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你胖得很冤枉:家醫科女醫師教你重啟健康體重基礎閾值,身體自然瘦 | 拾書所

其實你胖得很冤枉:家醫科女醫師教你重啟健康體重基礎閾值,身體自然瘦

$ 342 元 原價 380

內容簡介

肥胖是一種健康警訊,盲目的減重不但成效差,還會復胖!

檢視個人的體質對症治療,不用執著能量守恆,吃好吃滿也能瘦!

 

你感覺自己吃少動多,體重還是降不下來?

是的話,請檢視勾選以下選項:

( )你小的時候很瘦,現在才開始逐漸變胖?

( )你從某個時期開始,體重就直線上升?

( )你的家人都瘦瘦的,只有你一人特胖?

只要選中一個,就表示你的體重基礎閾值被墊高了。

若不想瘦了身體卻失去健康,這本書可以協助你重啟身體,瘦得健康美!

 

本書希望傳達正確的知識給每一位想減重的人。體重上升其實只是一個身體的現象,是身體給你的警訊,在節食、健身之前,你得先找出身體失衡的根源,做出調整,減重之路才會輕鬆,而肥胖背後暗示的身體問題,也才能夠得到真正的解決。

 

請回想一下,生活周遭真實發生的這兩個例子,到底問題差在哪裡?

 

A女:微胖、身材肉肉的、意志力超強,堅守能量守恆,隨身攜帶小電子秤和飲食日記,論克計算吃進的熱量,但是她的體重還是持續上升?!

 

B女:美食主義者,只要是「吃的」都會開心享用,從來不關心一份中薯要消耗330大卡,一份超商便當總熱量895大卡……偏偏身材就是很纖細,細到讓人嫉妒。

 

由於生活型態和體質的不同,如胰島素阻抗、腸漏症、過敏體質、隨時處在高度壓力下……等狀況,每個人的「體重基礎閾值」都不一樣,所以同一套減重法,別人做有效,你來執行卻是越減越肥。只要用對方法讓身體恢復平衡,不用挨餓和嚴格鍛鍊,自自然然就能瘦。

 

獻給感覺自己胖得很冤枉、無辜的你

 

讓瘦體素增加、飢餓素減少,幫助提升代謝、下降食欲?

這個方法已被證實無法有效治療肥胖!

新的研究顯示,肥胖與荷爾蒙失衡息息相關,尤其是:胰島素、皮質醇、甲狀腺。如果你試過各種減肥法,已經少吃、多動了,還是瘦不下來,那你一定不要錯失打開這本書的機會!

 

【本書特色】

★內附多項「肥胖原因自我檢測」和方便易執行的「微低碳211餐盤」建議,治好你的胖胖病。

★減重名醫親身試法有效+5000個案見證!教你正確理解自己的「體重基礎閾值」,找出發胖原因,對症治好胖胖病。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推薦序 最適切的個人化體重控制準則劉博仁 醫師

推薦序 幫助你在減重的旅程中更加得心應手不卡關宋明樺 營養師

前 言 肥胖不只是外觀上的問題,更代表著你身體發出的警訊!

 

PART 1 身體比你想的更複雜

體重基礎值的迷思

˙全身負擔總和

 

PART 2 能量守恆定律的迷思

太過執著能量守恆定律,小心會越減越辛苦

˙能量守恆的理論基礎

˙能量守恆減重,並非每次都有效

錯誤飲食迷思下的矛盾

˙假說一:暴食,會造成肥胖?

˙假說二:健康飲食金字塔=健康體態?膽固醇是肥胖的元凶?

˙假說三:1塊蛋糕的熱量=1碗蔬果沙拉的熱量?

˙1卡路里≠1卡路里

運動減重的真相

˙純靠運動,對減重並沒有太大效果

 

PART 3 肥胖是一道數學題:扣除身體的毒物負擔總和

肥胖是身體失衡的警訊

˙身體毒素的負擔總和,決定你的體重基礎閾值

高壓文明病:現代人肥胖的頭號殺手

˙壓力帶給身體的影響,恐怕遠超過你的想像!

˙什麼是「壓力胖」?

˙千萬別小看壓力這檔事

˙檢視自己的身體是否潛在壓力傷害?──高皮質醇與低皮質醇自我檢測

˙排解壓力的生活處方

肥胖新篇章:胰島素阻抗

˙如何診斷、自我篩檢是否有胰島素阻抗?

˙如何解決胰島素阻抗問題?

˙肥胖是一種荷爾蒙失衡?

˙胰島素阻抗新概念的革命

˙胰島素阻抗不只影響血糖,還可能影響你未來的記憶力

無辜的肥胖:甲狀腺低下

˙如何知道自己的甲狀腺是否出了問題?──甲狀腺低下自我檢測

˙甲狀腺低下的原因

˙補充營養元素:維生素A、維生素D、礦物質鋅、礦物質硒、礦物質鐵、礦物質碘

˙透過檢驗指數變化判斷自己有無甲狀腺亢進/低下

萬惡之源始於腸道:腸漏症與過敏食物

˙肥胖與腸道的關係

˙揭開腸道與肥胖間的神秘連結:腸漏症──腸漏症狀自我檢測

˙如何確定自己是否有腸漏症?──必備腸道完整修復的身體數值

˙準備好修補你的腸漏了嗎?──5R步驟重建腸道

˙何謂腸漏症?

˙腸漏其實是腸道細胞與細胞間的門鎖被打開了

˙腸漏症引發的肥胖、胰島素阻抗與脂肪肝

...

自序/導讀

 

你必須看過她從包包裡拿出隨身攜帶的電子秤,和她記錄每一筆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小筆記本,才會相信微微發胖的她,其實是個意志力遠高過一般人、高度自律的女子。但為什麼,在這樣高度自律的狀態下,她的體重仍然持續上升?

 

我再舉個相反的例子吧!我相信你身邊總是會有幾個人,他們不太忌口的吃著各式各樣的美食,從來不知道一份中薯需要消耗330大卡,一份便利超商的便當總共有895大卡,他總是開心的吃啊、吃啊,甚至吃進了很多你連碰都不敢碰的食物,偏偏身材就是很纖細,細到讓人羨慕。

 

這兩個不同的例子,到底問題差在哪裡?又為什麼,減重產品跟減重選項琳瑯滿目,但總是找不到一個完美的方式,可以直接讓人變瘦不再復胖?(如果有那種產品上市,你一定要告訴我,我會去買該公司股票!鐵定賺翻了。)

 

自從我接觸了功能營養醫學,我越來越明白上述的兩個例子的差別,並不在他們減重方式有錯誤,而是在他們「自身的體質」狀況大不相同。那個吃很多卻身材持續保持纖細的人,因為過往的身體狀況是平衡的,就算偶爾暴食,體重仍會守恆在一個固定的健康範圍上下;但那位高度自律的女子可就相反了,胰島素阻抗、腸漏症、過敏體質、隨時處在高度壓力下……身體自己所設定的「基礎體重」,或許就遠遠高過一般人。(我會在後面解釋「基礎體重說法」,來說明為何有些人體重一直維持在胖的狀態,無論多麼努力減重都看不到顯著的改變,反而像溜溜球那樣越減復胖後增加的體重越是驚人。)

 

如果你是這輩子只減過一兩次體重的人,而那一兩次都是不小心出國度假過得太開心、太放縱,體重才不小心上升,經過飲食和運動的控制後,體重自然回到原本的基礎值,那這本書恐怕就不太適合你,因為你的身體是健康平衡的!但若你是把減重當口頭禪,每天都在減重卻越減越胖;或是你從某一刻開始,明明飲食習慣完全沒有改變(甚至吃得更少了),但體重卻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大,幾乎已經快要不吃東西了,也每天努力到健身房報到,但體重數字仍不動如山的卡在那裡。如果是後面這兩種情況的人,那我會希望你好好的坐下來,打開這本書,看看書裡的內容是否就在講你的問題。

 

我常跟我的病人說「不要一直把肥胖視為敵人,因為它的出現是要提醒你,你身體的某處正在發生警訊!」讓我們一起翻開這個篇章,正視這個問題吧!

 

打破對減重認識的僵局

 

你對減重的認知是什麼?能量守恆定律、運動燃燒脂肪(一般所謂的「少吃多動」)、消夜不進食、單一飲食減重法。這些方式都可能對,也都可能不對!

 

為什麼我會說出這麼矛盾的話?或許因為在看了這麼多不同的病人之後,我才逐漸理解人體是一個多麼複雜的系統,要真的克服身體上的贅肉,就必須把你對減重的了解放到最謙虛的位置,重新認識自己。

 

若要正視肥胖,就不能只在體重秤上看著上下移動的1公斤便開心雀躍或沮喪難過,我們應該更積極樂觀地告訴自己,身體用它自己的方式在表達它面對的潛在問題,所以先別計較那1、2公斤的體重,而要先聆聽身體發出的聲音,當你聽到了、矯正了身體的問題,...

各界推薦/推薦序

【名人推薦】

江坤俊 敏盛綜合醫院副院長

宋明樺 減脂瘦身湯權威營養師

陳凝觀 《健康好生活》主持人

許書華 輔大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鄭凱云 名主播/《健康2.0》主持人

劉博仁 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學會理事長

(按姓名筆劃排序)

內容試閱

體重基礎值的迷思

國民健康署建議成人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應維持在18.5(kg/m2)及24(kg/m2)之間,當BMI值大於24、甚至大於27,我們就稱之為「肥胖」。所謂的BMI值,是使用身高跟體重去做的數學演算結果。另一個決定肥胖的因子叫做腰圍,代謝症候群的診斷裡,其中之一就有提到,若男性的腰圍≧90cm(35吋)、女性腰圍≧80cm(31吋),也稱之為「肥胖」。 你的BMI值是否落在國健署建議的健康範圍呢? BMI值計算公式:BMI=體重(kg)÷身高平方(m2) 不妨也算一算自己的BMI值是多少吧。 BMI<18.5 kg/m2     體重過輕 18.5 ≦BMI<24 kg/m2   健康體重 24 kg/m2 ≦BMI<27 kg/m2 體重過重 BMI ≧27 kg/m2      肥胖 以上BMI標準不適用於18歲以下者;BMI亦不適用於孕婦及哺乳婦、老年人、運動員。 當然還有其他的診斷標準,例如體脂肪、腰臀比。
但,你有注意到問題了嗎?
我們所有定義肥胖相關的指數,都是利用體重、身體尺寸、脂肪含量來定義肥胖這個問題,由於這些是肥胖的指標性數值,於是一般的民眾在「治療」自己的減重問題時,當然也就傾向引導自己去調整自己的體重、身體尺寸、脂肪含量。於是商人們開發出了很多的減重方式,像是抽脂、燃脂產品、塑身霜、卡路里控制料理包等。這些解決方案都導向「剷除脂肪」這個明確的目標, 那倘若脂肪一旦「被剷除了」,肥胖這個問題就能獲得解決,那為什麼前仆後繼去抽脂醫美中心抽脂的女孩們,卻仍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醫美中心報到?塑身霜、燃脂儀器在減肥市場上也永遠沒有退燒的一天?
這些現象可能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