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達增能 | 拾書所

學思達增能

$ 306 元 原價 340

內容簡介

全臺首位主動打開教室大門、學思達教學創始人張輝誠老師,
睽違兩年又一力作,務實親授「學思達」五大課堂心法!
講義製作力X問答設計力X主持引導力X對話統整力X班級經營力,
搭建五道教學增能之梯,協助每位教師自我成長


在台灣一方面進行教育改革,一方面儼然也成為「教育輸出國」之際,公益平台董事長嚴長壽先生對學思達理念有極深期許。他說:「我深信,從台灣走向華人社會,從華人社會推展到全世界,這就是學思達下一個階段的重要任務。」

什麼是「學思達」?2013年,中山女高國文教師張輝誠,率先提出「自學、思考、表達」的教學理念,歡迎各界隨時前往他的課堂觀課。四年多的時光,已有超過6000位教師曾造訪輝誠老師課堂;學思達的影響力,也早已跨出明星高中和語文科目,從幼兒園到醫學院,從國文科到數學、自然、英文、公民、藝術人文……各領域都有教師投入學思達行列,試著汲取理念並活化自己的課堂。

然而,究竟要如何成就一堂流暢的學思達教學?課前如何編製完整的自學講義?面對個別型與統整型的知識點,問題設計各有哪些眉角?課堂中教師如何成為適切的主持人?師生對話該如何兼顧知性交流與情意連結?課餘之際如何與自己、與學生深刻對話,理解並覺察師生行為底下的感受、渴望、期待?……

諸如上述各種學思達教學環節,幫助學生從高度自學、培養多元能力,到有效學習甚至高效學習,輝誠老師均透過本書不藏私分享。這本書,「正是為了協助老師在有限時間內,儘速跨越教學障礙,成為學思達專業教練,」均一教育平台創辦人、誠致基金會董事長方新舟先生如此點評。

想要了解「學思達」如何實踐於課堂教學?推動教學創新的第一線教師,想知道有哪些迫切的增能與修煉,打造自主且高效的課堂?輝誠老師統整這些年各界回饋與提問,不斷反思更新,提煉出實踐學思達課堂的五大心法:「講義製作力」、「問答設計力」、「主持引導力」、「對話統整力」與「班級經營力」,引導教師有系統地為自身教學增能,讓學生在最符合人性化的教學場域,透過自學、合作、討論、溝通、發表、聆聽,培養具備21世紀核心素養的未來人才。

本書特色

★教師必修!學思達增能五大心法,具備3大特色──
1.實用:學思達創始人張輝誠老師再次力作,深度剖析課堂務實步驟與環節。
2.兼顧:娓娓道來學思達實踐心法,同時兼顧學生課業成績的祕訣。
3.前瞻:援引ORID焦點討論、PISA評量、薩提爾理論等內涵,讓學思達精神與時俱進。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推薦序 千辛萬苦的快樂 方新舟
推薦序 用「學思達」,帶領孩子從「齊一」、「其一」走向「獨一」、「唯一」 嚴長壽

自序 一起用十年,改變亞洲教學  張輝誠

引言  擁抱未來——從傳統課堂邁向學思達的教師增能

心法一、講義製作力
01起點:從傳統講述邁向學思達課堂
02翻轉:為什麼需要學思達講義
03關鍵:學思達講義製作核心
04連結:學思達如何進行講義共備

心法二、問題設計力
05客製化教學:學思達問題設計的結構
06問題思考點設計:講義製作的預先考量
07問題思考點設計:問題與資料間連動關係
08問個好問題:個別型知識點的問題設計
09問個好問題:統整型知識點的問題設計

心法三、主持引導力
10運作與引導:學思達課堂的三個準備
11對話與連結:學思達第一堂預備課
12建立機制:學思達分組策略與計分機制

心法四、對話統整力
13修鍊:兼具知性與情意的師生對話及連結
14觀摩:桑德爾的精采課堂實錄

心法五、班級經營力
15覺察:用薩提爾對話化解教學中的各種困難

開展:學思達連結網
16擴散:跨校、跨科、跨國界的學思達連結網
17廣被:學思達如何推廣
18傳承:學思達如何觀課

附錄一 學思達教師分級參考表
附錄二 學思達連結與資源

自序/導讀

我想大聲呼籲:請各位勇敢的面對你的生活,勇敢地把你的教育理念執行起來。我相信只要有大家的齊心努力,我們絕不孤單,無論是參與公益平台的董事及志工、在學校任教的老師、擔負著孩子家庭教育責任的家長,大家看到世界上的種種亂象,看到各種社會問題,最終都要靠教育才能解決。教育,不是從大學開始,而是從最基礎的小學、幼兒園時期開始扎根,甚至更是從家庭中家長的教育開始做起,這樣才有可能真正培養出具有自主思考能力的公民。

未來的科技社會,面臨的是電腦大量取代人力記憶的時代,孩子所面臨的競爭不再是學歷,而必須反省自己有沒有能力,在跨越國界沒有藩籬的環境,去跟全世界競爭。這時如果我們還用過去的方法來教導學生,我們勢必將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希望我們都能用務實的態度,思考如何讓孩子培養起深入自「學」的能力、創新「思」考的能力、自信表「達」的能力,用「唯一」、「獨一」來取代「齊一」、「其一」,讓我們的下一代能夠在世界舞台上發光發熱。為了改變台灣、改變世界、改變我們共同的未來,我相信,張輝誠老師的這本新書,可以給大家一同努力的方向。

自序

一起用十年,改變亞洲教學

學思達一開始,我就告訴自己,用十年時光,憑一己之力,愚公移山,傾全力努力看看,能否改變臺灣填鴨教育。

一轉眼,邁入第五年了,我還是繼續努力著,沒有放棄、沒有懈怠、沒有氣餒。

這四年多以來,我到處奔波,經常累倒在高鐵、飛機上,在全臺各地學校累積起來,總共面對過幾萬名老師、講了幾百場演講、舉辦了數十場工作坊,其中一場和葉丙成老師共同主持的整天工作坊甚至創下紀錄,共集結了兩千兩百三十六位老師犧牲教師節假日,紛紛從全臺各地來參加演講。不僅在臺灣,我也努力將學思達推廣到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北京、南京、山東、廣東、杭州等地,即使疲累,但想到會有一個又一個老師因學思達而重新點燃教學熱忱,我每天幾乎都處在亢奮狀態,恨不得每天東西南北到處講,一點都不覺得累。

二〇一六年和二〇一七年,學思達更在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嚴長壽董事長和誠致教育基金會方新舟董事長的全力行政支持,以及方慶榮董事長(第一屆)及國教署(第二屆)的經費挹注下,成功舉辦了第一屆和第二屆學思達亞洲年會。從第一屆參與的三百多人擴增到第二屆的七百多人,海外學思達老師從七十多位到一百多位同來參加,學思達的共鳴者、支持者、同行者愈來愈多。

學思達至今已經推廣四年多了,目前的發展已經從幼兒園、小學、國中、高中,一直貫通到大學、研究所,就連醫科教授如中山醫學大學牙醫系余權航教授,都嘗試在課堂中實施學思達。學思達的實踐同時橫跨不同學科(文、理、工、藝術、甚至全民國防),可以不斷在體制內保有強大競爭力(已有實例證明可以勝過填鴨教育的佼佼者老師),也可以在體制外發揮影響力;已經開始影響都會學校,同時也可以幫助偏遠學校;可以幫助學校裡的正常教學,也可以幫助課後的補救教學;可以影響普通型學校,也可以影響明星學校,甚至影響補習班;可以在臺灣生根,也可以輸出海外、影響更多國家和地區;可以用最樸素、簡單的樣貌出現,也可以結合最新科技的各種教學工具,展現出高難度與多樣化的教學樣貌。學思達可以單純只用學思達教學法,就能獨立舉辦一個又一個大型工作坊,涵蓋不同科目,又能不斷在臺灣各地密...

各界推薦/推薦序

重量級推薦

方新舟(財團法人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嚴長壽(台東均一中小學董事長、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這一兩年,每當出席國內外重要場合,我可以很驕傲的說,台灣一方面正在進行教育改革,另外一方面,我們也已經變成教育「輸出國」了!能夠有這樣豐碩的成果,個人認為台灣翻轉教育重要推手之一,張輝誠老師及其學思達創新教學團隊,可說是功不可沒!我也深信,從台灣走向華人社會,從華人社會推展到全世界,這就是學思達下一個階段的重要任務。──嚴長壽 台東均一中小學董事長、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輝誠老師的新書《學思達增能:張輝誠的創新教學心法》,就是為了協助老師在有限時間內,儘速跨過教學障礙,成為學思達的專業教練。誠如輝誠老師在書裡說的:「台灣任何創新教學,如果迴避了成績的競爭,也就迴避了傳統講述式明星老師、甚至是補習班所能創造出的好成績挑戰,這樣就很難從根本上改變臺灣教育」。──方新舟 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內容試閱

引言:擁抱未來──從傳統課堂邁向學思達的教師增能

學思達教學法,是一套完全針對學生學習所設計的教學法,真正可以在課堂上長期而穩定的訓練學生自「學」、閱讀、「思」考、討論、分析、歸納、表「達」、寫作等綜合多元能力。

透過教師的專業介入,製作以問答題為導向、補充完整資料的講義,掌握學生學習的最佳專注時間,不斷切換學習樣貌,透過小組之間「既合作又競爭」的學習模式,將講臺還給學生,讓老師轉換成主持人、引導者、課堂設計者,讓學習權交還學生。每一堂課、每一種學科都以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各種能力、訓練學生閱讀、思考、表達、寫作、判斷、分析、應用、創造等綜合能力為主要教學目的。

學思達教學的五個步驟「自學、思考、討論、表達、統整」是一個不斷循環的歷程(如圖一)。一開始非常簡單、易學,而且便於複製,同時每一個步驟,又可以讓不同學科、不同能力與不同專業的老師,以及不同特質的學生,再各自延伸出不同的高度專業。
  
  為什麼學思達可以做到?學思達真正的關鍵在於教學觀念的改變、教學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學技術的改變,其中最重要的首推「學思達講義」。學思達講義是教師專業學養的表現,老師必須將學術專業導入學習、用問答題讓學生從低階學習(記憶、理解為主的傳統教學)轉為高階學習(應用、分析、評鑑、創造),以及課堂之間頻繁而大量的師生的對話與連結……這些都是學生之所以能夠產生自學、思考、表達能力的主要成敗關鍵。

  學思達並非只是單純表面字義上的「翻轉教學」,也就是所謂將傳統老師的單向「教」導授課為主,改為學生自主「學」習而已,而是還藉由教學觀念和技術的改變,進一步翻轉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習速度」、翻轉學生的「高低認知目標」。學思達也不是只單純一直強調「傾聽」和「等待」,而是強調「師生對話」和「專業介入」,上課時師生表層上是透過對話和學生傳遞、交流、討論知識、激盪思考,底層卻不斷透過對話,讓師生彼此都生出內在的連結,連結渴望,相互成長;再經由教師專業涵養的介入、設計、提問與引導,幫助學生進入高速度、高效率、高品質、多元樣貌、高創造力、嚴肅學習、深刻思考的學習,同時又展現出生意盎然、活潑潑、滿盈生命力及喜樂的迷人學習現場。

學思達教室裡的角色翻轉
  學思達可以訓練自學而讓學生受益,同時也會反過來讓老師受益,讓師生走向共同成長。原因在於:
  
  1.老師會從課堂上的「男、女主角」,升格轉為「主持人」、「導演」與「劇本家」
  
  老師上課一旦採取單向講述為主,很快就會發現,自己變成課堂上的男、女主角,學生的眼光必須全部集中在老師身上,老師成為課堂上動見觀瞻的對象,而這也是一般老師畏懼開放教室的主因之一,因為老師並不覺得自己是最佳男女主角,所以壓力倍增。

  傳統單向講述的老師,課前會不斷仔細準備上課內容,強化自己的口說和解釋能力(如果還有一點表演能力就更好了),課間就是讓自己使出渾身解數、發光發熱,好讓學生如癡如醉。在這種模式之下,久而久之,老師口才會愈來愈好、能力也會愈來愈強,也許學生的知識量確實增加了,但學生的能力常常是不動如山。這樣的老師其實很容易被取代,如果補習班的老師教得更好、網路教學影片教得更好,學生就會一窩蜂往這些教得更好的人靠近。

  但是老師一旦升格為導演,相對而言,就不太容易被取代,老師可以引導讓...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