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目的之路:幫助孩子發現內心的召喚,踏上自己的英雄旅程 | 拾書所

邁向目的之路:幫助孩子發現內心的召喚,踏上自己的英雄旅程

$ 277 元 原價 350

內容簡介

繭居族?尼特族?啃老族?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出手?他們情願賴在家裡、躲在學校不畢業,就業動機不高,拒絕「長大」,甚至懷疑「這一生,所為何來?」

比成功更重要的事──發現生命的召喚

長期研究青少年發展的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威廉.戴蒙(William Damon)針對全美國十二~二十二歲的年輕人所做的大型調查與深度訪談裡,他發現目前的年輕人大約可以分成四類。

第一類、疏離者(the disengaged):這類型的年輕人約佔二五%。他們還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去追求有意義的人生目的。其中有些人冷漠且疏離,有些人則是把興趣局限在追求個人的享樂或虛榮之上,對於自己以外的世界不太關心。 第二類、空想者(the dreamers):這類型佔二五%。他們通常擁有一些充滿想像的夢想,也常幻想自己會對世界做出偉大的貢獻。但直到目前為止,他們幾乎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嘗試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現。

第三類、半吊子(the dabblers):這類約佔三一%。半吊子是指那些興趣廣泛,參與很多活動,但經常從一個活動跳到下一個活動,不知道這些活動之間跟他希望在生命裡完成的事情有什麼關聯。他們的興趣都太短暫、稍縱即逝,以至於無法成為一個持久的目的。 第四類、有目的感的(the purposeful):這類型只佔二○%。這是指那些已經發現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並且獻身於這些活動的年輕人。 他們對這個興趣已經維持一段時間,而且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在這世界上完成的事情,以及為什麼要這麼做。

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些年輕人的不同?他們缺少的,是更高的競爭力嗎?還是更強的學習動機?是更多的熱情?還是更大的夢想?根據戴蒙的研究與觀察,這些答案都不是。戴蒙指出,今天年輕人心裡所缺乏的,是動機的來源,是對於目的感的缺乏。缺乏目的會摧毀了人生快樂與滿足的基礎。對目的的追求可以主宰一個人的一生,它不只賦予人生意義與快樂,也賦予了人生學習與追求成就的動機。目的在順境的時候,帶給人喜悅,在逆境的時候,帶給人復原力,而且終其人的一生皆是如此。

12步驟、9大祕訣,幫助孩子邁向目的之路

在不確定感愈來愈高的時代,尋找生命的目的,就顯得愈重要,它讓漂浮的青春有了方向,它讓卡住的人生獲得前進的能量。雖然父母不能簡單的直接給孩子一個人生目的,但父母還是有許多事情可以做。戴蒙在書中特寫了那些年輕人如何蓬勃發展,並指出這些年輕人之所以與眾不同的九個關鍵特質、提供12個步驟,幫助父母、教育工作者與所有關心年輕人發展的大人們,如何透過更多深刻的對話、分享與適時的資源提供,培養出年輕人的目的感,這將可以啟動他們邁向更滿足豐富,屬於自己的英雄旅程。

本書特色

1. 漂浮的青春,卡住的人生,不知下一步何去何從的心情,正在全世界蔓延。長期研究青少年發展的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威廉.戴蒙,透過大型的研究與深度訪談,發現了這一代年輕人心中所缺乏的那個可以為人生帶來快樂幸福的關鍵元素。

2. 12關鍵步驟幫助年輕人找到一條通往目的之路。

3. 9大祕訣,啟動親子深度對話。

4. 作者上一本著作《更高的期望》(Greater Expectations)曾贏得美國「父母最佳選擇獎」(the Parents’ Choice Award)。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威廉.戴蒙(William Damon)

是當今世界上研究人類發展最傑出的學者之一。他是史丹佛教育系的教授,以及青少年中心的主任。在1997年來到史丹佛大學之前,戴蒙是布朗大學的教授,以及人類發展研究中心的主任。他經常針對大眾與學術團體演講有關當今兒童發展的趨勢,他也廣泛的著作有關各個年齡階段的個人發展與道德承諾的議題。他的著作包括:《道德的孩子》(The Moral Child),《真心關懷》(Some Do Care),《更高的期望》(Greater Expections),《青年憲章》(The Youth Charter),以及《高尚的工作》(Good Work)。他是著名的【兒童與青少年發展新方向】系列的創刊編輯,也是《兒童心理手冊》第五與第六冊的總編輯。在全國性的成就方面,他最近剛被選為美國國家教育科學院院士。戴蒙現居住於北加州。
譯者介紹

目錄

前言
第一章:漂浮的青春
第二章:為什麼目的對生命的蓬勃發展這麼重要?
第三章:誰正在蓬勃發展,誰還沒找到方向?
第四章:擁有目的的人所具備的特質
第五章:超越急功近利的文化
第六章:教養出有目的感孩子
第七章:為年輕人創造一個有目的感的文化

附錄:年輕人目的研究問卷

自序/導讀

推薦序

活出亮麗、價值的一生
張文亮(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教授)


對於一個不甘心於平凡,期待勇於開拓未來,想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年輕人,這本書是為你們寫的。對一個迫切想幫助自己孩子的父母,使他們不至於過於得過且過地生活,不斷能重新振作再出發,這本書是個好輔助。對一個思索近代學生問題的教育者,使學生主動奮發,出發尋找人生的標竿,這本書是很好的輔助教材。

二○○九年,台灣大學請我擔任大學一年級新生專題(大學一○一)的老師,我開了「人生意義的追尋」的課,每星期與三十位同學分享,互相討論。我深知許多學生仍然秉持熱情,帶著夢想,如同求學的雙翼,飛進校園。他們何等期待找到人生的意義,那是超乎成績,高於一時成敗,而肯對自己生命負責的回應。我一直在尋找好的教材,啟迪年輕人走過這段摸索探知的路,這是我看到此書興奮的原因。

這個時代已經給年輕人太多負面的標籤,但是誰來挪出這些標籤;給年輕人太多不必要的壓力,但是誰來化壓力為助力;給年輕人看不到未來的要求,但是誰來重提生命有的標竿;給太多年輕人破碎、不完整的家,但是誰來重訴這些缺憾仍有意義。這本書在解析年輕人的失落,重構散落的價值,給予有意義的重塑。

我們的生命只活一次,不要輕忽而過,要能活出亮麗、價值的一生,請將本書當成良師好友,這書的價值遠超價格。

各界推薦/推薦序

推薦人

霍華德.迦納(全球著名心理學家,提出「多元智能」理論)、馬汀.賽利格曼(全球著名心理學家,「正向心理學」權威)
丁亞雯(台北市教育局局長)、白崇亮(奧美整合行銷傳播集團董事長)、吳靜吉(政大創造力講座主持人∕名譽教授)、李偉文(醫師、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李崇建(作家、台灣青少年教育協進會理事長)、杜明翰(台灣世界展望會前會長)、侯文詠(作家、醫師)、卓火土(宏達基金會董事長)、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柯華葳(中央大學學習與教育研究所教授)、陳安儀(人氣部落客作家)、陳偉泓(建國中學校長)、陳鳳馨(「財經起床號」主持人)、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張文亮(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教授)、張碧娟(北一女中校長)、黃迺毓(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教授)、曾志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彭菊仙(人氣部落客作家)、楊俐容(知名親職教養專家)、詹志禹(政大教育系教授兼教務長)、簡菲莉(台北市中正高中校長)

內容試閱

壯志未酬的中年
幾年前,我遇到一群剛開始參加師資培育課程的學生。當中包括一些大學剛畢業的新鮮人,也有幾位三、四十歲的成熟大人。在一定從事過其他工作的這些年後,是什麼把他們帶到這裡?我想知道,為什麼他們要轉換到這個新的人生方向?

會議結束之後,我和這些學生談話,並且發現這群年紀較大的學生,是從法律、醫療、軍隊和企業界裡退出的。以世俗的眼光來看,他們並沒有失敗。有些人曾經在企業或專業領域裡找到很好的工作,但是他們都放棄了,並出現很類似的抱怨:他們從來沒有感覺到正在做的某件事情,真的對自己很重要。

他們感覺空虛不實,他們分享了一種失落感,覺得過去都把時間浪費在那些無關乎自己生命最高志向的活動上。簡單來說,他們在很年輕的階段就感覺到職業倦怠。不論他們一開始所從事的工作為何,都不能讓他們保持熱情,即使只是讓熱情維持到成年早期的一小段時間都不行,更別說是維持到整個職業生涯。

至少這些跟我談話的學生,已經在中年時期往前邁進,去尋找一個也許可以給他們帶來意義,值得追求的興趣。也許他們會在教學生涯中,找到他們所尋找的,也或許不會,只有時間可以告訴我們一切。在我遇到的其他例子裡,早期未能尋找到讓人覺得有意義的工作的那種失敗感,會慢慢沸騰成焦慮、挫折和困惑,讓他們不知何去何從。通常,看起來似乎最上軌道的人,會表現出最嚴重的疑慮。

一位三十歲的心臟科醫師最近來找我尋求建議。在他短暫的職業生涯裡,這位聰明的年輕人已經獲得很好的名聲,被視為美國東南部執行複雜心臟手術的頂尖好手之一。很自然的,他的服務需求量很大。問題是,他恨他的工作到一個地步,以致於早上幾乎都不想起床。雖然他嘗試從拯救病人的工作裡尋找滿足感,但是他沒有辦法逃開從童年早期開始,他總是勉強自己去滿足其他人的感覺。

從他坐立不安的談論著關於未來的恐懼,可以察覺出他的不快樂非常明顯,他害怕未來會像現在這樣。當我和他談話的時候,他正準備離開長期的醫療專業,去尋找一個可以讓自己感到更有意義的工作。他對新工作到底是什麼樣子,連一點模糊的想法都沒有,可是他的痛苦已經巨大到讓他寧可跳進一個不可知的未來,也比選擇待在現在的路徑上好。

把這個故事拿來跟之前提到的美國公視紀錄片的一個例子對照,並不是每個在「隨著學位下降」裡的學生,最後都在大學裡鬼混到畢業或中輟。其中一個卡住的年輕女學生名叫布列塔妮,就像影片呈現的其他學生,布列塔妮變得很灰心,她說:「沒有任何事情會讓我想要繼續到學校。我沒有挑戰,也沒有真的去思考什麼事情……我就是,好像『我不知道我是誰,我要去做什麼,我想要做什麼,』這真的是個警訊。」

不像紀錄片裡大部分的學生,布列塔妮很幸運的,就在快要離開大學時,為了符合自然學科的要求,她無意間選修了一門天文物理學,出乎意料的是,她對這門科目感到非常有興趣。講師發現了她的興趣(主要是因為她產生的興趣本身,是如此不平常到足以讓她從同儕中脫穎而出),並且和她坐下來認真的聊一聊。這場對話說服了布列塔妮,她可能擁有科學方面的天賦,甚至這就是對她的召喚。布列塔妮從大學畢業後,進入一所天文物理研究所深造。「有時候,」那位講師後來若有所思的說:「一點點鼓勵就可能造成完全不同的結果。」

若果真是如此,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學生仍然在痛苦掙扎?哪裡可以找到指引,也就是那「一點點的鼓勵」──那個現在的年輕人在尋找目的時,可能需要的東西?

我在本書裡指出,導致這個問題很重要的一部...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