,選擇修復自我的最佳方式。

◆瑜伽療癒的目標,是找回完整的自己。
藉由基本體位伸展動作,解析身體「緊繃、不安、疼痛」等的直接反應,找出恐慌‧不安的根源,修復身體與情緒,達到內外各層面的完整療癒。瑜伽療癒的目標,不只是改善身體的緊繃疼痛,是要進一步發現導致壓力、糾結的情緒問題根源,讓自己產生想要解決的行動力與決斷力,追求身體/心理/社會(人際)三種層面的健康。

◆從三種觀點,解析瑜伽療癒對修復身心的功用。
「身體功能」:調整肌肉和筋膜的張力,使姿勢正確,改善肌肉疼痛。
「心理學」:強調專注當下與正向的信念,有助減壓、紓解情緒。
「神經科學」:藉由特定的呼吸法和覺察練習,重新設定並調整大腦的活動,改善持續性疼痛與心理困擾。

◆修復自我的21組入門練習──觀察感受、調整身心平衡。
書中收錄的動作練習,不僅是呼吸和伸展的放鬆,或是身體的活動與情緒的紓解,也並非要做出完美的動作,而是要觀察自己的身體/內心感受,調整身體的平衡與張力、釋放壓力,並達到初步的調整、穩定、平衡的作用。
〈呼吸調節〉發現並調整呼吸的快慢頻率,維持平順柔軟的呼吸,啟動副交感神經,避免身體進入緊張模式。
〈身心覺知〉除了伸展、舒緩效果之外,藉由各種體式的姿勢,觀察自己身體和呼吸是否有壓力的反應。
〈身體調節〉能立刻感受身體各部位緊繃的程度,調整肌肉張力與平衡,從中發現壓力的影響,穩定身體、降低緊繃情緒。
〈身心統合〉身體的全面活動,藉由「移動」打破僵化的情緒模式,牽動生活與思考的全面改變。

【瑜伽療癒的個案實例,他們都比昨天的自己更好!】
‧持續性疼痛個案─「脊椎滑脫的患者,雖然已經過復健治療,舊傷還是常復發。
→了解自己可以做到什麼程度,不必一舉一動都小心翼翼、憂心忡忡。
‧慣性失眠、憂鬱個案─遭遇失去好友的重大車禍,無法脫離可怕的回憶。
→取回對身體的感知力,讓大腦能將自己從創傷經驗拉回現實,掌握當下情緒。
‧下背痛、睡眠問題個案─淺眠、睡眠時間短,常莫名的下背疼痛。
→調節神經系統,紓解壓力,發現壓力根源來自於無法陪伴家人的愧疚,減少工作之後便大幅減少了下背疼痛的症狀。
‧情緒上的不安、退縮個案─「對於工作和個人生活,提不起勁、喪失了熱情。」
──在職場上的壓抑情緒延伸到生活中,改變與上司的相處狀況後,同時也改善了個人的人際來往。

◆讓人「主動想要改善」的積極療癒法。
瑜伽療癒並非大眾所習慣的「接受某個指示/醫囑,照做之後得到結果」,而是接受瑜伽療癒師引導,藉由瑜伽覺察、統整身心的能力,自己找到最適合的自癒方式。無論身心的病痛,都在警示我們該改變生活中的某些事情,無論是種行為、態度或是人際互動方式,其他部分也會隨之改變。這種改變不一定會馬上奏效,然而就算只是很小的一步,你也能確實感受到自己比昨天更好,這就是在前往痊癒目標的最佳證明。

本書特色

★第一本完整介紹瑜伽療癒(Yoga Therapy)原理的實作專書。
★21組自我修復入門練習,感受瑜伽動作帶來「覺知/調節/統合」的全新體驗。
★8個實例狀況解析,馬上了解瑜伽療癒如何修復身體和情緒的完整過程。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推薦序1】不僅了解「瑜伽療癒」,更認識自身的「疼痛」
【推薦序2】一本告訴你「為何無法放鬆」的瑜伽書
【自 序】療癒的目標,是找回完整的自己

第一章 認識「瑜伽」和「瑜伽療癒」
我的瑜伽療癒之路
瑜伽和「拉筋‧伸展」,有何不同?
瑜伽要做到高難度動作,才有效嗎?
「痠痛感」,是對健康有效的保證?
改善身體的痛、發現心靈的傷
身體功能觀點的瑜伽療癒
心理學觀點的瑜伽療癒
神經科學觀點的瑜伽療癒
覺得舒服放鬆,就是療癒嗎?

第二章 改善身心傷痛,從創傷記憶開始
疼痛與情緒、認知息息相關
難以發現的內在傷痛
從身體的感覺發現情緒創傷
提升自信與正向力的積極療癒
【案例一】求好心切的疼痛者
【案例二】脊椎滑脫的重生者
【案例三】渴望平靜的癌症患者
【案例四】對生活失去熱情的工作者
【案例五】身陷婚姻危機的憂鬱者
【案例六】極度恐懼的創傷經歷者
【案例七】工作至上的生活失衡者
【案例八】自卑的完美主義者

第三章 從瑜伽哲學延伸出的療癒觀點
古典瑜伽哲學的療癒理念
瑜伽療癒的八大步驟

第四章 瑜伽療癒的自我練習
呼吸覺知練習:覺察自我呼吸狀態
呼吸調節練習01:延長、順暢、柔軟呼吸
呼吸調節練習02:舒緩側肋 & 腹部緊繃
呼吸調節練習03:胸 & 腹部擴張
呼吸調節練習04:左右鼻孔交換呼吸
身體掃瞄:從腳到頭的感覺觀察
身心覺知練習01:跪坐前彎
身心覺知練習02:仰躺腿部延伸
身心覺知練習03:仰躺體側伸展
身心覺知練習04:俯臥轉體
身心覺知練習05:仰躺體前側開展
身體調節練習01:坐姿上半身扭轉
身體調節練習02:站姿側彎
身體調節練習03:站姿前彎
身體調節練習04:站姿後仰
身體調節練習05:勇士站姿上半身延伸
身心統合練習01:站姿左右轉體
身心統合練習02:自體平衡深蹲
身心統合練習03:擺手後仰和前彎
身心統合練習04:勇士站姿側傾
身心統合練習05:俯臥身體上抬
關係靜觀練習

第五章 瑜伽療癒的常見問題
問題1:什麼人適合或需要瑜伽療癒課程?
問題2:瑜伽療癒或瑜伽課程中的﹁覺知﹂,究竟是什麼?
問題3:一周要練習幾次?時間要多久?
問題4:要上幾次課程/練習幾次,才能改善自己的狀況?
問題5:如何判斷一對一瑜伽療癒課程收費是否合理?
問題6:如何選擇適合的瑜伽療癒課程及療癒師?

各界推薦/推薦序

‧財團法人宏恩綜合醫院復健科主任/洪千婷
‧癒健物理治療所院長/楊宛青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趙文滔
‧藍海曙光集團執行長/鄭悅承
(依姓氏筆畫排序)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