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美廣告教父教你用數據找到潛在客戶:性感小數字 | 拾書所

奧美廣告教父教你用數據找到潛在客戶:性感小數字

$ 277 元 原價 350

內容簡介


企業老闆 X 行銷  X  財務  X  產品研發  X  創意人員 必讀!


 


大數據時代的行銷革命


小數字潛藏的市場商機


 


★小數字堆疊出大數據,造就驚人的行銷賣點


★分析顧客資料,量身打造最有效的行銷


★用量化、統計方法,達成實質行銷效益


★提高效率、增加客戶數,替公司賺進更多的收入


 


本書是奧美廣告行銷總監迪米特里.邁克斯的開山之作,他是奧美全球分析實務背後的主要推手。讓你知道如何使用資料找出利潤最高的顧客,用最有效率的方式接觸到他們,並且推升他們的購買量。


 


全書說理清晰、圖說簡易,讓你瞭解:


 


.預測未來潛在顧客對你的價值。


.知道現實生活與網路中的消費者究竟何在:他們會上哪些網站和社群網路?用哪些app?又對什麼有興趣?


.知道哪些顧客買你的產品是真的符合需求、哪些人是因為喜歡你的廣告、哪些是因為價錢漂亮、又有哪些是因為你的口碑。


.規劃如何運用行銷子彈,獵取最高報酬。


.運用最新科技,做最聰明的行銷及銷售決定。


 


每個人的生活裡,都充斥著各式各樣的數據,從生日、性別、學歷、經歷、居住地等基本資料,再到薪資收入、喜歡的品牌、喜歡的音樂、有興趣的品牌等等,這些數據堆積如山,就像一座待開墾的金礦,也是它迷人之處。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迪米特里.邁克斯(Dimitri Maex)

是奧美集團互動行銷紐約公司行銷總監,負責直接及數位行銷業務,及全球資料實務(Global Data Practice)團隊主管,該團隊獲Forrester Research研究中心評為業界第一。邁克斯所創的統計模型清晰精準、全球知名,曾協助的客戶包括葛蘭素史克藥廠、IBM、飛利浦、西門子、UPS、聯合利華等等國際企業,他創新的應用方式使資料及分析搖身一變,帶來龐大的獲利。

保羅.布朗(Paul B. Brown)

長期擔任《紐約時報》撰稿人,是多部暢銷商業書籍的合著作家,作品包括《樂在服務》(Customers for Life,與Carl Sewell合著)、《你在搞什麼行銷》(Your Marketing Sucks,與Mark Stevens合著)。
譯者介紹

目錄


引言  抓住數字,就抓住商機


 


第一章  如何讓你的業績一飛沖天?


第二章  瞄準目標:你的目標客戶是誰?


第三章  尋找答案:該跟顧客說什麼?


第四章  鎖定顧客:該怎麼找到他們?


第五章  預算:「我們該花多少?」


第六章  測量的標準:如何判斷什麼有效、什麼沒效?


第七章  最佳化:有用的就多做、沒用的就少做


第八章  掌握未來


 


致謝

自序/導讀


【內容試閱】


 


我們的工作,就是要幫助客戶找出這些想法,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必須用簡單、直接的字眼,來解釋我們在他們的公司資料裡所看到的東西。如果我們用了像是「迴歸分析」之類的字眼,雖然對方的財務長可能一樣是內行人,但其他那些「某某長」通常就對這些數學術語十分陌生,常常一聽到就開始出神,過個十秒就已經眼神呆滯。我得到的教訓就是:做簡報的時候也要像個「廣告人」,也就是要讓人腦中留下簡單、印象深刻的意象。例如「現在時速九十公里,但在這台勞斯萊斯裡,聲音最大的是那個電子鐘。」 (那個廣告也是奧美手筆。)在這本書裡,我也會盡量使用這種風格的語言。


 


不要用花俏的語言,反而更能突顯這件事情的了不起:現在已經證實,只要用那些你可能早就擁有、但一直以為沒什麼用的資料,就能同時大幅提升公司的銷售量和投資報酬率(ROI)。


 


怎麼做?說穿了,其實所有生意都看兩大重點:供給和需求。所謂供給,就是公司該如何達成訂單(也就是滿足客戶的需求),這一點是公司自己可以控制的。像是公司的負責人會知道,每買一台新的機器,可以增加多少產能。


 


對於習慣左腦思考的人來說(也就是講究邏輯、熟悉金融的那些人),思考供給面的問題真是得心應手。所以,他們在這幾十年來做的就是強化供給鏈的效率、簡化流程,並且研發出各種測量方式來追蹤進度。


 


但另一方面而言,需求面就不是公司能夠控制的了;這裡的掌控權在消費者手上。當然,公司可以用各種方式接近顧客,但到頭來,還是由顧客/消費者/客戶來決定自己喜不喜歡。在需求面,因果關係常常並不清楚。顧客買了某項產品,真的是因為產品完全符合他的需求嗎?還是因為他很喜歡你的廣告?還是因為價格便宜?因為口碑?還是因為這些原因、或是還得再加上一百個其他原因的組合?


 



就需求面而言,想要知道顧客為什麼願意打電話、或是按下購買鍵,都是件難如登天的事。假設某個顧客點了你的網路廣告,然後立刻下訂;但他之所以下訂,真的是因為網路上的橫幅廣告嗎?我每天做的就是要搞清楚這些事。讀者在後面就會看到,我會運用來自供給面那些簡單、明確、有實績證明的工具,處理需求面這些複雜難解的謎團。


 


有了這些工具,就能讓你的業績蒸蒸日上,不只銷售量一飛衝天,利潤也能水漲船高。


 


而且,就算你不是公司的「某某長」(股東可是都緊盯著這些長字輩的怎麼用他們的錢),這些概念仍然至關緊要,不管是公司哪個層級的人都用得上。像是行銷和業務,就必須知道哪些人是最有利可圖的顧客;研究人員研發新產品或服務的時候,心中也必須先了解那些(可以賺到錢的)顧客;至於客服人員,也該優先處理那些對公司最有價值的顧戶/買家;至於財務部門的人,當然也總是想知道公司最新的產品究竟能不能賺到錢。只要運用下面提到的概念,就能得到極高的投資報酬。


 


到底能有多高?以下提出兩個簡單的例子,介紹一下我

各界推薦/推薦序


奧美整合行銷傳播集團/大中華區副董事長 莊淑芬/強力推薦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