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好日套書】(二冊):《日日好日》、《好日日記》 | 拾書所

【日日好日套書】(二冊):《日日好日》、《好日日記》

$ 666 元 原價 740

內容簡介

《日日好日:茶道教我的幸福15味》
(原書名:茶道帶來的十五種幸福)

森下典子習茶25年的點滴紀錄,正是茶道真味。
茶人共同推薦──讓人一讀再讀、簡單與美的心靈讀本。

啊,還好有來!每次上茶道課時,一定會有如此深刻領悟的瞬間。
剛開始,無論多努力想要了解,始終無法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在經過二十五年階段性的開悟後,如今終於知道箇中的道理。
雨天聽雨,下雪日觀雪,夏天體驗酷暑,冬天領受刺骨寒風……
無論什麼樣的日子,盡情玩味其中就好。
茶道就是教導人這樣的「生存之道」。

在難以生存的時代、在黑暗中喪失自信時,
茶道皆能教導你如何安然度過,
亦即「放開眼界,活在當下」。

看似束縛的茶道中,存在無限自由
──雖然我們一直重複練習愈來愈難的御点前,但口中品嘗和菓子、手碰觸道具,眼睛觀賞花飾,以及從字畫感覺到的意境,都是很真實的體驗。每週的茶道課,我們只是認真以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五種感官去感受當下的季節,發揮豐富的想像力。不久後,就真的開始有所改變……

──任何事皆存在季節感,而且配合當天的主題,這就是茶道的款待。茶道依季節的循環,將日本人的生活美學與哲學變成親身體驗,了然於心。真正的體悟需要時間,可是在「啊,原來如此」的那一瞬間,會完全化為身上的血與肉。

──茶道的領悟並無時間限制,無論只需三年或需要二十年,都是個人的自由。該領悟時就能領悟,成熟的速度因人而異,就靜待個人的時機。早理解的人,不因此獲得較高評價;晚開竅的人,也自然能展現自己的深度。

茶人一致推薦

李曙韻(人澹如菊茶書院創立人)
祝曉梅(茶名宗梅,東吳大學推廣部日本裡千家茶道專任講師)
解致璋(清香齋主持人)

「《日日是好日》是一位日本茶人習茶二十五年的生活日誌,作者恬澹低調的文字風格,一如修行多年的茶人姿態。誠心推薦給懂茶或不懂茶、習茶或教茶的您。當年首次閱讀,觸動了我初懂茶事的那份記憶。多年後再度温習,仍然感動不已。」──李曙韻(人澹如菊茶書院創立人)

「翻開這本書,就如翻開我學習茶道的心情扉頁,瞬間穿過時光隧道,回到最初的原點……探索的好奇、恩師的話語、大自然的啟示、學習的興奮……一幕又一幕、躍然紙上、歷歷猶新。」 ──祝曉梅(茶名宗梅,東吳大學推廣部日本裏千家茶道專任講師)

「本書深受我們身邊學習「台灣茶道」的朋友們喜愛,森下典子小姐的文筆優美親切,深情自然流露,有如多年不見的好友,對你細細敘說動人心肺的別後故事。我對於她書寫的茶道美學,一點也不感到隔閡,因為我們兩地的文化來自同一個源頭。」──解致璋(清香齋主持人)

《好日日記:茶道教我的二十四節氣之味》

《日日好日》續篇之作
作者學習茶道40年的心領神會
透過茶道,學會與二十四節氣一同呼吸、一同存在
每一天都要深吸一口季節的氣息

作者森下典子在前作改編成的電影《日日是好日》上映之際,提筆寫下了這本新作。底稿是她五十多歲時耗費數年記錄的筆記。寫筆記的日期都是上茶道課的日子,從回想課程內容、裝飾的掛軸、插花、茶具與點心等,慢慢轉換為茶道課時大家的對話、上課時湧現的情感與每天的思緒。這些筆記不僅保存了茶道課的內容,也記錄了四季的遞嬗與作者的心情轉變。

每週一次的茶道課,總是都洗滌了作者的心靈,帶給她勇氣。雖然茶道課無法解決她所面臨的問題,現實生活也不會因此而有改變,卻能帶領她遠離世俗日常,沉浸在「其他時間」中。

季節與療癒
然而,隨著年歲增長,我開始明白季節的意義……

人類無法超越季節,也無法停留在固定的季節,總是時時刻刻與四季一同變化。瞬間的光明或是吹過樹林的輕風會讓人振作精神,或是聆聽雰雰雨聲來療癒身心。

有時隨著花開進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或是大自然藉由風起來為人的決心打氣鼓勵。
我們無法處於季節之外,而是原本就在季節之中。因此,疲倦時,放下一切,交給季節即可……

品賞季節人生
我為了老師竟然能從無數的選擇中,挑出這根帶葉的樹枝而感動。無論是百花盛開的春日,還是植物凋零的冬季,都能從中找出適合的花草。這個世界實...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日日好日:茶道教我的幸福15味》

推薦序1  茶烟幾縷,黃鳥一聲……                 解致璋
推薦序2  空谷足音                               祝曉梅
推薦序3  一本永不褪色的茶人日誌                 李曙韻

前言
序章 所謂的茶人

第一章 知道「自己,一無所知」
茶道,最講究的是「形」,先做出「形」之後,再在其中放入「心」。
真正的學習之道,就是在教授者的面前將自己歸零……

第二章 自然上手
不斷重複的動作,點點滴滴串連起來,不知不覺間串成了一條線。
馬上做,不要思考。手自然知道,聽手的感覺行事。

第三章 集中精力於當下
老師只是一股勁地積極向前,絕對不停留,也不容許我們戀棧逝去的季節。
好好轉換心情。現在只要專心眼前的事……

第四章 觀有所感
光是這樣一個動作,就讓我感動不已。
老師鞠躬的模樣,就像是鳥兒瞬間展翅抖動身軀,再輕鬆回復原貌般優雅自然。

第五章 目睹真品
每個人喝完茶,還要細細品味所用的茶碗。
試著用手品味,沒多久就像握著一個輕巧、溫暖的小生物,連先前的尷尬感都消失了。

第六章 品味季節
茶具雖然帶來如此戲劇性的驚奇,
但讓我們從中體悟季節感的卻是武田老師的「刻意安排」。

第七章 五感與自然相繫
十一月的雨總是下得無精打采,有點落寞似地滲入土中。
六月的雨卻是嫩葉彈跳的回響!雨聲就是綠葉朝氣蓬勃的音響。

第八章 用心於當下
我發覺自己一直專注於煉製濃茶,什麼也沒想,就坐在茶釜前攪拌抹茶,所有心思都放在這碗茶湯裡。此刻,我的心百分之百放在當下。

第九章 順其自然過日
當人們才剛竊喜在和旬陽光下不必穿毛...

自序/導讀


一接到這種電話,我就再也吃不下飯了。聽到編輯說某一頁的某句不好懂,希望某處寫得再詳盡一點,我會立刻衝上二樓,打開電腦修改。

這種生活已經持續四十年以上。雖然我不像上班族一樣必須遵守公司規定的工作時間,卻總是受到工作鬆散地束縛……其實應該說是自己束縛了自己,而且我又是不擅長轉換心情的人。

自由接案者當中,不少人會刻意租一間離家有段距離的工作室通勤,好區分工作與私人生活。有人甚至搬到南方的小島上,然後在東京都中心租公寓當辦公室,每個週末搭飛機通勤。

我沒有錢另外租辦公室,搬到南方小島過著通勤生活,更是妄想。

儘管如此,每個星期我還是有一次遠離日常瑣事與工作的美好時光。

那就是茶道課。

我在母親的強迫推銷之下,從二十歲的孟夏開始上茶道課。當時我還是學生,人生和職涯都才剛起步。

原本我對上茶道課並不熱中,一心想著「茶道課好落伍」,沒想到一上就上了四十年。

武田老師家是獨棟的房子,距離我家走路約十分鐘。回想起來,走在這條路上時,我總是想著心事。工作進度不如預期、人際關係令人心煩、對未來感到不安、父母與家庭的問題、心靈因為他人的發言而受創……

我不知道該拿為了小事而灰心喪氣、屢屢沮喪的自己怎麼辦才好,卻還是得繼續活下去,於是嘆著氣,走進了老師家的大門。

一踏進老師家,耳邊先傳來遠方的涓涓流水聲。

拉開玄關的拉門,立刻傳來炭火的香氣。那是有點像篝火,略微嗆鼻的乾淨氣味。

我的心靈從此時此刻一點一滴切換成另一個模式。

灑了水的泥地玄關上,有幾雙排列整齊的鞋子,代表茶道課已經開始了。我在玄關旁邊的房間裡整理儀容,換上白色襪子。

走到緣廊盡頭坐下,我看到院子裡用來洗手的石造洗手缽「蹲踞」。

涓涓流水經過竹管,在洗手缽的水面畫出一個接一個同心圓。我的腦中如同毛線團般糾結的煩惱,也隨著流水聲而茅塞頓開。

我跪坐在走廊上,用水瓢舀水,洗手漱口。

從洗手缽中滿溢而出的淸水,打在蕨葉上,使得蕨葉顫動著。石頭上如同羊毛氈的靑苔也因為飽含水分,顏色更是鮮艷。

我拉開茶室的紙門,把扇子擱在膝蓋前,雙手撐地一拜。

「大家好,不好意思,我來晚了。」

此時,耳邊傳來揮動茶筅的聲音。

老師招呼我:「你來啦!現在正要點茶,你趕快入座吧!」

「是。」

我維持跪姿,用膝蓋移動一下進入茶室。一抬頭,壁龕的掛軸便映入眼簾。

(啊……已經到了這個季節啦……)

一想到這裡,緊繃的臉頰也不禁放鬆。

我的視線由壁龕轉移到壁龕的柱子,發現掛在上頭的花器中插了一朵楚楚動人的野花,野花後方傳來原野的淸風。

「快點拿點心吧!」

「恭敬不如從命。」
...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