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生病更可怕的醫療陷阱:別讓不必要的治療同時傷害你的健康和荷包 | 拾書所

比生病更可怕的醫療陷阱:別讓不必要的治療同時傷害你的健康和荷包

$ 253 元 原價 320

內容簡介

醫師、護理師、醫院主管大聲疾呼
除了仰賴醫護人員的專業建議,你也有責任守護自己的健康

我們從來不曾懷疑醫護人員的專業意見,該吃什麼藥、該做什麼檢查、該開什麼刀,我們照單全收。但你有沒有想過,某些治療方式雖能讓你獲得一點點改善,卻把你暴露在嚴重的損害風險中?

你可能不知道:

得知需要心臟繞道手術的病人,有三分之一其實並不需要──這是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醫生和蘭德公司的研究。

接受全身斷層掃描暴露在輻射中的程度,媲美廣島和長崎某些核爆倖存者承受的劑量──這是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學者的發現。

數萬人因為慢性背痛動了背部手術,而手術成功的證據幾乎不存在──這是達特茅斯醫學院研究人員的發現。

這便是所謂的「過度醫療」。過度醫療不僅可能危害你的健康,更浪費了寶貴的醫療資源,讓真正需要治療卻經濟環境欠佳的病患沒有獲得妥善的照護。

本書有醫師、護理師、醫院主管以及接受過度醫療的患者現身說法,也分享知曉內情、能力充足的人如何避開陷阱,更有實用的自保方法20招,告訴大家如何預防遭到過度醫療的傷害。

醫護人員是守護生命的白衣天使,我們每個人也都有責任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蘿絲瑪莉.吉卜森Rosemary Gibson
  
蘿絲瑪莉.吉卜森是名作家,也是美國健康照護的思想領袖。她在羅伯特‧伍德‧詹森基金會(Robert Wood Johnson Foundation)的十六年中,主導國家策略,讓安寧緩和醫療成為醫療主流,她以促進病人安全的工作知名。吉卜森也曾經擔任經濟和社會研究院的副院長和美國企業研究院的資深研究員。她也是維吉尼亞醫學院和維吉尼亞州議會醫療委員會的顧問。她是《沉默之牆》(Wall of Silence)的主要作者,這是一本描述醫療疏失的書;她的文章曾刊登在《華爾街日報》和英國《皇家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賈納丹.辛哈Janardan Prasad Singh

賈納丹.辛哈是世界銀行經濟學家,在健康照護、社會政策和經濟發展方面有廣泛著作。他是印度數個總理國際諮詢委員會的一員,在美國企業研究院從事經濟政策工作,也在聯合國從事外交政策工作。他是《華爾街日報》撰稿人理事會的一員,也是《沉默之牆》的共同作者。
譯者介紹

劉道捷

台大外文系畢業,曾任國內財經專業報紙國際新聞中心主任,現專事翻譯。曾獲《中國時報》、《聯合報》年度十大好書獎及其他獎項。翻譯作品包括:《全面革新》、《逆勢求勝》、《大逃稅》、《投機:貪婪的智慧》等。

目錄

推薦序
民眾必須擺脫「醫療做愈多愈好」的迷思 張志華
你需要不以財務考量提供照護與諮詢的家庭醫師 楊志良
台灣醫改當務之急──向「過度醫療」說不! 劉梅君
過度醫療是關乎每個人的問題 蓋斯特

前言

Part 1 正視現實
1 荒野之聲
2 醫生說故事
3 如何演變至今
4 「濫用」的人性面
5 X光可能會致癌

Part 2 不確定性、行銷與金錢
6 醫學的基本問題——不確定性
7 廣告行銷和醫藥治病之爭——一個家庭的故事
8 醃製心靈——新聞只是另一種廣告
9 你不會想讀的一章

Part 3 學會自保
10 別走冤枉路——他們避開了過度醫療
11 和醫生一起做決定

Part 4 每個問題都有一個解答
12 刪減濫用而不是刪減病人
13 不願面對的其他真相
14 停止醫療濫用的十個步驟
15 聰明自保二十招

註釋

自序/導讀

推薦序

民眾必須擺脫「醫療做愈多愈好」的迷思

我是急診專科醫師,經常接收到由其他醫師轉介來的病患。「天啊!這病人每天都要吃二十二種藥耶!」負責幫病人核對過去用藥史的實習醫師,難以置信地叫了出來。「老師,這些藥全都是必要的嗎?」他一臉疑惑地看著我。

我問病人:「你知道你每天吃的是什麼藥嗎?」病人回答得很乾脆:「醫生開什麼,我就吃什麼。」我仔細審視藥物之後,發現其中有許多藥效重疊的同類藥物,像是控制血糖的藥物就有四種,降血壓用藥也有四種(不包括另外的兩種利尿劑),止痛藥有三種,另外還有病人口中所謂「顧心臟、顧腦、顧骨頭、顧腰子(腎臟)」的藥丸,以及一堆我念不出名字來的「味素藥」。而病人這次被送入急診的原因(低血糖、低血壓和急性腎衰竭),其實就是因為這些藥物使用過量的結果。

本書作者說,有高達三分之一的美國人表示他們曾經接受不需要的治療、檢查或藥物。反觀台灣,「過度醫療」的情況也非常嚴重,跟美國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台灣的全民健保制度,對於一般民眾就醫的選擇並不設限,人人都看得起病、吃得起藥,愛看大醫院就看大醫院,不必轉診、不必預約。健保醫療的濫用情形,造就了台灣人「看病多、吃藥多、檢查多、開刀多」的扭曲現象!國人平均一年看病十二次,是美國的三倍,而民眾每年浪費的藥費,估計每年約新台幣三百億元。

除了上述藥物濫用的例子,還有哪些醫療項目有可能是潛在的過度醫療呢?其實,有別於美國,在台灣,任何一樣醫療行為都有可能被濫用,因為醫院端和病人端都有一致的期待,那就是「反正健保會埋單」。其中,有不少醫療行為的必要性其實是值得省思的。舉例來說,難道椎間盤突出就一定得開刀治療嗎?手術灌骨泥就能改善老人家背痛?只要發現心臟冠狀動脈狹窄就一定要放置心臟血管支架?膽固醇稍高就非得吃藥控制不可?胃痛非得使用氫離子阻斷劑不可?檢查有白內障就必須手術摘除?做骨密檢測就能保骨?做攝護腺特異抗原就能篩檢出攝護腺癌?以上所舉例的檢查、檢驗或治療,只要適應症落在可做、可不做的灰色地帶,往往都會被過度使用。

另外一個造成過度醫療的因素是緊張的醫病關係。台灣的醫療糾紛刑事訴訟氾濫,病人或家屬利用非理性手段(如抬棺、撒冥紙、找媒體爆料)來抗爭的也不在少數,使得醫病關係空前緊張,醫療人員紛紛採取防禦性醫療,寧願多做檢查和檢驗,只求不要被告或被鬧。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被過度使用的電腦斷層掃描和核磁共振造影(MRI)檢查。這類高階檢查一般都非常昂貴,而且病人須承擔顯影劑過敏或副作用的風險。此外,非必要的電腦斷層掃描檢查也會讓病人接受不必要的輻射線暴露,進而增加致癌風險。

那麼,要如何減低「過度醫療」所帶來的衝擊呢?除了要求醫療人員自律、檢討健保給付制度之外,更重要的是,民眾必須擺脫「醫療做愈多愈好」的迷思,過度醫療帶來的不只是醫療資源浪費,因為過多的檢查將產生非必要的治療,也許是多吃藥,也許是多挨刀,這些過度的治療將帶來不可忽略的風險和副作用。民眾必須更聰明地保護自己,了解「多檢查、多治療」不見得就是賺到。

張志華◎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醫勞盟)理事長、
新光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

推薦序

台灣醫改當務之急——向「過度醫療」說不!


台灣雖有外國人稱羨不已,號稱「俗夠大碗」的健保制度。但你知道嗎?這款「台灣醫療奇蹟」是以每位國人平均每年看十五次門診(世界第一)、每次門診吃四顆藥(歐美平均才一到兩種)、每一百元醫

各界推薦/推薦序

推薦序 柯文哲 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
洪素卿 資深醫療記者
張志華 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醫勞盟)理事長、新光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
楊志良 亞洲大學講座教授、衛生署前署長
劉梅君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醫改會)董事長、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教授
專業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