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媽媽說故事:跟孩子相遇在故事的迴旋曲中 | 拾書所

神仙媽媽說故事:跟孩子相遇在故事的迴旋曲中

$ 540 元 原價 600

內容簡介

「不管是從事幼教工作者,幼兒藝術工作者或陪伴者(家人)都能從這本書得到呼應、認同與解答,建議每一個讀者可以從閱讀中吸飽氣,讀完這本書後定能滿足的吐一口長氣。」──推薦序,劉嘉淑(仁仁音樂教育中心創辦人)

當吸入大量資訊刷存在感、深陷數位氣泡讓真實生活界線消弭成為日常
當疫情常態化的社會型態,邁入人際疏離的孤獨危機
家庭和教室如何成為最後一道保護膜
守護孩子童年王國,讓孩子帶著善念與希望健康地成長?

本書
提供給有心成為孩子心靈守護者的老師和家長
一道能通往說故事的藝術與兒童發展本質奧秘的魔法森林
在那裡
轉身,即變身成穿越時空的說書人
一舉手、一投足
為孩子引路,發揮想像形塑活生生的故事場景
手揮著魔法棒
巧妙地在重複之間
在靜與動、呼與吸
循著四時節氣遞嬗的節奏中
在故事的說與聽、給與授之間
堆疊出層次感的故事情節

以一則則迴盪在心頭的故事
一首首婉轉悠揚的旋律
一唱再唱的歌曲
孩子從故事中陶冶氣質、
潛化道德想像、 
探索人我關係、 
滋養內在安定
我們也沉醉在故事中,和孩子同行
留駐每個美好的當下,成為永恆

目錄

推薦序 劉嘉淑
作者序 初心與感激
原序 重複是一種韻律節奏

第一章 無用之用的兒童文學
前言
尋找兒童文學的趣味
兒童文學的定義
為什麼我們需要文學?
為什麼我們要提供孩子文學的環境去涵容?
結語
探索的時刻

第二章 我們怎麼看待童年
前言
詩人如何看待童年?
哲學家如何看待孩子?
傳播學者如何看待童年?
不同文化的兒童回答同一個問題
你抓得住孩子嗎?
對不同孩子的想像和視野
大人不可輕忽孩子的智慧
女性主義對兒童道德發展的抗議
皮亞傑對批評的回應
柯爾伯格對自己道德發展研究的一生回顧
結語
探索的時刻

第三章 故事書的內在意義
前言
「自我」何處尋?
故事的隱喻和象徵
看見眼淚的內在意義
結語
探索的時刻

第四章 尋求童話故事中重複形式的趣味
前言
孩子喜歡重複
重複的特質與意義
童話是什麼?
童話故事中的重複形式及趣味
一、《那裡有條界線》
二、《好忙的蜘蛛》
三、《我們要去捉狗熊》
四、《在一個晴朗的日子裡》

《格林童話》中重複形式與趣味的探究
探討《格林童話》的起源和特質
一、《格林童話》的起源
二、《格林童話》的特質

《格林童話》的重複形式及趣味
一、    睡美人
(一)描述方式的重複
(二)場景、人物、語言、動作的重複
(三)情節(預言)的重複,角色人物(解救者)的重複
二、    甜稀飯(粥)
(一)語言的重複
(二)情節的重複
三、    小蟲子和小跳蚤
(一)    情節的累進重複
(二)    語言的累進重複
(三)    動作的重複
四、    貓和老鼠交朋友
(一)    情節的重複
(二)    語言隱喻現實狀態的重複
結語
探索的時刻

第五章 寫給重複的歌──童話故事的重複形式及其表現技巧之探討與應用
前言
如同呼吸般重要的「重複」
重複的為孩子說一個重複性很高的故事
像迴旋曲般的重複形式和表現
一、《我們要去捉狗熊》
─作者邁克爾・羅森以身體加律動來說的故事...

自序/導讀


永遠無法忘記慈心華德福創辦人張純淑老師,喚醒我回到幼兒教育工作現場,建構基礎工程。

時刻銘記在心的是磊川華德福創辦人的林玉珠老師,主動邀請我跟她與詩婷校長在基礎師培一起工作,這個「一起」,啟發了我很多的省思與靈感。

久藏心中,一直想表達感恩的是:Marjorie Theyer老師,她啟發了我說故事的專業態度和方法;之後的 Wendy Daff、Dr. Renate Long-Breipohl 等外師接二連三地教導和啟發,我和臺灣虧欠她們很多。

這本書當年也接受了林心智老師諸多的支持和協助,至今仍不曾間斷。

這一趟旅程,我被孩子所教導,我被故事所療癒,我也被讀過我的文章,主動給予我很多回饋的劉嘉淑老師所鼓舞,感恩她為我寫推薦序,感謝一路陪伴到底的貴人、同事與孩子們。

在我的生命經驗裡,每一個故事都有我曾經遭遇的故事原型,而每一個大人都能成為孩子眼中的神仙爸爸或媽媽,只要你把說故事的魔法施展出來,只要你記起童年往事。

這是一首未完成的迴旋曲,也是未完成的生命旅程,我會繼續帶著初心緩緩前行。

推薦序

為《神仙媽媽說故事──跟孩子相遇在故事的迴旋曲中》寫這篇推薦序前,我先讀過本書初稿兩遍,在讀著每一個章節時,不知不覺深陷其中,不斷地思索著幼兒文學與說故事的重要性和獨特性。幼兒文學本是藝術美學元素之一,無需大人過度解讀為教化向能,只要吸引小孩多聆聽、多感受,小孩自然有智慧理解並轉化成日後的多元智能。感受到作者張宜玲校長對幼兒長期近距離觀察、接觸且深切關懷後,從多重面向論述幼兒發展與文學之間的密切與重要性,這是她長時間與幼兒相處時,巨細靡遺的察覺與記錄,她所發自內心的懇切叮嚀,多麼令人感動。

她在書中分析幼兒發展與文學的多元聯結,大人如何看待小小孩的詩意與智慧及童話故事中重複形式的趣味,甚至提及故事書裡插畫色彩的彩度與色調,如何增加圖畫書與故事書情境氛圍、想像及藝術性,以及讓幼兒在藝術環境中潛移默化的重要性,令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本身的文學藝術、全方位的才能及表述能力。甚至在書裡一再強調文學在向度與溫度上,如何給予幼兒想像空間與增強幼兒藝術養分,無論哪個面向都有理論與實際綜合與分析。她的思緒細膩且清晰,她的文字有無窮魅力,吸引人再三細讀。不管是從事幼教工作者、幼兒藝術工作者或陪伴者(家人)都能從這本書得到呼應、認同與解答。建議每一個讀者可以從閱讀中吸飽氣,讀完這本書後定能滿足的吐一口長氣。
 
說故事與藝術應該是連結的,幼兒需要從小浸潤在文學藝術美感的環境中,吸取足夠的養分滋養心靈,因為他們是天生的詩人。幾天前在幼稚園音樂課帶著中班的小孩接觸聲音長和短的遊戲,大家圍著大圈,我一邊 發出:「嘟─ - ─ - ─ - ─」的長音,一邊用手在空中畫了一條橫的長線, 再依樣畫出短線,然後問小朋友看到什麼,有一個小男孩說:「我看到阿嬤老師畫出有聲音的線,長長的、短短的。」這證實了張宜玲校長在書裡說的──小孩是天生的詩人,小孩真實的呈現了表徵符號。

重複一直是幼兒接觸文學和藝術的重要方式,嬰幼兒從聽覺開始快速發展,他們必需聽重複的語言、故事、文句、詩詞或樂曲,再經由仿說與模唱後儲存在腦中語彙區,然後才能進行創作。我弟弟家雙胞胎女兒...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