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的實學:經營與會計 | 拾書所

稻盛和夫的實學:經營與會計

$ 236 元 原價 299

內容簡介

「不懂會計,就不會經營!」
會計不只是專家要會的事;
想在商場取得成功,豈能霧裡看花?
唯有理解企業經營原點的「會計原則」,才能成為真正的經營者!
日本「經營之聖」稻聖和夫傾囊相授,
讓你輕鬆懂會計,正確學經營!


很多老闆是技術或業務起家,當他們創辦企業之初,大半對會計一竅不通,甚至常常發現會計記帳、開發票有不合邏輯之事,也常常會和頑固的會計起爭執。你覺得如何?請看日本經營之聖、目前正在重整日本航空、京瓷創辦人兼榮譽董事長的稻盛和夫怎麼說?

享譽日本國內外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透過努力自修,並以自己的經營哲學「追求人類真理」為基礎,確立「會計的原則」。

稻盛和夫認為在全球經濟體密不可分的時代潮流下,經營者除了掌握公司的實際經營狀況之外,還需做出正確的經營判斷。但是前提是精通會計原則與會計處理。

但是「會計」長久以來鮮少受到經營者或經營幹部的重視,總認為會計不過是辦理事業過程中產生的金錢物品的發票處理,以及進行合計、後續等工作而已。

此外,中小零售企業的經營者,有人認為只要將每天的發票交給會計師,必要的財務報表就能製作完成,根本沒有必要了解會計。結果,經營者認為只要了解「賺了多少利潤」、「必須繳納多少稅金」,其他的會計處理方法,專家了解即可。甚至有些經營者認為會計的數字是可以隨心所欲地操控。這些都是讓企業體質日益惡化、委靡不振的主因,稻盛和夫指出,如果想要認真經營,就應該了解會計是「經營的中樞核心」。想要永續發展企業,就要透過會計正確掌握企業的實際狀況。

本書詳載專為經營設計的會計學原理原則,以及從會計原點思考而得的經營真諦,作者期待藉本書能夠鼓勵社會大眾,提供更多真心學習的讀者在經營上的助益。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蔡青雯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美學美術史系學士。目前專職口譯與筆譯工作。

目錄

前言 時代正在尋求「專為經營所設計的會計學」

序章──我的會計學思想
1.我的會計學的誕生經緯

我的經營的起點與會計
我的會計學來自與會計經理的爭論

2.我的會計學的基本思考方法<追究本質的原則>
依據原理原則探究事物的本質,判斷人世間的正道
根據折舊與原理原則進行的判斷
不受常識常態支配的判斷基準

3.我的會計學與經營
以最低經費,獲取最高營業額
決定價格就是經營
烏龍麵夜間攤販與經營
不了解會計,就無法當個真正的經營者

第一部 針對經營的會計學
實踐的基本原則
第一章 以現金為本的經營【以現金為本的經營原則】

1.獲利的金錢在哪裡?
2.究竟是資產?還是經費?--從「香蕉小販的叫賣生意」分辨兩者的不同
3.在相撲競技土俵正中央,進行角力
4.帳務正確卻現金不足

第二章 貫徹一對一的對應 【一對一對應的原則】
1.物品‧金錢的動向與發票的對應
2. 在美國的經驗—銷售與進貨的對應
3.美國海外公司的會計查帳
4.應收帳款‧應付帳款的銷帳
5.「一對一的對應」與道德

第三章 貫徹結實肌肉型的經營【結實肌肉型經營的原則】
1.善用二手貨
2.徹底實施健全的會計──「陶瓷小石子論」
3.警覺注意「固定成本」的增加
4.絕不投機──以汗水換得的利潤更顯珍貴
5.預算制度合理嗎──「當下採購」的精神

第四章 貫徹完美主義【完美主義的原則】
1.宏觀與微察
2.務必達成百分之百
3.嚴格查核,追求完美

第五章 藉由雙重查核保護公司與員工【雙重查核的原則】
1.令人無法犯罪
2.雙重查核系統的具體方式

第六章 支援提高效益【提高效益的原則】
1.什麼是每一小時的效益制度
2.追求附加價值的變形蟲經營
3.每一小時效益與會計的關聯性
4.作為管理會計報告的每小時效益制度
5.藉由賣價還原成本法的經營
6.在變形蟲經營與賣價還原成本法中的成本想法
7.每一小時效益制度必須注入精神,方能持續活用

第七章 執行透明化經營【透明化經營的原則】
1.公平正大的經營
2.公司內部的溝通
3.公正的資料公開
4.經營的道德與會計的方式
5.以一對一對應原則保證公正性
6.會計在資本主義經濟中扮演的角色

第二部 實踐經營專用的會計學
摘自盛和塾的經營問答
【經營問答1】關於未來投資的想法
◎回答◎投資必須掌握時機。減少間接人員,以便擴大獲利

【經營問答2】與大企業合作的資金籌措
◎回答◎在未能提高獲利的狀態下擴充事業,危機重重

【經營問答3】藉由擴充增加貸款
◎回答◎先詳細審查損益計算表,理解數據代表的意義

【經營問答4】決定經營目標的方法
◎回答◎經營目標是高層的意志

【經營問答5】「成本管理」的問題點
◎回答◎製造商的利益來自製造

結語

自序/導讀

推薦序1
以「為什麼是那樣?」來追根究柢
──于紀隆 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執行長
「會計學是依據原理原則探究事務的本質,」稻盛和夫雖然非會計背景出身,卻能精準地一語道出了會計學的真意及精義。在《稻盛和夫的實學》這本書中,稻盛和夫提到,想要永續發展企業,必須正確把握企業的實際情況,而要能把握企業的實際情況,就必須要正確理解企業經營原點的「會計原則」;因此,會計學的真義應是要追求忠實表達、充分揭露,對於企業而言,這絕非是一種沈重的負擔,而該是企業永續經營的起點。

如眾所周知,目前全球會計界的大事,就是世界各國紛紛致力於將當地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接軌,我國亦將於二○一三年正式採用IFRS,這將是國內會計界的一項重大變革。按IFRS其主要精神係在重視經濟及管理實質,故將原有會計學的rule-based改變為principles-based,亦即僅制定原則,並給予會計資訊編製更大的判斷空間來詮釋,以使會計能更忠實的反映個別公司經營的面貌。這樣的精神與稻盛和夫在本書中所倡導的意旨-「對於會計常識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方法或慣例,千萬別照本宣科,而是必須重新思索本質為何,基於會計的原理原則,再進行判斷」,正不謀而合。

由此,當IFRS已逐漸蔚為國際潮流之際,我們就不難想像在未來的企業經營裡,會需要更多的判斷;而只要是涉及人為的專業判斷,就不能避免地牽涉到更多有關於公司治理及透明化經營等課題,如何以誠實正直的態度、堅守專業的基本信仰來作判斷?端視經營者的心態。《稻盛和夫的實學》這本書中告訴我們,千萬不要總是千篇一律地認為「會計就是這麼一回事」,而應該抱持著「為什麼是那樣?」的態度,直到自己能夠理解同意為止。

非會計背景出身的稻盛和夫先生就是以這樣的態度在經營他的事業,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地養成對於經營的大小事情,都能先追根究柢,從基本開始理解、信服之後才判斷決定。我認為,這正是現代經營者所最須具備的態度。

我自擔任事務所的執行長以來,參與經營決策的大小事,深刻體悟到經營者在作任何的判斷前,都必須對於所有相關的資訊確實掌握,對於有問題的部分,一定要提出詢問,直到自己毫無疑問為止,才能作出決定;因為一個公司的經營,不只與我個人有關,其亦與更多內外部相關人等的利益息息相關。

《稻盛和夫的實學》這本書中清楚明白地提供了經營者一個深切思考如何永續經營的方向,並提醒我們重視以會計為本的經營原則,事實上就是一種追根究柢,追求合理化之經營哲學;我對於稻盛和夫先生非會計背景出身,卻能將會計運用於經營上,如此淋漓盡致,深感佩服,在此非常誠摯地向大家推薦這本書,相信透過閱讀這本書,必能對讀者在企業經營上有所啟發及助益。


推薦序2
會計為經營之本
──林信義 前經濟部長、行政院副院長、廣源投資(股)公司董事長
稻盛和夫,一位理工背景的企業家,把京瓷、KDDI等公司經營的有聲有色,而日本政府也放心的把重整日本航空的重擔託付給他,這位日本經營之聖在企業經營上的獨道之處,值得每一位企業家深入了解與學習。由於很多經營者都是技術人員出身,都是從實際經驗上學習到經營的要義,因此接觸到稻盛和夫的經營方式後,相信一定會覺得像是覓得知音般,能夠打動內心企業經營的任督六脈,讓大家對企業經營上有更多深入的想法。

「會計是企業的語言」,但要徹底了解經由會計系統所揭露的經營訊息,卻是一門要用心學習...

各界推薦/推薦序

政治大學會計系 吳安妮教授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薛明玲所長
安侯建業于紀隆執行長
研華劉克振董事長
前經濟部長、行政院副院長、廣源投資林信義董事長
崇友實業唐松章董事長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詹文男所長

內容試閱

我的經營起點與會計

京瓷的設立,來自支持我的各方人士的好意,當時我只是一個二十七歲的技術人員,毫無事業經營的經驗。不過,在從前任職的公司中,我擔任從產品開發到後續一系列的事業化工作;所以當時,對於開發新產品、上線生產、然後上市銷售等三種業務,我認為自己應該多少能夠應付得當。


但是,對於「會計」,我則是一竅不通。當我第一次看到「借貸對照表」,右方寫著「資本金」,左方寫著現金存款,那時我還以為「錢就是分為兩種,分別寫在左右兩側」,顯示創業初期的我,對於會計或是經營,真的全然一無所知。


如此的我只有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可是,所有的業務判斷,屬下員工皆須仰賴身負經營重責的我。京瓷只是甫創業不久的小型企業,一項錯誤判斷就可能危及公司、導致倒閉之虞。我的判斷基準應該如何取決、我應該如何面對經營等問題,我日夜苦思、輾轉難眠。在經營事業的過程中,如果不符合邏輯,或是違反倫理道德,經營絕對難以順遂進行。既然我缺乏經營的知識,萬事唯有依照原理原則進行判斷,於是,我決定在面對每項問題時,所採用的解決方式都必須先說服自己。我決定理出我所信服的原理原則,換句話說就是人世間符合公正的道理,我決定以此作為經營準則。


如今回想起來,我從未接觸所謂的經營常識,反而是因禍得福吧。因為我反而能夠對於經營的大小事情,都先追根究柢,從基本開始理解、信服之後才判斷決定;所以,我自然而然地養成習慣從經營本質去思考經營應有態度。


關於「會計」亦是如此。由於我習慣追根究柢,所以對於實際結算數據不同於自己的預估時,就會立即要求承辦會計的人員詳細說明。我想知道會計的本質與應用原理,而非會計或稅務的教條式說明;不過,我通常無法從承辦會計的人員口中獲得答案,他們總是千篇一律地說明「會計就是這麼一回事」,不過,我總是繼續纏問「為什麼是那樣?」直到自己能夠理解同意為止。





我的會計學來自與會計經理的爭論

我的會計學的重要功臣,是在京瓷創業後第八年入社的齊藤會計經理。他進入公司時已經年屆五十歲,他曾任職於一家戰前成立、歷史悠久的企業,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會計人才,而我只是個三十幾歲、尚未邁入四十歲的的技術人員出身的經營者。


當時的京瓷規模尚小,他進入公司時的一九六七年(昭和四十二年)三月,公司的營業額是六億四千三百萬日圓,稅後淨利為一億兩百萬日圓。


他剛進公司的初期,經常與我意見分歧對立,兩人總是激烈爭論。對他而言,我只是一個會計的門外漢。即使我是社長,他卻堅守自己的信念,絲毫不退讓。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