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讀書:我如何翻轉8000個孩子的閱讀信仰 | 拾書所

愛讀書:我如何翻轉8000個孩子的閱讀信仰

$ 261 元 原價 330

內容簡介


給孩子一個玩具,不如給一本書!

給學生一份考卷,不如給一本課外讀物!

如何讓一個孩子即使離開學校,也會自主學習,並培養能與世界競爭的能力?關鍵就在閱讀!

這場閱讀的寧靜革命,是她的一生懸命。



來自各方,118位齊聲推薦

※特別收錄「如何推動校園閱讀50招」、「如何推動親子閱讀50招」。



◎丹鳳高中獲教育部閱讀磐石學校,新北市滿天星閱讀學校,《親子天下》晨讀十分鐘、樂讀學校,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全國五大閱讀學校高中職等殊榮。



榮獲教育部閱讀磐石獎閱讀推手獎、新北市閱讀衛星教師特優、《親子天下》翻轉教育創意教師等的宋怡慧,在2006年,毅然接下設備組長一職。



從整頓發霉、鼠輩橫行的圖書室開始,她過敏眼睛腫大,急診後戴眼罩,仍堅持回圖書室。為召募輪班人員,她印100張傳單,但一張都沒發出去。為募款購書,她被老師狠狠打槍。「20萬可以做的事很多,為什麼是推閱讀?你憑什麼認為自己會成功?」



從「大膽改變新書採購流程」(開放師生寫新書推薦單)到「主動出擊,送書到學生面前」(製作「班級行動書箱」),以及以「自由分享,取代紙上感想」(閱讀K歌大賽),規劃「動漫區」及與誠品、博客來合作等跳脫刻板閱讀的各種創意活動,她成功翻轉一翻開書就睡著的孩子,甚至連體育班孩子,都成為全國小論文寫作的常勝軍。



荒廢的圖書室、排山倒海的訕笑流言冷嘲熱諷、沒資金沒人力……這些都沒有擊潰她,因為她始終堅信,閱讀能讓孩子的成績更好。更重要的是,閱讀能讓孩子自主學習,那才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競爭能力,也是父母或老師所最需要教給孩子的。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17【推薦序】/陳芳明(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21來自各方,118位齊聲推薦



 



35圖書室起死回生(上)



40圖書室起死回生(下)



45圖書室的大祕密



51中秋節曬書,掛急診



57一百張閱讀傳單,一張都沒發出去



64衝鋒陷陣的閱讀夥伴



71錢從哪裡來?──二十萬的嚴峻考驗(上)



78錢從哪裡來?──二十萬的嚴峻考驗(下)



84張大春、簡媜、焦桐……與大師有約



90被看見的肯定──榮獲滿天星閱讀學校



97因為閱讀,老師把教室還給孩子



105流淚後的閱讀PK賽



112把閱讀心得「唱」出來──閱讀星光K歌大賽



120大膽改變學校新書採購方式



127廁所間的耳語¬風暴



134淚水後,掌聲終於響起



141販賣閱讀



147最獨特的「動漫區」



155不只是募書到偏鄉



161安靜的課堂革命──早自習晨讀(上)



167安靜的課堂革命──早自習晨讀(中)



174安靜的課堂革命──早自習晨讀(下)



182閱讀讓中輟的孩子,¬重回校園(上)



189閱讀讓中輟的孩子,¬重回校園(下)



196體育班孩子,成為全國小論文寫作常勝軍



203學會付出──將閱讀的美好,帶到偏鄉



211別開生¬面的蛋糕(丹高)傳情



218移動的閱讀──走讀課程,觸摸在地人事物



225雲端閱讀──錄製四十部教學影片



233點燃孩子內心的熱情──閱讀、電影、爆米花



239受邀到台東教育局,分享閱讀



246參訪知名手作企業



252閱讀背包客──小山探訪之旅(上)



258閱讀背包客──輸了,看海去?(中)



265閱讀¬背包客──為愛叫賣(下)



274大新莊區的文理魔法營──接龍說書……



283再一次的榮耀──獲選新北市卓越社群



290閱讀的里程碑──新館搬遷



297有朋自遠方來,不亦「閱」乎



305【尾聲】閱讀是此生最美的¬風景



 



312【後記】母親,我的閱讀啟蒙


自序/導讀


【推薦序】翻轉吧!老師    陳芳明(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十餘年後,再遇見宋怡慧時,發現她變得更開朗,更有自信。當年她在我的教室裡,是一位脆弱、傷感的學生。那時她已經開始教書,但是她恬靜的身影卻非常羞怯,甚至不敢輕易發言。每次交報告給我,總是夾在華麗的封面裡。政治大學的國文教學碩士班,是專門開課給已經在國、高中執教的進修學生。對於他們,我一向期待甚高。對他們,就像對一般大學的研究生,在閱讀上要求甚嚴,在書面報告裡,也必須遵守學術紀律。畢竟,他們已經是教學者,也同時面對著更多更年輕的學生。我對他們那一屆,到今天印象仍然非常深刻,因為我所有的要求,他們都盡職做到了。



 



宋怡慧後來所寫的碩士論文,是比較蕭麗紅與蕭颯的小說作品。她所要探討的是,一九八○年代兩位女性作家風格的異同。一位是偏向鄉土書寫,一位是側重都會生活。她寫得非常認真,而且是準時交稿。在論文裡,她對於八○年代女性文學的社會背景,提出相當具有說服力的解釋。她可以寫得那麼好,正是因為它建立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凡是寫出傑出論文者,我從未敢輕易遺忘。怡慧正是其中的一位。她的學校是在新北市新莊的丹鳳國中,曾經邀請我到那裡演講。那個校園使人喜歡,乾淨、整齊、新穎,是非常好的教學環境。現在她擔任的是學校圖書館館長,印象裡,總以為她已經偏離了國文教學。如今,接到她的書稿,才發現她對國文教學做了很多貢獻。



 



在她的構想裡,圖書館不是靜態的建築,也不是藏書的空間。正是站在那樣的位置,她把圖書館的資源翻轉成閱讀的動力。我生命經驗中經歷過的中學與大學圖書館,一直就是安靜地座落在校園的角落。中學時期,圖書館是非常寂寞的地方,幾乎就是一個藏書館。印象最深刻的是,那裡只是提供學校老師翻閱報紙,很少聽說同學從圖書館借書出來。我是一個充滿高度好奇心的學生,在成長歲月裡,會主動到租書店借書。當然,學校的圖書館也不會放過。記憶所及,好像只有我一個人出入那裡,不停地借書還書,卻不曾遇到自己的同學。如果有所謂啟蒙階段,中學時期的圖書館,可能就是一個關鍵點。



 



宋怡慧在她的學校主動提倡閱讀,對我來說,那是相當稀罕的事情。一種讀書風氣的養成,恐怕不是依賴圖書館長來推動。當整個社會流行著某些偏頗觀念,例如「不要輸在起跑點」,或是「人生勝利組」,學生已經淪落成為家長願望的替代品。在父母強烈的期待下,孩子被要求從早到晚都要讀書、讀書、讀書。他們觀念裡所說的讀書,絕對不是我們所說的閱讀。父母只希望他們把教科書讀得滾瓜爛熟,希望他們取得高分,最後考上明星學校,願望就實現了。為了配合家長,學校上下也通力合作,認真執行讀書的願望,把整個世界壓縮在教科書裡。



 



讀書不等於閱讀,教科書不等於知識,考試不等於修養,明星學校不等於全世界。但是現在的教育制度,卻想盡辦法將這些等同起來。舉世滔滔之際,宋怡慧提出閱讀的構想,容許學生可以在教科書之外,進一步接觸更豐富多元的書籍。她要活化圖書館,使學生都有借書的欲望。這樣小小的改變,對於寧靜的校園環境,幾乎是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



 



以喜悅的心讀著她的書稿,我終於察覺怡慧再也不是那位教室裡羞怯的學生。她走出她的生

內容試閱

中秋節曬書,掛急診
我有點惱羞成怒:「我沒事,我自己的身體,我自己知道。你別多事……」
「連自己都不愛惜的人,憑什麼叫別人幫忙!」先生提高八度音調地吼著。

為了能實現在十月開放圖書室的心願,所以我不得不選在中秋節,繼續與書為伍,在書林中繼續奮戰。
中秋節整書的行程,是把又厚又重的工具書,搬到走廊去曝曬。
雖然工具書的借閱率很低,但卻是學校館藏不能缺少的重要配角。若不趁著假期,好好曝曬、整理,我實在不知道還能有什麼時間。

不烤肉,好友們幫忙曬書去
當時開開心心邀請我一起烤肉的好友,一個一個被我的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他們半無奈半接受地答應我放棄烤肉,要一起到學校曬書。
也很難想像,我竟會說出:「中秋節烤肉不稀奇,曬書才風雅!而且烤肉吃多了,會肥了身體,倒不如一起來曬書,既能活動筋骨,又能讓學校師生受惠,兩全其美。請大家支持,讓好朋友能早日開放圖書室。」
由此可知,我對於希望圖書室能順利開張的想望有多強烈了。
這群曾經陪我走過人生不同階段的摯友,乍聽這提議,雖然覺得荒謬,但後來也都有情有義,願意豁出去地陪我瘋狂。
多年來,圖書室因潮濕滲水、通風不良,大部分的百科全書多多少少都會黏在一起。這現象,常讓我在翻頁擦拭時,陷入進度落後的困擾。
還有豎立起來,比我的身高還高,又滿布灰塵的輿圖,我想也該趁秋日正好,讓它們抖落身上的塵埃、曬曬陽光。
這一次,我可是卯足了勁,動用不少人脈來相挺,就是希望費力費時的曬書行程能盡快趕上預定的進度。
中秋節每一家都在烤肉,所以不時有香氣在身邊飄入,誘惑我們的味蕾。我們一邊要忍受飢腸轆轆,一邊又要在接近三十度的日照下,戴著口罩曬書,真的是身心煎熬。
女生負責擦淨潮濕的工具書,男生則依序搬到走廊去曝曬。每隔三十分鐘,還要幫書翻頁、翻面。我想起古人,為防止書籍善本受潮或遭蟲蛀,雖然繁瑣,但他們也會在節慶曬書。

窩心的孩子
正當汗流浹背時,一陣打打鬧鬧的聲音,卻由遠而近傳來。
抬頭一看,原來是平日常在設備組進出的小蘿蔔頭,他們跑到圖書室,要來看我曬書。
「老師,曬書看起來好好玩……」
「哇!老師找那麼多人來整理,讚哦!」
「老師,我們晚上才烤肉,應該可以幫忙個一、兩個小時……」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