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重新與世界連結 走出藍色深海 | 拾書所

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重新與世界連結 走出藍色深海

$ 332 元 原價 420

內容簡介

英國亞馬遜4.5星、美國亞馬遜4星評價


解開憂鬱症之謎,找到了不需用藥的社會處方箋
TED Talk千萬人氣演講作家——英國記者約翰.海利
飛越千里探尋憂鬱症成因


「一本闡述為何沒有人應該被隔離在孤島上的細膩清晰的著作。無論你是有輕微的憂鬱症狀、或是嚴重到曾有輕生的念頭,如果你希望看到真實、且持續的改變,拿起這本書來讀,它可以提供你適當的指引。」——艾瑪.湯普遜(Emma Thompson,英國演員、奧斯卡影后)

18歲吞下人生第一顆抗憂鬱劑,到31歲停止吃藥為止的13年期間,約翰.海利一直相信醫生與醫學研究報告的說法:他的憂鬱症是因為大腦的血清素濃度不足,需要用藥來修復腦內失衡的化學狀態。

從個人用藥的親身經驗,他不完全贊同醫生的說法與抗憂鬱藥劑的效用。於是,秉著記者追根究柢的精神,他花了3年時間,旅行6000多公里,足跡遍及美國印第安那州的阿米希村、柏林科提公宅、巴西聖保羅、加拿大洛磯山脈、英國等地,深入採訪了社會科學家、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演化生物學家、社會運動人士、以及深受憂鬱症所苦的人,試圖找到造成憂鬱症的真正成因與解方。

約翰.海利在這趟旅程中一一解開心中長久以來的各種困惑,他發現,不能只歸咎於生理與心理因素,集體的社會因素——人際關係、價值觀、職場環境、創傷、對未來不抱希望等,才是造成憂鬱焦慮最主要的原因。

旅程結束後,他找到了對症處方:憂鬱症不是個人的問題,而是全體社會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如果要減少這個造成人類社會整體疾病負擔第二名的憂鬱症的發生率,需仰賴社會群體的支持,進而與人、自然、有意義的價值觀、有意義的工作重新建立連結,克服自我成癮、童年創傷等,以及修復未來、建立信心。

作者說書與本書的採訪音檔,可上網觀看與聆聽:
www.thelostconnections.com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陳依辰

專職中英文雙向筆譯

目錄

推薦序:
全觀面對憂鬱症,找到本源才能對症治療  林耕新(耕心療癒診所醫師、《解憂相談室》作者)
 
前言:蘋果
序:謎
 
Part I 破綻
第1章 魔法棒
第2章 失衡
第3章 哀傷排除條款
第4章 前無古人
 
Part II 脫節:憂鬱與焦慮的9大成因
第5章 後來有者(Part II前言)
第6章 原因一 與有意義的工作脫節
第7章 原因二 與他人脫節
第8章 原因三 與有意義的價值觀脫節
第9章 原因四 與童年創傷脫節
第10章 原因五 與階級和尊重脫節
第11章 原因六 與大自然脫節
第12章 原因七 與充滿希望和安全感的未來脫節
第13章 原因八和九 基因和大腦角色的變化
 
Part III 重新連結:另類抗憂鬱劑
第14章 牛
第15章 我們建了這座城市
第16章 重新與他人建立連結
第17章 「社交」處方
第18章 重新與有意義的工作建立連結
第19章 重新與有意義的價值觀建立連結
第20章 喜心,克服自我成癮
第21章 面對並克服童年創傷
第22章 修復未來
 
結論:回家

自序/導讀


所有靈光乍現的片刻看似倏忽,但其實蘊釀已久。我是知道憂鬱症的,我在肥皂劇中看過,也在書中讀過。我聽過母親談論憂鬱和焦慮,見過她為了這些症狀吃藥。我知道解藥是什麼,早在幾年前,全世界媒體都在吹擂。我十幾歲的那些年正是百憂解(Prozac)的時代——那是新藥物的曙光,第一次有藥物宣稱能治療憂鬱症,而且沒有副作用。那十年中,有暢銷書說這藥物的確會讓人「好上加好」,服用後會比正常人還要強壯健康。

這些說法我照單全收,從不曾停下來想過。1990年代末的那幾年,關於百憂解的討論很多,到處可見。我想,應該我也適用。

去看醫生的那天下午,天晴氣朗。我的醫生對這一切也深信不疑。在小小的診間裡,他耐心跟我說明為何我會有這些感覺。他說有些人先天大腦血清素濃度不足,造成憂鬱症——也就是異常、持續而脫序的不開心狀態,久久不散。幸好,就在我成年時,「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s,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問世,這類藥物能修復血清素濃度到正常水準。醫生說,憂鬱症是一種腦疾,解藥就在這裡。他還拿出大腦圖跟我講解。

他說憂鬱其實跟大腦有關,只是型態不同。憂鬱不是想像出來的,憂鬱真實而具體,起因於大腦功能失常。

他其實也不用多說,那套說法我早就信服。不到十分鐘,我就帶著克憂果(Seroxat,在美國名為Paxil)的處方箋離開了。

過沒幾年,在我寫這本書的同時,有人向我指出那天醫生沒提出的所有問題:有沒有什麼原因可能讓你這麼憂鬱?是否遇到了什麼事情?有沒有什麼事對你造成了傷害,而你會想去改變的呢?其實,就算當時醫生有問這些問題,我大概也答不出來。我猜我會兩眼無神地看著他。然後,我可能會說:我過得很好。我是有些狀況沒錯,但沒道理不開心,而且是這麼不開心。

不管怎樣,他沒問,我也沒多想。之後的13年,醫生都是開這種藥給我,從來也沒問過那些問題。要是問了,我想我會發火,並且回他:「腦子都壞了,無法製造能帶來快樂的化學物質,何必問呢?不嫌殘忍嗎?你不會問失智者把鑰匙放到哪裡去吧。這問題很瞎,你是沒讀過醫學院嗎?」

醫生告訴我要兩週才會看到藥效,但就在我領藥的那晚,我感受到一股暖流在體內流竄,一種輕柔的彈弄,我確定那是我大腦突觸發出聲音,進入正確設定。我躺在床上,聽著自己錄的、聽到快爛掉的精選錄音帶,我知道,接下來很久的時間,我都不會再哭泣。

幾週後,我離家到大學報到,帶著新的防禦武器——藥物,我不擔心。在學校,我是抗憂鬱藥物的福音傳教士。每當朋友覺得難過時,我會給他們一些藥試試看,跟他們說可以去跟醫生拿一些。我相信我的狀態不只是「不憂鬱」而已,而是更好更棒!我告訴自己,我有超強修復力和活力。沒錯,藥物帶來有感的副作用,我胖很多、也超會流汗,但那只是小小代價。我周遭的朋友再也不必受苦,而且你看,我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

但是,才幾個月我就發現,哀傷有時會無預警地回過頭來找我,無法解釋,毫無道理可循。最後只好求助醫生,我們決定提高劑量。我從一天20毫克提高到一天30毫克,從原本的白藥丸變成藍藥丸。

接近20歲的那幾年和整個二字頭就靠這樣過去了。我向人宣傳這些藥物的優點。又過了一段時間...

各界推薦/推薦序

好評推薦

「這是一本會讓我更進一步修正治療策略的書,建議心理師和精神科醫師一定要仔細閱讀。」——林耕新(耕心療癒診所醫師、《解憂相談室》作者)

「嚴重困擾著美國社會的憂鬱與疏離的問題,《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一書提供了精彩、精闢的分析。」——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Rodham Clinton,美國民主黨政治人物)

「如果你曾經歷過情緒低落、感覺迷惘,這本書將改變你的生命……現在就讀吧!」——艾爾頓.強(Elton John,英國搖滾樂爵士)

「對於這個當代普及的問題,本書有非凡且細膩的新發現。筆法風趣、銳利,大膽、深入的分析推翻了過去我們對憂鬱症的認知。這本書引入了一股清新氣息,巧妙地挑戰當代正統的憂鬱症治療方法。」——馬克斯.潘伯頓(Max Pemberton,英國國民醫療保健服務中心心理醫師)

「這是一本具時代性、重要的、大膽又挑戰傳統觀點的讀物。現在是我們從單純藥物的角度轉向社會角度來檢視心理健康的時刻。這本書幫助我們這樣做。」——麥特.海格(Matt Haig,《我們住在焦慮星球》作者)

「這是你會推薦給你的好友,希望他們都能人手一本好好閱讀的精彩好書,因為裡面有太多令人省思、且你會想和他們一起討論的觀點。非常個人化的書寫,直率、幽默又謙遜,讓我讀得愛不釋手。」——布萊恩.依諾(Brian Eno,U2合唱團的唱片製作人)

「一本大膽又具啟發性的著作,對現代整體社會的幫助遠遠超過受憂鬱所苦的人。」——亞莉安娜.赫芬頓(Arianna Huffington,《赫芬頓郵報》創辦人)

許瑞云(花蓮慈濟醫院一般醫學內科醫師、《走出傷痛 破繭重生》作者)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