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的邏輯:比賦予病患選擇更重要的事 | 拾書所

照護的邏輯:比賦予病患選擇更重要的事

$ 300 元 原價 380

內容簡介

入圍二○一○年英國社會學協會(BSA)「健康與疾病社會學」書卷獎

與疾病共處,是我們逃不了的命運,
但「什麼是好的照護?」

我們以為,醫護人員給予病人越多的資訊、越詳盡的解釋、越透明的知情同意,醫病關係就越順暢,病人越能做出正確的決定,過著更理想的生活,但實情比這個還複雜。

過去,我們共同抵抗醫療霸權,擘畫出更多病人的主動性,但「選擇的邏輯」並沒有打造出對病人最適合的照護情境。在「選擇的邏輯」下,病人表達了意願,做出了選擇之後,一切就要自行負責,無論疾病多麼不可預期,日常多麼出乎意料,一旦事情出了差錯,病患只能抱持悔恨和罪惡感。

透過荷蘭某家醫院的民族誌田野觀察,作者以糖尿病患為研究對象,結合哲學、人類學、社會學等面向,提煉出「照護的邏輯」。照護不只是「溫柔的愛」,在這邏輯之下,「行動」先於「判斷」,「實作」先於「事實」,沒有什麼事情是被保證的,沒有什麼決定是做了就能心想事成的。病患、醫護人員、技術、儀器等各項元素在日常中不斷協調、不斷修補(doctoring),我們得持續堅定地做些嘗試。生活(名詞)的好壞不是重點,要點是如何「過生活」(動詞)。

照護的邏輯講求「關注」,在病患做了選擇之後,仍不斷地給予關注,才能彌補選擇之後,病患被施予的「忽略」。照護的邏輯期望病人主動積極,醫護人員實踐醫療專業更多的可能性。不過,不要超過極限,因為我們終究得(學會)放手,面對死亡。

作者長期蹲點荷蘭地區醫院,用人類學之眼,加上哲學思辨,凝視現代人的重要疾病——糖尿病,以此為觀察焦點,提出「照護的邏輯」之下的病患該如何自處,外人又該如何協助讓他們與疾病共存。這本書描繪一個理想的照護體系,適合醫護人員、政策制定者和社會科學愛好者作為思想的種子。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吳嘉苓(負責中文版作者序、前言、第一章和第六章)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專長領域為醫療社會學、性別研究,科技與社會研究。近期投入的解謎活動為台日韓的生殖科技爭議比較。近年來跟一群朋友共同經營「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生動盟),試圖改革台灣現有的孕產照護。

謝新誼(負責第二章)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史博士生,研究領域為科技與社會研究、性別與健康、後殖民批判,主要聚焦於二十世紀醫學知識於東亞社會中的建構及轉譯。當前的核心關切,為鑲嵌於二十世紀兒童健康風險中,「衛生」與「衛生假說」概念的全球生產與在地治理與爭議。

黃于玲(負責第三章)

成功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在醫學院裡努力跨領域教學、研究的社會學者,目前研究興趣為科學知識的政策效應、生殖與避孕科技、照護的創新思維與模式。

陳嘉新(負責第四章)

現任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關切集中在神經精神科學與國家治理和社會變遷之間的關係,主題包括愛滋減害政策、成癮藥物防治、全球與在地神經文化的展現等。

蕭昭君(負責第五章)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副教授。加入第二型糖尿病友行列後,經常看見健康與性別政治的運作,只能持續以身投入性別人權的大業。

目錄

推薦序 與疾病共存:瑣碎而務實的日常努力 陳俐伊(護理師、陽明科技與社會所碩士)

繁體中文版作者序
前 言    
第一章 兩種邏輯    
第二章 消費者或病人?    
第三章 公民和身體    
第四章 管理vs.修補    
第五章 個人和集體    
第六章 良好的措施    
致 謝    

譯後記 翻譯的照護邏輯
回應 作為在地實作的使用手冊 林文源(清華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自序/導讀

【譯後記】
譯序 翻譯的照護邏輯
吳嘉苓(台大社會系)


很高興有機會代表譯者團隊寫譯者序。翻譯過程跟本書描述的糖尿病生活一樣,有著各種混亂、疑惑、挫折、支持與喜悅。一本書能有個翻譯序,如同有個本書倡議的案例報告一樣,也許在證據力的等級落在最低層,卻是坦承揭露的好機會。為此我感謝出版編輯以及我們譯者團隊給我這個機會。

在二○一五年我在歐洲研究委員會的會議中,跟安瑪莉•摩爾(Annemarie Mol)首次碰面。之前讀過她的經典之作,在STS國際會議聽過她有關食物研究的開場演講,EASTS期刊也邀請她擔任審查人,不過這還是第一次面對面的交談。她知道我的研究領域之後,問我有沒有讀過《照護的邏輯》一書,我很尷尬地表示沒有,而她也提到這本書在她的各種作品中並沒那麼受到看重,她也覺得很妙。由於我們參加的會議需要碰面數次,幾個月後再見面時,我看完了書,甚受啟發,她問我可否翻譯,版權上也很樂意支持,我就一口答應了。特別是,近年來社會人文研究,有一些探索理想的新取向。無論是真實烏托邦、性別化創新,還是本書的照顧邏輯,既能敏銳於學界批判的任務,也意圖建立一些新作法,很值得刺激本地討論。何況,賦予病患選擇並非就是解方,還有甚多矛盾,在台灣脈絡也有許多相關辯論,這本書應該可以豐富我們思辨與實作的資源。
(刪)
這本書在寫作上把醫護人員當作是可能的讀者,主文力求避免太多學術用語,文獻探討都放在附註。當時我速讀英文版本,覺得甚為親民,但是真正斟酌翻譯,卻遇到很多困難。我曾在某次去布魯塞爾開會的路上,在阿姆斯特丹先下機,到摩爾家裡跟她商量翻譯事宜。其中,本書的重要概念doctoring,就非常需要跟本尊討論。之前有些同行會翻譯成「醫治」,但是摩爾跟我說,她想要表達的是mending之意,而且不是fixing,不要是修復,不要太強調成功。她說,想要的是跟「控制」相反的字眼,有一試再試的意味。「一再試著修補」是她最想傳達的,她問我中文有什麼字會比較強調這種一直做的情況,我想了想,就說可能可以用kung-fu(功夫)吧。要把doctoring翻譯成「修補功夫」,可能蠻需要說服看過英文版的讀者。也許doctoring的英文選字,不見得最恰當,或是比較適合從荷蘭文的語法來了解,但是我們不懂荷蘭文。客廳裡的對話只有我聽到,所以之後還寫信跟她討論,cc給主譯此章節的嘉新,嘉新也持續斟酌用字。有些翻譯,就是這麼纏綿。活化照護的邏輯,不只在糖尿病生活,也不只在翻譯歷程。期待更多的交流與開展。

【推薦序】
與疾病共存:瑣碎而務實的日常努力
陳俐伊(護理師、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所碩士)


事實上,身為在臨床執業的護理人員,我認為相較於結構和體制等巨觀社會學的分析尺度,像摩爾這樣,以微觀臨床實作漸次鋪陳得來的批評與論述,其實更具說服力。因為大尺度的問題並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同時它也不是基層醫療人員有辦法施力的領域。然而只要我們的職務尚在,便是時時刻刻都必須與病人相處。換言之,在摩爾的分析中呈現,於特定情境和地點與病人發生的各式各樣遭遇,正是一線醫療人員必須反覆面對的工作日常。因此在這樣的意義上,《照護的邏輯》這本書對於反思臨床醫療實作的價值就更被突顯了出來。

《照護的邏輯》這本書,主要取材自摩爾在荷蘭某家醫院診察室中進行觀察的...

各界推薦/推薦序

這本書會讓你看到,荷蘭健康照護人員做得最好的一面,這些醫護人員如何提供既嚴格又寬容的照護……呈現她們對道德主義的保留、善體人意的鼓勵,以及充滿創意的彈性調適。――安瑪莉•摩爾(本書作者)

近年來社會人文研究,有一些探索理想的新取向。無論是真實烏托邦、性別化創新,還是本書所談的「照顧的邏輯」,既能敏銳於學界批判的任務,也意圖建立一些新作法,很值得刺激本地討論。――吳嘉苓(台大社會系教授)

我認為本書是最重要的當代經典之一,對於反思醫療、科技與社會、哲學研究,甚至醫療實務工作都有相當幫助。――林文源(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在臨床上,要想區分病人究竟是「不想做」還是「不能做」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透過摩爾的分析我們卻能清楚發現,唯有看見決策背後那緊密交織的顧慮及擔心,醫療人員才有辦法針對病人所面臨的困難,提出具體有效的解決方式。――陳俐伊(護理師、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所碩士)

得獎紀錄
本書 入圍二○一○年英國社會學協會(BSA)健康與疾病社會學書卷獎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