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水:流散時代的香港文化 | 拾書所

如水:流散時代的香港文化

$ 405 元 原價 450

內容簡介

流散時代,我們看見許多新現象﹕論電影,英、美、澳、加,多部本土作品巡迴上映,叫好叫座。論音樂,「鏡粉」活動範圍打從一開始就已不限本土。為了食好味嘅半肥瘦叉燒,海外港人學會用彎曲的鐵衣架吊起豬肉放入西方廚房必備的焗爐。當然還有仍然好賣的文宣紀念品,和那些寫有「香港」或「加油」的襟章布章鎖匙扣……

我們可以怎樣談論這些觀察?答案全在《如水》第八期「流散時代的香港文化」。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譯者介紹

目錄

【專題﹕流散時代的香港文化】
編者的話・文/卡卡

報道
專題
「點解仲要講香港?」 在英香港・文化人的掙扎與困境・文/日巷
給牆內的人寫一封信﹕香港流行文化於寫信師與筆友間・文/冬甩
鏡無限 外國音樂人怎樣評論 Mirror ?・文/Fifi

中國
「夢裏看風起了 靜聽候鳥歌謠」 一個中國北方嘅廣東歌迷自述・文/亞當

城市
由香港到倫敦的巴士迷之旅・文/796P

Infographic
本土與海外港人如何看 Mirror ?・文/莫莫

研討會
香港・文化與社會研討會現場・文/ 艾雲

論述
香港音樂與電影小史﹕從誕生、蓬勃到今天・文/茵蔯

設計 Rebrand 香港民主女神﹕如何讓女神「走下去」?・文/Weiwei

創作・評論
中國
與新青年談舊香港「國族文化」・文/羅依

軍事
由屋村仔到英軍樂手・文/阿域

文學
已經是秋天了,讓我們再遊牧・文/鄧小樺
寫好香港故事・文/沐羽

電影 移民潮下,港片會有海外生機嗎?・文/白瞄

 飲食
譚仔米線——遊子的語言與鄉愁・文/奇奇

書評 「香港故事」對抗戰:從《中國電影中的身分認同、權力及全球化論述》一書談起・文/Kennedy Wong

藝術 Image 004・創作/Giraffe Leung
四手聯彈・畫/瑪珂、日巷、Justin Wong、vawongsir

讀者投稿
讓我們成為彼此的他者:本土與海外「香港文化」的雙重性格・文/雨果
Mirror 粉絲的共同體與過渡空間—— 香港文化的社群面向・文/莫離

【本季焦點】
報道/化零為整
三個月大事紀
香港@國際輿論
流散社群動向
編者答(一)・文/江旻諺
編者答(二)・文/鄺頌晴

自序/導讀

「. . . 顧家煇 . . . 獲邵逸夫及方逸華資助到美國波士頓伯克利音樂學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留學,有機會系統地學習傳統樂理知識,亦是該校首位華人學生。. . . 顧家煇的曲活用粵曲小調,配以簽名式細密連綿的管弦樂,成功為各種探討香港新舊文化衝擊的故事,或重塑華南傳統價值的劇集,注入現代化的演繹。」
 
「可是在踏進八九十年代紅遍亞洲的豐盛期以先,粵語流行曲在七十年代遇上更大震撼——來自東瀛的流行文化。. . . 香港的電視台就引入「人衫俱靚」、製作精美的日劇,比如大受歡迎的勵志片《青春火花》(以排球為主題)、《綠水英雌》(以游泳競技為主題),還有連杜琪峯都深受影響的《柔道龍虎榜》(竹脇無我主演)。. . . 」
 
「八九十年代粵語流行樂壇另一現象,就是對來自鄰近地區的歌手兼收並蓄。葉蒨文本來一九七九年於台灣出道,一九八三年開始在港發展,雖然廣東話不算流利,但仍以細膩的歌聲贏得一席之地。同樣來自台灣的有唱作人羅大佑,他一九八六年離台到香港闖蕩時已經成名,為商業掛帥的樂壇帶來關注政治的聲音,當中以他包辦曲詞的國語版〈東方之珠〉(1991)和林夕填詞的〈皇后大道東〉(1991)為代表作。」
 
如果我們今日鍾愛的香港文化,本來就源於吸納各家所長,而今那麼多香港人身在海外,想像香港文化時卻反過來只往內望,甚至如雨果所言,以保存、守護(保守)的態度看待,這會不會有點浪費?
 
流散社群能為香港文化所做的,難道真的只有沿地踏步?
 
已經有愈來愈多流散香港文化工作者思考這個問題。我請大家一讀 Weiwei@DDDDDHK 今期文章《Rebrand 香港民主女神﹕如何讓女神「走下去」?》。Weiwei 是一名居於日本的專業香港設計師,文章主要記錄他如何為香港人抗爭重要 icon 之一的「香港民主女神像」進行 rebrand 工作。
 
本來站起來「撐住」的民主女神像,開始「向前行」。
 
「. . . 從站立到行走,也蘊含起義到行進的象徵意義,亦以行動性去幫民女解放雕像的靜態,同時流動的形象也呼應著流散港人的狀態。. . . 走下去——這就是我們對民女 rebranding 的答案,也是我們希望向後抗爭時代港人傳達的訊息。」
 
至於「向前行」具體而言即是做甚麼,答案可以有許多。首先,我認為有一點應可說是香港人(無論本土或海外)共識,那就是拒絕止於「賣慘」。誠如 Weiwei 所言﹕「面向國際,我們也不要再賣慘了。要從爭取同情與支持,變成認同和真心的喜歡」。本期受邀書寫的兩位文學人大概也有類似想法。
 
沐羽的《寫好香港故事》提到這點﹕
 
「. . . 在二零一九年以後,香港作家在台灣投文學獎的作品內容開始大幅轉向了書寫抗爭。當然,抗爭是寫作時無法繞開的事件(Event),它有創傷的意涵,導致在此以前及以後發生的事情,我們都傾向與抗爭綑綁在一起思考,好似過往一切事情都終結於抗爭,而日後所有事情都自它出發。而這也直接導致了一件事情:抗爭文學太多,但質素卻不一定高,更有種拿我城創傷去投他國文學獎來換取價值的意味在。」
&...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