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心靈:一個人類學家對精神醫學的觀察 | 拾書所

兩種心靈:一個人類學家對精神醫學的觀察

$ 514 元 原價 650

內容簡介

這是關於精神醫學的文化研究,也是一部精神醫學的近代史

 

精神醫師如何成為醫師,精神病人又是如何成為病人?

我們理解精神疾病的方式,將會決定我們如何面對精神疾病患者

 

「我想,一旦我能夠單純地把他看成是個瘋子,事情就簡單多了。但是,我仍然會看到那裡有一個『人』。」這是一個精神科病房的新進住院醫師在面對患者時的內心掙扎,或許也是我們的。所以涉及精神疾病的社會議題總是會有許多爭議——我們希望將精神疾病患者視為理性、能夠為自己負責的人;但我們不確定是否可以。

 

因為我們不確定該如何看待精神疾病。它是一種身體上的病,還是社會建構出來的病?它存在於大腦或血液中的某些成分濃度的改變,還是存在於我們的心智以及對他人的情緒反應之中?

 

但無論如何,受苦是真實的。

 

《兩種心靈》是一個人類學家對精神科醫師、精神疾病、精神疾病患者,以及精神醫學的田野觀察和思考。「兩種心靈」指的是美國80、90年代精神科醫師面對患者時兩種不同的治療模式,也可以說是思考方式:一種是基於生物醫學,以藥物治療為主;一種是基於精神分析,以談話治療為主。這兩種模式形塑了醫師如何看待病人、病人如何看待自己與自己的病、醫師如何解決病人的痛苦的方式,也涉及了社會上一般人如何看待精神疾病跟精神疾病患者。這兩種模式相輔相成,有各自的訓練方式,卻因為管理式照護(managed care)的介入而失去了平衡。

 

身為醫療/心理人類學家,魯爾曼決定進入精神科醫生的養成場域和工作現場進行田野研究;她觀察精神科醫師,也觀察精神科醫師如何面對他們的病人。她帶我們理解這兩種模式如何影響精神科醫師感覺和思考的方式。宗教人類學出身的魯爾曼借用基督神學的「受苦」概念,她認為生物醫學模式和談話治療模式兩者缺一不可,但若精神醫學只剩下生物醫學模式,而社會上多數人也把精神疾病只視為身體疾病,那麼病人會陷入怎樣的處境呢?人們會想成為醫者,是因為想要幫助受苦之人。但精神醫學對苦難的解釋是複雜的。當醫(學)生們開始逐步成為有能力醫治他人的人,他們所受的訓練改變了他們對苦難的看法,他們如何在此過程中面對自己?而影響醫病關係的,除了醫療實作的不同模式,是不是也與醫療系統與政策有關?

 

魯爾曼透過對患者和醫師的深入訪談、公私立精神醫院的實地踏查,她用人類學的洞察力,帶我們重新審視了精神醫學的世界、精神科醫師的不安和困惑,以及此一領域的變遷是如何影響了廣大的醫師和患者。人類學家用參與觀察的方式,解析那個時代精神醫學的文化現象,也記錄了一段精神醫學變革的歷史過程。她在觀察精神科醫師的過程中自言,她「開始用不同的方式觀看人」,而她也「確實看到不同的人」了。魯爾曼試圖理解精神科醫師如何觀看,因為「如何觀看」關乎我們會「看到什麼」。

 

我們無法知道精神上的苦痛是否確實存在著「疾病」,也沒有辦法一勞永逸地斷定一個人是否患有憂鬱症。但我們理解、看待這些疾病的方式,將會影響我們的作為,以及我們面對受苦者的方式。而最終我們會發現,精神醫學不可避免地觸及我們最深切的道德叩問:是什麼使一個人(person)得以成為人(human)?而醫療要怎樣的條件,才能維持它理想的道德實踐?

 

++++

 

「沒有人是簡單的。我們穿越自己閉塞的過往,穿越過往的眾聲嘈雜來聆聽他們的悲痛。我們能聽見的,往往只有能和我們共振的聲音。精神科醫師被教導用特殊的方式聆聽:他們會聽到我們大部分的人聽不見的訊號,他們會尋找我們大部分的人看不見的模式。⋯⋯一個年輕精神科醫師如何學習成為他的病人的醫師?這就是本書所要描述的故事。」

 

精神醫學具有無法遏止的吸引力,因為它一直在改變你理解人類經驗的方式。它讓你躲進常規行為後的密室,得以一窺日常生活有禮接觸背後,那些真實而古怪的人類情感。──譚亞・魯爾曼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導讀 從躺椅到藥丸:見證精神醫學的文化變遷/吳易澄

 

作者註 Author’s Note

引言 Introduction

 

1. 病人出了什麼問題? What’s Wrong with the Patient?

2. 傷害的指向 The Arrow of Harm

3. 文化及其矛盾 The Culture and Its Contradictions

4. 精神醫學科學家與精神分析師 The Psychiatric Scientist and the Psychoanalyst

5. 分裂從何而來 Where the Split Came From

6. 管理式照護的危機 The Crisis of Managed Care

7. 瘋狂與道德責任 Madness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研究技術附錄 Technical Appendix

致謝 Acknowledgments

 

譯後記 作為一個精神科醫師,我要做的是理解病人受苦的本質,並且找到換檔的策略/張復舜

譯後記 閱讀及翻譯《兩種心靈》的快樂/廖偉翔

 

註釋 Notes

參考書目 Bibliography

譯名對照

各界推薦/推薦序

人文人類學學會,特納民族誌寫作獎(Victor Turner Prize for Ethnographic Writing)

博耶心理人類學獎(Boyer Prize for 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

 

+++

吳易澄,杜倫大學人類學博士、新竹馬偕精神科醫師

—————————————————審訂

 

王浩威,資深精神科醫師、作家

吳佳璇,資深精神科醫師、作家

李舒中,長庚大學醫學系人文及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

周仁宇,精神分析師、人類學博士、兒童精神科醫師

陳嘉新,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彭仁郁,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法國分析空間學會臨床精神分析師

彭榮邦,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楊添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長

廖福源,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暨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主任

趙恩潔,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蔡友月,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生物醫學科技研發中心合聘副研究員

—————————————————推薦

(依姓氏筆畫排列)

 

+++++

我是全民健保實施那一年開始接受精神科住院醫師訓練,因此對書中美國精神醫學主流如何從精神分析轉向生物精神醫學,以及保險公司的管理式照護如何影響醫病關係,感同身受。魯爾曼的作品,不僅令我有深深的「鄉愁」,更是關心精神醫學者不可錯過的傑作。——吳佳璇,資深精神科醫師、作家

魯爾曼教授的研究一向掌握了民族誌感知與行動之間細緻的平衡。本書聚焦專業社會化、精神醫療典範轉移更迭的社會塑造與意涵、精神病患醫療的實務需求等議題,是一部值得閱讀的機構民族誌佳作。——李舒中,長庚大學醫學系人文及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

作者將成對的視野合成一層又一層立體清晰的影像:生物精神醫學/精神分析;參與/觀察;實務/理論;科學/預算。這讓我們得以藉由精神科訓練的精采故事,看到那裡面所隱藏的專業文化、時代意識與人性本質。——周仁宇,精神分析師、人類學博士、兒童精神科醫師

對於一個精神科專科醫師兼科技與社會研究者如我,閱讀《兩種心靈》喚起了許多滋味複雜的回憶。經由浸淫於精神專科訓練的參與觀察,作者剖析生物精神醫學與動力精神醫學兩種並存的知與看的方式,並由此切入精神醫療的實作慣習,因而成就了這本當代精神醫學的重要民族誌。──陳嘉新,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迥異於高夫曼筆下異化受苦之人的精神病院,魯爾曼透過精神科學徒的視角,揭露百年來身心二元...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