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教師篇:打造互助合作的教室,引導學生彼此尊重、勇於負責,學習成功人生所需的技能 | 拾書所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教師篇:打造互助合作的教室,引導學生彼此尊重、勇於負責,學習成功人生所需的技能

$ 277 元 原價 350

內容簡介

第一本融入「正向教養」理念與教學案例,
在學校教室運用最完整、最暢銷的經典之作!
獻給全球教師,現在開始,改變看待自己和學生的觀點。
翻轉學業成績X引導正向學習X創造尊重與互助氛圍的教室!
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該人手一本!


阿德勒說:「一名教育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確保沒有任何孩子在學校裡感到氣餒;
而一個在進學校前已經氣餒的孩子,會透過學校和老師重新獲得自信。」
如何在校園中創造一個正向積極的環境,引導孩子熱衷學習?
首先,你必須成為一位溫和堅定的教師。
「正向教養」創始人──簡.尼爾森博士與琳.洛特
攜手創立「正向教養學校講師認證培訓工作坊」,
分享全球教師在教室運用正向教養的成功經驗,
為每一位徬徨卻充滿熱忱的教師提供明確指引。

在現今的教學環境裡,老師不僅要跟各種電子產品競爭學生的注意力,更迫切需要的,是如何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導問題解決技巧,並創造優質的學習環境。將「主張鼓勵而非讚美、消除懲罰與獎賞」的正向教養精神落實於校園中,是讓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中犯錯,並從錯誤中記取經驗,積極學習創造成功人生所需的技能。數十年來,在世界各地有多所全面實施「正向教養的示範學校」,本書集結來自全球幼兒園到高中教師實際運用「正向教養」的案例、方法和成功經驗,期待更多教師將它應用於校園和班級中,創造充滿活力與成就感的學習環境!

你是一位怎樣的老師?領導風格牽動管理班級的成效
身為一位教師,你總是在太寬鬆和太嚴厲之間搖擺不定?不知該如何在課堂上「讓學生聽話」?你遇到挑戰體制、不在意獎賞的孩子,無計可施?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面對家長和學生,你總是左右為難?你明白自己是怎樣的管理風格?在學生眼中又是一位什麼樣的老師?本書邀請老師們想像一下,在教學現場,你最想避免處理的是:痛苦與壓力、拒絕與麻煩、無意義與不重要、批評與嘲笑?這意味著你是一隻烏龜、變色龍、獅子或老鷹──藉由動物形象,探討老師的各種典型及管理班級的成效。

正向教養,改變教師對自己和學生的態度和看法
.你希望學生成為好的決策者嗎?
.你希望學生有學習彈性、負責任、能與人合作、專注聆聽嗎?
.你想幫助學生學習如何彌補傷害他人的錯誤嗎?
.你是否想要一個充滿成就感的教室,鼓勵學生熱愛學習?

本書運用阿德勒心理輔導法:一套涵蓋溝通、衝突處理與相互尊重的「正向教養法」,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各種實用的技巧,結合精采的教學實例、圖表、提問、練習題等,深度探討管理班級遭逢的難題、激勵學生主動學習並參與解決問題的方法、校園霸凌處理要訣、進行班級會議技巧……每章均有提供教師自習或是教師可帶領學生練習的活動,適合你帶著學生或與其他老師一起實際演練運用。 

具體實用的方法,幫助師生一起改善難題:

.有效管理班級:十一種教室管理的工具、八個班級會議技巧、班級會議的Q&A(小學、中學、高中老師老師問題集)、四個賦予學生能力的溝通技巧……幫助維持教室內互相尊重的氣氛,並處理學生的各種問題。

.善用「3R1H」解決問題之道:相關(Related)、尊重(Respectful)、合理(Reasonable)、有幫助(Helpful),在安全環境中培養負責的心態。

.「選擇輪」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選擇輪」上的每一個區塊,都代表孩子可以學習和運用的問題解決技巧,老師不須單獨承擔解決問題的壓力。

.設置「和平桌」與「積極暫停」區域:孩子心煩或發生衝突時,提供一個沉澱情緒、冷靜思考解決方法的空間。

.出現霸凌問題時,進行名叫「查理」的活動:幫助學生了解不友善的行為和言語可能產生的結果,並提供三種關於霸凌的錯誤認知,同時告訴大人應該怎麼做。

打造一個互助合作的「正向教養」教室
積極受過「正向教養」洗禮的教師,在課堂上備受學生尊重,而能教導出勇於負責、熱愛學習、主動解決問題的學生。

採行「正向教養」精神的教師,將學習到:
.創造一個加強學習的課堂氣氛
.使用鼓勵,而不是讚美和獎勵引導學生
.了解學生行為背後的動機
.藉由班級會議,灌輸學生寶貴的社交技巧和積極行為
.了解讓學生主動解決問題多半比懲罰來得有效 

「正向教養」教室,培養出兼具社交和情感技能的學生:
.我是個有能力的人
.我能自律和自我控制
.我可以和他人一起合作
.我理解自己的行為如何影響他人
.我能藉由日常實踐發展出智慧和判斷技巧
.我以有意義的方式做出貢獻
.我靠自己的能力做出選擇,積極影響自己和周遭的一切事務

正向教養的教室給學生許多時間練習,讓他們透過對話、分享、傾聽、同理、合作、協商和解決衝突來培養社...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推薦序/孩子是自己學習的主人
導讀/從社會情感開始學,相互尊重的阿德勒教養法
前言/將「正向教養」帶入校園,親師生一起成長!

Chapter 1   教室裡的「正向教養」
──以鼓勵取代獎賞和懲罰的教育模式

我有能力
我能用有意義的方式貢獻,我真的被需要
我能運用個人力量做決定,並能對自己和群體產生正面影響
我能自律和自我控制
我能以尊重的態度與他人合作
我了解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
我可以透過日常練習,培養智慧與判斷能力

Chapter 2  教育路上,一次典範的轉移
──從「傳統教學」轉為「正向教養」模式

幻想VS現實
「人類行為冰山」的比喻
了解冰山下的部分

Chapter 3  改變教室氣氛,從了解領導風格開始
──溫和堅定的教師,協助孩子制定慣例、從經驗中學習

三種無法「賦能」的領導風格
改變行為的正向教養
溫和堅定的老師:傳授「錯誤是學習機會」的觀念
溫和堅定的老師:使用鼓勵而非讚美和獎賞
溫和堅定的老師:與學生一起制定日常慣例表
舉行「家長—教師—學生會議」
你是什麼動物?意味你是什麼領導風格
師生變化的光譜
運用「教師互助解決問題步驟」

Chapter 4   為什麼這麼做?探討錯誤行為背後的原因
──以鼓勵和賦能的話語取代挫折的話語

行為相同,但目的不同
冰山叢林 ──練習鼓勵的話語

Chapter 5  糾正錯誤前,先創造情感連結
──教室內不求完美,要讓孩子感受真正的關懷

創造情感的連結
情感連結的態度與技巧
傾聽並重視孩子
舉行校外教學
珍惜獨特性
以幽默感創造情感連結
尊重學生課堂外的興趣,創造情感連結
追求進步,不追求完美

Chapter 6  尊重且有效的溝通,讓課堂氣氛更融洽
──「啟發式」提問&用心傾聽&表達「感受性」詞彙

從阻礙情感連結的溝通,轉換到促進情感連結的溝通
四個賦予學生能力的溝通技巧

Chapter 7  不指責、不懲罰,專注而積極解決問題
──善用工具卡&選擇輪&和平桌&班級會議,各種難題迎刃而解

表現好之前,需要先感覺糟糕嗎?
3R1H的解決之道
四個解決問題的步驟
工具卡
選擇輪
和平桌
班級會議議程

Chapter 8  掌握教室管理工具...

自序/導讀

 

許多家長告訴我,正向教養真的很有效;老師們也跟我說,原本抱著懷疑的心態,不太相信幼稚園的小小孩也可以進行班會,沒想到,班會不但進行得出奇順利,小小孩們竟然有著無數創意又有趣的點子,解決了自己和班級同學的困難。當教師轉變態度採納溫和堅定的技巧,在教導孩子學術能力的同時,也教導社會情感技能,將解決問題的責任賦歸給孩子,教學生活反倒會輕鬆許多!本書中,也有許多教師在教室運用正向教養的成功經驗分享,真實、美妙又激勵人心。

阿德勒說,教育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確保沒有孩子對學校感到灰心喪氣,如果孩子進學校前已經氣餒了,也要能透過學校和教師重獲自信,因為只有快樂並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孩子,才有可能接受教育,這是教育者的使命。我相信也樂見在不久的將來,台灣將有越來越多孩子能在正向教養的民主氛圍中,成長為獨立自主又負責的兒童與青少年。


前言

將「正向教養」帶入校園,親師生一起成長!

黛兒.瓊斯(Dale Jones),「探索特許學校」(Discovery Charter Schools)常務董事

露西爾帕卡德兒童醫院(Lucile Packard Children’s Hospital)透過在舊金山灣區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有超過三分之二的父母提到,他們的孩子在學校和家庭作業上承受了從中度到高度不等的壓力。另一項研究則發現,當研究人員請學生選擇一或兩個形容詞來描述上學的經驗時,最常出現的是「無聊」。†美國的高中輟學率是一場全國性的危機,但大多數選擇離開學校的學生並非表現不好,而是覺得學校和自己的生活無關。這些只是關於孩童輟學和被剝奪受教權利的一小部分指標,這對於孩子、社區和國家都造成了嚴重影響。

身為父母和校長,有人向我引介正向教養的管教課程,我越加以運用,教職員接受越多訓練,我就越清楚,「正向教養」(我們喜歡稱之為PD)是解決當前大多數教育問題的解藥。它不是靈丹妙藥,但它比所有其他方法,更能解決教育危機的核心問題,那就是──孩子在學校教育中幾乎完全沒有主體性。

我所謂的「主體性」是,他們相信自己有能力影響發生在生活中的事。令人遺憾的是,現在大多數的學生認為,學校是生活中必然發生的一件事,但並不是有機會在其中扮演任何有意義的角色的事。當然,學生仍需要做作業或接受測驗,但卻很少有機會自己決定作業的內容,或如何表現理解力。

正向教養是一種哲學,我們認為孩子的感受和思想不僅重要,而且需要被重視、接受,並融入學校生活的常規結構中,以便讓學習變得有意義。在確實執行下,它不僅是一個反霸凌計畫,或社交與情感技能的學習課程,更是一個變革性的工具,藉由影響教育的核心──我們和孩子的關係──來改變教育的各個層面。

透過讓孩子參與和教學有關的決策,將他們的意見納入課堂和學校的管理中,將他們的想法視為解決人際關係與課業問題的寶貴資源,我們將能把主體性還給孩子,並開始轉變學生與學校的關係內涵。孩子可以擁有影響學校的力量,正如同學校對他們具有的影響力一般,學校機構和孩子都能因此...

各界推薦/推薦序

名人推薦

KK笑老師/「教養不正經」粉絲專頁版主
王政忠/「我有一個夢」全台教師自主工作坊發起人
王智弘/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兼本土諮商心理學研究發展中心主任、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會理事長
田耐青/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副教授
吳淑禎/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學院副教授
李貞慧/高雄市後勁國中英語教師暨圖書推動教師
李崇建/親子作家 
沈雅琪/資深教師(神老師)
周育如/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系主任 
姚以婷/美國正向教養協會國際顧問和認證導師、中華亞洲阿德勒諮商暨應用協會理事長、台灣亞和心理諮商和訓練中心院長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曾文志/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
(依姓氏筆劃排列)

好評推薦

「管理的辦法,應該伴隨著教育的理念與世代的特質來做同步的調整,教師們更應該跳脫以『好學生』、『壞學生』的分類法,明白『問題行為』是因為孩子們還不夠成熟或有能力去解決他們所遇到的生活考驗;他們期待的是『援手』,幫他們從混亂的狀態中抽離,然後培養出問題偵查、價值判斷、方法建構的實際能力,這不也是108課綱裡一直在強調的『素養教育』嗎?  我

Brand Slider