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華德福的教育夢土:從衝撞到典範,張純淑的辦學路 | 拾書所

慈心華德福的教育夢土:從衝撞到典範,張純淑的辦學路

$ 356 元 原價 450

內容簡介

無論你目前仍在百花齊放的實驗教育理念中摸索前行,
還是致力於在體制內教育中,為孩子撐起心靈自由的一方淨土,
在嚴長壽總裁眼中為「探索教育未來牧羊人」、「華德福教母」的張純淑創辦人,
是你絕對不能不認識,為台灣教育改革突圍的苦行僧與拓荒者。


「慈心最早的教育觀是讓孩子自在成長;我們的自在,終極就是自由,讓人成為一個自由的個人。我現在回顧起來,這些理念都沒有變。」────台灣華德福教育先行者 張純淑

1990年,作者參訪全球最早的華德福幼兒園,
從此開啟與華德福教育相知相遇的旅程。
在參訪行程中多個感動的場景,至今仍令她難以忘懷!

——看到幼兒園的老師蹲下來抱著孩子,跟孩子道早安,然後邀請他們進教室。
——孩子在吃過午餐後,老師輕輕地唱著歌,孩子則自己去拿睡墊、棉被,然後安靜地躺下來睡覺。老師並沒有下指令說:「我們現在要睡覺了。」
——在孩子安靜睡著之後,老師開始準備烤麵包。麵團輕輕地揉、輕輕地捏。四十分鐘之後,麵包烤好了,孩子在剛出爐的麵包香氣中醒來。
——孩子吃完點心,自己收碗盤、自己清洗…。

「以後如果我可以當這樣的老師多好!不用大聲說話,還可以這樣子跟孩子講故事,讓孩子這麼自在。回到台灣,我一定要辦一所這樣的學校!」

★慈心華德福幼兒園與高中附設中小學創辦人張純淑,首次闡述辦學旅程
★精華收錄華德福教育核心概念及慈心華德福學校生命史

張純淑於1976年創辦慈心托兒所,其後扣住時代的脈動,轉型為華德福教育,呼應慈心從環境中取材、從情意中出發的初心,不僅實踐當代的教育藝術,並為實驗教育拓荒,在2015年,成為台灣第一所由幼兒園做為起點,完整開展出來的十二年一貫公辦民營實驗學校,多年以來,持續朝著理想的教育圖像前進。

*從張純淑的記憶深處,看見台灣華德福的起源
嚴厲的母親、偏心的老師促使她小學畢業之際,
滿腹委屈的立下兩個志願:我立志要當老師,而且一定要當媽媽!

*深刻轉化華德福教育創始人史代納博士的教育初心並實際落實
七年發展論/優律思美/人的四體/十二感官理論/歌德觀察法

*持續推動「兒童個案研究」
兒研是由父母、老師,以及周邊的人一起來參與,
我們會問:我們如何認清楚孩子的真實需要?
怎麼去幫助孩子排除阻礙在他眼前的困擾?

***
從1919年第一所華德福學校建立到現在(2022年),華德福教育歷經了一百多年的發展,建立了包括幼兒園、小學、中學到高中的完整體系,有自己獨立的師資培訓系統,在國外也有延伸到大學階段的華德福學院。到2021年,已有一千多所華德福學校、近兩千家幼兒園、三百多所治療教育中心、六十多個師資培育機構分布在全球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當中,對當代醫療、農業、音樂、藝術、建築、哲學、靈性科學等領域都帶來了重大的影響。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張純淑

慈心華德福幼兒園與高中附設中小學創辦人、慈心華德福實驗教育計畫主持人、東吳大學社會學碩士、全球華德福組織認可的學校領導人、財團法人慈心兒童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執行董事,多年來致力於台灣教育運動、環境教育與健康社群的營造。

以華德福教育辦學並視此為教改實踐場域,以華德福教育理念與在地文化相遇相融,融入穿出之間,形塑了教改實踐的組織文化與健康的教師團隊。

採訪撰述
許芳菊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新聞研究所碩士

曾任:天下雜誌副總編輯、康健雜誌總編輯、 親子天下總主筆。長年在財經、健康、教育的領域裡報導探索,目前為自由作家、譯者。

譯者介紹

目錄

自序 旅程的開始

第1部 為孩子打造一塊教育的夢土

1-1馬賽小女孩的冒險
1-2蠶寶寶與品格教育
1-3遇見華德福教育
1-4剝殼之痛
1-5五個孩子,七位老師
1-6拋玉引玉,公辦民營之路
1-7吾校吾土,脫胎換土

第2部 實踐當代教育的藝術

2-1那些年調皮搗蛋、沒禮貌的孩子
2-2心魂相通,與大自然連結
2-3女巫與黑板畫
2-4記憶與遺忘,回想與重複
2-5「關係」改變了溫度
2-6營造健康社群,活出每個人的力量
2-7 自助、人助、天助

第3部 走在人智學修行的道路上

3-1磨合的眼淚
3-2共創一座美麗的花園
3-3 磨墨奉茶,深入於無形的領導
3-4 帶著覺知的禮物回到原點
3-5生命的禮物—慈心的貴人們

附錄一 慈心華德福學校生命史
附錄二 華德福教育相關網站連結

自序/導讀

誠致基金會在二○一二年推出均一教育平台後,為協助老師及學生使用數位學習,走訪了很多偏鄉學校,看到偏鄉小校的困境,也感受到偏鄉學生無法靠教育翻轉生命的無奈及茫然。我們一方面持續積極推動均一平台,另一方面也體會到,弱勢學生無法單單靠知識力翻身,需要其他的養分跟力量。我們很努力的找答案。因為我個人家庭教育關係,我一向認為品格教育是學生追求幸福生活的基石。在因緣際會下,辜懷箴女士及嚴先生介紹我認識美國最大公辦民營學校集團 KIPP 的共同創辦人麥克.芬柏格,他們的教育理念就是品格優先,並以「努力學習,友善待人」為校訓。《委託私人辦理條例》通過後,我們就參考 KIPP 的教育理念,積極籌辦公辦民營學校,在二○一七年申請到三所偏鄉國小。現在總共有三所國小及三所國中,其中有兩所是原住民學校。

目前全台灣有十五所公辦民營學校。每一所學校的申請跟經營都有很多挑戰,(請參看《與孩子一同編織未來》(天下文化),這本書紀錄誠致基金會的公辦民營經驗),但比起慈心團隊的經歷根本不足為道。萬事起頭難,慈心當公辦民營領頭羊,不意外的遇到很多疑難雜症,本書便分享他們如何用愛心及智慧妥善處理這些問題。比較意外的是,慈心辦學成效太好,每年都有數百位學生等著進慈心,校地不夠使用,多次求救於縣府及中央,不但無法改善,還惹了多方議論,一直到今天還得寄人籬下。在少子化、很多學校面臨被廢掉的危機時,經營良好的公辦民營學校竟然找不到校地,這實在是很大的矛盾。我很希望這本書的出版能讓教育官員及立法委員看到制度上的缺少,儘早立法改善公辦民營學校的經營環境。

證嚴法師說:「願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純淑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她像一位拓荒者,從鄉村出發,爬過一座又一座的教育大山,跟世界連結,屢次做出眾人驚訝歡喜的成果。她跟我同年,都到了要學習「不逾矩」的年紀。衷心祝福純淑及慈心夥伴們健康平安,感恩您們為孩子打造一個安心快樂學習的環境。希望慈心華德福能影響台灣,幫助每一個孩子「成為身心靈均衡健全發展的個體,成為一位真正自由的人」!


十二歲的立志,六十年不間斷的行動
陳雅慧 親子天下總編輯


讀完書稿近一個星期遲遲無法下筆,心裡有著同時站在局裡局外親近又疏遠的迷惑。
我先是一個局外的報導者,然後成為局內的家長。

十年前(二○一二2012年),親子天下雜誌封面故事〈華德福教育 享受學習安心做自己〉,那篇報導我是主要負責的記者之一;隔年我們舉家搬到宜蘭,兩個孩子在華德福教育裡慢慢的熟成,一個從小學生到大學生、一個從幼兒到國中生。他們都有一群相交十年,好像兄弟姊妹一樣親近信任的好朋友,記得彼此童年的樣子,離開學校,還是能互相依靠。他們知道學校裡的學習是為生命和自己準備,不是為分數和升學,手繪的課本,記錄每一年樸拙的改變,是生命痕跡、是捨不得資源回收的勳章。他們從少年開始,有留白空間去面對迷惘,思考我是誰?國中和高中畢業都必須做自己的專題,什麼都可以、什麼都可能,也什麼都不會。他們知道專題是一段旅程,而作品是旅程的一個停頓。

這算是華德福教育的「效果」和「指標」嗎?對我而言是的,但對你呢?

從局內家長,再退回到教育新聞的報導和觀察媒體角色,慈心華德福教育在台灣的意義是什麼?純淑老師(學生口中的純淑奶奶)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十二歲立志當老師,六十年來用行動辦學。沒有老師、自己辦師培;沒...

各界推薦/推薦序

【各界推薦】
嚴長壽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謝小芩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暨學習科學與科技研究所教授
薛曉華 淡江大學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副教授、台灣另類暨實驗教育學會理事長
鄭同僚 政大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計畫主持人
張正傑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大提琴家
馮朝霖 台灣另類暨實驗教育學會名譽理事長、財團法人海聲華德福教育基金會董事
陳佩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教育研究與創新中心主任
陳雅慧 《親子天下》雜誌總編輯
周志宏 銓敘部部長
成虹飛 清華大學華德福教育中心主任
林憲銘 緯創資通董事長
石計生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石恩亞 體育媒體《10N觀點》、華德福學子
方新舟 誠致教育基金會、均一教育平台創辦人

(按姓氏筆畫排列)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