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教育者的職能不是「教」孩子,
而是為他創設合適環境,並引導他與環境展開互動。
•為孩子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
•不要成為孩子進行實踐活動的障礙
•不要干擾孩子進行獨立的嘗試性探索
•讓孩子遵循自己的內在法則和規律成長
•讓孩子去嘗試、去發現錯誤、去承擔風險
在當時看來極具突破性、震撼性的觀點,
使蒙氏教育方法擁有了長盛不衰的生命力!
▎影響孩子一生的「不重視」
孩子同樣擁有著自身獨立且特別的人格,
他們所進行的創造是神奇而富有尊嚴的。
【被忽視的自我保護方式】
孩子的人格始終隱藏在內心中沒有顯現出來,
人們所看到的是他們為維護自身所採取的負面反應,
諸如尖叫、哭泣、說謊、不聽話、破壞等不當行為。
於是我們用最嚴厲的懲罰來幫孩子改掉這些壞毛病
──這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體罰」。
【與天性完全背離的孩子】
在傳統教育中,孩子並沒有被當作真正的人。
他們在人生最初的幾年間會被強迫去迎合大人的世界,
孩子只是被設置成了「未來式」,而不是「正在進行式」。
所以,只要孩子還未長大成人,他們就無法得到真正的重視。
【無人能只靠麵包就一直活下去】
成人不該只注意保護孩子那嬌弱的身軀,
也不能只考慮餵食、洗澡、穿衣等物質上的事。
受物質奴役和驅使的孩子會感到深深的自卑,
同時也失去了所有的尊嚴。
▎關於愛的智慧
其實,孩子的愛非常簡單。
這種愛並不是一種原因而是一種結果,
猶如一顆行星獲取了太陽發出的光芒。
【對環境的愛】
孩子心裡充滿愛,而他也會受到這種愛的感染!
童年敏感期的孩子對周遭物體有不可抑制的衝動。
事實上,這種衝動是源於他對所在環境的一種愛,
這種愛不只是情感上的回饋也是智力發展的需求;
這種愛可以促孩子去看、去聽,從而不停地成長。
【對成年人的愛】
孩子們熱愛的特殊對象就是成年人。
他們從成年人那裡獲得想要的需求與支持,
並且迫切地探尋自身發展所需要的事物。
在孩子們看來,成年人的嘴巴就像是個噴泉,
讓他們可以從中不停學習、掌握語言和詞彙。
▎關於成年人與兒童的衝突
成年人與孩子衝突所導致的後果會無限擴張,
就好比在平靜的湖泊裡扔石子所激起的漣漪。
【成年人身心疾病的源頭】
當成年人身體及神經上飽受疾病煎熬時,
假如我們能夠追尋到成年人的童年時期,
就能從他的童年中找到疾病最初的症狀。
【導致人身體與心理崩潰的事情】
好比在檢驗水能否飲用時,只需提取水樣就可以,
當我們看見多數人因自身過錯而備受煎熬的時候,
也能夠斷定人類正在受著某種根源性錯誤的煎熬。
本書特色
終其一生,蒙特梭利都致力於智力缺陷兒童和正常兒童的研究與教育,並撰寫了多部幼兒教育著作、開設了國際訓練課程,對世界各國的幼兒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促進了現代幼兒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本書將透過蒙特梭利針對教育相關的論述和演講全面展現這位幼兒教育改革家的教育思想。
作者簡介
瑪麗亞.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西元1870~1952年)
義大利著名幼兒教育家、思想家和改革家。蒙特梭利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曾連續三年成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而她在教育實驗、觀察和研究基礎上所創立的蒙氏教育法贏得了各國同行的高度評價。經典著作包括《蒙特梭利早期教育法》、《蒙特梭利兒童教育手冊》、《兒童的自發成長》、《童年的祕密》、《有吸收力的心靈》。
譯者簡介
秦搏
管理學學士,現為公務員。曾創辦BYM翻譯工作室,作品有《一生應知的贈言》、《安德魯‧卡內基自傳》等。
譯者介紹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重塑教育及教育方法
第二章 蒙特梭利教育方法的由來
第三章 在「兒童之家」開業儀式上的發言
第四章 蒙特梭利教育方法大綱
第五章 如何培養兒童的注意力
第六章 如何培養兒童的意志力
第七章 愛的智慧
第八章 兒童的心理和身體健康
第九章 成年人與兒童的衝突
第十章 如何協助孩子改正錯誤
第十一章 讓孩子服從的三個階段
第十二章 兒童的紀律性和老師
第十三章 愛的泉源—兒童
內容試閱
我感受到了這樣一種啟示,一開始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老師一定要將自己的聲音和教具結合起來,以此來呼喚、誘導孩子。不論是遭受了不幸的孩子,還是不開心的 孩子,都要尊重他們、熱愛他們。因為當別人靠近他們時,能夠將他們的熱情點燃。
要想建立一套科學的教育學體系,就必須另闢蹊徑──尋找一條與以前的教育學完全不同的路。學校的轉變和教師的培訓兩項工作是必須要同時進行的。要讓教師變成一個觀察者,讓她熟悉各種做實驗的方法,而且要讓她到學校裡去觀察和做實驗。在科學教育學中,一個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學生可以獲得充分的自由,即允許兒童個性得到發展,讓他們在展露個性的時候不會受到任何的阻礙。假如這門新的學科需要對兒童的個體展開研究,那麼它所選擇的觀察的對象就必須是那些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兒童。
實驗科學的每一個分支學科,最終都會形成一種方法並將它應用於自身。細菌學這門科學就是採用了隔離方法對細菌進行研究,而由於人們將人類學的研究方法應用於諸如罪犯、精神病人、臨床患者和學者等各式各樣的人身上,才獲得了犯罪人類學、醫學人類學、教育人類學方面的進步。所以,從出發點來看,實驗心理學需要對實驗過程中用到的技術做出精準的定義,然後在實驗科學的具體實踐中獲得準確的結論,這種結論只能透過實驗獲得,這一點是很重要的。而且在對實驗進行闡述時,實驗科學還有一個重要特徵──它絕對不會帶著任何成見去匯出一個最終的實驗結論。舉個例子,人的大腦與智力的差異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假如我們想要對大腦的情況進行研究,那麼在進行實驗的時候就一定要具備如下條件:在對被研究者進行測試的時候,不能對其中最聰明的人和最遲鈍的人帶有絲毫的偏見。如果認為一個人是聰明人,他的大腦肯定就發育得完善,那麼這種先入為主的看法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對研究結果產生影響。因此,如果我們想要採用實驗心理學的方法,那麼做實驗的這個人首先要做的就是丟掉此前的所有信念,去除所有成見。換言之,千萬不能有任何的教條思想──在兒童心理學方面,我們也許就存在這樣的問題。因此,我們應該拋棄已經存在的教條思想,盡可能的讓孩子獲得完全的自由。要想透過觀察孩子的自然行為來獲取一些有用的結果,而且這些結果有助於我們創建真正符合科學精神的兒童教育學,我們就必須將自己腦子裡所有的教條思想全都丟掉。只有不斷的透過實驗的方法來戰勝各種偏見,才能建構起兒童教育學和兒童心理學的科學內容。
所以,我們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建立一套非常適合實驗教育學的方法,這套方法不能是其他實驗科學中已經使用的方法。科學教育學處在人類學、衛生學和心理學的範圍之內,儘管它將自己的研究範圍局限在受教育的個體上,所做的也都是一些特殊的研究,但它卻用到了上述三個學科的部分技術、方法和特性,這的確是事實。目前的研究工作有一部分與實驗教育學所採用的方法有關,這是我在「兒童之家」工作的兩年間,透過不斷總結經驗得出的結果。在這種研究方法上,我只是抛磚引玉,將它用來研究3~6歲兒童的教育。我相信這些試驗性的研究能夠在這項工作的後續研究過程中為人們提供有益的啟示──它們確實提供了一些讓人吃驚的研究結論。
其實,經驗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中具有非常顯著的作用,這一點已經被證實了。儘管到目前為止,教育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而且還很不完善,在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對孩子們進行管理和教育的學校裡,這一體系還不能完全應用。
還有,我說自己目前的研究成果來自過去兩年我在「兒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