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胃聖經台灣版:必知低酸飲食訣竅 × 176道在地食譜,營養師李婉萍告訴你如何用4週食療護胃 | 拾書所

護胃聖經台灣版:必知低酸飲食訣竅 × 176道在地食譜,營養師李婉萍告訴你如何用4週食療護胃

$ 332 元 原價 420

內容簡介

比吃藥更有效!護胃行動就從日常飲食開始
飯後經常打嗝脹氣、消化不良?
受苦於胃食道酸水逆流、吃胃藥比吃飯還勤?
想養出健康好胃,卻不知道怎麼吃喝保健?
婉萍營養師帶你了解自己的胃,
用在地食材輕鬆打造護胃食療食譜,4週見效!


★陳炳諴醫師審定導讀(台南胃腸肝膽科成美診所院長.台南市醫師公會理事)★

無論你現在
○正處於胃疾治療期
○偶有胃不舒服的情況
○有時候飯後消化不良
○想保健養出健康好胃
都可以從本書獲得幫助。

胃食道逆流不能吃什麼水果?胃不好可以吃辣嗎?
告訴你如何掌握飲食基本原則,原來這樣吃對胃最好!

辨識食物營養成分,才能真正吃對!
認識所謂六大類食物,和它們所含有的營養成分,避免消化道時不時向你發出抗議,甚至還能學會計算熱量,健康減重。

低酸食療攝取指南,這樣吃帶你遠離酸害!
→低酸食療首選高纖飲食,分辨「水溶性纖維」和「非水溶性纖維」,一日高纖菜單get!
→蛋白質是關鍵營養素,正確選擇低酸護胃的低脂蛋白質。
→探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地位,好醣、壞醣比一比,留意精緻澱粉的攝取。

找出傷胃元兇,破解飲食迷思!
生病不舒服或食慾不振時喝點白粥較容易消化?事實上,如果胃功能不好,吃粥不但沒幫助,反而還會加重症狀。糾出對營養似是而非的觀念,避開可能的傷胃因子,規畫適合自己的飲食型態。

4週護胃食譜全計畫,簡單料理輕鬆上桌!
→第1週排除期,採取溫和飲食原則,告訴你什麼食材是地雷!
→第2週修復期,不適狀況好轉,接著來幫助胃黏膜順利修復。
→第3週保養期,告訴你在台灣也能完美達成高纖的地中海飲食。
→第4週保養期,低醣飲食能改善熱量過剩的情形,也有助計畫減重喔。

特別收錄:用芳療打造腸胃防護罩
當消化系統感覺有點脹氣、消化不良時,適時運用某些芳香療法,能有助恢復平衡,對提升情緒、調整腸胃都有幫助。

本書特色

1.深入淺出從消化道談起:透過對消化系統的認識,能更幫助我們理解如何選擇對消化有幫助的食物。
2.美味又實用的護胃食譜:簡單的料理手法,任何人都能自己完成4週的飲食計畫。
3.營養師的小叮嚀:貼心提醒台灣人常見飲食的問題,與生活經驗息息相關,更容易產生共鳴並內化為生活小常識。
4.外食族也受用:對忙錄人士而言,只要擁有健康飲食概念,加上貼心提醒,就算外食也能建立自我護胃機制。

護胃推薦

一休|健康瘦身達人.一休陪你一起愛瘦身
急診女醫師其實.|網路人氣醫師圖文作家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導讀|用正確的飲食方法,達到護胃和健康/陳炳諴醫師
|推薦序|你吃什麼,就像什麼/一休

前言│全球10億人有胃食道逆流,卻有七成患病而不自知……
每四到五人就有一人受它所擾,但多數均未就醫
胸痛、夜咳、喉嚨卡卡,也可能是胃食道逆流!
腸胃成藥只能緩解症狀,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放任不管或輕忽,恐招致食道癌上身
遠離酸害威脅,從改變飲食做起

│PART1 │ 酸害 正在危害你的身體
01當食物送入口中後……它真的被消化了嗎?
食物消化之旅:從口腔到腸胃
小心吃太多,胃會被撐大?
胃酸是什麼?對消化有什麼作用?
02脹氣、發炎、胃食道逆流,常見的胃功能障礙你也有嗎?
經常打嗝、肚子鼓脹,小心可能是疾病警訊
發炎、潰瘍、胃食道逆流,淺談常見胃部三大疾病
胃食逆流、食道癌高危險群,肥胖者當心!
03每四人就有一人罹患胃食道逆流!你一定得知道的症狀及治療
我也被酸侵蝕了嗎?剖析胃食道逆流症狀
揪出酸害癥結點!現行診斷工具有哪些?
正確治療,擺脫胃食道逆流困擾
預防胃酸逆流有妙招!同步這樣做才能改善症狀、不復發

│PART2│低酸‧食療‧護胃飲食機制
04你真的吃對了嗎?認識六大類食物營養
搞懂食物分類,才能真吃對
各大類食物營養成分含量差異
05低酸食療首選——纖維質
為什麼高纖維是低酸食療的主軸之一?
健康保胃戰!如何正確攝取纖維?
天然膳食纖維來源get!營養師推薦食材
06低酸食療的蛋白質攝取指南
蛋白質種類怎麼選?
吃豆不脹氣,建議先泡再煮或改豆製品
胃痛時,不宜吃的魚和海鮮有哪些?
07低酸食療的碳水化合物攝取指南
什麼是好醣?什麼是壞醣?
碳水化合物如何造成胃不適?
「限制碳水化合物攝取量」有助改善症狀
08立刻降酸!七大必知的護胃習慣
護胃1:避免吃香喝辣!適合低酸飲食的烹調香料
護胃2:戒除酸害!避食容易激發酸性、造成消化不良的食物
護胃3:以「5」為基準!不妨多吃偏鹼性食物
護胃4:換個烹調方法,有助減酸!
護胃5:蛋白質、纖維質、碳水化合物,進食照順序能養胃
護胃6:胃食道逆流者必知!除了酒精,茶飲也應少喝
護胃7:湯水食物視狀況攝取,用餐時邊喝水超母湯!
09胃食道逆流不能喝茶?吃高麗菜有用嗎?常見飲食迷思一次解答
胃不好,真的不能這樣吃?水果、麵食、酒和茶,可以怎麼吃?
胃不舒服、幫助消化,可以吃什麼?
打造好胃,日常保健可以怎麼做?營養補充品有效嗎?

│PART3│ 4...

自序/導讀


你吃什麼,就像什麼

一休|健康瘦身達人.一休陪你一起愛瘦身

從小,我的腸胃就不太好。阿嬤說,出生時我只要喝牛奶就「落賽」,所以我小時候無法喝牛奶,都喝米麩長大。慢慢長大後,發現自己很容易漲氣、打嗝、放屁,慢慢才懂得,原來這叫腸胃不好。

所謂「腸胃不好」,腸與胃會連在一起說,表示這兩個器官是一體性的。如果再深究一點,會知道食物經過食道,第一個就是先進到胃裡消化,等胃消化完的食物才會進到小腸、大腸。

胃可以想像是身體內部的磨豆機,負責把吃進去的食物先做第一關的分解,好讓營養可以再到小腸、大腸,進而讓營養被身體吸收,而不需要或消化不掉的,則會隨著排便排出。

如果腸胃功能很好的,基本上就是會很順利的進行以上的流程。

但如果腸胃功能不好的呢?

也就是第一關,胃的消化功能就不好,那就可以想像是那個磨豆機的刀頭不利了。刀頭不利,食物就無法磨得很細,而無法磨細的食物,要嘛就是要花更久的時間消化,再不然就是消化不完整就排出。

以上的素人白話敘述,是我花了好多年的不舒服才學習到的。

原來胃是這麼重要的功能!

當然再上一步,就是從咀嚼開始。

再上一步,就是從挑選食物開始。

人體器官像是肌肉、骨骼、眼睛、嘴巴、皮膚,狀態好不好,可以用肉眼觀察出來。所以這也是醫美盛行的關係,因為看得到,得到的改善也很明顯。

但內臟器官平常是看不見的。雖然看不見,卻超級重要,因為吃進什麼,跟身體的健康息息相關。

我一直記一句話:「你吃什麼,就像什麼。」如果你吃的食物是健康的,那麼你就會健康。

反之,如果你吃「一堆垃圾食物」,又怎麼能期望會健康?

胃不舒服,很大原因就先跟吃的食物有關係。而這種腸胃不舒服,不但影響健康,更是大大影響生活品質。

婉萍營養師寫下的這本《護胃聖經台灣版》,很清楚地用很專業的方式讓我們暸解,不同食物對腸胃的影響,並且還教導如何食用「低酸食物」來「養胃護胃」,並且還附上「4週的護胃食療計畫」。

「你吃什麼,就像什麼。」想要腸胃健康,那就要吃對腸胃好的食物。這本護胃聖經對於想改善腸胃的我很有收穫,也推薦給大家。

內容試閱

低酸食療首選——纖維質
當你的喉嚨因胃酸逆流而經常承受著強烈不適的灼熱感時,是否總是習慣透過藥物來解決?有文獻表明,藉由飲食或許會更適合!
一篇2017年發表在《JAMA Otolaryngology-Head Neck Surgery》醫學期刊上的研究指出,以植物為基礎的地中海式飲食和治療「喉咽反流」(胃酸逆流到喉部和咽部)的主流藥物一樣,都具有相同的醫學益處。
在這個實驗中,研究團隊讓85名患者接受質子泵抑製劑(PPI)的藥物治療;另外的99名患者則採用富含蔬菜、豆類、水果,且限制動物性食物攝取的地中海式飲食法,也讓他們飲用鹼性水。兩組受測對象同樣都要避開通常會引起胃酸逆流的食物,例如咖啡、茶、蘇打水、巧克力、酒精,以及油膩、辛辣和高脂食物。
約6週過後,地中海飲食組的人減輕不舒服症狀的程度,比服用藥物組的人來得更好,症狀約減少了63%。

◎為什麼高纖維是低酸食療的主軸之一?
所謂的膳食纖維,是碳水化合物的其中一種,它僅存在於天然的植物性食物裡,例如蔬菜、水果、穀物、豆類等,具有食用後不容易被消化的特性,在人體胃腸道的健康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那麼它和胃食道逆流有什麼樣的關聯呢?
根據流行病學研究,發現胃灼熱的頻率和膳食纖維的攝取量呈現負相關,也就是纖維吃得少,胃灼熱發生的次數也會比較多。平日飲食纖維攝取偏少,會影響胃腸的蠕動,因而拉長胃排空的時間,因而被認為可能提升胃食道逆流的風險。此外,也有人主張由於膳食纖維清能除胃中的亞硝酸鹽,降低一氧化氮合成的能力,所以可能進而導致下食道括約肌的壓力下降,不過這種說法目前還未得到臨床證實。
2018年發表在《World J Gastroenterol》期刊上的一篇文獻則說,研究人員招募了36位膳食纖維每日攝取量少於20克的胃食道逆流患者,讓他們仍照著之前的飲食,僅在每天三餐前或餐後補充5公克的洋車前子纖維補充劑,透過24小時PH阻抗監測發現,無論是胃食道逆流次數或每週出現胃灼熱的次數與症狀都減輕了。
世界胃腸病學組織(WGO)針對胃部灼熱這個議題,也提出應攝取富含纖維食物的建議,但關於纖維改善胃食道逆流的機制,至今尚未明確。
但若是就膳食纖維與進食和消化之間的關係來看,應該也有一些脈絡可循。膳食纖維依據溶於水的難易度分為「水溶性纖維」和「非水溶性纖維」兩種,前者能與食物中的水分結合,增加胃腸道內的食物體積,因此讓人容易產生飽足感,也有調節血糖的好處,能避免一下子吃得太多太快;另一方面,非水溶性纖維雖不溶於水,卻能促進蠕動、加快胃部食物通過腸道的速度。所以,這兩種纖維的特性或許可說是間接減少胃食道逆流機會的原因之一。

◎健康保胃戰!如何正確攝取纖維?
想要獲得纖維好處,並不是一味地大量攝取就好。根據衛福部建議,一般成人每日約需吃到25~35克的纖維,要是攝取過量不僅會讓排氣次數或是容易脹氣變多,也會影響體內維生素與礦物質的吸收效果。此外還要注意:

1.不宜突然間大量攝食
儘管纖維在減輕胃食道逆流症狀與促進消化道健康方面有益處,但短時間內過量添加,也會進一步加劇不適、刺激腸蠕動,引發腹鳴、腹脹或腸痙攣。以前我自己就曾碰到有病人為了實踐高纖飲食,每一餐都努力吃下超過三百公克的蔬菜,結果反倒出現脹氣問題。
也就是說,假使你過去纖維質的攝取總是不夠充足,現在想要積極補充,那麼也別一下子吃得太多,應漸次增加好讓腸胃有時間適應。譬如...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